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楞次定律PPT课件

楞次定律PPT课件

定律的发现与历史
总结词
楞次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在1834年发现的。这 个定律的发现对于电磁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楞次的发现过程是通过实验观察到当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 ,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他进一步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从而提出了楞次定律。这一发现为 后来的电磁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楞次定律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 引言 • 楞次定律的概述 • 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 • 楞次定律的实验验证 • 楞次定律的应用实例 • 总结与思考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 之一,它描述了磁铁运动或磁场 变化时,闭合线圈中产生的感应 电流的方向。
理解楞次定律在实践 中的应用,如发电机 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02
CATALOGUE
楞次定律的概述
定义与内容
总结词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变化时在闭合导体中产生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详细描述
楞次定律指出,当穿过闭合导体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具体来说,感应电流的方向使得闭 合导体所包围的磁通量尽可能地保持不变。
产生一个反抗的力来阻止这种变化。
02 03
定律的表述
楞次定律可以用“增反减同”四个字来概括,即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 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产 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02
该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 楞次在1834年发现并命名。
主题的重要性

楞次定律PPT课件

楞次定律PPT课件
影响
楞次定律的发现不仅对电磁学理论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实际应 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为人们提供 了理解和利用磁场、电流和它们之间 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
对实际生活的启示
能源转换与利用
楞次定律在风能、水力发电和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它解释了如何通过磁 场和电流的变化来转换和利用能
详细描述
变压器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组成,当交流电通过初级线圈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 磁场在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改变电压。变压器的工作符合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产生的 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电磁铁和马达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电磁铁和马达都是利用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其工作原理也与楞次定律有关 。
源。
电机控制与设计
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中 ,楞次定律决定了电机的旋转方 向和发电机的电压输出。这为电 机控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
据。
磁悬浮技术
楞次定律在磁悬浮列车的设计中 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理解和控 制磁场的变化,磁悬浮列车得以
实现无接触的悬浮和移动。
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建议
深入研究电磁学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电动势或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大小 。
PART 03
楞次定律的表述和解释
楞次定律的表述
01
楞次定律的表述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指出,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
会产生一个反抗这种变化的感应电流。
02
楞次定律的表述公式
E = BLVsinθ。其中E是感应电动势,B是磁感应强度,L是线圈的长度
步骤2
步骤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楞次定律的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感应电流的方 向与磁场变化的关系,验证楞次定律 的正确性。

楞次定律PPT课件

楞次定律PPT课件

05
楞次定律的扩展与深化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总结
该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或电流的现象。具体来说,当 磁场穿过一个导体闭合回路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
E=-dΦ/dt 其中E是产生的电动势,Φ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t是时间。这个公式 表明,当磁通量增加时,电动势为负,表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 量减少时,电动势为正,表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详细描述
楞次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力、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发电机中,楞次定律决定 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在变压器中,楞次定律决定了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流方向;在磁悬浮列车中,楞次定 律也被用来控制列车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02
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
磁场与感应电流的关系
感应电流的产生
楞次定律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楞次定律概述 • 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 • 楞次定律的实验验证 • 楞次定律的应用实例 • 楞次定律的扩展与深化
01
楞次定律概述
定义与内容
总结词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变化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
详细描述
楞次定律指出,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 是阻碍磁场的变化。具体来说,当磁场增强时,感应电动势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相反的 磁场,以减缓磁场的增强;当磁场减弱时,感应电动势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相同的磁场
场和缓慢变化的磁场。
楞次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01 02
楞次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
在现代电机中,如发电机和电动机,楞次定律起着核心作用。发电机利 用楞次定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电动机则利用该定律将电能转化为 机械能。

2.1 楞次定律 课件(共15张PPT).ppt

2.1 楞次定律 课件(共15张PPT).ppt
利用安培定则判断 感应电流方向
右手定则
1、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 四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 内; 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 拇指指向导 体运动的方向, 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 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范围: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 应电流.
例2:如图,假设导体棒ab向 右运动,导体棒中ab中的感应 电流沿哪个方 向?
3、楞 次 定 律
复习回顾: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闭合电路; ②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 应现象时,只零碎地叙述 过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实验现象 示意图
N 极插入
N
N 极拔出
N
S 极插入
NS S
S 极拔出
S
G
G
G
G
原 磁 场 方 向 向下
v
例3:如图,通电直导线中通入向上 的电流,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 当导线中的电流增大时,判断线框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I
练习3:导线框abcd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当
线框自左向右匀速通过直导线的过程中,线框Leabharlann 感应电流如何流动?a
d
I
v
b
c
先是顺时针,
然后为逆时针,
最后为顺时针。
小结: 1、楞次定律
2、右手定则
S
插入时: B原向下
Φ增加
B感向上
相向运动
F安向里
I感逆时针
N
插入时: B原向下
Φ减少
B感向下
相向运动
F安向里
I感逆时针

楞次定律课件ppt

楞次定律课件ppt
大小。
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感 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 变化之间的关系,验证
楞次定律。
05
楞次定律的扩大知 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磁场产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 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 的方向相反。
电磁感应的应用
发电机、变压器等装备的原理都基于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的表述
楞次定律可以用“增反减同”四个字来概括,即当磁通量增加时,线圈产生的 反抗力方向与磁铁接近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线圈产生的反抗力方向与 磁铁离开方向相同。
为什么学习楞次定律
理解磁场与电场的关系
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学习楞次定律有助于理解磁场与电场 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理解电 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03
楞次定律的应用
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决定输出电流的方向
发电机在运行进程中,输出的电流方向受到楞次定律的制约。根据楞次定律,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的方向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因此,发电机输出的电流方向由磁场变化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共同 决定。
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影响变压器的效率
在变压器中,楞次定律决定了原边和副边的电流关系。当变压器原边电流产生变化时,副边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原 边电流相反,以减小原边电流的变化。这种效应会影响变压器的效率,因此在设计变压器时需要斟酌到楞次定律的影响。
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 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阻碍磁通量的减少。
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根据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 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四指指向的就是感应电 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PPT课件

楞次定律PPT课件

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的重要法则,也是电 磁学中的重要定理之 一。
反映了能量守恒和转 换定律在电磁感应现 象中的具体应用。
02 楞次定律数学表 达式及推导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顾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
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 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对时间的变 化率成正比。
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 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楞次定律确保了电磁感应过程中能量 转化的方向性和连续性。
这种“反抗”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能量 守恒的体现,即系统总能量保持不变 。
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重要性
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 本定律之一,电磁感应现象也不
例外。
在分析和解决电磁感应问题时, 必须始终遵循能量守恒原则。
楞次定律PPT课件
目录
• 楞次定律基本概念 • 楞次定律数学表达式及推导 • 楞次定律实验验证与现象分析 • 楞次定律在电磁学中的应用举例 • 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关系探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楞次定律基本概 念
楞次定律定义及表述
定义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 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 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麦克斯韦方程组
描述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包括 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 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
律。
THANKS
感谢观看
表述
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 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碍引 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变化关系
01
当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 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阻碍磁通 量增大。
02
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 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阻碍磁通 量减小。

楞次定律(课件)

楞次定律(课件)

2、对“阻碍”的理解:
谁起阻碍作用?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
阻碍什么?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阻碍”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与原磁场 的方向相反吗? 不一定! “增反减同” 阻碍是阻止吗? 否,只是使磁通量的变化变慢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楞次定律
在下面四个图中标出线圈上的N、S极
S S N N
3、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向里 4、感应电流的方向: 顺时针
【例题2】
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做下列运动时,线圈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应是(从左向右看): A.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方向是逆时针的 B.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方向是顺时针的 C.磁铁向上平动时,电流方向是逆时针的 D.磁铁向上平动时,电流方向是顺时针的
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 BC )
A.向右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B.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课堂小结:
一.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 磁通量的变化.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②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③使线圈平面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I
二、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 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 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 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方向
三、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综合应用: 例5:如图,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 上,左线圈连着平行导轨M和N,在导
轨垂直方向上放着金属棒ab,金属棒处
4.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应用现
象对比
基本现象
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 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 力 电磁 感应 部分导体做切割磁 感线运动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楞次定律》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 《楞次定律》共32张ppt

(1)S 、θ不变
B变化
(2)B 、θ不变
S变化
(3)B、S不变
θ变化
(4)B、S、 θ都变化
c d
b a
试一试: 如图所示,一个矩形线圈与通有相同大小的电流的平行直导线处于同一平面, 而且处在两导线的中央,则( A ) A.两电流同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两电流反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两电流同向或反向,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都相等 D.两电流产生的磁场是不均匀的,不能判定穿过
此处添加说明文字添加说明文字此处添加说明文字添加说明文字此处添加说明 文字添加说明文字
磁通量
1.定义 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
φ= B S cos θ
2.意义 磁通量可用穿过某一个面的磁感线条数表示.
思考:哪些情况可以引起磁通量变化?
φ= B S cos θ
磁通量变化情况包括:
楞次定律
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 阻碍 磁通量的增加。
向下 向上
顺时针(俯视) 逆时针(俯视)
向下 向上
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 阻碍 磁通量的减少。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变化。
此处添加说明文字添加说明文字此处添加说明文字添加说明文字此处添加说明 文字添加说明文字
对以往知识的熟知和对 新鲜事物及其发展前景的 敏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 的源泉。
——汤川秀树
考考你:
“电生磁”的发现: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磁生电”的发现: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哪五种类型可以引起感应电流?
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添加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