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储存程序”的概念。
答: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程序,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地完成各种操作,而无需人工干涉。
3、计算机有那些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
4、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第一代( 1946 ~ 19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
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 1958 ~ 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 1966 ~ 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 1971 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
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5、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答:a)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
b)在确定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具备对工具及技巧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
c)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应该涉及到问题的标识、描述与定义、分析、设计和开发等,为完成的项目撰写适当的文档。
该项目的工作应该能够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并能表现出对质量问题的适当的理解和认识。
d)具备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单独工作的能力,以及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第三版)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第一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
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 (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
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1. Define a computer and discuss its attributes.A computer is a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various operations and processes based on a set of instructions. Its attributes include the ability to input, process, store, and output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apability to execute complex calculations and perform tasks.2. Differentiate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Hardware refers to the physical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memory, storage devices,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peripherals.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represents the non-tangible parts of a computer system, such as programs and data that can be stored and executed by the hardware.3. Explain the concept of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discuss different numbering systems used in computer systems.Data representation refers to the way data is stored and processed by a computer. Different numbering systems include the binary system (base-2), decimal system (base-10), octal system (base-8), and hexadecimal system (base-16). Each system has its own set of symbols and rules for representing numbers and characters.Chapter 2: Computer Hardware1. Discuss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A computer system consists of several major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memory, storage devices,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peripherals. The CPU is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instructions and performing calculations, while memory stores data and instructions temporarily. Storage devices are used for long-term data storage, andinput/output devices allow us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computer system.2. Describe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U.The CPU i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of a computer system and is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instructions and performing calculations. It consists of two main components: the control unit, which manages the execution of instructions, and the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which performs calculations and logical operations. The CPU's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by factors such as clock speed, cache size, and number of cores.3. Expla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mory in a computer system.A computer system typically has two main types of memory: primary memory (RAM) and secondary memory (storage devices). RAM, or random access memory, is used for temporary data storage and is volatile, meaning its contents are lost when the power is turned off. Secondary memory, such as hard disk drives and solid-state drives, provides long-term storage for data even when the power is off.Chapter 3: Operating Systems1. Define an operating system and discuss its functions.An operating system is a software that manages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sources. Its functions include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managing memory and storage, coordinating the execution of applications, handling input/output operations, and ensuring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2.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ingle-user and multi-user operating system.A single-user operating system is designed to be used by one user at a time. It provides a user interface and manages the resources on the computer for the sole user. A multi-user operating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multiple users to access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sharing resources and executing their own programs concurrently.3. Discuss the concept of virtualization and its advantages.Virtual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virtual version of a computer system or resources. It allows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to run on a single physical machine, enabling bet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d flexibility. Virtualization also provides iso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virtual machines, enhancing security and system stability.I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e second edition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 It includes explanations and answers to selected exercises, helping readers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studying these topics, readers can gain a strong foundation in computer knowledge and skills.。
计算机导论第三版答案

计算机导论第三版答案【篇一: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xt>第一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
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
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七章1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不同点是什么?操作系统是一个程序,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执行。
2操作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内存管理器,进程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
3单道程序和多道程序之间有何区别?单道程序,只有一个程序在内存中。
多道程序,多个程序同时在内存中,但是计算机的资源只分配给正在运行的程序。
4分页调度和分区调度有什么区别?分区调度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区,把程序整个的放入区中。
分页调度提高了分区调度的效率,在分页调度下,内存被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部分,程序也被分为大小相等的部分。
分区调度需要把程序装载到连续的内存上。
分页调度可以吧把程序装载到不连续的内存当中。
5为什么请求分页调度比常规页面调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在常规的分页调度中,整个程序必须同时在内存中,以便为程序执行。
但是在请求分页调度中,有部分页面的程序可以在内存中。
这意味着,在请求分页调度中,在给定的时间中,更多的程序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6程序和作业之间有何联系?作业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程序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从一个程序被选中执行,到其运行结束并再次成为一个程序的这段过程中,该程序称为作业。
7程序驻留在哪里?作业驻留在哪里?进程驻留在哪里?程序和作业驻留在磁盘上,进程驻留在内存中。
8作业调度器和进程调度器有什么区别?作业调度器负责从作业中创建一个进程和终止一个进程。
进程调度器将一个进程从一个状态转入另一个状态。
9为什么操作系统需要队列?一个操作系统需要使用队列,因为在同一时间可以有许多作业和进程同时活跃。
为了共享所有的资源,队列是必要的,以确保作业和进程都得到他们需要的资源。
31一个计算机装有一个单道程序的操作系统。
如果内存容量为64MB,操作系统需要4MB的内存,那么该计算机执行一个程序可用的最大内存为多少?64-4=60MB33 70/(70+10)=87.5%34一个多道程序的操作系统用一个适当的分配计划把60MB内存分为10MB,12MB,18MB,20MB。
计算机导论(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导论(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P1)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P6)把计算机程序与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P3-P4)○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具有记忆能力○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存储程序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P4-P5)○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5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与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6-P8)第一代计算机(1946 年—1957 年)○1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2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3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4使用机器语言编译第二代计算机(1958 年—1964 年)○1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2内存储器采用了磁心体○3引入了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4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5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 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第三代计算机(1965 年—1971 年)○1用小规模或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来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2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心存储器○3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4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以及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1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使用了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3在体系结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并行处理、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4在软件方面则推出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标准等第五代计算机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具有一些人类智能的属性。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习题答案习题1一、选择题1.D 2.D 3.A 4.A 5.C 6.C二、填空题1、逻辑判断能力2、晶体管3、通信技术4、工程性5、计算机网络6、知识三、简单题:1、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地、高速地、精确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并且具有记忆(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能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0年到1964年这段时期被称之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晶体作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5年到1970年被称之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3、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在规模、性能、用途和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容量大(4) 计算自动化(5) 连接与网络化(6) 通用性强。
4、略5、有敏捷的反应能力、有学识和修养、身体状况良好、有团队精神、有领导才能、高度敬业、创新观念强、求知欲望高、对人和蔼可亲、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
6、略习题2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C 6.A 7.D二、填空题:1.(11101100.001001)2 2.11101011 3.阶码 4.尾数 5.存储器卡 6.CPU 卡三、简答题:1、无符号数指字节﹑字或双字整数操作数中,对应的8位﹑16位或32位二进制数全部用来表示数值本身,无表示符号的位,因而是正整数。
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是把二进制数的最高位定义为符号位, 其余各位表示数值本身,常用的带符号数有四种。
2、数字电路由具有各种逻辑功能的逻辑部件组成,这些逻辑部件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其特点是输入值明确决定了输出,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髙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储存程序”的概念。
答: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程序,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地完成各种操作, 而无需人工干涉。
1.计算机有那些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
2.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第一代(1946〜19 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
软件上釆用机器语言,后期釆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1 958〜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1966〜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吋、实吋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19 71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
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3・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答: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
2.在确定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基木的概念、原理、准则,具备对工具及技巧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
3.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应该涉及到问题的标识、描述与定义、分析、设计和开发等,为完成的项目撰写适当的文档。
该项目的工作应该能够表明白己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并能表现出对质量问题的适当的理解和认识。
4.具备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单独工作的能力,以及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
5.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第一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
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
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
二、选择题1 计算机是接受命令,处理输入以及产生【数据】的系统2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3 共科学研究,军事和大型组织用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是【巨型计算机】4 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总线】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5 其内容在电源断掉以后就消失又被暂时存储器的条件是【内存储器】6 拥有高度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数据文件被称为【数据库】7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硬件和软件】8 计算机处理的5个要素是【输入,输出,处理,打印和存储】9 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辅助人们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10 目前,由于【Inteinet】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11 Internet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12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第二章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数制?采用位权表示法的数制具有哪3个特点?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特点:(1)数字的总个数等于基数。
(2)最大的数字比基数小1 (3)每个数都要乘以基数的幂次,该幂次由每个数字所在的为止决定。
2 二进制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则是什么?(1)加法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10(2)乘法运算法则0*0=0 0*1=0 1*0=0 1*1=13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证书的规则是什么?(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整数除基取余,先余为低,后余为高。
(2)乘基取整,先整为高,后整为低。
4 将下列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6,12,286,1024,0.25,7.125,2.625答:(6)10=(110)2 (12)10=(1100)2 (286)10=(100001110)2 (2.65)10=(10.101)2 (0.25)10=(0.01)25 如何采用"位权法"将非十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把各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求和,便可得到转换的结果。
6、将下列各数用位权法展开:(5678.123)10,(321.8)10,(1100.0101)2 ,(100111.0001)2答:(5678.123)=5 ×10 + 6 ×10 + 7 ×10 + 8 ×10 + 1×10 + 2 ×10 + 3 ×10 103 2 1 0 ?1 ?2 ?3(321.8 10 = 3 ×10 + 2 ×10 + 1×10 + 8 ×10 )2 1 01(1100.0101)2= 1× 2 + 1 × 2 + 1 × 2 + 1× 23 2 5 2 1 224(100111.0001)= 1 × 2 + 1× 2 + 1× 2 + 1 × 2 + 1 × 247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1010,110111,10011101,0.101,0.0101,0.1101,10.01,1010.0018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如何转换?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和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3位为一组(不足3位的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3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1位八进制数,即得到转换的结果。
反之,若把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把每1位八进制转换为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即可。
9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如何转换?只要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和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4位为一组,不足4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1位十六进制数,即得到转换的结果。
反之,若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把每1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即可。
10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10011011.0011011,1010101010.0011001答:10011011.0011011B = 233.154 O=9B.36 H1010101010.0011001 = 1252.144 = 2AA.32B OH11 将八进制或者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75.612)8 ,(64A.C3F)16答:75.6128 = 111101.110001010 264A.C3F =11000101010.11000011111116212什么是原码,补码和反码?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11001,11111,10101,答:原码:用符号位和数值表示带符号数,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用"1"表示,数值部分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对该数的原码除符号外各位取反,然后在最后一位加1。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符号为対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原码补码反码11001110011011110110111111111110001100001010110101110111101013 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小数点?什么是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14、设有.一台浮点计算机,数码为8位,阶码为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是多少?答:什么是BCD码?什么是ASCII码?16 什么是汉字输入吗,汉字内码,汉字字形码,汉字交换码和汉字地址码?它们各自用于什么场所?汉字输入法:将汉字输入到电脑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输入方式。
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汉字代码,汉字字型码:是确定一个汉字字形点阵的代码,是点阵的编码化形式汉字地址码:用来表示汉字字形信息在汉字中的地址17 什么是命题?在命题代数中主要的连接词有哪几种?命题是一个具有具体意义的且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
在命题代数中主要的连接有"与";"或";"非";异或";"条件";和"双条件"等。
18什么是命题公示?怎样判断两个命题公示等价?由命题变元,连接词和括号组成的合式的式子称为命题公式。
如果两个不同的命题公式P和Q,无论命题变元取什么值它们的真值都相同,则该两个命题公式等价,记作P=Q。
19、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它们的作用如下:1运算器主要功能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控制器功能是依次从存储器取出指令、翻译指令、分析指令,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协同工作;3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4输入设备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二进制代码)存在内存中;5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2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答: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22、在计算机系统中,位、字节、字和字长所表示的含义各是什么?答:○1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还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2字节: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B)为单位;○3字:不同计算机系统中字长的整数倍;○4字长: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叫字长第三章1,描述CPU的两个基本部件?控制器,运算器。
P692,简要说明RISC与CISC芯片的主要区别?P74CISC的指令系统一般多达几百条指令。
RISC使用较少的指令,比CISC价格低且简单。
3?4,定义三种类型的硬盘并说明优缺点?P96内置硬盘,简称硬盘,安装在系统单元内部,用于存放程序和大型的数据文件。
由一个或多个组装在河内的金属盘片组成,盒内同时包含一个旋转磁盘的马达,一个存取臂以及读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