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景区创建的几个问题汇总

合集下载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景区创建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解决。

问题一:景区过度开发近年来,为了迎合游客消费需求和实现效益最大化,有些景区通过大力开发乃至恶意开发来增加景区规模和带动当地经济。

这样的做法却导致环境破坏、旅游资源损失等问题。

同时也会因为土地使用权、产权问题影响景区及当地政府的口碑。

因此,应该针对景区过度开发问题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和流量控制政策,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游客教育和宣传,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景区建设规模和节制资源开采,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

问题二: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景区是一个旅游服务场所,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然而,在景区服务中也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游客投诉较多、景区内部管理不规范等等。

因此,在景区创建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培训专业旅游服务人才,提高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并加强人员流动管理,避免过多对一些寻求高薪离职的人员培训。

2.完善旅游服务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管理和监管,规范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游客安全和服务保障。

3.加强游客体验研究,完善游客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解决游客反馈问题,不断提高景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问题三:价格混乱不透明不同景区的门票、导游服务费等价格差异较大,价格混乱、不透明,这困扰着诸多游客。

同时,也导致一些商家趁机哄抬价格,影响旅游消费者权益。

因此,在景区创建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全民旅游新品牌,推动文明旅游,大力宣传全民旅游知识,强化消费者权益意识。

2.对景区票价进行规范和透明化,确立行业标准,实行公示制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景区不趁机哄抬价格。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各地旅游观光。

而作为旅游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景区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然而,在景区创建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

二、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破坏许多景区在未经科学规划和管理下被修建,导致了环境破坏。

过度开发造成土地沙化、植被减少等严重后果,并且给野生动物和植物带来了较大威胁。

2.资源浪费为吸引更多游客,一些景区运营商常常盲目消耗资源,在场馆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和能源,但由于缺乏周全规划,这些设施最终可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服务质量低下部分景区在接待服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包括工作人员礼貌性差、引导信息欠缺以及交通指示不清等问题。

这样会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甚至对景区声誉造成损害。

4.管理不到位一些景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标准化管理手段,导致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等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同时还存在着违规建设、商业开发侵占公共空间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与科学布局在景区创建前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设计。

选址要结合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并注重生态修复。

通过详细的分析评估,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土地沙化和植被破坏。

2.推行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景区运营中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并确保其长期利益受益。

例如,在能源使用上提倡节约型技术,在设施运营上鼓励节水措施等,并制定相应政策进行监督。

3.加强服务意识和培训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应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礼貌性,并且配备合适数量的工作人员,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4.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景区管理机制,包括规范景区经营行为、确保合理收费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与管控等。

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和经验,根据具体情况定制,并且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

5.提高法律意识和监督力度加大对违规建设、商业开发侵占公共空间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建立相应处罚措施。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景区创造的经济效益优先于生态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将目光投向了景区建设。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多景区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和获取更高利润,一些景区过度开发,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在景区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审慎发展是另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对场地选址、规模控制、建筑风格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和约束,导致很多景区呈现出面积过大、建筑风格杂乱、配套设施薄弱等不足之处。

这种无序发展带来的后果是资源浪费严重,使得许多本应具备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的景点变得毫无特色甚至劣质。

二、对文化传承和传统保护关注不够在旅游业中,文化传承和传统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某些景区的开发中,文化嫁接、保护和传承常常被忽视。

有的景区在建设之初没有将本土特色和历史文化纳入规划,导致景区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些原本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地方,由于过度商业化甚至变成了无味的游乐场。

此外,许多景区也缺乏对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当地特色手工艺品、民俗节庆等难以在商业利益面前存活下来。

这不仅令人遗憾,也使得游客只能体验到充斥着商品化标签的旅游项目,而错过了真正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人文历史的机会。

三、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需要加强随着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景区摩肩接踵争夺游客市场。

然而,在追求数量增长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许多景区未能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

首先是服务质量问题。

有些景区对游客提供的服务简单粗糙,既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也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

例如,景区导览服务不完善、交通运输配套不完备、餐饮住宿环境差等问题都存在。

其次是安全意识不足。

尽管事故频发事件时有听闻,但许多景区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漏洞和不足。

游客安全教育不到位、设施维护工作缺乏跟进等情况仍然普遍存在,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四、景区对游客数量过度追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在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景区创建成为了各地争相推进的重要任务。

然而,景区创建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破坏:景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常常会破坏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问题。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景区由于投入不足、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合适的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给游客带来不便。

3. 管理混乱:景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人员不专业、管理手段不科学等。

管理混乱导致景区内秩序难以维系,游客流动、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4.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是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流程不顺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景区创建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建设。

加强景区内外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人为破坏行为。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景区交通、停车、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增加停车位数量,解决游客停车问题;提供干净、整洁、通畅的公共厕所等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 完善景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健全景区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如智慧景区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游览体验。

4.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

优化旅游服务流程,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景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引言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地纷纷发展景区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然而,在景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篇文章将探讨景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景区规划与设计问题1. 缺乏综合规划:部分地方在规划和设计阶段缺乏综合考量,重点偏向单个项目或零散景点,导致整体布局混乱,无法形成统一而有序的场所。

2. 设计理念陈旧:某些景区在设计上缺乏创意和新颖性,可能长期沿用传统设计模式,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解决方案:加强对于综合规划的重视,通过制定详细而全面的总体规划来实现景区内各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

同时鼓励更多新颖且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进入景区建设领域。

三、交通配套与便利性问题1. 交通拥堵:部分景区周边缺乏完善的交通规划和配套设施,导致高峰期交通拥堵,不便游客出行。

2. 公共交通不足:一些景区周边缺乏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给游客出行带来不便。

解决方案:加强对景区周边道路及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在景区开放前期注重提升道路容量,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并有针对性地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1. 生态破坏:由于景区发展需要,部分地方可能盲目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资源浪费:一些景区可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包括能源、水资源等的过度消耗与浪费。

解决方案: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监管措施,确保景区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

同时鼓励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并督促景区合理利用资源。

五、服务质量和管理问题1. 人员素质不高:部分景区在招聘和培训服务人员时粗制滥造,从而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2. 管理体制混乱:一些景区的管理体制较为薄弱,导致在日常运作中出现各类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解决方案:加强对景区人员培训的投入,并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

同时完善景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建设了大量的景区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然而,在景区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管理制度混乱1. 缺乏整体规划:很多地方在打造景区时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2. 缺少统一管理机构: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可能出现职责交叉或监管缺失等情况。

三、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1.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为了追求高收益和数量上限,一些景点逐渐失去原有自然面貌。

2. 能源消耗浪费:很多旅游设施使用大量能源且未采取节能措施。

四、服务质量低下1. 游客安全隐患较多:部分景区在安全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存在欠缺。

2. 解释服务不足:缺乏专业的讲解人员,导致游客对景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有限。

五、环保意识薄弱1. 清洁管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垃圾分类制度和定期清洁工作,导致景区卫生状况较差。

2.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重视:一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未能妥善保存或修复文化遗产,造成长期损失。

六、改进建议1.加强整体规划与统筹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规划机构,并明确各部门职责,以确保景区开发有序进行。

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使用土地资源,并注重生态修复,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原始自然面貌。

推行可持续旅游模式并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3. 提高服务质量:培养更多专业素质好的导游和讲解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加强安全设施投入与升级。

4. 着力于教育宣传: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游客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等形式宣传并普及。

七、结论景区创建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制度混乱、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低下以及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整体规划与统筹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服务质量,并加大对公众教育宣传的力度。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景区创建存在的问题1.过度商业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

但是,有些景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自然生态和文化保护。

它们不断扩大商业设施和服务项目,以满足游客对奢华体验和娱乐设施的需求。

这种过度商业化导致了景区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2.环境污染景区通常面临大量游客的涌入,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

这些游客产生大量废物,如塑料瓶、纸张、食品包装等,并对景区内部的卫生设施、道路和公共场所造成压力。

同时,汽车尾气排放也给周围环境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

这些都对景区环境质量产生了影响。

3.安全风险由于存在大量游客,景区内部的交通组织需要高效运作,但是一些景区存在缺乏规范管理和投资不足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道路交通拥堵、紧急救援困难以及游客的人身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和水上景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警示设施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

4.文化侵蚀创建景区往往需要改造自然生态环境,并引入大规模旅游设施和商业配套。

这可能对当地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破坏原有的村庄、建筑和风俗习惯。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传统文化逐渐被商业化取代,长远看影响了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二、对策1.平衡发展为了解决过度商业化问题,政府和景区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传承文化遗产。

在发展新项目前,应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对环境和文化影响。

控制景区周边开发,限制商业设施的数量并加强监管。

重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注重提升服务质量而非追求规模扩张。

2.环保措施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景区内外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并提供足够的垃圾桶。

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厕所、停车场和交通组织等,以提供更好的游客服务体验和环境卫生管理。

同时,推广可持续交通工具如电动车、公共交通等,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

3.安全管理加强景区内部的安全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完善道路交通组织,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道路监控和导航指引。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景区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1. 过度商业化:许多景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导致一些景区出现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原有风貌丧失等问题。

2. 缺乏规划:一些景区在创建过程中缺乏系统规划,导致设施布局混乱、交通难题甚至生态破坏。

缺乏统一规划也会导致景点之间资源重复开发,浪费资源。

3. 资源浪费:部分景区在创建过程中人为地铺设大量水泥和石头,并进行重复造山造水等工作,给自然环境带来伤害。

此外,一些项目质量低劣、寿命短暂,需要频繁修缮和替换,浪费公共财政资金。

4. 缺乏常态化管理:许多景区只注重在旅游旺季进行管理和维护,而在其他时间放任不管。

这种片段式的管理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变得陈旧脏乱,并且可能出现治安问题。

5. 生态环境破坏:景区的大量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紊乱,动植物失去原有栖息地。

过度开发还会引发水资源污染和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6. 缺乏文化保护:一些景区忽视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倾向于按照外来模式建设,导致当地文化特色丧失。

7. 旅游安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落实安全措施,一些景区存在安全隐患。

旅游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给景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改进建议1. 加强规划与管理:建设景区时应制定详细规划,并注重统一管理。

从宏观上明确发展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引导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创建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

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并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3. 提升服务质量:景区应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和互动平台,方便游客查询相关信息、提出意见和投诉,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秩序。

4. 强化文化保护: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推广当地传统艺术、手工艺品等文化产业,并设立专门的展示馆以供游客了解及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湿地公园、水利公园、野生动物园)、山岳景 区、河湖景区、海洋(海滨、海岛)景区 2. 人文旅游景区: 博物馆、文化遗址、人类聚落和 城乡景观 3. 人造旅游景区:主题乐园、动物园、水族馆 4. 休闲度假区:海洋度假区、山地湖泊及滑雪度假 区、温泉度假区、高尔夫球等运动度假区
景区性质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 —— 国家水利部 —— 国家环保部 省环保局
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度假区 文博院馆 城市公园
企业开发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旅游度假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政府文博院馆 私人文博院馆 城市公园 动物园 植物园 主题公园 游乐园 滑雪场 高尔夫球场 赛马场
国家文物局 省文物局 区县文物局 国务院 省政府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隶属不同部门管理 (如寺庙、道观和教堂归属宗教局管理)
通信设施和服务
投诉处理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1996 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2012年全国A级景区分布情况
地 区 5A
4A
3A
2A
1A
合计
总 计 147
1966 2123 1689
117
江苏
14
122
142
236
0
浙江
10
135
83
93
4
河南
8
89
109
45
0
广东
7
116
59
11
0
山东
6
132
175
178
5
湖北
7
91
100
55
3
北京
7
64
74
36
12
6042 514 325 251 193 496 256 193
质量等级标准与服务指南标准之间的差异
交通 游览
餐饮 购物 卫生 安全 通信 其他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可进入性,道路、停车场、交通工具等硬 件设施的质量和合理性布局 游客中心、引导标识、公共信息资料、公 共信息资料和图形符号、导游持证上岗
购物场所 环境整洁、厕所和垃圾箱的布局,餐饮消 毒设施 安全法规和制度的建立、设备齐全、救援 机制 邮政服务和电话亭设置 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 吸引力、市场吸引力
东部地区高A级景区多,中部地区开始减少, 西部地区最少。这与旅游资源的分布几乎刚 刚相反,也说明A级景区评定更多地是关注细 则一,服务与环境质量。
六、《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体系
细则一: 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总分:1000分,5A要求:950分以上
细则二: 景观质量评分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 是《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修订版(标准编号和 版本号均不变)将“旅游区(点)”统称为“旅游景区” 。2004年 10月28日发布,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
新老版本的主要区别
在等级中新增了5A景区,从细节、文化内涵、 特色和人本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
6
新疆
5
四川
5
陕西
5
重庆
5
福建
6
安徽
6
上海
3
山西
3
宁夏
3
辽宁
3
江西
4
58
31
45
6
146
47
71
86
15
224
98
55
73
1
232
44
83
37
3
172
50
43
28
2
128
54
18
19
0
97
117
134
139
1
397
41
33
0
0
77
64
7
19
3
95
10
13
6
0
32
63
119
47
8
240
45
40
42
GB /T10001 导游服务规范, GB/T 15971-2010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特点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AAAA, AAAA, AAA, AA, A级旅游景区
简单来讲这些等级可概括为: 1A 卫生达标、2A 游览方便、3A 游客舒适、 4A 设施完善、5A 讲究文化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5A景区创建的几个问题
□张凌云
Zhang Lingyun
国家旅游局AAAAA景区验收组专家 旅游学院,教授
《旅游学刊》执行主编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一、背景与缘起
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 1. 以满足旅游者出游目的为主要功能(包括参观游览、休
0
131
吉林
3
20
42
33
23
121
黑龙江
3
43
98 103 13
260
海南
3
15
17
5
0
40
甘肃
3
41
54
78
1
177
广西
3
88
61
12
0
164
内蒙古
2
48
89
74
2
215
贵州
2
27
50
14
0
93
天津
2
14
42
15
0
73
青海217来自3750
61
西藏
0
11
18
26
11
66
兵团
0
9
23
3
0
3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4A、3A级景区最多
对原4A级景区的划分条件进行了修订,强化了 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对4A级旅游景区同样增 加了细节、文化内涵、特色和人本服务方面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细化了关于旅游资源吸引力和旅游市场影响力 的划分条件
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相关的国家标准
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 26355-2010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10 游乐园(场)服务质量,GB/T 16767-2010 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 GB/T 26363-2010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 26353-2010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2003
是科学价值,而是科学价值在观赏方面的体现,故要 把资源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结合起来,其中市场影响 力还要与游客评价关联 细则三则更是直接体现了旅游者的主观评价 在二、三细则通过的前提下,细则一往往成为关键
七、A级景区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
目前是国家旅游局负责管理,4A级以上由国家旅 游局直接验收,其中4A级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明察 验收,5A级由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复核(暗访)
5A要求90分;4A要求85分;3A要求75分;2A要求60分;1A要求50分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
总体印象 (20分) 外部交通 (16分) 内部游览线路 (16分) 观景设施 (16分) 路标指示 (16分) 景物介绍牌 (16分) 宣传资料 (16分) 导游讲解 (16分) 服务质量 (16分)
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并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提供相 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 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2. 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 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 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旅游景区的分类 1.自然旅游景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
5A景区相当于旅游饭店中的5星级,在设施、环 境和服务上都要达到最高标准外,还要体现浓郁 的文化特色
四、景区标准的几大特点
适用性:可用于所有景区,无论自然景区、人 文景区、人造景区;开放景区或封闭景区;收 费景区或免费景区……
通用性:用同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景区 规范性: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协调一致 可操作性:便于检查,易于评价 人本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人的服务
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沿革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 -1999)
1999年6月14日发布,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现已作废。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 是对1999年版本的更新,2003年2月24日发布,2004年5月1日实施, 但次年又对其进行修订,现已作废。
暗访专家的暗访内容主要是依照细则一进行逐一 比照扣分,并出具暗访报告
3A级以下由地方旅游局负责验收 5A景区申报时,一般先对照细则二进行评估,达
标后,再进入后续程序
八、“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复核举例
检查(暗访)组一般由3~4人组成,国家旅游局1~2名 (有时含一名监察局人员),国家旅游局认定的5A专 家组成员两名
检查组是以普通游客身份,自行购买门票进入景区, 自行购买景区导游讲解服务
检查组与普通游客关注的重点不同,停车场、游客中 心、讲解服务、导引表识、医务室、邮电、厕所、购 物场所、环境卫生、投诉处理、景区网站等都是必到 之处,以及整改报告中提及的项目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