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合集下载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焦裕禄纪念馆!今天咱们要一边走一边聊,走进这位感动了无数人的伟大人物——焦裕禄的故事。

说实话,这个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焦裕禄一生事迹的地方,更像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触动的地方。

你看啊,这个小小的馆子,仿佛承载了整个时代的精神,走进来就像是走进了一段历史,一个人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和责任感,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焦裕禄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那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兰考县委领导的好领导,那个被老百姓称为“焦铁人”的人。

他那种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能做得到的。

说到这里,有时候你也会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焦裕禄一样,活得更有意义点。

其实焦裕禄最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心底的善良和对人民的真心付出。

在纪念馆里,你会看到许多珍贵的照片、历史资料,还有他曾经用过的物品。

比如说,焦裕禄生前用的那些工作笔记本、还有他那个已经泛黄的烟斗,光是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那种朴实无华的作风。

你要知道,那时候可不像现在,什么都能随手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

焦裕禄同志可是时时刻刻都在忙着为人民干实事。

他的工作虽然艰苦,但是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奉献,哪怕自己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他还是咬牙坚持。

记得当年,焦裕禄同志为了解决兰考的风沙问题,亲自带领大家查找水源,种植树木。

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背后可费了他不少心血。

想想看,他不是靠嘴巴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用行动去改变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带领着老百姓一步步走向希望。

他自己也病得很重,眼看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从没有给自己找借口,他说过一句话:“我活着,就应该为人民活。

”这话说得真是直击人心。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焦裕禄是不是做事太拼了,弄得身体都垮了?其实呢,他自己也知道过度劳累的后果,只不过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责任,那就是人民的期盼。

对于焦裕禄来说,自己的健康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能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英雄焦裕禄而建立的一个场所。

焦裕禄是中国党的著名农村工作干部,一生奉献在贫困山区,致力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

他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人民,并且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焦裕禄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峪镇焦坪村,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纪念馆共分为五个部分:序厅、主题展厅、专题展厅、研究室和陈列馆。

整个纪念馆设计简洁大气,展示了焦裕禄的一生及其对农村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焦裕禄纪念馆的序厅以焦裕禄一生的照片展示墙为主,照片展示墙采用大型投影技术,将焦裕禄故事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同时,序厅还设有纪念墙,展示了焦裕禄生前获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证书。

主题展厅是焦裕禄纪念馆的核心部分,展厅主要通过实物、图片、文献资料等来展示焦裕禄为人民、为贫困山区做出的伟大贡献。

展厅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主题,比如焦裕禄的家庭背景、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赴任河南省南阳市西峪镇的工作经历等等。

展厅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将焦裕禄的事迹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的一生和他的工作成就。

专题展厅则是对焦裕禄一生的重要事件和成就进行具体展示和解读。

这些专题展厅包括焦裕禄改善农民生活的措施和成效、他在山区土地改革中的重要贡献、他的作风和工作方法等等。

展厅以文字、图片和音像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更加生动地感受焦裕禄为农村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研究室是焦裕禄纪念馆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用来展示焦裕禄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研究室里收藏了焦裕禄的个人手稿、日记、信件等文献资料,展示了他在领导农村工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研究室还设有多媒体设备,供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使用。

陈列馆是焦裕禄纪念馆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焦裕禄纪念馆的收藏品。

这些收藏品包括焦裕禄的遗物、获得的各种奖项、照片、手稿、日记等等。

通过陈列馆,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焦裕禄这位英勇的农村工作干部的伟大之处。

焦裕禄陵园的简介

焦裕禄陵园的简介

焦裕禄陵园的简介
焦裕禄陵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兰考乡,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家、人民公仆焦裕禄而建立的陵园。

焦裕禄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共产党员、革命家、人民公仆,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人民牺牲奉献,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望。

陵园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分为纪念广场、纪念馆、陵墓等区域。

纪念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16米的焦裕禄铜像,气势恢弘,庄重肃穆。

纪念馆则是展示焦裕禄同志一生事迹和精神风貌的场所,内部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功绩和优秀品质。

焦裕禄陵墓位于陵园的最高点,是焦裕禄同志的安息之所。

墓前建有一座高23米的塔式建筑,寓意着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在千秋万代中永存。

焦裕禄陵园是一处追忆先烈、缅怀革命先驱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座富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焦裕禄同志的崇高风范,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感召。

- 1 -。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走进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那庄重而肃穆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

看着那一幅幅焦裕禄同志的照片,一件件他用过的物品,我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焦裕禄啊,他就像是一棵屹立在风沙中的白杨,坚韧而挺拔。

他面对兰考那漫天的黄沙,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战斗中去。

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可我们有时候还不珍惜,想想焦裕禄同志,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在纪念馆里慢慢走着,我仿佛能看到焦裕禄同志忙碌的身影。

他走村串户,了解百姓的疾苦;他在风沙中艰难前行,寻找治理的办法。

他的心里只有百姓,只有兰考的未来。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这难道不像是我们身边那些一心为了我们好的长辈吗?再看看那些关于焦裕禄同志事迹的介绍,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我的心上。

他为了工作,身患重病却依然坚守岗位,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他对兰考的那份热爱,那份执着,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我们平时工作学习中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和焦裕禄同志比起来,我们那点困难算什么呀!纪念馆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都在诉说着焦裕禄同志的伟大。

他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兰考人民前进的道路;他又像是一团火焰,温暖了每一个兰考百姓的心。

他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焦裕禄同志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的事迹让我明白,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对人民的热爱,就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更应该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的地方,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努力拼搏,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让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敬意,带着他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焦裕禄解说词

焦裕禄解说词

焦裕禄解说词
焦裕禄,一个名字,却承载了无数的敬意和感动。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

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在我们心中闪耀。

焦裕禄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从小,他就懂得了艰辛和困苦。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改变家乡命运的决心。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努力学习,考入了大学。

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投身到了基层工作中。

焦裕禄在基层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深入农村,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他帮助农民种植作物,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产量。

他动员农民修建水利设施,解决了灌溉问题,使农田得到良好的灌溉和保护。

他关心儿童教育,积极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他还注重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焦裕禄的工作充满了奉献和激情。

他常常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只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他深入到最困难的地方,与贫困群众一起吃苦、奋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员先锋队”的力量。

他的工作成绩被全国所瞩目,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榜样。

焦裕禄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宣传和学习。

他的精神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引领着我们前进。

他的奉献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心怀
人民,无私奉献,就能够创造奇迹。

焦裕禄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牢记他的教诲,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园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的廉政杰出干部焦裕禄而建立的,该园区旨在展示他的杰出贡献、廉洁操守和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

以下是一个可能用于焦裕禄纪念园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焦裕禄纪念园,这里是我们缅怀中国优秀干部焦裕禄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他无私奉献精神的好地方。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让我们一起了解焦裕禄的生平和事迹。

焦裕禄,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一位无私奉献的好干部。

他毕生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通过努力开展各种改革措施,帮助人民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坚守廉洁操守,以身作则,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

在这个纪念园中,我们可以看到焦裕禄生平的照片和文物,了解他的家庭、教育背景和工作历程。

我们将参观他的办公室、居所,了解他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

此外,我们还会参观一些纪念馆,展示了他的杰出事迹和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让我们深思熟虑,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品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心怀无私奉献的信念,都可以为社会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

最后,我希望您在这里能够受到启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传承焦裕禄的精神,为建设更美好的社
会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最后,请大家再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目前,焦裕禄纪念园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红色 教育 的重要基地,是我党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教育的重 要阵地,焦裕禄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在新时期、新阶段正在发挥着 更大的育人作用, 焕发更 加璀璨的光芒
20xx
十、开封焦裕禄 纪念园导游词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目录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我是 XX号选手我接下来讲解 的是焦裕禄纪念园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 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啦。欢迎大家来到焦裕禄纪念园景 区一日游。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假日旅行社的 一名导游大家可以称呼我韩导,很荣幸能获得大家的信 任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我旁边这位正在驾车的是刘 师傅,他已经有十几年的驾龄了行车平稳快捷,大家可 以放心乘坐行驶途中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我和 刘师傅会尽可能满足大家的要求,那先祝大家有个愉快 的旅程
关于焦裕禄纪念园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 现在大 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 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 大家玩得愉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谢谢您的 ·观看·
BUSINESS TRIP PROJECT PLAN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X
··· ···
我们现在就到达了焦裕禄景区门口,请大家有序下车我 们开始参观游览
十、开封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朋友们,这里安息着一位让人民 群众无限敬仰,一位心里装着人 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位为人 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共产党人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人民公仆、县 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有感近日,我参观了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焦裕禄纪念馆。

在馆内,我感受到了焦裕禄先生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他的言行和工作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他生前为人民利益而战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他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干部,却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深情关怀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穿过纪念馆的大门,我看到了一面巨大的“焦裕禄精神”的金字招牌,它热烈地迎接着参观者。

一边是焦裕禄先生儒雅的画像,一边是农村的多姿多彩,这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在馆内展出的珍贵图片、文物和文献,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焦裕禄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

他的干部作风、勤奋务实的精神、为民着想、对事业不尽力的追求,都让我心潮澎湃。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焦裕禄先生茶盘上摆放的设施和茶具。

这些陈旧的茶具和设施也反映出了焦裕禄先生平促的生活态度和节俭的生活习惯。

他所处的环境虽然所限,但是他仍然通过资源整合、自我培训等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

他的示范作用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焦裕禄纪念馆中,我跟随这位伟大的领袖走过了他的成长之路。

我也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大同的大事蹟,明白了革命的艰苦曲折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这也让我想到了人生的旅途,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取得胜利。

最后,我想感谢焦裕禄先生的奉献精神和感动。

他一直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领导作用。

同时,我也将焦裕禄先生的精神带到我的生活中。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精神,为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第一部分青少年时代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同志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爷爷焦念礼特地请人给他起了“裕禄”这么一个名字,期盼将来不受苦,不受罪,过上太平、富裕的日子,但在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焦裕禄一家没有过上一天舒坦的日子。

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焦裕禄断断续续地上了5年小学,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文化基础。

1942年秋,焦裕禄同志20岁那年被日伪抓去关进博山监狱,受尽毒打和折磨。

(画)后来,焦裕禄同志被押送到东北抚顺大山坑煤矿做苦工。

焦裕禄同志在阴暗的矿井下终日忍受饥饿,终日不停的挖煤,稍有怠慢就遭到毒打和工头的喝斥和辱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与焦裕禄同住一个工棚的23人中,就有17人被活活地折磨而死。

(画)焦裕禄同志亲眼目睹一个个同胞残死、饿死在井下。

他再也不能忍受这非人折磨,与工友们团结起来和日寇进行勇敢、巧妙的抗争。

1943年秋天,终于逃出虎口。

焦裕禄同志历尽艰难,逃回家乡。

在家也没法呆,焦裕禄同志只好又南逃安徽,来到宿迁县园上村,给一家胡姓地主家当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了家乡。

他积极要求参加民兵,保卫家乡、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画)焦裕禄同志和民兵一起苦炼杀敌本领,并多次带领民兵参加战斗。

在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中、他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立功受奖。

焦裕禄同志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育下,于1946年1月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画)第二部分走上工作岗位1947年春,由于焦裕禄同志团结群众、工作积极,党安排他在博山县人民武装部担任副大队长、干事。

(画)1948年冬,焦裕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乡、随军南下、参加淮海战役。

因条件艰苦,他曾赤脚行军100多里。

他发动群众组成运粮队、担架队支援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春,焦裕禄同志在杞县、尉氏县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这是焦裕禄同志当时在尉氏县贫苦农民家中调查研究宣传党的土改政策。

(画)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区长期间,为群众撑腰做主,依靠党和贫苦农民,对横行乡里的土匪、恶霸进行坚决的斗争,觉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这是焦裕禄同志处决土匪恶霸黄老三的情景。

(画)焦裕禄同志依靠党和群众,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开展起来了。

受压迫剥削的贫苦百姓扬眉吐气。

这是焦裕禄同志与群众一起欢欣鼓舞庆祝解放和土地改革胜利的情景。

(画)全国解放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党组织抽派大批干部参加工业建设。

1953年7月,焦焦禄同志来到洛阳矿山机械厂。

这是他20世纪50年代初在洛矿大门口留影。

(主题照片)面对崭新的工作岗位,他刻苦钻研技术,积极主动地向是事们学习,努力掌握工业管理知识。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重型工业设备运抵洛阳,厂里急需修建一条临时公路。

焦裕禄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工程师修改施工方案,减去了一层石子、节约了一大项开支。

焦裕禄同志深情的说,这一改就是几个县农民的公粮钱啊……,焦裕禄同志勤俭建国和群众心连心的高贵品质得到工程师的交口称赞。

(新增创作油画)焦裕禄同志一贯乐于助人,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期间,把自己家省下的大米送给上海工人,给同志送钱、物,为工人寻医问药的事例举不胜举。

当时得知一对上海籍夫妇生孩子,正为小孩无衣穿犯愁时。

立即让爱人徐俊雅连夜做了四、五件送去。

这位工程师很受感动,从此安心工作,打消了调回上海工作的念头。

这位工程师将这些衣物保留至今。

(实物)焦裕禄同志为解决卷扬机的一个技术难题,和工人们一起夜以继日,每天工作至深夜。

他裹着棉大衣,就躺在这个大板凳上睡觉,二十多天没回家,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

焦裕禄同志在担任调度科长期间,发扬民主,团结同志,这是他在研究工作,制定生产计划。

被同志们称为“工业管理的内行”。

(油画)这是他和外国专家在一起的合影(图片)。

1954年6月,厂党委派焦裕禄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焦裕禄同志刻苦学习,成绩优秀。

这是当时哈工大校园的图片。

同年8月,焦裕禄同志来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车间实习。

他努力掌握工业生产的各种技术和精度要求,这是他在大连起重机厂与老工人在车间攀谈求教。

(主题油画)焦裕禄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也善于做群众工作。

一直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

工人们十分信任他,把这位来实习的焦裕禄,推选为车间主任。

这是焦裕禄同志与车间工人的合影。

(图片)这是焦裕禄同志在给先进工作者发奖品。

(图片)这是当时焦裕禄同志总结工作方法。

第三部分:干部楷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沙荒、内涝、盐碱肆虐豫东的重灾区兰考县,六十万庄稼绝收,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1962年12月6日,党派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领导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共渡难关。

(题画)临行前,上级领导知道焦裕禄同志有病,嘱咐他休息几天。

焦裕禄却说:“那里会有很多工作,我明天就去报到,请领导放心,苦战三、五年,带领群众改变兰考面貌。

”(画)当群众知道兰考又来一位新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三天了。

焦裕禄同志来到群众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人民的呼声,向群众请教治理“三害”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

(画)这是焦裕禄同志在锄地。

焦裕禄同志来到老韩陵村饲养室,与70多岁的饲养员肖位芬老大爷交上朋友。

和他打通铺连续三天彻夜畅谈。

他收集到和很多治理“三害”的土办法,并发现群众中蕴藏着改变落后面貌巨大的力量。

(大画)这是焦裕禄同志下乡使用过的提兜和笔记本。

焦裕禄运用毛泽东同志关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已思索出一套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工作思路。

当时,兰考连年受灾,县委的工作几乎全被发放救济粮款所淹没。

同志们对改变兰考面貌失去了信心。

焦裕禄认为:工作重点是尽快转变县委核心领导班子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北风呼啸,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

人们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请大家跟我到火车站看看。

”兰考火车站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外逃的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拥挤在候车室里,正等着登上开往丰收地区的列车……看到这些背井离乡的灾民,焦裕禄的眼睛湿润了。

他沉重地对县委委员们说:“同志们,他们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到外面去的,这不能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这个县的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耻辱和痛心……”焦裕禄没有再讲下去,同志们都要低下了头,这时大家才明白了,焦裕禄深更夜领着大家来到火车站的意图,无不为焦裕禄同志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所折服。

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县委会继续召开。

焦裕禄和大家回忆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焦裕禄语重心长的话:“兰考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领导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吗?”他说,困难不可怕、关键在县委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焦裕禄又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同志的心,使大家树立了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决心。

从此县委一班人精神振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根治“三害”,改变兰考落后面貌。

(油画)在随后召开的全县干部大会上,焦裕禄同志说:“我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决心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焦裕禄的发言使与会干部心情振奋,信心倍增。

(画)全县干部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转变,机关干部按照县委部署、为抗灾自救战胜困难献计献策,纷纷要求下乡驻队、蹲点。

(画)1963年2月,兰考县除“三害”工作全面铺开。

焦裕禄正患着慢性肝病,同志们劝他不要再下去搞调查,要他呆在家里听汇报。

可是焦裕禄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他要把兰考县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他拿着雨伞,背着干粮,和同志们一起出发。

在黄沙滚滚的黄河故道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倾盆大雨中,焦裕禄忍着肝病和同志们一道搞调查。

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和种类和含量。

三个月的时间,焦裕禄不顾重病缠身,带领大家跑了120多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终于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每当大雨滂沱、阴雨连绵的时候,就是焦裕禄外出查探水源、流向的时候。

(画)每当狂风呼啸的时候,也是焦裕禄外出查看风口风向的时候。

(画)焦裕禄骑着自行车,走到哪里,调查研究就到哪里,他和农民一样用手指醮土口尝盐碱的浓度,走访探求治理办法。

(画)调查结果:全县共有耕地面积90万亩,其中沙荒地24万亩,风口84个,沙丘沙岗近1600个,盐碱地26万亩,重碱地寸草不长,已成碱荒低洼易涝地近24万亩,阻水工程160多处。

这是焦裕禄亲自参与绘制的兰考县“三害”分布图。

焦裕禄同志指示文化部门组织开展《新旧社会对比巡回展览》,大大激发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

一场根治三害的人展战场在全县范围内展开。

修河开渠。

植树造林。

翻淤压沙。

修筑台田治理盐碱。

挖河道以防雨季淹没庄稼。

焦裕禄在调研中发现沙地土质很适合种植花生、泡桐和大枣,便鼓励群众大力发展。

他还发现很多农民都有编筐窝篓的手艺,可使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就鼓励群众栽种水曲柳(条子)。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花生地查看花生长势的照片。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城关乡栽种泡桐树后的留影。

在除“三害”工作中,县委树立了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和坝子的风格。

五个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先进典型。

1963年9月,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焦裕禄同志把这五面红旗的代表请到主席台上,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他们生产工具,以点带面、指导全县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是焦裕禄同志亲自命名的“五老将”和先进个人。

焦裕禄同志长期身患胃病肝病,他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人们经常看到,他上衣的第二、三个扣子总是不扣,左手经常揣在怀里;无论开会、作报告或听汇报,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

铅笔、茶缸盖儿、鸡毛掸都是他顶肝的工具。

日子久了,他坐在藤椅顶了一个大窟窿。

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忍着巨大的痛苦。

这就是当年焦裕禄同志坐在藤椅上办公的景象。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的办公室,他用过的雨伞、自行车、躺椅、床、铺、衣被。

为改变兰考面貌,为让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第四部分人民公仆1963年12月9日晚,寒风呼啸、一场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焦裕禄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人民群众。

这么大的雪群众缺不缺吃的?有没有柴烧?生产队的牲口会不会冻死?他组织县委机关的同志开会,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