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原理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超声波检测是利用声波在物质中传播的特性对物质进行无损检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以及反射强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其应用广泛,包括工业、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力范围的声波,一般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材料的密度、弹性、缺陷等属性有关。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有关,通常情况下,密度越大、弹性越高的材料,其超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可以被材料内部的缺陷、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界面反射等反射回来。
利用超声波检测材料时,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幅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脉冲回波法、干涉法、散射法等。
脉冲回波法是最常用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发送一个短脉冲的超声波信号,等待其被材料中的缺陷反射回来,然后测量超声波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缺陷的位置和尺寸。
干涉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相位差引起的干涉现象,通过测量干涉信号的变化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信息。
散射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散射信号的特征来获取材料的微观信息。
二、超声波检测应用1. 工业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缺陷检测、质量评估和结构监测等。
例如,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焊接缺陷、混凝土中的裂缝、铸件中的气孔等。
2. 医学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常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等。
例如,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血管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用于诊断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3. 材料科学:超声波检测在材料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缺陷等的研究。
超声波检测车辆的原理是

超声波检测车辆的原理是超声波检测车辆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实现对车辆的检测和诊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测车辆的原理。
首先,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20kHz以上),有着穿透性强、干扰小的特点。
利用超声波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的非破坏性检测,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
因此,超声波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医学成像等领域。
超声波检测车辆的原理如下:1. 超声波发射与接收器:超声波检测系统一般由发射与接收两个部分组成。
发射器产生超声波,并将其发射到待测车辆上。
接收器接收从待测车辆上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
2. 超声波的传播与回波:超声波在材料内传播时会遇到不同的界面,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当超声波遇到车辆内部的缺陷或界面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接收器接收到,形成回波。
3. 超声波信号处理:接收器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放大可以增加信号的强度,以便更好地检测到车辆的缺陷。
滤波可以去除杂音和干扰,使得信号更清晰。
4. 缺陷分析与显示:通过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车辆存在的缺陷类型、位置和大小。
这可以通过比较回波信号与标准信号的差异来实现。
随后,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来,方便操作员进行判断和诊断。
超声波检测车辆的原理基于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通过检测回波信号的特征,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车辆的结构缺陷,还可以用于检测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故障。
超声波检测车辆具有以下优点:1. 非破坏性检测:超声波检测车辆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拆解或损坏,能够实现对车辆的检测而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2. 穿透性强:超声波能够穿透车辆的外壳,检测到其内部的缺陷,包括隐藏在表面下的缺陷。
3. 检测精度高:超声波检测车辆可以检测到非常小的缺陷,对车辆的故障诊断有着很高的精度。
4. 可视化结果:超声波检测车辆的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可以直观地看到车辆的缺陷情况,方便操作员进行判断和诊断。
简述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简述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超声波发射:超声检测一般使用压电晶体作为超声波的发射源。
当施加电场时,晶体会发生压电效应,使晶体振动并产生超声波;或者使用超声发射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超声波。
2. 超声波传播:超声波在检测对象中传播时,会遇到材料的界面、缺陷或其他不均匀性引起的反射、折射和散射。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材料会有不同的超声波传播速度。
3. 超声波接收: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接收器接收到材料内部的信号。
接收器一般也采用压电晶体,当超声波作用到晶体上时,晶体会产生电场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4. 数据处理与显示:通过对接收到的超声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可以得到材料内部的声速、声阻抗等信息,并将其以图像或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
根据这些数据和图像,可以判断材料的缺陷、结构特征和性能。
总的来说,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通过发射、传播、接收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和结构的检测和评估。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实验

超声波测试原理及应用实验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通常指的是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的测试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在不同的物体材料中会产生不同的声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从而实现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超声波的测试原理主要基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
当超声波经过被测物体时,会发生多次的反射和折射,这些反射和折射的特性可以被测量设备接收到并分析。
一般来说,超声波是通过发送装置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感器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信号,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信息。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路径来计算被测物体的距离、尺寸、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测试有许多应用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实验:1.材料检测:超声波可以用来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缺陷,例如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液体的浓度、固体材料的厚度等。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强度,可以判断材料的疾病情况,以及判断材料是否有裂缝、气泡等缺陷。
2.医学影像:超声波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超声心动图、超声波检查等。
该技术通过发送超声波到人体内部来生成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超声波无辐射,无创伤和低成本,因此在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3.非破坏检测: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桥梁、管道等结构的完整性和质量。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可以检测到结构内部的缺陷、腐蚀、松动等问题,从而及早发现并修复。
4.流体流速测量:超声波可以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速。
通过将超声波传播到流动介质中,测量其传播时间差来计算流速。
这种技术在能源领域、环境监测和流体力学实验中广泛应用。
总之,超声波测试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和多功能的测试方法。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得被测物体的距离、尺寸、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测试在材料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超声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超声检测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超声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材料或物体内部缺陷检测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根据回波信号的特点来确定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 - 20kHz)的机械波。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在超声检测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为1MHz-100MHz。
超声检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射超声波:使用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材料等能产生超声波的传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将机械振动转化为超声波的发射。
2.超声波传播:超声波在被测物体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材料内部的缺陷等,从而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3.接收超声波: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将超声波转化为电能,通过信号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将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信号分析: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特点,可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形状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应用场景超声检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材料和物体的缺陷检测以及结构评估。
以下列举了一些超声检测的常见应用场景:•金属材料检测:超声检测可用于金属材料的缺陷检测,如焊缝、裂纹、变形等。
它可以非破坏地检测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帮助判断材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混凝土结构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评估和缺陷检测,如空鼓、裂缝、孔洞等。
它可以通过对混凝土的超声波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判断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医学影像检测:超声检测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在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如心脏、肝脏、乳腺等。
•食品安全检测:超声检测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如检测食品中的异物、质量问题等。
它可以对食品样本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帮助判断食品的安全质量。
•材料物性测试:超声检测可以用于材料的物性测试,如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热导率等。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超声波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中的检测、测量、成像等方面。
超声波检测技术就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向内部材料、构件等进行探测和检测。
超声波的原理是利用振动来产生高频波,这种波传播的速度要比空气中的声波高很多。
在物体内部,超声波会与物体中的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检测出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可以用于管道、桥梁、飞机、汽车等各种构件的检测,也可以用于医学领域中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一些具体应用:1. 材料检测:在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材料中,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出裂纹、气孔、夹层等缺陷。
这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式,可以准确地判断材料的性能和强度。
2. 飞机结构检测:在飞机的机身、机翼等部位,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出疲劳裂纹等缺陷,避免飞机在高空中出现故障。
3. 消声器检测:在汽车排气管中的消声器中,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出破裂、堵塞等问题,保证汽车的排气系统正常工作。
4. 医学检测:在医学领域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如乳腺癌、子宫肌瘤、心脏病等。
通过超声波探头向人体内部发送超声波,可以得到图像信息,以便准确诊断疾病。
5. 海洋探测:在海洋中,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来探测船舶、鱼群、海底地形等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海洋规划和控制。
总的来说,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的检测、测量、成像等工作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检测技术也将不断跟进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实用价值。
超声检测原理

超声检测原理
超声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通过将空气或液体中产生的特定频率的超
音波波击发射到检测样品表面,测量回射超音波来探测样品表面的特征和状态,从而实现
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检测及其变化情况分析。
超声检测实质上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声学信号(超音波声波)在物体表面上
传播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来检测样品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基本的超声检测技术是将
声频信号发射单元和接收信号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高频声波通过
此闭环系统的发射端,穿透检测样品的表面;在声波与物体表面发生碰撞时产生回波,这
些回波对电路传感器变化影响被放大后,便能够反映出检测样品表面的特征。
超声检测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声波在检测时实际上是在介质中传播的,因
此其用途可以扩展到检测各种周围的物体或物质。
与大多数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超声检测
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出物体的厚度,还可以探测物体的多种性质,如尺寸、温度、容量等。
由于声学传播在物质间主要受到扩散作用的影响,因此声波传播有比较大的差异,此属性
可供人们进行重要的定量分析,从而进行性能和状态诊断。
超声检测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无损检测、快速、准确、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应
用范围极为广泛,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纤维等零件的表面缺陷检测、质量安全检测、腐蚀状态检测、结构可靠性诊断、组装检测等领域。
超声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

超声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
超声无损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受到材料内部缺陷的反射、散射和透射等现象,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技术。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发射超声波:将超声波发射器发送出来的超声波通过探头传入被检测物体内部。
2. 受反射:当超声波遇到对象边界或缺陷时,将会发生反射波,这时探头会接收到这个反射波信号。
超声波可以检测到物体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
3. 接收信号:反射波信号通过探头传回电子仪器中,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4. 信号处理:通过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适合于人工或自动分析;
5. 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最后得出针对缺陷的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探测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并获得相应的信号和数据,
从而进行分析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测量方面,许多非声学特性和某些状态参量, 例如液位、流量等都可用超声方法测定。
超声波应用非常广泛。如超声加工和处理,利 用超声能量来改变物质特性和状态,如超声钻孔、 清洗、焊接、粉碎、凝聚和催化等。
超声检验与测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超声 探伤和超声液位测量,技术原理相仿。
超声检测和超声加工处理之间的区别明显,超 声加工往往着重大功率的连续波超声,而超声检 测则太多使用灵敏度高、功率不大的脉冲波。
当棒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称为细棒,细棒中声 波以膨胀形式传播,称为棒波。当棒的直径 d≤0.1λ ( 波长 ) 时,棒波的速度与泊松比无关, 可表示为 E
cd
总之,介质弹性能越好(E和G越大)、密度ρ 越 小,则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高。
2-1-3 声场及其特征值
声场特征常用声压、声强和特性阻抗等特征 值来描述。 声压 (p) 是指声传播时,造成介质中某点的压 强,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2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每一点的声压 将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当两个振幅与频率都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 线上沿相反方向彼此相向传播时,叠加而成的波 称为驻波,驻波是波的干涉现象的特例。 当在声波传播方向上的介质厚度恰为半波长的 整数倍时就会产生驻波现象。这种驻波在介质的 厚度方向引起共振,这就是所谓共振法超声检测 的基本原理。
(2)波的衍射
波在弹性介质中传 播时,如果遇到障 碍物或其它不连续 的情况,而使波阵 面发生畸变的现象 称为波的衍射。
所以虽然看来脉冲波每个质点的振动没有表示出 同样高度,但它的确是由若干正弦波所组成。
为合成某一脉冲,脉冲宽度愈窄,需要数量愈 多的正弦子波,子波具有与中心频率不同的频 率。根据傅利叶分析,脉冲是由某一频谱范围 内的波构成,脉冲愈窄时频谱愈宽。
叠加波,若符合相干条件 ( 频率相同,传播方 向一致和有一定的相位关系 ) ,则在空间某些地 方振动始终加强,而在另一些地方则始终减弱或 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
表面波常用符号 R 表示,图中表示的是瞬时 的质点位移状态。表面波传播深度约l~2个波 长,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当深度达 到两个波长时,振幅降至最大振幅的0.37倍
(4) 板波
板状介质受到交 替变化的表面张 力作用,而且板 厚与波长相当, 质点的纵向和横 向振动轨迹也是 椭圆,声场遍布 整个板厚。这种 波称为板波,也 称兰姆波。板波 常用符号 P 表示
c f
声速由介质决定,在各向同性的无限大弹性固 体中,声速可用下式表示
cK
E
式中 E- 介质的正弹性模量, ρ - 介质的密度, K-常数与波型有关。
纵波声速
1 E cL (1 (1 2 ))
横波声速
1 E G cS 2(1 )
式中G-介质切变模量,μ -介质的泊松比。
表面波声速
0.87 1.12 G cB 1
纵波速度在气体中每秒为几百米,在液体中 为1~2km/s,固体中为3~6km/s。 在固体中还有横波,横波的速度约为纵波速 度的一半,表面波速度约为横波速度的0.95
某些物质的密度、声速和特性阻抗见表
θ 角 传播方向
换 能 器
声场
超声检测大多采用脉冲波,而在介绍基本理 论时,一般采用连续波。 这是由于分析脉冲形状非常复杂,而从实际 应用来说,近似用连续波代替脉冲波,但二者 的声场特性上别很大。
由于脉冲波是持续时间很短的波动,所以它 们可能不产生干涉或只产生不完全干涉。
脉冲波中脉冲个数对近场区内的声压分布影 响极大。当脉冲个数小于等于6时,近场区声压 明显变得简单,副瓣数目和尺寸减小。
横波用符号T或S表示。在介质中传播时,仅 使介质各部分产生形变而介质体积不变。
由于液体和气体介质没有剪切弹性,因此不 能传播横波。
(3) 表面波
半无限大弹性介质与气体的交界面,受到交 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作用时,介质表面质点发生 纵向和横向振动,质点绕其平衡位置作椭圆运 动,并作用于相邻质点而在表面传播,这种波 称为表面波,也称瑞利波。
arcsin / a
式中 D-圆形压电晶片的直径
a-方形晶片边长换 能 器 Nhomakorabea 角 传播方向
声场
也就是说,半扩散角 θ 取决于晶片尺寸和波 长。提高频率和加大晶片尺寸,均可改善超 声的指向性。
换 能 器
θ 角
传播方向
声场
辐射器辐射的超声波能量的 80% 以上集中在主 瓣的声束上,副瓣的能量小,传播距离短,因 此可以认为副瓣束集中在近场区。
研究超声波传播时,可以将弹性介质看成是 相互间由弹性力联系着的无数质点所组成。 当在弹性介质的表面层上施加一个正弦变化的 外力时,由于各质点间有弹性力联系,相邻层 上的质点也将产生振动,一层推动一层,振动 也由近及远地传播。
2-1-1 波动的种类与波型
波的种类是根据质点振动方向和波动传播方 向的关系来区分,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 和板波,如图所示。
探头中心轴线上的声压分布如用平面波理论分 析可得下式
p 2 p0 sin
a x x
2 2
式中a-辐射圆盘半径
检测时测得的信号高度与声压成正比,中心轴 上的声压分布如图所示。
声压分布分为两个区域,即x<N 时,声压p有若 干个周期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称为近声场,N 为近场区长度。
介质 I
界面
介质 II
入射 纵波 L
反射 横波 S1
反射 纵波 L1
当倾斜入射时 除反射波外, 透射波产生干 射,同时伴随 有波型转换。
αL
α S1 α L1
固体介质 I 固体介质 II
β L2 β S2
折射 纵波 L1 折射 横波 S1
超声波以一定倾角 入射固体界面,反 射波和折射波都分 裂成两种波型,除 原有波型的反射和 折射波外,还存在 不同波型的反射波 与折射波。
2-1-4 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的 透射、反射和折射
所谓异质界面,是指由两种特性阻抗不同的 介质所构成的界面,如气 /界面、气 /固界面、 液/固界面和不同固体界面等。
介质 I 界面 介质 II
超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相对 于异质界面而言,当垂直入射时只有反射和透 射,波的类型(纵波或横波)不发生变化。
板波与表面波不同,其传播要受到两个界面的 束缚,从而形成对称型(S型,图2-1d)和非对称 型(A型,图2-1e)两种情况。
对称型板波在传播中,质点的振动以板厚为中心 面对称,上下表面上质点振动的相位相反,中心 面上质点的振动方式类似于纵波。
非对称型板波在传播中,上下表面质点振动的相 位相同,质点的振动方式类似于横波。
最大值出现在声程相当于N、N/3、N/6、N/12… 各点,而最小值出现在声程相当于 N/2 、 N/4 、 N/8、N/16…各点。
这种现象,是由于声源上各单一点源辐射到 轴线上同一点的声波的相位差引起的波的干涉 效应造成的。
由于近场区中声压的起伏很大,在近声场中 进行正确检测比较困难。
近场区长度N取决于声源的尺寸和声波波长, 当D/2 >>λ 时,N值可用下式获得
(1) 纵波
当介质受到交替变化的正弦拉--压应力作用 时,质点产生疏密相间的纵向振动,质点振动 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纵波常用 L 表示,它在介质中传播时,仅使 介质各部分改变体积而不产生转动。任何弹性 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纵波。
(2) 横波
当介质受到交替变化的正弦剪切应力时,质 点产生具有波峰与波谷的横向振动,并在介质 中传播,其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 种波称为横波,也称切变波。
声压与介质密度、波速和频率成正比
p cv
式中 v-质点振动速度
上式中当声压 p 不变时,ρ c 越大,质点振 动速度就越小 ,所以ρ c 被称为介质的特性阻 抗,以 z表示。
超声检测中,可以到观察荧光屏上出现的反 射波高度,该高度与声压 p 成正比。 液体阻抗约为气体的 3000 倍,固体阻抗约为 液体的30倍。
超声加工处理时非常重视一些描述声场强弱的 物理量(如声压、声强、声功率等)的测定。
而超声检测则着重描述介质中超声传播特性的 物理量(如声速、声衰减、声阻抗等)的测定。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所产生的波。 质点的往复运动称为振动,振动是波动的产 生根源,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 超声波的产生,依赖于作高频机械振动的声源 和弹性介质的传播 超声波的传播,包括振动过程和能量传播。
D D N 4 4
2 2
2
可见,辐射器的直径 D 愈大、频率愈高 ( 波长 越短),则近场长度N也就愈长。
当x>N时称为远场区,此时声压随距离增加而下 降,但只有声程大于 3N 后,声压与声程才比较 符合反比关系。因此,习惯上以声程大于 3N 时 为远场区。
远场区的声压分布可由下式计算
惠更斯原理在超 声检测中获得了 广泛应用,不仅 适用于机械波, 同样也适用于电 磁波。它用几何 方法比较广泛地 解决了波的传播 问题。
(3)声速、波长和频率
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c) ,波长是 指声波每振动一次所走过的距离 (λ ) ,频率是 指每秒钟声波振动的次数(f),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超声检测
2-1 超声检测原理
电子线路
探头
始脉冲 缺陷波 底波 缺陷
工件
显示终端
超声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 性质来判断工件和材料的缺陷和异常。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16Hz~20kHz, 超 声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的弹性波。 超声检测一般为 0.5~ 25MHz,常用频率范围 为 0.5~10MHz。
2-1-2 声波的波动特性
声波的波动特性,主要是指几个波相遇时出 现的干涉、叠加以及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