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计算养老金办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退休金计算公式有下面三种: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基础养老金月誉昌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某1.2%,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养老金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1、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2、缴费水平高低,缴费水平的高低也冲虚皮会直接散差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3、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4、受退休年龄影响,55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所除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
退休年龄越往后,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算起来会略高一些。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参考以下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算法。
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脊岁辩+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一些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019555170(2)基础养老金。
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缴费年限25年。
基础养老金=25年某1%某8000元=2000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 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广州市养老金计算方法(实例)

广州市养老金计算方法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按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来核发,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定义: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比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
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
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计算举例:题目:李某07到11年,每年养老保险的个人实际缴费基数和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分别假设为,07年3000和3500,08年3200和4000,09年3500和4200,10年3600和4200,11年3800和4500,12年年初开始,李某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而11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4500元,他退休年龄为60岁,当时个人账户总储值为50000元,缴纳年度一共为15年。
1、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那么李某07到11年这5年时间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应该这么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7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07年社会平均工资+08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08年社会平均工资+09年···+11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11年社会平均工资)÷5=(3000/3500+3200/4000+3500/4200+3600/4200+3800/4500)÷5=0.8382、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3800×0.838=31843、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4500+3184)÷2×15×1%=576元注:本例子简化计算,实际计算过程中,对于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年数,至少应该为15年。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的,以下是养老金计算公式的举例:
假设某位职工退休前工作了20年,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退休时的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缴费比例为8%。
1. 计算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20年
2. 计算养老金基数
养老金基数=8000元
3. 计算个人缴费金额
个人缴费金额=8000元×8%=640元
4. 计算单位缴费金额
单位缴费金额=8000元×20%(单位缴费比例)=1600元
5. 计算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640元×12个月×20年=153600元
6. 计算个人账户月增加额
个人账户月增加额=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2个月×20年)=640元
7. 计算养老金
养老金=个人账户月增加额×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假设该职工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为1000元,那么:
养老金=640元×20年+1000元=13600元
以上就是养老金计算公式的举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的养老金计算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仅供参考。
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举例
1.工资替代率法
工资替代率法是一种常用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按照此方法计算的养老金数额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相关。
该方法适用于那些根据工资或收入缴纳养老金保险的个人。
常见的公式为:
养老金数额=投保人工资×替代率
2.缴费年限法
缴费年限法是一种以个人缴费年限为基础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那些根据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确定养老金数额的个人。
常见的公式为:
养老金数额=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技术等级
其中,缴费基数是个人工资或收入的一定比例,技术等级是根据个人技能和职业等级而定的比例系数。
3.动态积累法
动态积累法是一种将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保险费用按照一定的利率进行积累,直到退休时一次性计算养老金数额的方法。
常见的公式为:养老金数额=缴费总额×(1+利率)^缴费年限
其中,缴费总额是个人累计的养老金保险费用,利率是养老金积累的年利率。
新办法计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新办法计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金制度愈加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养老金制度,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对养老金计发公式进行。
在新办法计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应该同时考虑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补贴两个因素。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计算公式示例:养老金=个人缴费金额×个人缴费比例+政府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金额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通过工资等渠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个人缴费比例是指个人缴费金额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政府财政补贴则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来支持养老金系统,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发放。
在计算个人缴费金额时,可以采用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的方式。
比如,个人缴费比例可以根据工资收入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段,逐步增加,以确保养老金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财政补贴则可以根据国家的财政能力和养老金支付的情况进行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入、国有企业利润等渠道来筹集资金,确保养老金的发放。
政府财政补贴应该根据养老金缺口大小和养老金目标供养率来确定,目的是确保养老金的支付水平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在计算公式中还可以考虑一些特殊情况的调整。
比如,对于缴费年限较少的人群,可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或者增加政府财政补贴,以保障其养老金的支付。
对于特殊行业或者困难群体,也可以适当增加政府财政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的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养老金计算公式的制定应该注重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在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财政能力。
总之,新办法计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应该是一个综合考虑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补贴两个因素的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养老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障,关系到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很多人可能感到困惑。
接下来,我将通过具体的例子为您详细解释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养老金的构成。
一般来说,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缴费年限 × 1%。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假设一个例子。
比如说,张三所在的省份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6000 元,他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 5000 元,缴费年限为 30 年。
那么,张三的基础养老金=(6000 + 5000)÷ 2 × 30 × 1% = 1650 元。
这里解释一下“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它是指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
接下来,我们再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
假设李四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个人缴纳养老保险 400 元,单位缴纳 800 元,其中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一直缴纳了 25 年。
那么他的个人账户储存额=(400 + 800)× 12 × 25 = 360000 元。
假设李四 60 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139 个月。
则李四的个人账户养老金=360000 ÷ 139 ≈ 258993 元。
综合以上计算,李四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650 + 258993 = 423993 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情况中养老金的计算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缴费基数的变化、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的年龄等等。
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怎样

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怎样1、职工养老金职工的养老金主要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这里的缴费指数指的是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的比例,比如说某市的社平工资是5千元,如果你按平均工资为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的话,你的指数就是1,如果你是按社平工资的两倍来缴纳的话,你的指数就是2。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而60岁、55岁和50岁的计发月数分别是139、170和195个月。
举例来说明,某男性职工在60岁退休,退休时累计缴费年限是15年,并且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而他的个人账户累计余额是80000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5000×(1+1)÷2×15×1%=75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5.54元,那么他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750+575.54=1325.54元。
2、居民养老金居民的养老金主要就是个人账户资金,但每个月也会发放一定的基础养老金,一般是55元的基础养老金,而个人账户资金就是由个人缴费、政府补助和利息组成的。
且居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一般都是139个月。
举例来说明,某男性居民在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资金有150000元,那么他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55+12000÷139=1134.14元。
二、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意思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上面这段话通俗的说意思是:单位参加社保的时间记得好像是1996年,就是说1996年以并没有社保,各单位都是这个时间才开始交的,那么你如果是在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了,那么以前的工作时间均认为你缴了费一样计算在里面(算连续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大全(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大全(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某本扰塌链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面的缴费中我们了解到,最高为300%,最低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其中,根衫告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人口平均寿命-退缓孙休年龄)某12(一年12月)。
举个例子:小新缴费30年,目前养老金账户中有20万,假设江苏省2023年月平均工资为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0328元。
假设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资为当地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0%,小新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
那么:基础养老金=(5164+10328)÷2某30某1%=2323.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70=1176.47小新退休后,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323.8+1176.47=3500.27元。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搜衫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领取条件:1、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2、按照相关规定,中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介绍退休金计算办法
以两位同时工作的人员为例,假设她们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话,那么基础养老金就等于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
而且50岁之前的缴费年限为30年,当年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为39000元。
其中基础养老金=3000×30%=9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9000÷195(即5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200元,那么她的养老金应为1100元。
而过了5年,到另外一人办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涨到了4000元,个人账户金额为42500元,那么基础养老金=4000×35%=1400元,而个人账户养老金=425000÷170(即55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250元,那么她的养老金为1650元。
可见55岁退休时的养老金确实比50岁退休要高出不少,差距有550元。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发[1997]109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2、省政府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
为使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与按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规定(以下简称原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平稳衔接,自2006年1月1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按原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均以2005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
过渡期内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养老金时,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按原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再增加本人原办法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之和的5%,作为过渡性补贴。
对于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规定的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期内新办法中暂予保留,但计发标准要在原规定的基础上逐年冲减,过渡期满后予以取消。
即:2006年退休的,发给90%;2007年退休的,发给70%;2008年退休的,发给50%;2009年退休的,发给30%;2010年退休的,发给10%;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过渡期内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予以补齐;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即: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1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50%;2009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 2010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完全按新办法执行。
在按新办法和原办法计算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时,2005年底以前的指数仍按本人缴费工资除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不再变动;2006年1月1日以后的指数,按本人缴费工资除以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仍按劳社部发[2001]20号文件规定的缴费年限满15年,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月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亦按以上规定。
3、《实施意见》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再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对于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人员,在上述设定的5年过渡期内,仍可按照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涉及的职工平均工资改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缴费工资指数亦按新规定执行。
4、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退休时,其按规定折算增加的工龄不作为按新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的缴费年限。
对于国家政策规定的提前退休人员和因病退休人员,在按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不再执行扣减2%的政策。
但在过渡期内按原办法计算待遇时,仍应执行原来的规定。
5、《实施意见》实施前已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和省原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