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部分的语文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语文考试得高分的小技巧

语文考试得高分的小技巧

语文考试得高分的小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掌握基础知识点:语文考试中,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语言基础,包括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等。

可以通过多做真题、多阅读、多听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先读问题再读文章、提炼文章主旨等。

同时,也需要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另一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注意开头和结尾要精彩、段落要分明、语言要简洁等细节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写、多看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掌握题型特点: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思路,考生需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如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等。

同时,也需要通过多做真题来熟悉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注重细节:语文考试中细节很重要,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考生需要认真审题、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等细节问题。

同时,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为时间不够而影响答题质量。

善于总结和反思:考生需要认真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同时,也需要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

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够帮助你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语文做题答题技巧

语文做题答题技巧

语文做题答题技巧一、语文基础知识题【应对技巧】:(一)语音题,多练习,普及语音知识。

(二)字形题,仔细辨认,默写检验。

(三)病句题,牢记类型,去枝取干,划关键词。

(四)标点题,从句子结构入手。

(五)扩写、缩写句子题,保留“主干”去“枝叶”。

(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结构、内容、语言三点评判。

(七)简明、连贯、得体题,从“语意关系、陈述对象、语序、表达目的与效果”四方面检查。

(八)图文转换题,会读图,注意图表变化。

二、科技文阅读题【应对技巧】:(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通常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是在一些文段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属于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解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在解释词语含义时,要注意分析词语所处的前后文中的内容,通过筛选相关信息来获得答案。

同时也要注意词语本身的含义和它的比喻、引申、反语、词类活用等用法的考查。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根据语境推断法、成分分析法、偏旁部首推测法、利用成语印证法等。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句子”,通常是指在文中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它们或者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子,或者是表达内容深刻、结构复杂、富有内涵的句子。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确定句子所处的前后文中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句子的含意;再按照题目要求来解答题目。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通过分析这些细节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对于科技文阅读来说,筛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筛选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在筛选信息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关系,找到关键段落和语句,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1—6题,18分)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1)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2)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

(3)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4)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4.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5.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或语言连贯题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1)该用句号的却用了逗号;(2)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3)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4)倒装句中问号前置;(5)感叹号的位置出现在句中;(6)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7)表示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8)习惯上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间用了顿号;(9)二、三层次的并列间用顿号(只限第一层次并列用);(10)引号之间用了顿号;(11)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12)冒号的通领范围不清;(1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用冒号;(14)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15)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16)括号位置不当;(17)该用括号而未用;(18)冒号和破折号互相混淆;(19)破折号和\'是\'重复;(20)省略号和\'等\'重复等。

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答题技巧

8、 文学常识题 仔细审阅每个选项,不放过任何一点。熟悉的内容回忆以往的知识,生疏的内容暂时放过 (一般不会出错),错误常出现在举例和归类上。(按有关负责人的解说,这道题今年不 考)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三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 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 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二、文言阅读题 文言实词题 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 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古今异义题 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 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 增强准确性。 文言虚词题 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 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 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信息筛选题 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 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答题技巧 一、语文基础题 1、字音辨析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 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 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 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 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 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3、实词辨析题 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 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 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 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虚词辨析题 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高考中作虚 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应考虑 这样几点:一是虚词词典含义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 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三是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四是在复句 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五 是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今年很多模拟卷中没出现这道题, 估计今年考虚词辨析题的可能性比较小)

语文做题小技巧

语文做题小技巧

语文做题小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
生僻字和词语是这类题型中的主要考察内容,应对策略是:
1. 平时注意积累,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2. 分类整理常见的成语、多音字,并加以记忆。

3.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字词就查字典,弄清楚其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题
这类题目的难度一般不会太大,主要的应对策略有:
1. 平时多读文言文,增强自己的语感。

2. 在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子的结构。

3. 准备一个本子,专门记录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识点,加强记忆。

4. 文言文中一般会考察到名篇名句的默写,所以一定要下功夫背诵。

三、诗歌鉴赏题
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难,主要的应对策略有:
1. 读懂诗歌是关键,平时要多读诗歌,并试着自己去理解诗歌。

2. 掌握常见的鉴赏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等。

3. 在答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题
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的应对策略有:
1. 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路。

2. 注意从文章中筛选出关键的信息,如重要的句子、段落等。

3. 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4. 答题时要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话,如能准确找到中心句就更好了。

五、作文题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占分最大的一项,绝对不能忽视。

主要的应对策略有:1. 平时多读书,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2. 多写文章,养成写作的习惯,并且要注意练习不同类型的文章。

高考语文考前必看:最全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考前必看:最全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考前必看:最全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基础知识【高分口诀】审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审题文,回应暗含要求字音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善用排除法。

【答题知识】(1)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

(2)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

(3)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

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

(4)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

(5)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 道。

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1)从形旁入手。

如“弩”和“驽”,“肓”与“盲”。

(2)从词义入手。

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

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

(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

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答题知识】(1)因形近而错。

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

(2)因音同或音近而错。

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

(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

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一、基础知识
1. 熟练掌握常见汉字的音、形、义,避免因错别字、读音或语义错误而失分。

2. 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成语、固定搭配和句式,注意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

3. 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类、句型、时态等,避免出现语病。

二、阅读理解
1. 仔细阅读文章,抓住中心思想,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

2. 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

3. 对文章的关键词和重要句子进行理解和阐释,深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 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便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写作技巧
1. 审题要准确,明确写作要求,避免跑题或偏题。

2. 结构要清晰,合理安排文章段落和布局,使文章层次分明。

3. 语言要流畅,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4. 内容要丰富,注意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文学鉴赏
1. 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3.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评价作品的优劣和价值。

4. 熟悉重要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影响。

五、文化素养
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如古代哲学、艺术、科技等。

2. 关注当今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思考其根源和解
决方案。

3. 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趋势。

语文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

语文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

语文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阅读理解中,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语文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解文章的思路、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

一、理解文章的思路1.审题:在开始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我们应该先仔细审题,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和要点,有针对性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2.粗读:在第一遍阅读时,我们不要求做到字字句句都理解,可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了解文章的大意和脉络。

3.细读:第二遍阅读时,我们要对每一段落、每一句话进行仔细阅读,理解作者的观点、论证和态度,注意关键词和细节。

4.梳理思路:在阅读完文章后,我们应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论证逻辑。

二、阅读技巧1.注重词汇的理解:遇到不熟悉的生词或关键词时,要重点理解其含义,并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

2.注意句子结构和语法: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有助于准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

3.抓住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作者表达的关键信息,如数字、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4.注重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段落之间通常会存在顺承、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三、答题技巧1.理解题意: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选项,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答题要点。

2.对照文章: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对应的文章句子或段落,进行对照理解,选取正确的答案。

3.排除干扰项:有时候题目选项中会出现一些干扰性的信息,我们要学会辨别,将其排除,选择正确的答案。

4.综合考虑:对于较长的篇章,我们可以综合多个句子或段落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找到正确答案。

总结:语文阅读理解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能力。

通过掌握文章的理解思路、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基础知识能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部分的语文答题技巧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4)审清题干,用排除法较好。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是重点,生僻子一般不会错。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词语运用题
答题技巧:(1)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2)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

(3)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4)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年百微吨度年个
4.成语辨析题
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但要注意,不能望代生义。

(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5.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
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1)该用句号的却用了逗号;(2)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3)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4)倒装句中问号前置;(5)感叹号的位置出现在句中;(6)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7)表示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8)习惯上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间用了顿号;(9)二、三层次的并列间用顿号(只限第一层次并列用);(10)引号之间用了顿号;(11)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12)冒号的通领范围不清;(1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用冒号;(14)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15)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16)括号位置不当;(17)该用括号而未用;(18)冒号和破折号互相混淆;(19)破折号和“是”重复;(20)省略号和“等”重复等。

7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入手,再从语句内容考究。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