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中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取值依据探析(精)

合集下载

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

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

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是指用于计算城市建筑容积率的修正系数,它需要依照当地的规划和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确定。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讨论如何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

容积率是指建筑在地块上占据的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通常用于计算土地的使用效率。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城市建筑规划和其他特殊情况对容积率进行调整,反映出城市容积率的实际使用情况。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需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进行考虑:1.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容积率修正系数的主要考虑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以决定容积率的最大值。

城市规划要求不同,修正系数确定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如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规划要求绿化率要高,所以容积率也会相应的下降,而在一些老城区或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容积率修正系数会相应的升高,以适应市区内的繁忙人群活动需求。

2.建筑用途和种类建筑的用途和种类也是考虑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因素,因为不同的建筑用途和种类会产生不同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

例如,商业用途的建筑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展示和出售商品,而住宅用途的建筑则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

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可以影响容积率调整系数。

3.土地使用状况土地的使用状况是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土地的地形、地貌、土地属性等。

道路、河流等城市基础设施也会对修正系数的确定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一块地地形复杂或土地属性不良,那么需要采用比较严格的修正措施,以确保该地区的建筑在先容量上没有超标或过度使用,而且要确保安全稳定,特别是在雨季或地震多发地区。

如果一块土地平整且易于得到使用许可,那么可以采用较为宽松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4.市场需求和投资预期市场需求和投资预期也是影响容积率修正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

如果市场需求较大,修正系数则要相对较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投资;而如果投资预期较低,则修正系数通常会降低,以减少投资风险,避免过度开发。

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马文明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估价师》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本文从容积率的内涵与特性出发.分析了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的原则,并且在对当前几种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的改进方法。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马文明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33
【相关文献】
1.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以九江市星子县为例
2.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确定及修正系数测算
3.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4.土地估价中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中容积率的确定
5.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以天水市秦州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及修正系数的确定_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及修正系数的确定_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另外,用地类型不同,容积率对地价影响程度 也不一样。商业用地对区位条件反映最敏感。商业 用地只能布局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沿路区域,这 一区域土地的供求矛盾较其他用途区域更为突出, 众多用地者的竞争促使容积率增加的收益以地价的
形式表现出来。商住两用用地地价较之商业用地对 区位条件反映次为敏感。住宅用途对区位条件放映 的敏感程度比商业用地及商住两用用地弱,但比工 业用途强。工业用途的土地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容积 率的限制,所以在同一城市中,容积率对商业用途 地价作用程度最大,商住、住宅、工业依次作用程 度变低。
样点宗地市场地价的容积率修正,是将调查获 得的不同容积率样点的市场地价,修正到以城市规 划规定的标准容积率的样点地价。其目的在于给出 统一的容积率,便于基准地价的计算。如果不进行 此项修正,各样点容积率不统一,就无法求和并计 算基准地价。这项修正应该按区域进行,以基准地 价所代表的平均区域容积率为标准。不同容积率按 土地用途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不同的单位地价,然 后按公式进行容积率修正。目前,参考我国绝大多 数城市的经验,一般取标准容积率为 1.0。容积率 修正系数是标准容积率的单位面积平均地价与某一 容积率单位面积平均地价的比值,表示为
2005 年 3 月
农机化研究
第 2 期
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及修正系数的确定
—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张雅彬,姜石良,孙在宏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 容 积 率 是 评 价 地 价 的 重 要 指 标 , 它 对 地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为 此 , 通 过 对 容 积 率 内 涵 的
挖掘,分析了容积率影响地价的几个主要方面;结合南京市六合区本次基准地价更新的调查资料,从样点

房地产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容积率修正系数对应表

房地产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容积率修正系数对应表
参考容积率修正系数表(400万范围---二环到三环范围、普通多层住宅)
容积率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修正系数
0。58
0.64
0.7
0.76
0.82
0。88
0。94
1
1。06
1。12
1.18
容积率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修正系数
1.24
1.37
容积率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5。1
5.2
修正系数
1。41
1。44
1。47
1。51
1。54
1.57
1.61
1。64
1.68
1。71
1.74
容积率
5.3
5。4
5.5
5.6
5.7
5.8
5。9
6
修正系数
1.78
1。81
1。84
1.88
1.91
1.95
1。98
2.01
参考容积率修正系数表(300万范围—--三环范围到绕城内环、普通高层住宅)
参考容积率修正系数表(300万范围-—-三环范围到绕城内环、低密度住宅)
容积率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修正系数

土地估价中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取值依据探析(精)

土地估价中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取值依据探析(精)

土地估价中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取值依据探析伍冠玲苏州市国信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土地估价参数是确定土地价格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土地的质量参数、用途参数、时间参数和价格参数。

土地的质量参数主要是指土地等级级差系数;土地的用途参数,是同一地产因用途差异而实际表现出来的价格差异系数,涉及到用途转换系数;土地的时间参数是用土地使用年限来表现的,一般分为土地使用年限(土地出让期和一般使用期)、已使用年限和剩余使用年限三个指标;土地价格参数是土地估价的基本参数,是指影响土地价格的各种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各种情况的补正系数。

本文仅仅探析土地估价中的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求取方法,希望能在土地估价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楼层分配率求取方法1、基本原理。

楼层分配率是地价空间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

地价空间分配理论是应用基准地价评估城镇综合用地的理论基础。

地价空间分配理论与传统的地租地价理论不同,传统的地租地价理论研究的是地价平面空间分布规律,而空间分配理论研究的是立体空间地价分配规律。

空间分配理论认为由于建筑物各楼层的空间影响因素(如采光、视野、景观、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等)差异,造成地价在各楼层分配的比例不同,而这种地价楼层分配的规律通过不动产价格体现出来。

根据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可以测算出建筑物各楼层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从而将这种空间分配规律定量化表现出来.各用途的用地都有自己的地价空间分配规律。

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较低,通常不考虑其空间分配规律。

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地价空间分配规律是研究的重点。

商业用地底层的竞租能力很强,但这种能力随楼层的增加迅速减弱;住宅用地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相对较平均。

但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各类型住宅的分配规律不尽相同。

立体型综合用地由于其用途组合上的个体差异较大,无法测定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所以在评估地价时,可以复合使用各种单一用途地价空间分配比例作为代替;同时,不考虑同一幢建筑物中不同用途楼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地价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较小,无法准确用定量的方法测算。

浅析土地估价中容积率的确定

浅析土地估价中容积率的确定

浅析土地估价中容积率的确定一、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两种。

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

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

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

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

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二、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影响地价的因素很多,虽然各因素影响地价的途径各不相同,但其作用机制可抽象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影响土地收益来影响地价,二是通过影响土地供求关系影响地价。

收益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供给的经济剩余量,市场供求关系使地价相对经济剩余量产生波动,决定了土地供给的经济剩余量的分配,使地价的变化趋于复杂化。

城市地下空间地价评估中容积率修正问题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地价评估中容积率修正问题探讨

城市地下空间地价评估中容积率修正问题探讨作者:周亚雄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33期[摘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改变了城市地价形成就有机制,增加了地下容积率的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地下容积率作用特征,结合查阅国内外当前流行的地下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并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状况,采用回归拟合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价和地下容积率的函数关系,确定了区域内一级商服用地下容积率修正系数表。

[关键词]地下容积率;修正系数;区位性[DOI]10.13939/ki.zgsc.2017.33.032城市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城市向外围扩张。

城市二维平面向外延伸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人们将城市向三维空间发展。

现阶段城市地表空间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城市中高楼林立,受限于目前工程技术水平,城市向更高空间发展比较困难,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等国高度重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地下商业和地下交通设施得到了充分发展。

地下空间的利用通常包括四种方式:一是交通设施用途;二是市政设施用途;三是商业用途;四是工业用途。

过去在实践工作中评估人员和其他土地估价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了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机制,但是忽略了地下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

近几年,城市向地下的发展不断推进,土地估价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地下容积率的影响也得到了重视,成为了土地评估中的重要修正因素。

1 地下空间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地下容积率简单地说就是地下建筑物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反映宗地地下利用强度。

容积率的影响机制具有以下特征。

1.1 区位性区位包含宗地位置和宗地与周边事物联系的两方面。

通常情况下,宗地区位条件的优劣直接反映到宗地商服繁华程度,进而体现在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收益以及土地需求量等土地利用效用指标上,因此,随着区位条件的降低,地下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逐渐减小。

1.2 差异性地下容积率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不同用途土地对区位条件敏感性有差异。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确定及修正系数测算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确定及修正系数测算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 urnal of M 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第10卷第3期2008年9月Vol.10No.3September 2008[收稿日期]2008-02-10[作者简介]申琪(1977-),男,河北武安人,经济师,从事房地产评估、基准地价、土地开发整理相关内容研究。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容积率确定及修正系数测算申琪(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福建福州350001)摘要:通过对容积率基本概念及特征的探悉,分析出容积率在土地基准地价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其在楼面地价修正中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文章进一步分析现有容积率修正的优劣,并提出一个新的修正公式。

关键词:城镇基准地价;地价评估;容积率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23(2008)03-0110-07土地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就城市建设而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主要是开发利用土地的立体空间。

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它的变化可导致地价成倍上升或下降。

容积率越高,说明单位用地面积上的建筑面积越大,土地利用的效率越高,容积率正是通过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地价。

怎样准确地确定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建立恰当的修正体系,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1容积率的定义容积率是指城市用地的地块上修建的总建筑面积与所占用地面积之比值。

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

它是衡量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筑容积率越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越高,空间使用率也越高。

它直接影响土地价格[1]。

2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2.1收益机制作用下地价随容积率的变化规律———报酬递增递减原则所谓报酬递增递减原则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单位投入量时,纯收益随之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如继续追加这一生产要素的单位投入量,其纯收益就不再随追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估价中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取值依据探析伍冠玲苏州市国信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土地估价参数是确定土地价格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土地的质量参数、用途参数、时间参数和价格参数。

土地的质量参数主要是指土地等级级差系数;土地的用途参数,是同一地产因用途差异而实际表现出来的价格差异系数,涉及到用途转换系数;土地的时间参数是用土地使用年限来表现的,一般分为土地使用年限(土地出让期和一般使用期)、已使用年限和剩余使用年限三个指标;土地价格参数是土地估价的基本参数,是指影响土地价格的各种因素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各种情况的补正系数。

本文仅仅探析土地估价中的楼层分配率和容积率修正系数求取方法,希望能在土地估价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楼层分配率求取方法1、基本原理。

楼层分配率是地价空间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

地价空间分配理论是应用基准地价评估城镇综合用地的理论基础。

地价空间分配理论与传统的地租地价理论不同,传统的地租地价理论研究的是地价平面空间分布规律,而空间分配理论研究的是立体空间地价分配规律。

空间分配理论认为由于建筑物各楼层的空间影响因素(如采光、视野、景观、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等)差异,造成地价在各楼层分配的比例不同,而这种地价楼层分配的规律通过不动产价格体现出来。

根据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可以测算出建筑物各楼层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从而将这种空间分配规律定量化表现出来.各用途的用地都有自己的地价空间分配规律。

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较低,通常不考虑其空间分配规律。

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地价空间分配规律是研究的重点。

商业用地底层的竞租能力很强,但这种能力随楼层的增加迅速减弱;住宅用地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相对较平均。

但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各类型住宅的分配规律不尽相同。

立体型综合用地由于其用途组合上的个体差异较大,无法测定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地价空间分配比例,所以在评估地价时,可以复合使用各种单一用途地价空间分配比例作为代替;同时,不考虑同一幢建筑物中不同用途楼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地价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较小,无法准确用定量的方法测算。

2、地价楼层分配率的测算方法以综合用地为例,来测算其地价楼层分配率的方法。

地价楼层分配率测算是应用基准地价评估城镇综合用地地价的核心。

根据联合贡献学说,在楼层不动产价格差异(即楼层效用比)中扣除建筑成本的楼层分配差异(即建筑物楼层效用比),就可以得到纯土地的楼层分配差异(即地价楼层效用比),将楼层分配差异按百分数(×100%)折算,即得地价楼层分配率。

这种测算地价楼层分配率的方法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使用比较广泛,测算前需要调查收集大量分层出售、出租样点地价资料。

测算原理公式为:楼层效用比=建筑物楼层效用比+地价楼层效用比根据以上原理.确定测算综合用地地价楼层分配率的公式为:Fi= Si/S×100% (1)或Fi=[Ai/A一Σ(Ai/A)/n×ΣBi/ΣA]i/Σ[Ai/A一Σ(Ai/A)/n×ΣBi/ΣAi] ×100%(2)式中,Fi为某层地价楼层分配率,Si为某层地价楼层效用比,S为各层地价楼层效用比之和,Ai为某楼层不动产总价,A为最低售价楼层不动产总价,n为建筑物楼层总数,Bi最为某楼层建筑造价。

3、典型样本地价楼层分配率的测算。

本文共收集某市近郊四区综合用地样点106个,剔除数据不完整或明显偏离客观事实的样点后,保留有效样点87个,不同楼层样点分布较为均匀。

选取2007年建成,当年出售的6幢商住楼(分别用A、B、C、D、E、F表示)作为地价分摊的典型样本。

求取地价楼层分配率。

选取样本位于某市xx区.其中A、B是某一商住小区内l、2号楼,C、D、E、F 是另一商住小区内13、14、25、26号楼。

6幢楼盘位于同一地段,楼层数相同,建筑形态均为钢混结构。

1~2层作为临街商铺。

各楼宇建筑面积的差异或容积率并不影响地价楼层分配率的求取。

根据资料,这些楼宇的单位不动产价格如表l 所示。

表l 各楼宇各楼层不动产价格(单位:元/㎡)运用公式(1)、(2),计算此类楼宇各楼层地价楼层分配率见表2。

表2 地价楼层分配率(单位:%)按照地价楼层分配率测算方法,根据样点分布情况,就某市商住综合楼宇(3层、8层、12层、18层、30层)立体空间地价分配率分别进行测算,其过程不再一一赘述,其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高度商住综合楼字地价楼层分配率 (单位:%)一2层为商铺,其他为住宅。

二、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1、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

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划容积率两种。

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

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

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1)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2)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3)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

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4)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

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2、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各住宅用地宗地地价修正体系中多有容积率这一修正因素,认为容积率不同,其地价也应不同,修正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列出不同容积率下修正系数表;一种是类似其他因素分成优劣5等,列出各等的修正系数。

但我们在评估实践中发现,同一宗地、容积率相同,由于建蔽率和房屋层数不同,地价却有明显差异。

例如:某一宗地,总用地面积200m2,规划建一住宅楼,容积率为2,有两种可取的设计方案:A方案建筑占地面积200m2,建2层,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m2,总建筑面积400m2;B方案建筑占地面积100m2,建4层,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m2,总建筑面积400m2。

A、B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尽管容积率相同,但由于建蔽率和房屋层数不同,对地价的影响是不同的。

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发现容积率、建蔽率、房屋层数有如下关系:建筑面积Σ每层建筑面积容积率=————=————————用地面积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蔽率=————————用地面积若房屋每层建筑面积相同,都等于建筑占地面积,则有: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房屋层数=建蔽率×房屋层数用地面积因此,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其实质是由建蔽率和房屋层数两个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要正确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必须正确确定建蔽率和房屋层数对地价的影响,而不能简单地用容积率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7(1)建蔽率和房屋层数联合修正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思路。

首先,确定区域基准条件容积率修正系数。

应对同一区域范围内住宅用地的建蔽率和房屋层数进行实地调查,确定该区域一般条件建蔽率具体数值和房屋的一般楼层层数值,以该值为基准条件,确定在该基准条件下的容积率修正系数为0,即K基=0,K基为基准条件下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其次,确定无地上建筑物时的地价。

利用成本逼近法,测算无地上建筑物即建蔽率为0时的土地取得成本,作为建蔽率为0时的宗地地价。

再其次,测算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房屋层数变化对地价的影响。

利用区域内住宅楼房商品房销售资料,运用剩余法,测算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由于房屋层数的不同,地价的变化情况。

最后,测算不同建蔽率、不同房屋层数条件下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利用上述有关资料,建立容积率修正系数、建蔽率、房屋层数代数式,逐项求出不同建蔽率,不同楼层数量条件下的相应容积率修正系数。

(2)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模似实例。

现以某县城Ⅰ级住宅用地区域为例,说明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

①区域基准条件确定某县城Ⅰ级住宅用地区域均为近几年开发建成,按照城镇建设规划,每幢房屋前后均不得留有庭院,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楼层面积,即建蔽率为100%。

房屋层数一般为5层,所以,区域基准条件为建蔽率100%,房屋层数为5层,即K基=K(100%.5)=0。

K(100%.5)——建蔽率为100%,房屋层数为5层时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②确定无地上建筑物时的地价。

根据成本逼近法求取地价的计算公式: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审批税费+土地开发费用+投资利息+投资利润+土地所有权权益,计算得到某城关镇Ⅰ级住宅用地无地上建筑物即建蔽率为0时的成本地价为620元/m2。

③测算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房屋层数变化对地价的影响。

ⅰ.调查同一区域商品房售价资料。

在实地调查了某县城Ⅰ级区域有关商品房售价市场资料,将同一区域其它条件相似的不同房屋层数商品房平均售价资料整理编制成表1。

表1 某县城Ⅰ级住宅用地商品房各楼层售价表ⅱ.建筑成本计算。

根据某房地产开发成本资料,开发房地产的成本包括建安成本、投资利息、开发商合理利润、有关税费等在内,合计约800元/m2。

ⅲ.各楼层应分摊的地价计算。

根据剩余法原理,利用剩余法评估土地价格的基本公式:土地价格=开发后的房地产总价值-(整个开发项目的开发成本+开发商合理利润),不同层数楼房应分摊的地价计算结果如表2:表2 某县城Ⅰ级住宅用地各种不同层数楼层地价分摊表ⅳ.计算各种不同层数地价与房屋层数在基准条件下的地价差额ΔP。

通过对该县城Ⅰ级住宅用地的调查,房屋层数大多是5层楼,以5层楼的地价1780为基准房屋层数地价,计算不同层数楼房地价与基准楼层地价差价ΔP,结果如表3:ⅴ.计算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由于楼层数量变化后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将各种不同层数楼房地价与基准楼层地价差ΔP,除以区域基准地价P基,得出的百分比即为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由于房屋层楼变化后的容积率修正系数,设Kn为建蔽率在基准条件下,且层数为n层时的容积率修正系数,那么ΔP -1160K0=————×100%=————×100%=-65.46% P基1772 ΔP -625K1=———×100%=————×100%=-35.27% P基 1772ΔP -430K2=——×100%=————×100%=-24.27% P基 1772依此类推,百分比取整数,得出Kn如表4:④测算不同建蔽率、不同房屋层数条件下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