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生化

合集下载

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基础

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基础

心境障碍的神经生化改变
现已有较多的研究报告,双相抑郁症病人尿中NE的代谢产物排泄量在抑郁时减低,而躁狂时 升高。
少数研究报告抑郁症有5-HT功能不足, 近年来,提出情感疾病的中枢胆碱能-肾上腺素能 失衡假说
目前关于躁狂发病机制的神经生化机制不是很清楚
焦虑障碍的神经生化改变
许多中枢神经化学物质参与了恐惧焦虑的过程,包括: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神经肽Y(NPY),P物质 单胺系统的神经递质:如NE、5-HT、DA 氨基酸类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等。
物质依赖的神经生化改变
按照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学性质,主要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巴比妥类、BZDs、酒精),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 可卡因等),大麻,致幻剂(LSD、仙人掌毒素等),阿片类(海洛因、吗啡、阿片等),挥 发性溶剂(苯环已哌啶等),烟草。
物质依赖的神经生化改变
研究发现,大脑存在着一个“犒赏系统”:
1)苯丙胺(安非他明)的精神病作用:苯丙胺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它可促进神经末梢对 儿苯酚胺的释放,阻断突触前膜对儿苯酚胺的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DA的含量升高。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化改变
2)抗精神药物的药理机制:20多年来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最初的假说给予补 充修正。如溴隐亭是DA的特异性激动剂,它可使突触间隙DA的功能提高,又能激活突触后D2受 体,而对有NE无影响,它的致精神病作用已得到证实,对精神分裂症DA亢进假说是一个有力的 支持。
概述
下丘脑包含多种神经递质,如:DA、5-HT以及NE等,它还含有一些重要的激素释放因子,如促 肾上腺素释放因子(CR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垂体加压素、缩胆囊素、神经肽Y、成长因子释 放因子等

代谢与酶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代谢与酶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代谢与酶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代谢与酶作为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两个生化过程,它们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两个系统包含大量的细胞及其组织,如果代谢或者酶的功能发生异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了解代谢与酶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代谢在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代谢作为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对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和组织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神经系统中的代谢神经系统中的代谢主要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发育和活动有关。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具有快速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其功能维持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

神经胶质细胞则在神经元周围提供支持和保护,同时也参与了神经元代谢的调节过程。

神经系统中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能量代谢、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其中,能量代谢是神经元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TP)合成。

ATP是细胞内的基础能量分子,神经元通过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TP,为神经元的活动提供能源。

此外,在神经系统中,脂类代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脂类成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在神经元的突触后段也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元在发放神经递质等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突触后膜,因此脂类在神经元代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心血管系统中的代谢心血管系统中的代谢主要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活动有关。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中心器官,其收缩和舒张运动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提供能源。

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心肌收缩所需ATP的主要合成场所,能量代谢的异常就容易导致心肌功能的障碍和心脏病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中的代谢还包括血管中内皮细胞的代谢过程。

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其存在对于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血管内外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神药理基础精华版ppt课件

精神药理基础精华版ppt课件

经DA调节的大脑功能
情绪
认知
运动功能
动机
驱动力
攻击性
愉快感
Tuberoinfundibular system
Nigrostriatal system
Mesolimbic system Ventral tegmental area Substantia nigra
48Kaplan HI, Sadock BJ. In: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8th ed. 1998: chap 3.
Hardman JG, et al. In: 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9th ed. 1996.
5-HT和NE在CNS中的作用
经5-HT和NE调节的各种脑功能
✓ 情绪
✓ 睡眠
✓ 认知
✓ 调节交感神经系统
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也有较强内 在活性(模拟内源性配体)
拮抗剂:与受体亲和力强,但缺乏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剂:只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却
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
7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的原理
完全激动剂 (多巴胺) 拮抗剂 (氟哌啶醇) 部分激动剂 (阿立哌唑)
8
受体完全激活 无受体活性 部分受体活性
受体作用方式
受体与神经递质的三种作用方式
➢ 非酶反应的空间变构:离子通道-受体复合物,或称 配体门控通道;快反应方式
➢通过G蛋白媒介的酶促反应: G蛋白偶联受体,Gs激 活作用和Gi抑制作用;慢反应方式
➢ 受体酶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神经系统的学科,主要涉及神经元、神经回路、神经递质等方面的研究。

面对这一庞杂而神秘的研究对象,科学家们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才能对其进行充分而准确的研究。

下面将从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两方面来介绍这个学科的发展历程。

一、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1. 解剖学方法解剖学方法是神经科学研究中最早被使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生物组织的切割和显微镜下的观察来研究神经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解剖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细致的、三维的观察,有利于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运作原理。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反应动态变化的了解不够充分,仅能提供静态的信息。

2. 生理学方法生理学方法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记录生物神经系统中的电位、兴奋、抑制等生理过程来研究其机制。

生理学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控制来进行,可以针对不同的细胞、区域和功能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记录单个神经元的电位,可以探究其神经递质的调节或者是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理学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不太符合自然环境。

3. 生物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是研究神经系统生化机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检测和分离神经系统中的生化分子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检测神经递质的类型和含量,就可以了解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通讯过程。

生物化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生化反应,但同时也需要考虑信号转导等其他生物学过程。

4. 神经影像学方法神经影像学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各种成像设备,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记录和分析神经系统的活动。

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大脑内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可以研究大脑在感知、思考、认知等方面的活动规律。

但神经影像学的成像精度、时间分辨率和成本都存在一定限制,无法满足实时性高、精度要求高的研究需求。

以上四种方法是神经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未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之路。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和诊断神经系统功能的常见医学检查。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控制中枢,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神经系统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神经系统症状的详细描述,包括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中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等。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感觉、力量、协调性、反射、平衡等方面的功能。

3.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是通过使用X射线、CT扫描、MRI等技术来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异常情况,如脑卒中、脑肿瘤等。

4.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系统的电活动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常见的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神经肌肉电图(EMG)和脑诱发电位(EP)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周围神经病变等。

5. 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验患者的生物体液(如血液、脑脊液等)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病理情况。

常见的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生化和免疫学异常。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和诊断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以及进行实验室检查,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如果您有任何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或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组织生化--第一节 血脑屏障

神经组织生化--第一节 血脑屏障

神经组织生化--第一节血脑屏障第十四章神经组织生化(Biochemistry of Neural Tissue)神经组织生化或称神经生化学(neurochemistry),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然而,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极为复杂以及研究方法上的难度较大,迄今积累的资料还很不完备,特别是有关代谢与功能间的内在联系,很多问题还不十分清楚。

因此,本章仅就与医学关系较密切的某些问题,有选择地加以介绍,而不是系统地阐述。

第一节血脑屏障大约在一百年前就已发现,给动物注入活性染料,全身组织都染上色而唯独脑组织却不染色。

但是如果把染料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则脑组织迅速被染色。

以后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些物质完全不能由血进入脑组织间液;有些物质进入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进入颇为迅速。

总之,在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人脑的“屏障(barrier)”存在,称为血脑屏障(BBB)。

血脑屏障的功能在于保证脑的内环境的高度稳定性,以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同时能阻止异物(微生物、毒素等)的侵入而有保护作用。

一、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血脑屏障的物质基础是脑的毛细血管,它与其他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不同,有以下三个特点:(1)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相互“焊接”得十分紧密,不象其他组织毛细血管壁那样有较大的缝隙;(2)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的基底膜(b asement membrane)是连续的;(3)毛细血管壁外表面积的85%都被神经胶质细胞的终足所包绕。

由此可见,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间液要穿越较多的层次,包括脂性的(质膜)和非脂性的(基底膜)膜的结构。

其中,穿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关键性的步骤。

与其他组织,譬如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比较,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饮作用(pi nocytosis)很微弱。

因此,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来说,借胞饮作用转运物质(大分子和电解质)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这就更加强了脑毛细血管壁的屏障功能。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状况。

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如头痛、失眠、肌肉无力等。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神经系统检查报告,详细描述了检查过程、结果和建议。

1. 检查目的:神经系统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状况,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2. 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a.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患者有关神经系统疾病、手术、用药、家族病史等信息。

b.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平衡和协调等方面的评估。

c.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扫描、MRI等,用于观察神经系统结构的异常情况。

d.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EEG)、神经肌肉电图(EMG)等,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e. 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神经特异性标志物检测等,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生化指标。

3. 检查结果: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神经系统病史:患者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史,无手术史,无长期用药史,无家族病史。

b.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结果正常。

感觉、运动、反射、平衡和协调等方面无异常。

c.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脑部CT扫描显示脑结构正常,无明显异常。

d.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显示正常的脑电活动,无异常波形和放电。

e. 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无炎症标志物和肿瘤标志物异常。

4. 建议: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可以给出以下建议:a. 继续观察:由于患者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正常,建议继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及时就诊。

b. 进一步检查: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神经系统检查,如深入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c. 咨询专家: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或不明确,建议咨询神经科专家,以获取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神经系统检查习题

神经系统检查习题

神经系统检查习题一、背景介绍神经系统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习题,以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对神经系统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习题解析1. 以下哪项不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常用方法?A. 神经系统问诊B.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C. 神经系统生化指标检查D.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答案:C. 神经系统生化指标检查解析:神经系统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问诊、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生化指标检查不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常用方法。

2. 神经系统问诊的目的是什么?A.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B. 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C.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D.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答案:A.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解析:神经系统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3.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神经系统观察和神经系统功能检查B. 神经系统问诊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C. 神经系统问诊和神经系统观察D. 神经系统观察和神经系统结构检查答案:A. 神经系统观察和神经系统功能检查解析: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观察和神经系统功能检查两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和进行相关功能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4. 神经系统观察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观察内容?A. 神经系统肌张力B. 神经系统瞳孔反应C. 神经系统听力D. 神经系统言语答案:C. 神经系统听力解析:神经系统观察的常见内容包括神经系统肌张力、神经系统瞳孔反应和神经系统言语等,而神经系统听力不是常见的观察内容,通常需要进行单独的听力检查。

5.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功能检查项目?A.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B.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C. 神经系统平衡检查D. 神经系统血压检查答案:D. 神经系统血压检查解析:神经系统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包括神经系统感觉检查、神经系统运动检查和神经系统平衡检查等,而神经系统血压检查不是常见的功能检查项目,通常需要进行独立的血压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
组氨酸脱羧酶
His
CO2
HA
• 小血管扩张物质 • 促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 • 过敏时释放↑
2. 灭活 ——— 酶解失活
甲基转移酶 HA
SAM
3-甲基组织胺 MAO
3-甲基咪唑乙酸
3. 受体
H1
三种
H2
s, EAA)
酶解失活 三种方式 扩散失活 重新摄取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
(AchE )
胆碱 + 乙酸
AchE— OH
有机磷农药 解磷定
AchE— 有机磷酰基
3. 受体
烟碱(nicotine) 受体(N 型)
(化学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两类
毒蕈碱(muscarine) 受体(M 型)
(与G-蛋白偶联受体)
(二)儿茶酚胺类 (catecholamine, CA)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 ) (noradrenaline, NA)
CO2
2. 灭活
重新摄取
两种方式 酶解失活
酶解失活:
MAO 5-HT 5-羟吲哚乙醛 醛脱氢酶
5-羟吲哚乙酸 (5-HIAA)
3. 受体
5-HT1
5-HT1A 5-HT1B 5-HT1C 5-HT1D
三种
5-HT2 5-HT3
(四) 组胺 (histamine, HA) 1. 生物合成
原料:组氨酸( His )
(三) 鞘脂累积病
鞘磷脂沉积症 先天性缺乏鞘磷脂酶 进行性痴呆、耳聋、惊厥发作
(四)氨基酸代谢病
病因:
先天性酶缺陷
氨基酸转运障碍
神经症状: 智力障碍
惊厥发作 共济失调等 如: 苯丙酮酸尿症
生化机制:
苯丙氨酸羟化酶
苯丙氨酸
转氨酶 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 苯乙酸 苯乳酸 脑组织
酪氨酸
神经损伤
4. 简述 PD 的病因和脑缺血时EAA的毒性
作用。


(二) 核酸代谢 特点:
mRNA高
缺乏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 尿苷
ATP ADP
UMP
TMP CMP
三、氨基酸代谢
特点:
有较多游离氨基酸
包括:Glu、Asp、 -氨基丁酸
Gln、牛磺酸等
四、脑物质代谢性疾病
(一)脱支酶缺乏症
低血糖性癫痫发作
(二) 3-磷酸甘油酸激酶缺乏症
溶血性贫血和神经症状
1. 存在于神经末梢
2. 受刺激时自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 触后膜受体 3. 外源给予可出现相同生物效应
4. 药物可阻断效应
5. 存在有効灭活机制
(二)神经递质的分类
1. 胆碱类: 2. 单胺类: 乙酰胆碱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5-羟色胺、 组胺 3. 氨基酸类:兴奋性(Glu; Asp)
(三) 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 5-HT)
血清紧张素(serotonin) 1. 生物合成
原料:
色氨酸( Trp )
限速酶:
色氨酸羟化酶 (tryptophane hydroxylase, TPH)
过程:
Trp
TPH
5-羟色氨酸(5-HTP)
脱羧酶 5-HT
(一) 胆碱能递质与重症肌无力
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胆碱能递质系统病变
发病机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产生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 肌肉收缩无力
结合
受体 受体功能
(二) 多巴胺递质与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中枢神经锥体外系器质性病变
病理学特征: 黑质DA能神经元 退行性病变 纹状体DA DA与Ach失平衡
三种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E) (adrenaline, A) 多巴胺 (dopamine, DA)
H
HO— HO—
H
H
—C— C — N H DA: R=H NA: R=H, -OH A: R=CH3 , -OH H R
儿茶酚胺
1. 生物合成
原料:
酪氨酸( Tyr ) 限速酶: 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 hydroxylase, TH)
过程:
Tyr
TH
胞液
O2
BH4 (四氢生物蝶呤)
H2O
多巴 脱羧酶 CO2 DA 羟化酶 NA
O2
囊泡
胞液
转甲基酶
SAM(S-腺苷蛋氨酸)
A
2. 灭活
酶解失活 两种方式
单胺氧化酶 (MAO)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重新摄取
3. 受体
-受体
1
2
3
NA与A
-受体
D1受体
1
2
3
DA
D2受体
1. 生物合成
原料:
-酮戊二酸
Glu Asp
草酰乙酸
• 过程:
-酮戊二酸
氨基酸
转氨酶
Glu
草酰乙酸
-酮酸
氨基酸
转氨酶
Asp
-酮酸
2. 灭活 ——— 重新摄取
3. 受体
NMDA
AMPA
五种
KA
L-AP4
ACPD (亲代谢型)
Ca2+
Glu
Gly
膜外
细胞膜
膜内
NMDA受体
Ca2+
Glu ,Gly: 协同激动剂
震颤、肌强直、动作减少
(三)GABA递质与癫痫(epilepsy)
特征: 惊厥发作
发病机制:
黑质、纹状体、杏仁核内GABA EAA
(四)EAA递质与缺血性脑损伤 EAA毒性作用
脑缺血 EAA 激活NMDAR Ca2+内流
神经损伤
复习题
1. 神经组织物质代谢有哪些特点?
2. 苯丙酮酸尿症发病的生化机制是什么? 3. 试述 Ach、CA、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 递质的合成过程、主要灭活方式和受体类 型。
第二节 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一、能量与糖代谢
特点:
能量代谢率高 耗氧量大,对缺氧敏感 正常:葡萄糖为主要能源 异常:可利用酮体
主要途径:有氧氧化
己糖激酶:低Km; 高Vmax 主要调节酶:磷酸果糖激酶
二、 脂代谢和核酸代谢
(一)脂代谢
神经鞘磷脂 胆固醇 脑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肌醇
智力障碍、惊厥等
(五)遗传性核酸代谢病
病因:
先天性酶缺陷
如:痛风症 (自毁容貌综合症)
原发性病因:
先天性缺乏: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
第三节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一、神经递质概述
神经末梢 受体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受体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一) 神经递质的特点
抑制性( -氨基丁酸; Gly)
4. 神经肽类: 阿片肽类 P物质等
二、神经递质的代谢
(一)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
1. 生物合成
原料:
水解
卵磷脂 重新摄取 葡萄糖 脂肪酸
胆碱
氧化
乙酰CoA
-氧化
过程:
胆碱
乙酰CoA CoA 胆碱乙酰 转移酶
乙酰胆碱
2. 灭活
(六)抑制性氨基酸 (inhibitory amino acids)
1. 生物合成
原料:Glu
-氨基丁酸(GABA) Gly
Glu脱羧酶
Ser 过程: Glu
GABA
CO2
羟甲基转移酶
Ser
Gly
2. 灭活 ——— 重新摄取
3. 受体
GABAA
两种
GABAB
三、神经递质与神经系统疾病
髓鞘
神经末梢 (突触)
第一节 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
一、髓鞘的脂类组成
主要:鞘磷脂 其次: 胆固醇 / 甘油磷脂 / 半乳糖苷脂 4 : 3 : 2
二 、髓鞘的蛋白质组成
主要:
酸性蛋白 碱性蛋白(18KD, 170AA, pI=10.6 )
碱性蛋白 + 三磷酸肌醇 复合物
肢端麻痹症
抗体
(脱髓鞘病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the Nervous System)
本章主要内容
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 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与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和神经节)
树突
胞体 轴突
神 经 元
基本功能单位 大脑皮质 高级神经中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