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doc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

第4章生产论一、名词解释1。

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等产量曲线4.边际技术替代率5.等成本线6.规模报酬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有一种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应是短期生产函数。

(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 )3.当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最大。

( )4.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就上升;反过来说,只要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就上升。

(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关系. ( )6.等产量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 )7.假定生产X 产品使用A 、B 两种要素,则A 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 的使用量增加。

( )8.在要素A 和B 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 的边际产量是3,B 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的价格是5,B 的价格是4,由于B 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若减少A 的使用量而增加B 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品。

( )9.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 )10.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等成本的率一定发生变化. ( )11.生产扩展线上的要素组合最优。

( )12.只有长期生产函数才有规模报酬问题。

( )13.考虑到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 )14.若生产函数K L q 94⋅=,且L ,K 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 )15.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 )16*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三、判断题1。

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2.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 ( )3。

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 )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不可能相等。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与答案

第4章生产论【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呈现出先上升,而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其中,边际产量最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并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相交。

(2)边际产量的变化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即递增和递减两个阶段。

(3)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搭配情况可将那生产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2.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AP的第一阶段。

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4)(×)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5)(×)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6)(×)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

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

8)(×)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9)(√)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是递减的。

3.选择题1)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CD)。

A.MP>AP阶段B.MP下降阶段C.AP>MP>0阶段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B.只要MP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M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MP减少,AP 也一定减少3)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ABD)。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 LK=w/rC.dk/dl=w/rD.MP L/MP k=w/r4)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 )。

A.相等B.不等C.无关D.以上情况都存在5)若横轴代表劳动,纵轴表示资本,且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 )。

第4章 习题答案

第4章 习题答案
������������
50������-2 = 0
������������������������ = -0.5 +
������������
解得 L=10(已舍去负值)

������2������������������ ������������2
=
-100������-3<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 L=10 时,劳动的
第四章 生产论 3. 已知生产函数 Q=f(L,K)=2KL-0.5L2 -0.5K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 K =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 总产量 TPL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 函数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 TPL、劳动 的平均产量 APL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 各自 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有 MP=0,于是,有 35+16L-3L2=0。
解得������ = − 5
3

L=7。������
=

5 3
不合
理,舍去,故取 L=7。
由此可得,生产要素 L 投入量的合理区 间为[4,7]。因此,企业对生产要素 L 的使用 量为 6 是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的。
11. 已知生产函数 Q=AL1/3K2/3。 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 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APL=
TPL =20-0.5L- 50
������
������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
MPL=
������������������������ ������������
=20-L
(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四章练习题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 生产函数2. 生产的短期和长期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 等产量曲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6. 扩展线7. 规模报酬,二.单项选择题1.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 C )A.AP L为零B.AP L为负C.MP L为负D.MP L递减2.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A.预算线的斜率B.等成本线的斜率C.边际技术替代率D.%E.边际报酬3.等产量线的坐标分别为( C )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和价格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4.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B )A.产量提高了B.所投入的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D.$E.以上任何一个都是5.当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时,他( A )A.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B.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正常利润D.经济利润为零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 )A.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B.MRTS LK = P L/P KC.MP L/P L=MP K/P KD.!E.上述情况都正确7.其它条件不变,等产量线离坐标原点越近,表明BA.产量越高B.产量越低C.产量不变D.不确定8.其它条件不变,等产量线离坐标原点越远,表明AA.产量越高B.产量越低C.产量不变D.不确定9.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B10.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11. C 第三阶段 D 不知道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13. A 只要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一定为负14. B 只要MP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15. C M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16. D 只要MP减少,AP 也一定减少17.最优点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A18.A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交C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不相关D 不知道19..20.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21.A相等 B不等 C无关 D以上情况都存在22.若横轴代表劳动,纵轴表示资本,且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A w/rB r/wC -w/rD -r/w23.当其它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时C24.A TP会一直增加B TP会一直减少C TP先增加后减少D不知道25.一企业采用最低成本进行生产,若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单位劳动的价格为8元,劳动的边际产量应为B26.A 1 B 2C 3D 427.当生产函数Q=f(L,K)的平均产量为正且递减时,边际产量可以是D28.A 递减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C 为零D 上述任何一种情况29.关于等产量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30.A 同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任一点都代表相同的产量31.B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32.C 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会相交33.D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34.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C)相交。

习题--《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函数--高鸿业,人教版

习题--《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函数--高鸿业,人教版

第四章生产论一、选择题1.当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A.APL 是递增的 B.APL为零 C.MPL为零 D.MPL为负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3.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LK =PL/PKB.MPL/PL=MPK/PK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4.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5.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 D.增加小于10%6.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在这时期内所有投入量都是可变的C.在这时期内所有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D.在这时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固定的,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7.当雇佣第7个工人,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

A.规模收益递减B.边际成本递减C.边际收益递减D.资本密集型生产8.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F(K,L)=2.2K1/3L1/2,则()A.生产规模报酬递增 B.生产规模报酬递减C.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D.无法判断9.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A.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

D.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生产要素变动是对产量的影响。

10.当生产函数Q=f ( L,K ) 的APL 为递减时,则MPL()。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情况都可能1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产量递增B.平均产量递减C.平均产量不变D.边际产量递增12.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A.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相同的。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讲解学习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讲解学习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第4章生产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等产量曲线4.边际技术替代率5.等成本线6.规模报酬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有一种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应是短期生产函数。

(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 )3.当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最大。

( )4.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就上升;反过来说,只要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就上升。

()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关系。

( )6.等产量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 )7.假定生产X产品使用A、B两种要素,则A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的使用量增加。

( )8.在要素A和B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的边际产量是3,B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的价格是5,B的价格是4,由于B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若减少A的使用量而增加B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品。

( )9.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 )10.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等成本的率一定发生变化。

( )11.生产扩展线上的要素组合最优。

( )12.只有长期生产函数才有规模报酬问题。

( )13.考虑到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 )14.若生产函数K=,且L,K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4⋅Lq9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 )15.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 ) 16*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三、判断题1.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2.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

()3.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不可能相等。

()5.理性的生产者将在生产过程的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

第4章 生产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等产量曲线4.边际技术替代率5.等成本线6.规模报酬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有一种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应是短期生产函数。

(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 )3.当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最大。

( )4.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就上升;反过来说,只要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就上升。

(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关系。

( )6.等产量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 )7.假定生产X 产品使用A 、B 两种要素,则A 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 的使用量增加。

( )8.在要素A 和B 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 的边际产量是3,B 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 的价格是5,B 的价格是4,由于B 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若减少A 的使用量而增加B 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品。

( )9.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 )10.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 等成本的率一定发生变化。

( )11.生产扩展线上的要素组合最优。

( )12.只有长期生产函数才有规模报酬问题。

( )13.考虑到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 )14.若生产函数K L q 94⋅=,且L ,K 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 )15.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 ) 16*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三、判断题1.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2.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

( )3.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 )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不可能相等。

第四章生产论习题 (1)

第四章生产论习题 (1)

导数公式1、()0='C2、()1-='αααx x 3、()v u v u '±'='±4、()v u v u uv '+'='5、2vv u v u v u '-'='⎪⎭⎫ ⎝⎛积分公式:1、 0dx c =⎰ c是常数2111x d x x cααα+=++⎰()1α≠-第四章 生产论习题3. 已知生产函数Q =f(L , K)=2KL -0.5L 2-0.5K 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 =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 =MP L ?它的值又是多少?解答: 切入点:(1)题根据AP 、MP 定义可得出答案。

(2)题:要求得TP 、AP 、MP 的最大值,只要对它们的函数求导,使得导数为0,就可以得到极值点。

再求它们的二阶导数,如果为负就说明达到了极大值。

注意MP ,在这里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所以直接判断就可以。

(3)MP 和AP 曲线相交于AP 线的最大值点上,明确这点就可以得出结论。

(1) 由已知的生产函数225.05.02K L KL Q --=,而且10=K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505.020105.05.020222--=⨯--=L L L L Q根据定义: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505.0202--=L L TPL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L L L TP APL L505.020--==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L dLdTP MPLL-==20 (2)求总产量的最大值:令0=dLdTPL即:020=-L 解得20=L且:2210Ld TP dL=-<所以当劳动投入量为20时,LTP 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函数分析一、名词解释1.同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2.固定替代比例牛产函数3.短期生产4.长期生产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6.等产蜃线7.边际技术替代率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等成木线10.等斜线11.扩展线12.规模报酬13.规模报酬递增14.规模报酬不变15.规模报酬递减二、选择题7.如果生产函数为Q = min (3L, K), w = 5, r= 10,则劳动与资本的最优比例为()。

A. 3 : 1B. 1 : 2C. 1 : 3D. 2: 18.下面情形表示生产仍有潜力可挖的是()。

A.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的任意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任意一点D.以上都有可能知识点:总产出、平均产出、边际产岀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9.当生产函数Q=/(L, K)的APi一为正而fl递减时,MP.可以是()。

A.递减目.为正B.为0C.递减目.为负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10.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 D.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11.K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只要平均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减少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聚就一定为负值C.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D.只耍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1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0A. AP L是递减的B. AP L为零C. MP L为零D・MP L为负1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D・B和C14.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贝" )。

A.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C.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一定增加D.平均产量将随投人的增加而降低15•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

A.为零B.最大C.最小D.无法确定16.当且AP L为正但递减时,”卩[是()A.递减B. AR.为零C.零D. MP.为负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耍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罐减少,总产蜃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索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知识点:短期生产函数条件下的“三阶段”19.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牛产规模20.关于生产函数Q = / (L, 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即厂商要索投入的合理区域,应该是()。

A.开始于AP.开始递减处,终止于MP.为零处E.开始于AP L曲线和MP L IIII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 L |11|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C.开始于AP L的最高点,终止于MP L为零处D.上述说法都对21.根据生产的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的阶段是()。

A.边际产出递增,总产岀递增阶段B.边际产出递增,平均产岀递减阶段C.边际产出为正,平均产出递减阶段D.以上都不对22.理性的厂商将让生产过程在()进行。

A.笫一阶段B.笫二阶段C.笫三阶段D.不能确定23.如果仅劳动是变动投入,以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作为划分生产三阶段的标志,则()不是第II阶段的特点。

A.边际报酬递减B.平均产量不断下降C.总产量不断提高D.平均产量先上升,后下降24.当MPP L为负时,我们处于()。

A.对L的第一阶段B.对K的第三阶段C.对L的笫二阶段D.上述都不是知识点:边际报酬(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5.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牛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人时,边际产量|11|线()。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26.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o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2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B.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一定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耍索D.以上说法都不对28.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耍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牛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29.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牛•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相同产量的产出,该()oA.停止增加可变的生产要素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C.增加更多可变要索投入的数量D.减少固定生产要索30.如果一种投入要索的边际产量为正值,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虽递减,贝%)oA.总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正在不断下降B.总的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越來越慢c.平均产量一定卜-降D.厂商应当减少产出31.如果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起作用,下列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产最才能增加。

A.必须來自所有投入成比例增加B.必须来口一些投入的增加,而口至少一些投入的数量不变C.必然来自仅冇一个投入的增加,而其它投入的数量不变D.必然由于后来增加投入的能力或技术下降而减少32.报酬递减规律()oA.仅适用于少数国家或少数行业B.伴随在生产过程屮的每个阶段C.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D.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不会发挥作用3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0A.连续地投入某种牛产要索而保持具他牛产耍索不变B.牛产技术既定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 A和B知识点:等成本线、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4.在以横轴L表示劳动数量,纵轴K表示资本数量,w表示劳动的价格,r表示资本的价格,相应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ow w r rA. —B.——C. —D.——r r w w35.如果以横轴L表示劳动,纵轴K表示资木,则等成木曲线的斜率是()oP, P, P K P KA. —B. ——C. —D.——P K P K P L P L36.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L,纵轴表示生产要素K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丁• 2表明()。

A. — = 2B. 2^ = 2C. — = 2D.上述任意一项37.等成本线的斜率表示的是:()。

A.纵轴上的要素价格对横轴上要素价格的比率B.横轴上的耍素价格对纵轴上耍素价格的比率C.在既定成木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量D.牛产既定产量的总成本38.等成木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说明了()。

A.成本增加了B.牛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了C.产蜃提高了D.以上都不对39.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为牛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牛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索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40.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贝" )。

A.产量减少B.成本增加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D.生产要索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41. 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横轴代表生产要素X )的交点逆 时针移动表明()oA.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下降了42. 若劳动与资本的投入组合处于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垂直部分,贝“ )。

A. 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负B. 劳动与资木的边际产蜃都是()C.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资木的边际产量为正D.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资本的边际产虽:为043. 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牛产要索,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Illi 线与以卜•哪条线 相交()。

A.平均产屋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44. 能够表示固定的产量水平和变化的要素投入比例的线,最可能是()。

A.射线B.等产量线C.脊线D.等成本线45. 等产量曲线()□A. 说明为了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两种投入要素各种町能的组合B. 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这条曲线C. 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 表明了无论投入的数量如何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46. 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三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出,则MRTS L K是()0A. 1/3B. 3C. 1D. 647. 以K 表示资本,以L 表示劳动,则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2单 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048. 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B ・MRTS LK 气,人逬=2C. MRTS LK = 2 ,D. MRTS.K w MP L 2A.边际替代率B.等成木线的斜率C.边际技术替代率D.预算线的斜率49.假定生产某一产品的最小成本是20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则可以知道()。

A.每单位资木的价格一定是每单位劳动价格的2倍B.每单位劳动的价格一定是每单位资本价格的2倍C. 资木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D.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5().如果厂商A 的劳动L 对资本K 的边际替代率是1/3,厂商B 的是2/3,那么,()。

A. 只有厂商A 的生产成木是递减的B. 只有厂商B 的牛产成本是递减的C. 厂商A 的资本投入是厂商B 的2倍D. 如果厂商A 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B 的2单位资本相交换,厂商A 的产量将增加51. 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L 替代K 的边际替代率是2,这意味着()。

知识点:最有生产要素组合点,有效经济区间52. 对于牛产函数Q =/(L, K)和成本方程C = yr L + rK 而言,在最优的生产要索组合点 上应该有()。

A. MRTS LK = -B.等产最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rC. MP^=MP^D.上述说法都对 w r 53. 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处标平血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贝% )oA.应增加成木支岀B.不能增加成木支出C.应减少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54. 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木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它()。

A •总收益为零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C. 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55. 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贝U( )0A. 在牛产函数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B. 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Illi 线C. 在牛产要素价格己知吋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索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木曲线上的一个点56. 在生产的有效区域内,等产量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