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框架结构计算书

合集下载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在建筑设计中,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适用范围广泛。

因此,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将对一榀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1. 整体结构设计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其整体结构。

在考虑结构形式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用途、设计荷载、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结构类型和结构形式。

对于一榀框架结构,通常采用单跨或双跨结构,梁柱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长造成剪力和弯矩作用过大。

2. 材料选择和规格确定在选择使用的材料时,应根据设计荷载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材料类型。

对于一榀框架结构,常用的材料一般包括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

其中,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但在防火方面存在不足;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火灾防护性能,但施工难度大;木材则有较好的美观性和隔音性能,但相对强度和稳定性较弱。

在确定材料规格时,应考虑本体的受力情况和要求,以确保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3. 受力计算和分析受力计算是框架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完成结构整体设计和材料选择后,应对结构进行受力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各构件的荷载和应力状态,并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来说,应对结构进行弯矩、剪力、轴力等受力分析,结合力学原理和受力公式,确定构件截面设计和材料厚度,以确保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4. 正确施工和检查验收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时,应确保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持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准确尺寸,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在施工中,应及时发现并排除施工中的缺陷和质量问题,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在完成结构施工后,应进行检查验收,以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之,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是保证建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用途、设计荷载、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和规格,进行受力计算和分析,并确保施工质量和验收合格。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L
(m)
n
Gi
(kN)
梁12
0.3
0.7
25
0.340
5.59
8.1
12
543.35
梁BD
0.3
0.7
25
0.34
5.59
8
5
223.60
梁AB
0.25
0.5
25
0.255
3.38
6
5
101.40
次梁
0.25
0.5
25
0.255
3.38
8.1
4
109.512
∑G
977.86
1层柱
0.5
0.5
25
0.34
层次
Hi
(m)
Gi
(kN)
GiHi
(kN)
Fi(kN)
Vi(kN)

11.1
3809.00
42280.00
0.44
793.01
793.01

7.5
4591.52
34436.46
0.36
645.90
1438.91

3.9
4716.68
18395.08
0.19
345.02
1783.94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如下图4:
1.60
0.58
18457.58
3
中框架中柱
2-B / 3-B / 4-B
2.25
0.64
20466.46
3
ΣD
254169.
15
表6二层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编号
根数

一榀框架计算书

一榀框架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上海杨浦科技园区活动中心建筑与结构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五层,一至五层建筑物层高分别为5m、4m、4m、3m、3m。

建筑为上人屋面,楼顶有突出的小房间,层高为3m。

建筑面积约为5778.2 m²。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50m,室内外高差为450mm。

2、基本参数本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抗震等级为三级,轴压比限值取0.85。

地面粗糙类别为C类,基本风压为0.55kN/m²,基本雪压为0.2N/m²,本设计均采用混凝土强度C40:f c=19.1N/mm²,f t=1.71N/mm2,f tk=2.39N/mm²,普通钢筋强度采用HRB 400:f y=360N/mm²,f yk=400N/m m²。

二、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确定主梁跨度为l0=8.4m ,h=(1/15~1/10)l0=560~840mm 取h=700mm,b=(1/3~1/2)h=233~350mm 取b=350mm,中间各梁调整b=300mm。

后经计算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边梁调整为h=900mm,中间各梁调整为h=800mm。

次梁跨度为l0=8m ,h=(1/18~1/12)l0=444~667mm 取h=500mm ,b=(1/3~1/2)h=167~250mm 取b=200mm 框架柱采用矩形柱,底层层高为H=5m,b=(1/15~1/10)H=333~500mm 取b=450mm,h=(1~2)b=450~900mm 取h=450mm后经验算轴压比不合格,柱尺寸调整为700mm×700mm。

结构计算简图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10-3E C)AB跨梁=DE跨梁:i=2E C×1/12×0.3×0.83/8.4=3.05×10-3E CBC跨梁=CD跨梁:i=2E C×1/12×0.3×0.83/8=3.20×10-3E C四五层柱:i=E C×1/12×0.7×0.73/3=6.67×10-3E C二三层柱:i=E C×1/12×0.7×0.73/4=5.00×10-3E C底层柱:i=E C×1/12×0.7×0.73/5.5=3.08×10-3E C三、荷载计算1、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40厚C20细石砼0.04×25=1.00KN/m225厚挤塑保温板0.17×0.025=0.004KN/m2SBS防水卷材一道0.35 KN/m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20×0.02=0.40KN/m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20×0.02=0.40KN/m212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12厚水泥砂浆吊顶20×0.012=0.24KN/m2屋面恒荷载 5.394 KN/m2取5.40KN/m2 (AB、BC、CD、DE跨)框架梁自重0.3×0.8×25=6KN/m 梁侧粉刷(0.8-0.12)×20×0.02×2=0.544KN/m 合计 6.55 KN/m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5AB1=g5BC1=g5CD1= g5DE11=6.55KN/m(注:下标5表示第5层) g5AB2= g5BC2= g5CD2= g5DE2=5.4×(3+4)=37.8 KN/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20×0.025=0.50KN/m2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20×0.025=0.50KN/m210厚地砖面层22×0.01=0.22KN/m212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12厚水泥砂浆吊顶20×0.012=0.24KN/m2楼面恒荷载 4.46 KN/m2取4.5KN/m2四层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6.55 KN/m梁上填充墙自重(3-0.8)×8×0. 2=3.52KN/m墙面粉刷(3-0.8)×20×0.02×2=1.76KN/m合计 5.28KN/m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4AB1=g4BC1=g4CD1= g4DE1=6.55+5.28=11.83KN/mg4AB2=g4BC2=g4CD2= g4DE2=4.5×(3.00+4.00)=31.5 KN/m一二三层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6.55 KN/m 梁上填充墙自重(4-0.8)×8×0. 2=5.12KN/m墙面粉刷(4-0.8)×20×0.02×2=2.56KN/m合计7.68KN/m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 AB1=g BC1=g CD1= g DE1=6.55+7.68=14.23 KN/mg AB2=g BC2=g CD2= g DE2=4.5×(3.00+4.00)=31.5 KN/m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A、E柱连系梁自重0.35×0.9×8.2×25=64.58KN粉刷(0.9-0.12)×20×0.02×2×8.2=5.17KN1m高女儿墙自重25×0.2×8.2×1=41KN粉刷20×0.02×8.2×1×2=6.56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1/2×(1/2×8.4×4.2+1/2×8×4)×5.4=90.83KN 顶层A、E柱节点集中荷载G5A= G5E=208.14KNB、C、D柱连系梁自重0.30×0.80×8.2×25=49.2KN粉刷(0.80-0.12)×20×0.02×2×8.2=4.46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①B、C、D柱【(1/2×8.4×4.2)+(1/2×8×4)】×5.4= 135KN顶层柱节点集中荷载G5B= G5C=G5D=180.81 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四层A、E柱连系梁自重64.58KN粉刷 6.56KN墙体自重(注:窗户尺寸较小,未考虑折减)8×0.2× 8.2×(3−0.9)=27.55KN粉刷 20×0.02×8.2×(3−0.9)×2=13.78KN外墙面砖 20×0.01×8.2×(3−0.9)=3.44KN外墙保温 0.1×8.2×(3−0.9)=1.72KN框架柱自重25×0.7×0.7×3=36.75KN粉刷20×0.02×3×1.4=1.68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1/2×(1/2×8.4×4.2+1/2×8×4)×4.5=75.69KN 四层A、E柱节点集中荷载G A= G E=231.75KN四层B、C、D柱连系梁自重49.2KN 粉刷 4.46KN墙体自重8×0.2× 8.2×(3−0.8)=28.64KN粉刷 20×0.02×8.2×(3−0.8)×2=14.32KN框架柱自重36.75KN 粉刷 1.68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①B、C、D柱【(12×8.4×4.2)+(12×8×4)】×4.5= 151.69KN四层柱节点集中荷载G B= G C= G D=285.27KN二、三层A、E柱连系梁自重64.58KN粉刷 6.56KN墙体自重(注:窗户尺寸较小,未考虑折减)8×0.2× 8.2×(4−0.9)=40.67KN粉刷 20×0.02×8.2×(4−0.9)×2=20.34KN外墙面砖 20×0.01×8.2×(4−0.9)=5.08KN外墙保温 0.1×8.2×(4−0.9)=2.54KN框架柱自重25×0.7×0.7×4=49KN粉刷20×0.02×4×1.4=2.24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1/2×(1/2×8.4×4.2+1/2×8×4)×4.5=75.69KN二、三层A、E柱节点集中荷载G A= G E=266.7KN二、三层B、C、D柱连系梁自重49.2KN粉刷 4.46KN墙体自重8×0.2× 8.2×(4−0.8)=35.84KN粉刷 20×0.02×8.2×(4−0.8)×2=17.92KN框架柱自重49KN粉刷 2.24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①B、C、D柱【(12×8.4×4.2)+(12×8×4)】×4.5= 151.38KN二、三层柱节点集中荷载G B= G C=G D=310.4 KN一层A、E柱连系梁自重64.58KN 粉刷 6.56KN墙体自重(注:窗户尺寸较小,未考虑折减)8×0.2× 8.2×(4−0.9)=40.67KN粉刷 20×0.02×8.2×(4−0.9)×2=20.34KN外墙面砖 20×0.01×8.2×(4−0.9)=5.08KN外墙保温 0.1×8.2×(4−0.9)=2.54KN框架柱自重25×0.7×0.7×4=49KN粉刷20×0.02×4×1.4=2.24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1/2×(1/2×8.4×4.2+1/2×8×4)×4.5=75.69KN 一层A、E柱节点集中荷载G A= G E=266.7 KN一层B、C、D柱连系梁自重49.2KN 粉刷 4.46KN墙体自重8×0.2× 8.2×(4−0.8)=35.84KN粉刷 20×0.02×8.2×(4−0.8)×2=17.92KN框架柱自重49KN粉刷 2.24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①B、C、D柱【(12×8.4×4.2)+(12×8×4)】×4.5= 151.38KN一层柱节点集中荷载G B= G C= G D=310.4 KN(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恒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2、活荷载计算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参考p AB= p BC= p CD= p DE= 2.0×4+2.0×3=14kN/mP A= P E12×(12×6×3+12×8×4)×2.0=25KNP B =P C= P D =【(12×6×3)+(12×8×4)】×2.0=50KN活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3、风荷载计算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ω=βzμsμzω0式中ω——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0——基本风压(kN/m2)。

一榀框架结构计算(湖南城市学院毕业设计)

一榀框架结构计算(湖南城市学院毕业设计)

第一章 结构选型及布置本次设计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平面布置简图见附图。

本次毕业设计结构计算要求手算一榀框架。

针对本教学楼的建筑施工图纸,选择H ~M 轴交⑨轴横向框架为手算对象。

本计算书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计算、选型、材料、图纸均为H ~M 轴交⑨轴横向框架数据。

梁、柱、板的选择如下: 1.1梁的有关尺寸 (1)长跨横向框架梁:mm l h 5506600121121=⨯==, 取h=600mm, b=250mm ,短跨横向框架梁(楼道):1127002701010h l mm ==⨯=,取h=400mm ,b=250mm 。

(2)纵向框架梁:mm l h 3754500121121=⨯==,由于纵向布置窗,所以纵向框架梁兼过梁,取h=500mm ,b=250mm 。

1.2柱的选择根据梁的截面选择及有关屋面、楼面的做法,可初略确定柱的尺寸为mm mm 500500⨯方柱。

经验算可满足有关轴压比的要求。

1.3板的选择采用全现浇板,可根据荷载以及梁的尺寸确定板的厚度为 mm 120。

第二章 ⑨号轴线框架计算2.1 计算任务计算作用于H ~M 轴交⑨轴线的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由这些荷载引起的各层梁、柱的内力。

恒载、活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采用弯矩两次分配法;风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 值法;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

2.2 计算简图的几何尺寸的确定该房屋主体结构共5层,一到五层层高4.2m 。

该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

屋盖和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度取120mm 。

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l )81121(-估算,而且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力、刚度以及延性的要求。

梁截面宽度可取。

h )2131(-梁高,同时不宜小于21柱宽,且不应小于250mm 。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一般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E N F g nβ= []c N cNA f μ≥式中:N 为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F 为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E g 为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8KN/2m ;β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的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n 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毕业设计一榀框架计算书

毕业设计一榀框架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依据------------------------------------------------21.1 工程名称----------------------------------------------2 1.2 工程概况----------------------------------------------2 1.3 工程地质情况------------------------------------------2 1.4 荷载及抗震设防要求------------------------------------2 1.5 材料强度等级------------------------------------------3 1.6 屋面、楼地面做法参见建筑施工图------------------------3 1.7 参考图集及规范----------------------------------------3 第二章结构布置及梁柱线刚度------------------------------------42.1 结构布置----------------------------------------------4 2.2 梁柱线刚度计算及框架计算简图确定----------------------4 第三章竖向荷载计算--------------------------------------------63.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6 3.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8 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8 第四章风荷载计算---------------------------------------------114.1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11 4.2 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1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175.1 分层法原理--------------------------------------------17 5.2 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计算图示---------------------------18 5.3 计算框架各杆件内力(弯矩、剪力、轴力)---------------26 5.4 框架内力组合-----------------------------------------27 第六章框架梁柱截面设计---------------------------------------496.1 框架柱截面设计---------------------------------------50 6.2 框架梁截面设计---------------------------------------52 第七章基础计算-----------------------------------------------547.1 确定桩的规格------------------------------------------54第八章板的设计-----------------------------------------------588.1 荷载计算----------------------------------------------58 8.2 按弹性理论计算----------------------------------------58 第九章楼梯设计(T1)------------------------------------------609.1 结构布置与尺寸----------------------------------------60 9.2 楼梯板设计--------------------------------------------60 9.3 平台板设计--------------------------------------------61 9.4 平台梁设计--------------------------------------------62第一章设计依据1.1工程名称万丽小区5号楼1.2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为 947.72m,主体九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层高4.200m,二层层高3.600m,其余层层高3.000。

一品框架结构计算书

一品框架结构计算书

前言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浙江临海苍山科研综合楼设计》。

在结构前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等知识,并借阅了《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规范》等规范。

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并做了笔记。

在结构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结构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结构设计的七周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等专业软件。

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本工程为湖北机动车交易城4#大楼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承重。

根据规划及房屋使用要求采用五层的结构,层高为3.6m,底层层高为5m。

建筑平面布置,剖面布置及各节点祥图详见建筑图。

结构计算书1设计题目及设计资料1.1 设计题目:湖北机动车交易城4#大楼结构设计1.1.1 设计项目:湖北机动车交易城4#大楼1.1.2 建设地点:襄樊1.1.3 建设规模与标准1.建筑总面积:4134.9 m2(允许误差为±5%)2.建筑层数:地上5层3.建筑防火等级:二级4.屋面防水等级:三级5.建筑装修等级:中级1.2 设计资料地质资料:(1) 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 0.000,室内外高差450㎜。

(2) 墙身做法:外墙厚度250mm,为加气混凝土块填充墙。

一榀框架计算书

一榀框架计算书
2、 外墙(女儿墙内侧墙面) 3~5 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 30 厚玻化微珠分层抹平 刷专用界面砂浆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1.2.5 内墙
3
1、 其他房间 内墙涂料 7 厚 1:0.3:2.5 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抹光 7 厚 1:0.3:3 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扫毛 7 厚 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刷界面处理即一道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面层刷乳胶漆三遍
3 结构截面配筋设计 ......................................................................................................................67 3.1 极限状态验算 ................................................................................................................67 3.2 框架梁截面设计 ............................................................................................................67 3.3 框架柱截面设计 ............................................................................................................78 3.4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承载力计算 ................................................................................87 3.5 楼板配筋计算 ................................................................................................................88

框架结构一榀框架手算计算书

框架结构一榀框架手算计算书
2
77.04
43.14
6.9
20.03
156.76
123.17
2.7
116.64
-54.44
-260.75
1
32.80
40.77
6.9
18.93
187.28
147.15
2.7
139.35
23.03
0.343
0.55
50.78
41.55
36550
95.51
0.822
0.5
158.25
158.25
1
4.75
1524.2
614208
23360
25.34
0.244
0.85
124.80
22.02
27550
105.97
1.175
0.65
327.18
176.18
注:表中M的量纲为kN·m,V量纲为kN
/m
n
Gi
/kN
/kN
1
边横梁
0.35
0.5
25
1.05
4.59
6.12
16
449.45
2278.13
中横梁
0.35
0.4
25
1.05
3.68
2.1
8
61.824
次梁
0.3
0.45
25
1.05
3.54
6.5
14
322.14
纵梁
0.4
0.7
25
1.05
7.35
7.02
28
1444.716

0.6
0.6
因1.4Tg=1.4×0.40=0.56s<T1=0.57s所以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设计说明 (1)中文摘要 (7)The Abstract (8)建筑设计说明 (8)结构计算 (8)1、设计资料(结构平面布置) (8)2、初估梁柱截面尺寸 (8)3、重力荷载计算 (10)4、横向框架计算 (15)4.1、梁线刚度计算 (15)4.2、柱侧移刚度计算 (15)4.3、自振周期计算 (16)4.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17)4.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计算 (18)4.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和侧移计算 (19)5、纵向框架计算 (23)5.1、梁线刚度计算 (23)5.2、柱侧移刚度计算 (23)5.3、自振周期计算 (25)5.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26)5.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计算 (27)5.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侧移计算 (28)6、横向框架竖向荷载力计算 (29)7、框架结构力组合 (43)8、主体结构截面设计 (44)8.1、框架柱 (44)8.2、框架梁 (47)8.3、楼梯设计 (49)8.3.1、二至六层板式楼梯 (49)8.3.2底层商场梁式楼梯 (52)8.4、板的设计 (56)8.4.1、单向板配筋 (56)8.4.2、双向板配筋 (56)8.5、次梁的设计 (59)8.6、基础 (61)附录1~6 (65)参考文献 (71)设计说明我本次设计的课题是“某综合楼”,根据设计资料的规划要求,此建筑主要房间有:商场、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房间。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参阅有关规、建筑书籍等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逐步完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配筋计算以及建筑图和结构图的绘制全过程。

1、工程名称:某综合楼2、工程概况:本建筑采用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6层,底层层高4.8 m,标准层层高为3.6 m,室外高差为0.45 m。

该建筑位于市商业中心,处在主干道交叉口东北方。

3、基本设计资料:⑴、基本风压:0.55KN/mm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⑵、基本雪压:0.35 KN/mm2,雪荷载准永久值分区III区⑶、地震烈度:7度远震⑷、土壤冻结深度:-1.0米⑸、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⑹、地质资料:4、设计容:4.1.建筑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完成了建筑设计这一环节,合理地选择了框架,并为以后的结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综合楼外形呈L字形,为六层,总高度为23.4m,底层高为4.8m,标准层层高为3.6m,室外高差为0.45m,建筑面积为5600m2。

在综合楼周围留有绿化场地,用于公共活动,同时改善环境。

在立面设计中,正立面主要以推拉窗为主,兼到采光和美观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办公人员休息,远眺,放松放松紧的神经。

标高0.000m以上均采用瓷面砖装饰,标高0.000m 到标高-0.45m采用蘑菇石,办公房间门均采用成品木门,其它均采用铝合金门,窗户均采用铝合金推拉窗。

整座大楼的立面美观大方,有一定的可观性。

4.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进行结构的力计算,严格按照《荷载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遵照《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中的设计方法对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

在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Excel进行计算及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电算,不但提高了计算速度,更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

结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⑴、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及板厚的确定:结构采用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商场、办公房间布置的要求及建筑平面布置的原则来确定柱网尺寸。

由于为L字形平面,根据《抗震结构设计》知地震时易发生差异侧移和加重震害等因素,故在L的转角处抗震缝,依据《抗震规》抗震缝宽度取110mm。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主梁高度为跨度的1/8~1/12,宽为高的1/2~1/3;次梁高度为跨度的1/18~1/12,宽为高的1/3~1/2。

柱截面尺寸由轴压比确定:即按公式:N/f c A c<0.9(三级抗震)来确定柱截面尺寸。

板厚由h>l/40来确定。

⑵、结构计算中取○7轴线的一榀横向框架为计算单元。

⑶、竖向荷载计算:包括竖向恒载和竖向活载的计算。

恒载由构件自重、装修等材料的重量,按一定的传力途径计算出框架的横梁上的线荷载及柱上的集中力,求出梁的固端弯矩,然后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梁、柱的弯矩,用弯矩分配法时采用分层法计算各层弯矩,再进行叠加,求出最后平衡弯矩,再由平衡条件求出梁柱剪力和轴力,由于本设计受力比较复杂,大部分采用电算(借助结构力学求解器)。

活载计算过程同恒载。

⑷、水平荷载计算①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根据荷载规算出各楼层的自重。

计算梁柱线刚度,在框架结构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可视作框架梁的有效翼缘,框架边梁惯性矩取矩形梁的1.5倍,框架中梁惯性矩取矩形梁的2倍。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的自震周期,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横向各层等效地震力,根据计算结果,必须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力的影响。

楼层弹性位移及验算为避免建筑物的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出现破坏,需对框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加以演算,使其最大层间弹性位移小于规定的限值。

由验算可知,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均满足规要求。

用结构求解器求出各梁柱的弯矩、剪力、轴力值,并对手算结果进行校核。

②风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ω不需调整。

由于本建筑物总先确定一系列系数的取值。

对于本框架结构基本风压值β沿房屋高度在一定围变化,故考虑风压脉动高度小于30米,对于横向框架:H/B>1.5,zμ;对于系数的影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地区用插入法根据各层离地面高度查表算出zβ取1.0。

风载体形系数按矩形结构,迎风面取0.8,纵向框架:H/B<1.5,因此风振系数z背风面取-0.5。

其余同地震荷载计算。

⑸、力调整与换算前面进行的设计均为弹性设计,而混凝土为弹塑性材料,因而,应采用概念设计,这样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就具有一定的延性,可吸收消耗一部分地震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较高这就需要进行弯矩调幅,降低负弯矩,以减少配筋面积。

此结构为现浇框架结构,支座弯矩调幅系数取0.8,跨中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得。

支座弯矩和剪力设计值,应取支座边缘得数值,同时,梁两端支座截面常是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作用处。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端截面还有正弯矩,而跨中控制截面常是最大正弯矩作用处。

根据弯矩图可知,柱的最大弯矩值出现在柱两端,剪力和轴力值在同一楼层变化很小,因此,柱的设计控制截面为上、下两端截面,即梁的上、下边缘。

所以,在轴线处的计算力也要换算成梁的上、下边缘处的柱截面力。

⑹力组合考虑四种荷载组合:(注:重力载=恒载+0.5活载)a.1.2恒载+1.4活载;b.1.2恒载+1.4风载;c.1.2恒载+0.9×(1.4活载+1.4风载);d.γRE(1.2重力载+1.3地震荷载)框架横梁的控制截面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支座处一般产生-Mmax和Vmax,跨中截面产生Mmax。

柱的控制截面在柱的上、下端。

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荷载都分别按各自规律布置进行力分析,恒载,活载取支座上部弯矩为负,下部弯矩为正;风载、地震荷载均考虑左右两个方向,然后取出各个构件控制截面处的力,最后在若干组不利力中选取几组最不利的力作为构件截面的设计力。

⑺、梁、柱、板、楼梯、基础配筋抗震结构要求设计成延性结构,其结构应有足够的延性,设计应考虑构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强锚固等原则,充分发挥构件塑性铰的作用,并保证塑性铰先出现在梁端。

a、梁的配筋计算中,分为正截面计算和斜截面计算。

正截面计算主要是取梁端最大负弯矩、跨中最大正弯矩来配梁的纵筋。

斜截面计算主要是取梁端最大剪力来配梁的箍筋,同时考虑地震剪力的影响。

梁端箍筋加密区也要按构造要求来配置。

b、柱的正截面计算中。

柱的弯矩和轴力组合共考虑了三种组合,即|M|max及相应的N;Nmax及相应的M;Nmin及相应的M。

但大多数情况下这几种组合都有一至二组重合,所以一般情况下,最不利组合只有一至两种,取配筋最大的为最终配筋依据。

c、由柱距计算知本设计楼板既有单向板又有双向板;故板按照单向板和双向板分别进行配筋,考虑四边与梁整体连接的中间区格单向板拱作用的有利因素,对中间区格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弯矩及支座截面弯矩可折减20%,但边跨的跨中截面弯矩及第一支座截面弯矩则不折减。

d、由于层高不同,故楼梯按梁式楼梯、板式楼梯分别进行计算配筋。

e、由基础的受力特点分析,采用柱下扩展基础。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把四年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把以前的一些模糊知识重新加以思考、理解,现以熟悉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对在设计中具体应注意的事项及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已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充分利用Excel和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电算,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建筑图利用AutoCAD进行绘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绘图速度。

这次毕业设计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更使我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充满了信心。

中文摘要关键词:综合楼,建筑物,结构。

我这次设计的课题为某综合楼。

为六层框架结构,总高度23.4m,建筑面积5600m2。

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这是我第一次在老师指导下将整栋大楼从建筑到结构完整、全面地设计出来。

一、建筑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功能要求前提下,进行平面布置、立面造型布置及剖面设计,最后绘出建筑图。

二、结构设计大概分为七个部分:1、确定构件的几何尺寸,选择计算框架;2、计算水平荷载(地震、风载)作用下的梁柱力;3、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的梁柱力;4、力调幅与换算5、力组合6、根据力组合中几种最不利的组合情况,进行柱、梁、楼梯、板、基础的配筋计算;7、根据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系统、全面地复习了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掌握了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新知识。

但在设计、计算过程中,一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加以指正。

The abstractKey Words: the synthesiz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frame.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at I this time design is the synthesizing building which is a construction of six frames. It is 23.4m highly and its area is 5600 square meters. It is my first time that I design the entire build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to the frame with the teacher's guidance.This design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the frame design.First, the construction design:At the satisfy to function request that proposed in taskbar, I proceed the good plane arrangement, the standing shape arrangement and the section designs, finally I draw the building drawings.Second, the frame design:The fram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1.Determine the geometric parameter and mechanics paramet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select the right frame.2. Calculate the perpendicular load (Dead loads and Live loads).3. Calculate the horizontal load (The earthquake loads the wind loads).4. Chang and adjust the internal force.5. Compose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tructure (Beam and Column)6. Add the reinforcing steel to the pillar, the beam, the board, the staircase and th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most harmful combine of internal force.7.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draw the structure drawings.For this design project for graduation I reviewed all I’d learned systematically and overlay. I grasped that I hadn’t known before. But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so I hope the teachers can point out them and correct them.结构计算一、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某综合楼2、基本风压:0.55 KN/ m2,基本雪压:0.35 KN/m23、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二、初估梁柱截面尺寸1、梁的截面尺寸:主梁:l1=7200mm,h=(1/12~1/8)l=(1/12~1/8)×7200=600~900mm,取h=600mmb=(1/3~1/2)h=200~300mm,取b=250mm故取主梁:250mm×600mm次梁:h=(1/18~1/12)l=(1/18~1/12)×7200=400~600mm,取h=400mmb=(1/3~1/2)h=200~300mm,取b=200mm故取次梁:200mm×400mm2、柱的截面尺寸按层高确定柱截面尺寸,取底层5850mmb=(1/20~1/15)H=292.5~390mm初选柱截面尺寸:μ=0.9,fc=14.3 N/mm2(C30混凝土)负荷面积:F=7.2×7.2/2=25.92 m2查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取μN=0.8,g E=12KN/m2;边柱:β=1.3,n=6,fc=14.3N/mm2∴N=βF g E n=1.3×25.92×12×6=2426.112KNAc≥N/(μN fc)=212072.72mm2柱截面采用正方形,则可取柱截面500mm×500mm则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一层:650mm×650mm二~六层:500mm×500mm三、重力荷载计算:注:建筑做法:1.1、基础(墙基)防潮层:在-0.045以下基础两侧均用防水水泥砂浆防潮(详见J9501-1/1),20厚的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位置一般在-0.045标高处,适用于砖墙墙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