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静电防护标准

esd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的防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电子行业的一项重要考量,任何一个影响该行业的因素均不应被忽视。鉴于此,建立全面、完整的ESD静电防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ESD静电防护标准主要涵盖ESD基础知识、电气安全防范、ESD 防护流程及实践、静电防护设施设备设计原则等四个方面。

一、ESD基础知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在短时间内释放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流冲击或电压冲击等电磁场波动效应的总称。静电的释放,可以是由于静电放电或静电放电学习中的电容、电阻、生物负载等不同的原因所致。因此,为防止电子产品遭受ESD静电影响,开发和生产商都需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二、电气安全防范

于电气安全防范而言,ESD静电防护标准首先包括建立ESD安全防范的环境。根据ESD标准规定,所有的电子装配和测试场所都应采用恒定的低静电压工作环境,并使用相应的静电控制设备,如静电地板、静电放电仪、静电放电机等,以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ESD防护流程及实践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和生产商需要根据ESD静电防护标准,结合具体的工作环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ESD防护流程和实践。因此,开发和生产商需要建立明确的ESD静电防护指示,尤其是建立ESD静电防护流程,以确保该工厂环境中的所有电子产品都处在良好的ESD防

护环境中。

四、静电防护设施设备设计原则

ESD静电防护设施设备设计原则是ESD静电防护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ESD静电防护设施设备的设计原则,主要是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将静电防护设施设备分为外层静电控制层、中层静电控制层和内层静电控制层,以确保环境中的静电能够有效控制并保护电子产品不受静电影响。

以上就是ESD静电防护标准的概述,从ESD基础知识、电气安全防范、ESD防护流程及实践、静电防护设施设备设计原则等四个方面来看,ESD静电防护标准是构建一个完整的ESD静电防护框架的基础。它不仅提高了电子产品的保护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在未来,ESD静电防护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确保电子产品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esd静电阻抗标准

esd静电阻抗标准 ESD静电阻抗标准是指一套关于静电电荷控制和防护的国际标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ESD 防护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ESD静电阻抗标准。 第一步,了解ESD静电阻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ESD防护是指对于电子设备的静电保护,旨在避免电子设备在制作、运输、维修、使用等过程中受到静电干扰或损坏。ESD静电阻抗标准,是基于国际电气机械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标准,目的是为了规范大家在制作、使用电子设备时的静电控制和防护措施。遵循这个标准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产品损坏的风险,提高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性能,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度。 第二步,了解ESD静电阻抗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ESD控制、静电防护和ESD产生机制的研究。具体来说,ESD控制是指控制电子元器件、工具和设备的静电韧性,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放电能力。静电防护是指对电子设备进行隔离、接地和屏蔽,以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ESD产生机制的研究则是对ESD原理和放电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三步,学习如何遵守ESD静电阻抗标准。为了遵守这个标准,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在电子设备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具有良好防静电能力的材料和工具,人员需要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套等。此外,还需要进行ESD控制室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生产环境的空气温湿度、静电电荷浓度和防护屏蔽的性能等达到标准要求。 第四步,加强培训和宣传。要让工作人员了解ESD静电阻抗标准,并能够正确应用其中的防护措施,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组织培训班、工作坊等活动,让工作人员了解防静电知识和重要性;建立ESD防护宣传栏,定期发布防静电宣传资料,增强工作人员的宣传意识和认识。

防静电esd标准

防静电esd标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是指在两个物体之间由于电荷差而产生的电流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对于电子器件和电路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电子器件损坏或失效,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为了保护电子器件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的ESD标准。这些标准旨在规定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防静电措施,以确保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安全运行。 ESD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防静电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的防静电要求,将工作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静电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包括地面、工作台面、工作椅、储存柜和工作服等。 2. 防静电设备和材料选择:根据ESD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防静电设备和材料。这些设备和材料包括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包装材料等。 3. 静电放电控制: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静电放电。这些措施包括合理的电路设计、适当的材料选择、正确的接地和屏蔽措施等。 4. 静电敏感性测试:对于一些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器件和电路,需要

进行静电敏感性测试。这些测试旨在评估产品在真实环境下受到静电放电影响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培训和意识提高:ESD标准还规定了对员工进行防静电培训和意识提高的要求。这些培训旨在使员工了解静电的危害,掌握防静电措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ESD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遵循ESD标准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放电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损害风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合格的ESD标准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总结起来,ESD标准是保护电子器件和电路免受静电放电影响的重要措施。遵循ESD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因此,在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电子产品过程中,我们都应该重视并合理遵循ESD标准,以防范静电放电的危害。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治理标准 一、目的: 指导员工正确认识静电防护与点检,标准相关生产人员及进入防静电地域人员的ESD操纵行为。减少或排除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平安。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焊组 三、定义: 静电: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含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ESD:ESD的全称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中文意思为静电放电。即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外表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四、静电防护要求: 4.1 进入防静电地域必须按规定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且要保持干净。 4.2 流水线长头发作业员或任何进入防静电地域的长发人员需将头发扎起。4.3 每天上班各生产线点检使用工具或仪器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如静电手环、电批、烙铁接地状态〕 4.4 静电环测试说明: 4.4.1 每个员工检查自己的静电环是否良好,并每日一次进行静电带检测。 4.4.3 确认静电环接好地线后,将戴好静电环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上金属测试按键,保持3--5秒钟。 4.4.4 如果测试器上红色*HIGH*指示灯亮或黄色*LOW*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示静电环功能不正常,需要马上更换。 静电环配带:手环扣紧到手腕上,不能将手套或衣物隔开手环。 4.5 保证明显而严峻的静电源远离防静电工作区1米以上,工作区内必须存在的一些静电源远离ESD敏感器件和敏感单板30cm以上。在接触IC、模块、单板等静电敏感器件、组件的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静电有线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假设单板或模块需要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可直接放置于防静电台垫上或用防静电材料去垫衬,但不能用一般白色塑料袋、一般白色泡沫类材料、一般白色气泡袋、其它一般白色塑料制品、白色透明胶带等静电源去垫衬。

ESD防护要求规范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

esd管理标准

esd管理标准 ESD(静电放电)是指在电子设备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静电产 生的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可能导致设 备故障或失效,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确保生产和使用电 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ESD管理标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ESD管理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概述 ESD管理标准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放电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准则。它包括了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工作人员的操 作和培训等多个方面的要求。通过严格遵守ESD管理标准,可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ESD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ESD管理标准的要求 1. 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设计 ESD管理标准要求在设备设计和工作环境布置时考虑静电放电的防 护措施。例如,在设备的外壳和内部电路之间应采用可靠的接地措施,以降低静电放电的可能性。同时,工作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干燥和静电积聚。 2.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ESD管理标准要求选择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并在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过程中使用这些材料。例如,工作表面和工作台面应使用有导电或抗静电特性的材料,以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可能性。 3. 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培训 ESD管理标准要求对从事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的工作人员进行ESD 防护操作培训。工作人员应知晓静电的危害性,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并掌握防止静电放电的操作方法。此外,工作人员还应定期接受ESD防护操作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三、ESD管理标准的实施方法 1. 建立ESD管理体系 企业应根据需求建立完善的ESD管理体系,并明确ESD管理标准的具体要求。这包括制定管理制度、标准操作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以供工作人员参考和执行。 2. 进行ESD风险评估 企业应根据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ESD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确定ESD发生的可能性和对设备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评估的结果可用于制定有效的防护计划和措施。 3. 采取ESD防护措施

ESD防静电控制的要求规范

ESD防静电控制的要求规范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静电控制是为了防止和控制静电 释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在许多行业中,如电子、半导体、电信、汽车、医疗设备等,防静电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ESD防静电控制的 要求规范。 1.ESD防静电控制的目的:防止静电闪络现象和静电放电对敏感元器 件和设备的损坏。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电荷控制 在安全水平,以防止静电放电。 2.设备和设施要求:为了控制ESD,需要使用具有抗静电特性的设备 和设施。例如,具有耐电压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地毯、防静电工作服、防 静电鞋等。此外,还需要使用具有ESD保护功能的仪器和工具。 3.人员防护:人员是ESD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静电敏感环境中 的人员,应培训和教育他们的作用,以及如何防止和控制ESD。此外,人 员需要佩戴防静电工作服和使用地雷消除器来防止静电放电。 4.工作程序和流程控制:采用适当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控制是控制ESD 的关键。例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比如 塑料袋或膜。此外,还需要确保在物料处理、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使用具有 防静电功能的工具和设备。 5.接地和连接:确保所有设备、仪器、工具和工作台具有良好的接地 和连接是防止和控制ESD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面应通过适当的接地装置与 大地连接,确保静电能够安全地释放。

6.静电控制区域:根据不同的静电敏感性水平,可以设置不同的静电控制区域。例如,在特别敏感的区域,可以设置更严格的ESD控制措施,例如空气离子器、ESD防护区域等。 7.测试和验证:为了确保ESD防静电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测试和验证。可以使用ESD测试仪器和设备,如静电电场计、静电电压计和静电放电测试仪等,来检测和评估防静电控制的效果。 8.记录和报告:对于ESD防静电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防静电控制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总结起来,ESD防静电控制的要求规范包括设备和设施要求、人员防护、工作程序和流程控制、接地和连接、静电控制区域、测试和验证以及记录和报告等。通过合理的防静电控制措施和规范的实施,可以减少静电放电对敏感元器件和设备的损害,提高生产和产品质量,并保障人员的安全。

esd防静电材料标准

esd防静电材料标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静电材料在电子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为确保ESD防静电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研究ESD防静电材料的标准规范,并探讨其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一、ESD防静电材料的基本原理 ESD防静电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释放或消除静电荷的材料,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害。其主要原理包括导电性、抗静电和电荷平衡等方面。 二、ESD防静电材料的主要标准 ANSI/ESD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与ESD协会合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防静电的标准,如ANSI/ESD S20.20《静电放电控制程序》和ANSI/ESD STM11.11《电子设备使用时所需的ESD控制》等,规定了ESD防静电材料的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 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发布了多项与ESD防静电材料相关的标准,如IEC 61340-5-1《静电放电控制-部分5-1:性能要求》等,这些标准通常是国际上认可的ESD 防静电材料标准。 GB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同样涉及ESD防静电材料的标准,如GB/T 14437《静电放电防护服装材料和装备》等,这些标准通常是对国际标准的采纳和本地化。 三、ESD防静电材料标准中的关键参数 表面电阻:ESD防静电材料的表面电阻是衡量其导电性的关键参数,规定了其在静电放电控制中的有效性。 体积电阻:体积电阻是指ESD防静电材料内部的电阻,对于材料整体的导电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放电时间:衡量ESD防静电材料释放或消除静电荷的速度,即从带电状态到不带电状态的时间。 耐洗性:一些ESD防静电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耐洗性,以保证其长期在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 四、ESD防静电材料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电子元器件制造: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过程中,ESD防静电材料广泛用于防止静电对元器件产生损害,确保产品的质量。

防静电检测标准

防静电检测标准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的现象,它会对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等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因此,在电子设备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防静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防静电检测标准是指对电子设备和元器件进行防静电检测的标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防静电检测标准的意义 防静电检测标准是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在制造、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受静电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防静电检测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防静电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因静电引起的损失。 二、防静电检测标准的内容 1. 静电敏感性等级 静电敏感性等级是指电子元器件对静电敏感的程度,通常用ESD 敏感等级表示。ESD敏感等级分为0~3级,级别越高,元器件对静电的敏感程度越高。在防静电检测中,需要根据元器件的ESD敏感等级来选择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2. 防静电措施 防静电措施是指在电子设备制造、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采取

的措施,以减少静电对设备和元器件的影响。防静电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接地:将设备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2)人员防静电:人员在操作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时,需要穿戴防静电服、鞋、手套等防静电装备,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3)包装防静电:在运输和存储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时,需要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以减少静电的影响。 (4)静电消除:在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静电消除设备,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3. 防静电检测方法 防静电检测方法是指对电子设备和元器件进行防静电检测的方法。防静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ESD测试:ESD测试是指对元器件进行静电放电测试,以确定元器件的ESD敏感等级。 (2)接地测试:接地测试是指对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测试,以确定设备是否接地良好。 (3)人员防静电测试:人员防静电测试是指对穿戴防静电装备的人员进行测试,以确定人员是否符合防静电要求。

esd管理标准

esd管理标准 一、引言 静电敏感性(ESD)是当电荷在物体之间流动时产生的现象,可以 对电子器件和设备造成损害和故障。为了防止静电导致的损害,制定ESD管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二、标准目的 ESD管理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在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电子设备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静电引发的问题和风险。通过严格遵守ESD管理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完整性。 三、适用范围 ESD管理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敏感设备(ESDS)的环境。这 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仓库、实验室和办公室等场所。 四、责任和义务 4.1 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遵守ESD管理标准,并确保自己和他人 的行为不会引发静电问题。 4.2 管理层需为实施ESD管理标准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培训,并定期 审查和更新标准。 4.3 ESD管理团队应负责制定和更新相关程序,并监督标准的执行 和合规性。

五、ESD防护措施 5.1 静电接地 5.1.1 所有与ESDS有直接接触的表面、工具和设备,必须建立良好的接地。地线应连接到有效的地点,并定期测试验证接地效果。 5.1.2 工作区域的地坪应采用导电性地板或安装导电地板材料,以有效地释放静电电荷。 5.2 静电保护区域(EPA) 5.2.1 在需要保护ESDS的区域内,应划定出静电保护区域。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并使用相关防静电设备。 5.2.2 静电保护区域内的工作台面、显示屏和储存设备等,应具备导电性,并符合防护标准要求。 5.3 静电控制培训 所有进入ESD控制区域的员工,都应接受ESD控制培训,包括对静电的了解、防护措施的掌握以及正确使用ESD设备。 六、监督和评估 6.1 ESD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和检查,确保ESD管理标准的实施和有效性。 6.2 外部监管机构可以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进行验收和认证,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esd s2020标准

esd s2020标准 一、概述 ESD(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巧,易受静电放电的干扰。为了规范ESD防护标准,国际上制定了多个ESD标准,其中ESDS2020标准是其中之一。 ESDS2020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在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静电放电防护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 二、标准内容 1.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S2020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在各种条件下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试验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等。 2.安全等级:该标准将电子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不同等级的设备有不同的静电放电防护要求。 3.保护器件:该标准规定了保护器件的类型和性能要求,包括放电电阻、放电二极管、陶瓷电容等,这些器件用于抑制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4.结构要求:该标准还规定了电子设备的结构要求,包括外壳材料、接地方式、散热措施等,以确保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静电放电防护性能。 三、实施和应用

ESDS2020标准是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质量检测机构必须遵守的标准之一。生产企业应该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测,确保产品的静电放电防护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质量检测机构则应该按照该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静电放电防护性能,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子产品,以保障自身安全。 四、总结 ESDS2020标准是国际上重要的静电放电防护标准,它规定了电子产品在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静电放电防护要求。生产企业应该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测,质量检测机构应该按照该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静电放电防护性能,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子产品。

esd 电压选择 标准

esd 电压选择标准 ESD(静电放电)是指电荷从一个物体突然流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通常在两个电介质接触和断开时发生。静电放电可能会破坏电子器件,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 在工业界,有一些标准和规范用于指导电压的选择以保护电子器 件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ESD电压选择标准和 相关知识。 1. IEC 61000-4-2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61000-4-2标准是用于指导电子设备防静 电放电的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级别的ESD保护等级。 -等级1:4KV空气放电、2KV接触放电 -等级2:8KV空气放电、4KV接触放电 -等级3:15KV空气放电、8KV接触放电 -等级4:30KV空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

在选择ESD保护等级时,需要根据电子器件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较高的保护等级可以提供更好的ESD保护,但相应地成本也会增加。 2. ANSI/ESD S20.20标准 ANSI/ESD S20.20标准是ESD协会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电子设备防静电放电。根据该标准,静电放电的要求有: - 5KV空气放电 - 2KV接触放电 ANSI/ESD S20.20标准还规定了ESD工作区域的规划和设计指南,以确保工作区域的静电放电控制。 3. MIL-STD-883标准 MIL-STD-883标准是美国国防部发布的针对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测试和评估的标准。该标准对ESD进行了严格的测试要求,并规定了一些最低电压等级。 -等级1:100V -等级2:200V

-等级3:400V 需要注意的是,MIL-STD-883标准是特定领域(如国防领域)的标准,而不是通用的ESD电压选择标准。 在实际选择ESD保护电压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实际应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静电放电电压。例如,工业环境和办 公环境的静电放电电压可能会有所不同。 -电子器件的敏感性。不同的器件对静电放电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器件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成本因素。选择更高级别的保护等级可能需要额外的成本,因此 需要综合考虑。 -相关行业和国家的标准要求。不同行业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ESD标准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结起来,ESD电压选择标准是指导电子设备防静电放电的标准和规范。通常有IEC 61000-4-2、ANSI/ESD S20.20、MIL-STD-883等标准。在选择电压等级时,需要考虑实际应用环境、器件的敏感性、成

ESD防护要求规范

ESD防护要求规范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 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 生产主管、拉长督促生产员工穿好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并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并对手腕带进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有效,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保安组负责督导外来人员进入制造中心车间前穿戴防静电工衣及鞋套。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ESD防护执行情况进行稽核。 六、程序 7.1 环境技术要求 7.1.1 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7.1.2 保持车间内相对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40%~70% 7.1.3 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7.2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7.2.1 I级区域要求 7.2.1.1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 7.2.1.2 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抗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