陕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练习册答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集训】1. 看拼音写词语。
tiě chǎn suí yìbá cǎo sānɡ yèɡuànɡ jiēdù jìdū dūchénɡ fáshī shěkǒnɡ hè2. 看拼音,写词语。
wàng quèdà chén jiàn géqīn lüèyōu rán fěn suìjiāo jíāi shāng3. 看拼音写词语,把汉字写得规范而漂亮。
fēn fùdǐ yùyóu yǒng hū xiào fā shìlǎn duòyīng sǔn huī jìn4. 看拼音,写词语。
gǔn tàng fùshuìduī qìhéǎizhì nèn miǎo shìlíng lóng dào niàn5. 读拼音,写词语。
sōng shǔqīng xiùlíng lóng xìng rén niǎo wōshū lǐmiǎn qiǎng xiá zhǎi rě nǎo guāng huá【形近字词】6.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嫌(__________)慕(__________)尤(__________)浇(__________)谦(__________)幕(__________)忧(__________)烧(__________)7. 辨字组词。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复习课后练习单〔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集训】1. 读拼音,写词语。
kù shǔjǐ bèi cí xínɡkǎo shìbì yèxīn téng mánɡ lùtánɡɡuǒ2. 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píng héng yǐn bìjǔshìwén míng dīng zhǔhuǎng huàbǎo lǎn jīn bìhuīhuáng3. 读拼音,写词语。
háng zhōu jì zǔhuī huáng liú xiègōng diànxiāo huǐlíng yuán bǎo lǎn biān jiāng gū liang4. 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nà hǎn píng zhàng cù yōng bāo fu zhǎn xīn chàn dǒu lǒng zhào5. 看拼音,写词语chéng rèn suí yìcí xiáng zhǎn xīn yù jìchǐ xiào bù zhìtàn tīng chú tóu chàn dǒu【形近字词】6. 比一比,再组词。
撩(_______)罚(_______)锡(_______)稠(_______)惧(_______)缭(_______)罪(_______)赐(_______)绸(_______)慎(_______)7. 给形近字组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师范2020年2月1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师范2020年2月1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尘嚣xiāo荫庇bì栽种zāi 埋骨máiB、稀疏shū栅栏zhà禁锢gù嬉戏xīC、飒飒sà心弦xuán 挖空kōng 奢华shē(正确答案)D、灵寝qǐn 墓冢zhǒng朝拜cháo 灌木guàn2、1柳永《雨霖铃》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66.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北冥有鱼: 冥:同“凕”,海。
B、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C、志.怪者也: 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扶摇:扶持摇动。
(正确答案)4、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介绍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逐一介绍,突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工艺流程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术语,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下面对宝玉挨打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 [单选题] *A.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B.宝玉与金钏儿说悄悄话被王夫人听见,金钏儿被王夫人打后羞愤投井自杀。
(正确答案)C.贾环搬弄是非,向贾政诬告此系宝玉逼奸不遂,逼死了金钏儿惹怒贾政。
D.宝玉又因留恋戏子蒋玉菡被告了状。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课堂练习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课堂练习及答案1 古诗三首(第1课时练习)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 古诗三首(第2课时练习)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1古诗三首(第3课时练习)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第1课时练习)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
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
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
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
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A. 悦B. 桃C. 琴D. 峡2. 《草船借箭》中的主要人物不包括?()A. 诸葛亮B. 曹操C. 周瑜D. 关羽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语?()A. 喜悦B. 蔚蓝C. 壮丽D. 温暖4. 下列哪个句子是设问句?()A. 你知道他为什么迟到吗?B. 他为什么迟到,你知道吗?C. 他迟到了,你知道吗?D. 你知道他迟到的原因吗?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孜孜不倦B. 一丝不苟C. 全神贯注D. 专心致志二、判断题1. 《将相和》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3.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4.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做事要言行一致。
()5.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指黄山的景色比五岳更美。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中的《___》篇。
2. “桂林山水甲天下,___山水甲桂林。
”3.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用___的办法向曹操“借箭”。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唐代诗人___的《枫桥夜泊》。
5. 《将相和》中的“将”是指___,“相”是指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 请写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4. 请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将相和》的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4. 请用“无论……都……”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箭的巧妙之处。
2. 请分析《将相和》中蔺相如和廉颇的和好过程。
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部分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本》部分参考答案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1课时[自能拓展]披一路(星光)扬一路(欢歌)奏一路(凯歌)冒一路(风雪)洒一路(汗水)观一路(风景)第2课时[自能拓展]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后,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碧岭,幼小的树苗已经长大,变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放眼望去,这里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一阵风吹过便涌起阵阵林涛,引来了无数小鸟在这里搭窝筑巢,无忧无虑的生活。
2、只拣儿童多处行第1课时[自主检测]3、欢畅(欢快)(悲伤)旺盛(茂盛)(衰败)舒展(舒张)(收缩)忸怩(害羞)(大方)[自能拓展]课间,学校的操场上可热闹啦!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着,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谈天说地。
这边,几个男孩子忙着练习跳远,有一个不小心摔倒了,惹得其他孩子开怀大笑。
而他毫不气馁,爬起来,继续跳。
那边,几个女孩正在跳皮筋,小辫儿甩来甩去,可爱极了。
大家玩得可开心了,笑容一直挂在脸上,整个操场上回荡着同学们的笑声。
第2课时[自主检测]1、(1)这样写让你觉得儿童特别多,场面非常热闹。
(2)这样写让你觉得海棠花美丽,旺盛,充满勃勃生机。
2、描写花儿的目的:以花衬托儿童,儿童像花朵一样充满生机。
3、(3)前两句讲儿童往游人多的地方找春天,而后两句讲游人往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4)儿童具有发现春天的眼光,儿童与花朵一样欢畅活泼,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儿童就是祖国的春天。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课间习题含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课间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这篇课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________,用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课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之情。
3.请你拟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______。
2.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小说《_________》。
林冲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这篇文章按照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
5.《忆读书》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女作家,原名_______。
课文,作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和体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三、日积月累。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___,_____。
”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孟郊所写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从人到物,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则写出了人的动作和心理,慈母的深笃之情自然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