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的主要理论)模拟试卷6.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模拟试卷1.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a1e562cfc789eb172dc8ef.png)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纵向迁移(B)侧向迁移(C)特殊迁移(D)学会学习3 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4 学生利用所学的加减法以及四则运算的知识去学习代数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运算问题,属于( )。
(A)负迁移(B)逆向迁移(C)知识和理解的迁移(D)非特殊迁移5 根据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将迁移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6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和范围看,迁移可以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7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以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8 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多(D)逆向负迁移9 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时,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获得了新知识或解决了新问题,这种迁移是( )。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非特殊迁移10 有意识地将某一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属于( )。
(A)低通路迁移(B)高通路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11 加涅把正迁移分为( )。
(A)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12 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称为(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因此,答案为C。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A.运算B.图式C.适应D.平衡化正确答案:B解析:皮亚杰使用图式这个概念表示认知发展的结果。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在皮亚杰看来,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所拥有的图式具有质的不同。
也就是说,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认知工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答案为B。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D.青少年阶段正确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18岁前有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O—l岁)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的阶段,体验希望的实现。
第二个阶段(1—3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阶段,体验意志的实现。
第三个阶段(3~6岁,即幼儿园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体现目的的实现。
第四个阶段(6~12岁,即小学阶段)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阶段,体验能力的实现。
第五个阶段(12—18岁,即中学阶段)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的阶段,体验忠诚的实现。
因此,答案为C。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A.成分亚理论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正确答案:A解析:斯腾伯格用成分亚理论解释分析能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能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能力。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57a20a336c1eb91a375d69.png)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一、简答题1 简述微观发生设计的程序及优缺点。
2 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3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4 简述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5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6 简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论述题7 试述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
8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遗传与环境的争论问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发展的进程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问题。
试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对于上述问题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有研究者想要知道表现出极端人格类型(暴怒型或羞怯退缩型)的儿童在其成年后是否还保留着同样的气质。
另外,他们还想了解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助长人格的稳定或变化,以及暴怒或羞怯型儿童在经历长期适应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研究者深入钻研了一批儿童几十年的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档案文献。
材料2:某研究者要求3、6、9、12年级的学生填写一份有关他们与兄弟姐妹关系的问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具有平等性。
材料3:某研究者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调查了6、7、8年级学生的性别刻板信念的状况,以了解他们的刻板信念的灵活性的发展趋势。
9 三种材料涉及的研究设计类型分别是什么?10 阐述这三种设计类型的优缺点。
四、单项选择题11 柏曼(L.Berman)划分人生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育(B)智力发展(C)个性特征(D)活动特点12 下列研究设计类型中,对同组的被试在不同年龄进行重复研究的是(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13 调查者给儿童提出新任务,并在随后的一系列间隔密集的时间段中追踪儿童掌握新任务情况的研究类型是(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C)聚合交叉设计(D)微观发生设计14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普莱尔(Wilhelm Preyer)(B)达尔文(Charles Darwin)(C)霍尔(stanley Hall)(D)格赛尔(Arnold Gesell)15 确定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心理学家是(A)普莱尔(Wilhelm Preyer)(B)达尔文(Charles Darwin)(C)霍尔(Stanley Hall)(D)格赛尔(Arnold Gesell)16 普莱尔(Wilhelm Preyer)所确立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A)婴儿期(B)婴儿期和幼儿期(C)12岁之前(D)18岁之前17 最早关注成人期的心理发展并论及中年危机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Carl Jung)(B)霍林渥斯(Leta Hollingworth)(C)科尔伯格(L.Kohlberg)(D)古德伊洛弗(Florence L.Goodenough)18 在弗洛伊德看来,控制他所提出的“初级过程思维”的人格成分是(A)意识(B)本我(C)自我(D)超我19 在弗洛伊德看来,与本我存在对立的人格成分是(A)自我(B)超我(C)无意识(D)前意识20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儿童处于(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21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超我最初形成于(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22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合法延缓期”存在于(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中学阶段23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要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希望(B)意志(C)能力(D)忠诚24 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获得亲密感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B)6~12岁(C)12~18岁(D)18~30岁25 发现经典条件作用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B)巴甫洛夫(C)桑代克(D)斯金纳26 华生认为情绪发展的心理机制是(A)模仿的结果(B)条件反射的形成(C)强化的结果(D)进化的结果27 作家海明威曾提到他每完成一部分的写作任务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或多选择者,该题无分。
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D】A.动物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2.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3.弗洛伊德把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为【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4.皮亚杰认为【B】是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5.【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6.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印刻。
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7.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A】、顶点和发展的分化和阶段。
A.时间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8.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
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9.【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
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10.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A.心脏B.胃C.脑D.肺11.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
”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12.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内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13.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b0bcc069eae009591bec41.png)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一、简答题1 评述早期传统的游戏理论(经典的游戏理论)。
2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帕腾的游戏分类理论。
3 简要说明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阶段。
4 试述幼儿思维得发展特点。
5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6 儿童的知觉发展有何特点?二、论述题7 “A.一个名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间的门。
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在给一名幼儿讲述此故事后,问:“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这名幼儿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碎了较多的杯子。
请用相关理论说明此现象。
8 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游戏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三、单项选择题9 关于儿童脑电的研究表明,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顺序是( )。
(A)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B)枕叶一顶叶一颞叶一额叶(C)枕叶一顶叶一额叶一颞叶(D)顶叶一枕叶一颞叶一额叶10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 )机能上。
(A)兴奋(B)传递(C)抑制(D)协调11 幼儿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是( )。
(A)适应外部环境(B)游戏(C)学习(D)想象12 主张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本能在儿童身上的重演的是( )。
(A)格罗斯(B)博伊千介克(C)彪勒(D)霍尔13 “三座山”测验是用来证明儿童思维的( )。
(A)自我中心性(B)不可逆性(C)具体性(D)刻板性14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出现在( )。
(A)幼儿晚期(B)幼儿初期(C)幼儿中期以后(D)童年早期15 儿童的心理理论在( )时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地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
(A)3岁(B)4岁(C)5岁(D)6岁16 根据皮亚杰对游戏的分类,象征性游戏出现在( )。
研究生类教育心理学考研2022年模拟题6

研究生类教育心理学考研2022年模拟题6(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______。
(分数:1.00)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具体的内涵是: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行为的变化并不等同于学习的存在,学习与表现不能等同,学习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也是动物所具有的。
2. 在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称为______。
(分数:1.00)A.师生关系B.师生互动C.教学交往√D.师生沟通解析:教学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
教学交往是教学情境中的人际交往,主体是师生,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活动。
3. 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分数:1.00)A.谐音法B.抄写法C.过度学习D.概括√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意义的策略,包括记忆术和灵活处理信息。
ABC三项,体现了记忆术中的不同方法。
4. 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______。
(分数:1.00)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
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
粘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
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
因此答案选D。
5.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______。
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心理发展与教育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心理发展与教育,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 )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 )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A.乌申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柯尔伯格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 )A.赞科夫B.列昂捷夫C.鲁利亚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 )A.美国行为主义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八个阶段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 )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柯尔伯格D.德国的柯尔伯格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考研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考研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康拉德((Conrad,1963)研究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在这两个阶段中,实验材料即所用刺激均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
研究发现A.字形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B.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C.字形相似和发音相似的字母都容易混淆D.字形相似和发音相似对混淆不产生影响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选择( )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择是保证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前提。
A.研究课题B.研究的被试群体C.研究方法D.研究变量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韦伯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下面不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
A.被试不具代表性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C.题目过难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记忆,则材料是( )。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 )心理过程的研究。
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试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应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
A.0°B.90°C.180°D.270°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内隐联想测验是对( )进行测量。
A.内隐社会认知B.内隐记忆C.无意识想象D.无意识推理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的主要理论)模拟试
卷6
一、简答题
1 简述认知学徒制。
2 简述情景性教学。
3 简述抛锚式教学。
4 简述支架式教学。
5 简要说明马斯洛的内在学习论。
6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7 简述罗杰斯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8 简要概述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二、论述题
9 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0 论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11 试述行为矫正技术的基本程序。
12 儿童观察教师写在黑板上的生字,随后就能够模仿把这些字写在练习本上。
当教师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地写生字时,儿童如果能聚精会神地观察,他便能在认知上模仿教师的书写经验,在头脑中把它记录下来,他甚至能在放学后几个小时,仍然依样写出生字。
(1)这个案例体现了谁的学习理论?
(2)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3)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怎样理解?
13 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作业总是潦草脏乱。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2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一次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得到2次“一级棒”就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3张好孩的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
试结合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进行分析。
14 阐述并分析桑代克的学习律。
15 分析比较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16 结合实际,谈谈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
17 分析论述托尔慢的符号学习理论。
18 分析说明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
19 分析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0 如何评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22 分析认知结构理论对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的阐释。
23 通过分析影响学习论流派的各种哲学观点的合理成分与不足之处,论述不能以建构主义观作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唯一哲学基础的理由。
24 试析建构主义时学习的基本解释。
25 述评激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6 分析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27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的不同之处。
28 论述罗杰斯的学习观。
29 如何评价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30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