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2017中考数学真题汇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选择、填空题)

在 AB 边上移动时, DE始终与 AB 垂直, 若△ CEF与△ DEF相似,则 AD=
.
39.在平行四边形 ABCD的边 AB 和 AD 上分别取点 E 和 F,使
,
,
连接 EF交对角线 AC于 G,则 的值是
.
40.如图,点 A1,A2, A3,A4,…,An 在射线 OA 上,点 B1,B2, B3,…,Bn﹣1
A.2 B.3 C.4 D.5 19.如图,在等边△ ABC中, D 为 AC边上的一点,连接 BD,M 为 BD 上一点, 且∠ AMD=6°0 ,AM 交 BC于 E.当 M 为 BD 中点时, 的值为( )
A. B.
C. D.
20.将一张边长分别为 a, b( a> b)的矩形纸片 ABCD折叠,使点 C 与点 A 重
13.如图,在△ ABC中, D、 E 分别为 AB、 AC边上的点, DE∥ BC,点 F 为 BC边
上一点,连接 AF 交 DE于点 G,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今有井径五尺,不知其深,立五尺木于井上,从木末望水岸,入径四寸,
问井深几何? ”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九章算术》中的 “井深几何 ”问题,它的题意
DE⊥BC于点 E,连结 AE,则△ ABE的面积等于
.
8
29.如图,⊙ O 为等腰△ ABC的外接圆,直径 AB=12,P 为弧 上任意一点(不
与 B,C 重合),直线 CP交 AB 延长线于点 Q,⊙ O 在点 P 处切线 PD交 BQ 于点
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若∠ PAB=30°,则弧 的长为 π;②若 PD∥BC,则 AP平分∠ CAB;
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例1 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例2 已知:如图,ABCD 中,,求与的周长的比,如果,求.如图,已知∽,求证:∽. 例3例4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3)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例5 如图,D 点是的边AC 上的一点,过D 点画线段DE ,使点E 在的边上,并且点D 、点E 和的一个顶点组成的小三角形与相似.尽可能多地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线段DE 的画法.例6 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例7 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高楼MN 的高,在离N 点20m 的A 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沿NA后退到C 点,正好从镜中看到楼顶M 点,若m ,小明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6m,请你2:1:=EB AEAEF ∆CDF ∆2cm 6=∆AEF S CDF S ∆ABD ∆ACE ∆ABC ∆ADE ∆ABC ∆ABC ∆ABC ∆ABC ∆5.1=AC帮助小明计算一下楼房的高度(精确到0。
1m ).例8 格点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说明理由.组条件,判定和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例9 根据下列各(1) . (2).(3).例10 如图,下列每个图形中,存不存在相似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简要说明识别的根据.例11 已知: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说明.例12 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与其相似的的最大边长为26,求的面积S .例13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回来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小芳的测量方法是:拿一根高3.5米的竹竿直立在离旗杆27米的C 处(如图),ABC ∆C B A '''∆,cm 4,cm 5.2,cm 5.3===CA BC AB cm 28,cm 5.17,cm 5.24=''=''=''A C C B B A︒='∠︒='∠︒=∠︒=∠35,44,104,35A C B A ︒='∠=''=''︒=∠==48,3.1,5.1,48,6.2,3B C B B A B BCAB ABC ∆BD A AC AB,36,︒=∠=AC DC AD⋅=2ABC ∆C B A '''∆C B A '''∆然后沿BC 方向走到D 处,这时目测旗杆顶部A 与竹竿顶部E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C 、D 两点的距离为3米,小芳的目高为1。
相似三角形试题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应角相等
B. 对应边成比例
C. 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
D. 面积相等
答案:C
2. 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周长比为2:3
B. 周长比为3:2
C. 面积比为4:9
D. 面积比为9:16
答案:C
二、填空题
1.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DE=2:3,则BC:EF=______。
答案:2:3
2.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相似比为1:2,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三角形DEF面积的______。
答案:1/4
三、解答题
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AB=6cm,DE=9cm,求BC和EF 的长度。
答案:由于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
因此,BC:EF=AB:DE=6:9=2:3。
设BC=2x,则EF=3x。
由于AB:DE=2:3,所以2x/3x=6/9,解得x=3cm。
因此,BC=6cm,
EF=9cm。
2.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三角形DEF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求相似比。
答案:设相似比为k,则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的面积比为k^2。
因此,k^2=24/36=2/3,解得k=√(2/3)。
所以相似比为√(2/3)。
2017年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压轴题

相似三角形中考压轴试题一、选择题1.(2014年江苏宿迁3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AB=8,AD=3,BC=4,点P 为AB 边上一动点,若△P 与A △DPBC 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2015贺州)如图,在△ABC 中,AB=AC=15,点D 是BC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ADE=∠B=∠α,DE 交AB 于点E ,且tan ∠α= 3 4.有以下的结论:①△ADE ∽△ACD ;②当CD=9时,△ACD与△DBE 全等;③△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为12或 21 4 ;④0<BE ≤ 24 5,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1.(2014年福建三明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2+bx+4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 2,0),与y 轴的交点为C ,对称轴是x=3,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经过B ,C 的直线l 平移后与抛物线交于点M ,与x 轴交于点N ,当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出点M 的坐标;(3)若点D 在x 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D ≌△PBC ?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4年湖北十堰12分)已知抛物线C1:2yax12的顶点为A,且经过点B(﹣2,﹣1).(1)求A点的坐标和抛物线C1的解析式;(2)如图1,将抛物线C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C2,且抛物线C2与直线AB相交于C,D两点,求S△OAC:S△OAD的值;(3)如图2,若过P(﹣4,0),Q(0,2)的直线为l,点E在(2)中抛物线C2对称轴右侧部分(含顶点)运动,直线m过点C和点E.问:是否存在直线m,使直线l,m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m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直线m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2014年湖南郴州10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B=60°BC,=16cm,AD是斜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1cm.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同时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D时停止运动,点N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点G刚好落在线段AD上?(2)设正方形MNGH与Rt△ABC重叠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当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时,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正方形MNGH的边NG所在直线与线段AC交于点P,连接DP,当t为何值时,△CP是D等腰三角形?4.(2014年湖南衡阳10分)二次函数y=ax 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m)(其中m>0),顶点为D.(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系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①,当m=2时,点P为第三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的面积为APCS,试求出S与点P的横坐标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S的最大值;(3)如图②,当m取何值时,以A、D、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相O似C?5.(2014年湖南益阳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AB,∠B=60°,AB=10,BC=4,点P沿线段AB从点A向点B运动,设AP=x.(1)求AD的长;(2)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A、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C、B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ADP与△PCB的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S1+S2,求S的最小值.6.(201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13分)以AB为直径作半圆O,AB=10,点C是该半圆上一动点,连接AC、BC,延长BC至点D,使DC=BC,过点D作DE⊥AB于点E,交AC于点F,在点C运动过程中:(1)如图1,当点E与点O重合时,连接OC,试判断△CO的B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3)当点E在线段OA上时,是否存在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相B似C?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线段O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14年山东日照14分)如图1,在菱形OABC中,已知OA=23,∠AOC=60°,抛物线y=ax 2+bx+c (a≠0)经过O,C,B三点.(1)求出点B、C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点E是AC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直线AG垂直BC于点G,点P在直线AG上.①当OP+PC的最小值时,求出点P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连接PE、PF、EF得△PEF,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M,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相F似?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014年山东威海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 2+bx+c(a≠0)经过A(﹣1,0),B(4,0),C(0,2)三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E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E使以A、B、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相O似B?若存在,试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将直线BC平移,使其经过点A,且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连接BD,试求出∠BD的A度数.9.(2014年宁夏区10分)在Rt△ABC中,∠C=90°,P是BC边上不同于B、C的一动点,过P作PQ⊥AB,垂足为Q,连接AP.△与PB△QABC相似;有(1)试说明不论点P在BC边上何处时,都(2)若AC=3,BC=4,当BP为何值时,△AQ面P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R t△AOP(3)在Rt△ABC中,两条直角边BC、AC满足关系式BC=AC,是否存在一个的值,使既与Rt△ACP全等,也与Rt△BQP全等.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动点P410.(2014年新疆区、兵团12分)如图,直线y x83A O方向向点O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单位的速度沿B 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s)(0<t≤3.)(1)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AQ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t为何值时,△AQ的P面积最大?(3)当t为何值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相B似O,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11.(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在x轴上,连接O D、BD、△BOD的外心I在中线BF上,BF与AD交于点E.(1)求证:△OAD≌△EAB;(2)求过点O、E、B的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解析式;(3)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其关于直线BF的对称点在x轴上?若有,求出点P的坐标;(4)连接O E,若点M是直线BF上的一动点,且△B与M△DOED相似,求点M的坐标.12.(2014年云南省9分)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矩形ABCD是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3,4)、C(0,4).点D在y轴上,且点D的坐标为(0,﹣5),点P是直线AC上的一动点.(1)当点P运动到线段A C的中点时,求直线DP的解析式(关系式);(2)当点P沿直线AC移动时,过点D、P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M.问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使△DOM 与△ABC相似的点M?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沿直线AC移动时,以点P为圆心、R(R>0)为半径长画圆.得到的圆称为动圆P.若设动圆P的半径长为A C2,过点D作动圆P的两条切线与动圆P分别相切于点E、F.请探求在动圆P中是否存在面积最小的四边形DEPF?若存在,请求出最小面积S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2014年浙江湖州12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以P(1,1)为圆心的⊙P 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点N,点F从点M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F,过点PE⊥PF交y轴于点E,设点F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若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如图所示),求证:PE=PF;(2)在点F运动过程中,设OE=a,OF=b,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3)作点F关于点M的对称点F′,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连接QE.在点F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3年山东日照14分)已知,如图(a),抛物线2yaxbxc经过点A(x1,0),B(x2,0),C(0,-2),其顶点为D.以AB为直径的⊙M交y轴于点E、F,过点E作⊙M的切线交x轴于点N。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相似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是一些相似三角形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练习和参考。
练习题1: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DE = 2/3,求BC/EF的比值。
答案1:由于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因此,BC/EF = AB/DE = 2/3。
练习题2: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且AD是三角形ABC的高。
已知AD = 6cm,AB = 8cm,AC = 10cm,求BD和DC的比值。
答案2:由于AD是三角形ABC的高,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相似。
设BD = x,DC = y,则有:\[ \frac{AB}{BD} = \frac{AD}{DC} \]\[ \frac{8}{x} = \frac{6}{y} \]由于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CD共享边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边长的平方比,我们有:\[ \frac{AB}{AC} = \frac{BD}{DC} \]\[ \frac{8}{10} = \frac{x}{y} \]解得 x = 4.8cm,y = 6cm,所以BD:DC = 4.8:6 = 4:5。
练习题3:已知三角形PQR与三角形XYZ相似,且∠P = ∠X,∠Q = ∠Y,求∠R与∠Z的比值。
答案3:由于三角形PQR与三角形XYZ相似,且对应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知道∠P + ∠Q + ∠R = 180°,∠X + ∠Y + ∠Z = 180°。
由于∠P = ∠X,∠Q = ∠Y,我们可以得出∠R = ∠Z,所以∠R:∠Z = 1:1。
练习题4:在三角形ABC中,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AC上,且EF平行于BC。
已知AE:AB = 1:2,求AF:AC的比值。
答案4:由于EF平行于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AEF与三角形ABC相似。
2017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汇编05因动点产生的相似、全等三角形问题(解析版)

【类型综述】函数中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一般有三个解题途径①求相似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时,先要分析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进而得出已知三角形是否为特殊三角形。
根据未知三角形中已知边与已知三角形的可能对应边分类讨论。
②或利用已知三角形中对应角,在未知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对称、旋转等知识来推导边的大小。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各边均未给出,则应先设所求点的坐标进而用函数解析式来表示各边的长度,之后利用相似来列方程求解。
【方法揭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3个,其中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都有对应角相等的条件,因此探求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动态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寻找一组对应角相等.判定定理2是最常用的解题依据,一般分三步:寻找一组等角,分两种情况列比例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已知∠A =∠D ,探求△ABC 与△DEF 相似,只要把夹∠A 和∠D 的两边表示出来,按照对应边成比例,分和两种情况列方程.AB DE ACDF AB DF AC DE 应用判定定理1解题,先寻找一组等角,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另外两组对应角相等.应用判定定理3解题不多见,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列连比式解方程(组).还有一种情况,讨论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如果一组锐角相等,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比是确定的,那么就转化为讨论另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求线段的长,要用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而这个公式容易记错.理解记忆比较好.如图1,如果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怎样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呢?我们以AB 为斜边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与坐标轴平行,这样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斜边AB 的长了.水平距离BC 的长就是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A 、B 两点的横坐标相减;竖直距离AC 就是A、B两点间的竖直距离,等于A、B两点的纵坐标相减.图1【典例分析】例1 如图1,已知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出发,向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向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连结PQ,设运动时间为t秒.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问:当t为何值时,△APQ为直角三角形;(3)过点P作PE//y轴,交AB于点E,过点Q作QF//y轴,交抛物线于点F,连结EF,当EF//PQ时,求点F的坐标;(4)设抛物线顶点为M,连结BP、BM、MQ,问: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B、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O、B、P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在△APQ中,∠A=45°,夹∠A的两条边AP、AQ都可以用t表示,分两种情况讨论直角三角形APQ.2.先用含t的式子表示点P、Q的坐标,进而表示点E、F的坐标,根据PE=QF列方程就好了.3.△MBQ与△BOP都是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讨论.满分解答图2 图3(3)如图4,因为PE//QF,当EF//PQ时,四边形EPQ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P=FQ.所以y E-y P=y F-y Q.因为x P=t,x Q=3-t,所以y E=3-t,y Q=t,y F=-(3-t)2+2(3-t)+3=-t2+4t.因为y E-y P=y F-y Q,解方程3-t=(-t2+4t)-t,得t=1,或t=3(舍去).所以点F的坐标为(2, 3).图4 图5(4)由y=-x2+2x+3=-(x-1)2+4,得M(1, 4).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用坐标平移的方法:由P(t, 0),E(t, 3-t),Q(3-t, t),按照P→E方向,将点Q 向上平移,得F(3-t, 3).再将F(3-t, 3)代入y=-x2+2x+3,得t=1,或t=3.例2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3, 0)、B(1, 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m)(m>0),顶点为D.(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系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1,当m=2时,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APC的面积为S,试求出S 与点P的横坐标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S的最大值;(3)如图2,当m取何值时,以A、D、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相似?图1 图2思路点拨1.用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2.连结OP,△APC可以割补为:△AOP与△COP的和,再减去△AOC.3.讨论△ACD与△OBC相似,先确定△ACD是直角三角形,再验证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4.直角三角形ACD 存在两种情况.满分解答图3 图4 图5(3)如图4,过点D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E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DE 于F .由y =m(x +3)(x -1)=m(x +1)2-4m ,得D(-1,-4m).在Rt △OBC 中,OB ∶OC =1∶3m .如果△ADC 与△OBC 相似,那么△ADC 是直角三角形,而且两条直角边的比为1∶3m .①如图4,当∠ACD =90°时,.所以.解得m =1.OA OC ECED 331m m 此时,.所以.所以△CDA ∽△OBC .3CA OC CD ED 3OCOB CAOC CD OB考点伸展第(2)题还可以这样割补:如图6,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与AC 交于点H .由直线AC :y =-2x -6,可得H(x,-2x -6).又因为P(x, 2x 2+4x -6),所以HP =-2x 2-6x .因为△PAH 与△PCH 有公共底边HP ,高的和为A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3,所以S =S △APC =S △APH +S △CPH=(-2x 2-6x)=.3223273()24x 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k ≠0)与直线y =x +2都经过点A(2, m).(1)求k 与m 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B(n, 2),过点B 的直线BC 与直线y =x +2平行交y 轴于点C ,联结AB 、AC ,求△ABC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 =x +2与y 轴交于点D ,在射线CB 上有一点E ,如果以点A 、C 、E 所组成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且相似比不为1,求点E 的坐标.。
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题(4套)附带答案

练习(一)一、填空题:1. 已知a ba b+-=2295,则a b:=__________2. 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是21cm,则其余两边之和是__________cm3. 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6,则DE=__________;△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
题3 题7 题84. 已知线段a=4cm,b=9cm,则线段a、b的比例中项c为__________cm。
5. 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如果AD=8,DB=6,EC=9,那么AE=__________6. 已知三个数1,2,3,请你添上一个数,使它能构成一个比例式,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7.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BC,若AD=12cm,BC=18cm,AE:EB=2:3,则EF=__________8.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BD⊥CD,AD=6,BC=10,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二、选择题:1.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3:4,那么它们的对应高的比是__________A. 9:16B. 3:2C. 3:4D. 3:72. 在比例尺为1:m的某市地图上,规划出长a厘米,宽b厘米的矩形工业园区,该园区的实际面积是__________米2A. 104mabB.1042mabC.abm104D.abm24103. 已知,如图,DE∥BC,EF∥AB,则下列结论:题3 题4 题5①AEECBEFC=②ADBFABBC=③EFABDEBC=④CECFEABF=其中正确的比例式的个数是__________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 如图,在△ABC中,AB=24,AC=18,D是AC上一点,AD=12,在AB上取一点E,使A、D、E三点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E的长是__________A. 16B. 14C. 16或14D. 16或95. 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AE⊥A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A. △AED∽△ACBB. △AEB∽△ACDC. △BAE∽△ACED. △AEC∽△DAC三、解答题:1. 如图,AD∥EG∥BC,AD=6,BC=9,AE:AB=2:3,求GF的长。
2016-2017相似三角形题经典(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题经典一、选择填空题1、如图1,已知AD 与BC 相交于点O,AB//CD,如果∠B=40°,∠D=30°,则∠AOC 的大小为( )A.60°B.70°C.80°D.120°2、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BC 的中点,AE BD ⊥,垂足为点O ,则ABBC的值等于 . 3.如图,在ABC △中,P 是AC 上一点,连结BP ,要使ABP ACB △∽△,则必须有ABP ∠= 或APB ∠= 或ABAP= . 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E =EB ,MN =1,线段MN 的两端分别在CB 、CD 上滑动,那么当CM =________时,△ADE 与△MN C 相似.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是8,点E 在直线AD 上,若DE =3,连接BE 与对角线AC 相交于点M ,则MC AM的值是________.6.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3,点P 为BC 边上一点,且BP =1,点D 为AC 上一点;若∠APD =60°,则CD 长是 A.43 B.23 C.21 D.32 7、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 BM ⊥CE,AB=6,则BM=______.图4 图6 图78、如下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ABCD O图1ABOECDAPCBDPCABABC9.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DH ⊥AC ,如果AH=9cm ,CH=4cm ,那么ABCD S 四边形=( ) A .752cm B .762cm C .772cm D .782cm1011A 12ADES S : .1 : 213,则DEF △14ADE=(15 △A图12图14PQCBA HDCBAAN DBCE M16、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 ) A 、4.8米 B 、6.4米 C 、9.6米 D 、10米17、如图,由点O 出发的13条射线恰好等分圆周,图中的三角形1.菱形2、如图,在ABCD 中,过点B 作BE ⊥CD,垂足为E,连结AE,F 为AE 上一点,且∠BFE=∠C.(1)求证:△ABF∽△EAD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在(1)(2)的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ACEFD第2题图 B3问4证:5.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⑴求证:△AMB≌△ENB;B C⑵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3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⑶当AM+BM+CM的最小值为11、 D 10、1、2、345、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分类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如图,是△的中位线,那么△面积与△面积之比是。
2、如图,△中,∥,,且,那么=。
3、如图,△中,∠=90°,⊥,D为垂足,=8,=2,则=。
4、如图,△中,D、E分别在、上,且==1:2,=5,则=。
5、如图,、相交于点O,∥,=2,=4,△面积为4.52,则△面积为2。
6、如图,△中,=7,=4,∠B=∠,则=。
7、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为4:5,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为。
8、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为1:9,那么它们对应高之比为。
9、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为2:3,面积之差为102,则它们的面积之和为2。
10、如图,△中,∥,=2:3,则=。
二、选择题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5,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A);(B)1:25;(C)1:5;(D)。
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4,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为()。
(A)1:16;(B)1:8;(C)1:4;(D)1:2。
3、如图,锐角三角形的高和高相交于O,则与△相似的三角形个数是()。
(A)1;(B)2;(C)3;(D)4。
共同
4、如图,梯形,∥,和相交于O点,=1:9,则=()。
(A)1:9;(B)1:81;(C)3:1;(D)l:3。
三、如图,△中,∥,=6,梯形面积是△面积的2倍,求长。
四、如图,△中,=5:2,=4:3,求的值。
五、如图,直角梯形中,⊥,∥,<,=,=,⊥,求(用的式子表示)
六、如图,△中,点D在上,∠=∠B,=4,=5,∥交于点E,求长。
七、如图,是矩形,=2,=4,=2,=1,F是上任一点(F与点B、点C不重合),过F作的平行线交于G,设为,四边形面积为,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三角形分类练习题(2)
一、填空题
1、已知:,且,则=。
2、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某校到果园的图距为8,那么学校到果园的实际距离为。
3、如图,△中,∠=90°,是斜边上的高,=4,=16,则=。
4、如图,∠=∠B,=6,=4,则=。
5、如图是平行四边形,F是延长线上一点,连交于G,交于E,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包括全等三角形在内)共有对。
6、如图,△中,=15,、均平行于且将△面积分成三等分,则=。
7、如图,∥∥,=12,=19,=28,则的值等于。
8、如图,△,∥∥,且==,则=。
9、如图,是正方形,E是上一点,=5:3,⊥,则=。
10、如图,△重心为G,△和△在边上高之比为。
二、选择题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A)2:3;(B)4:9;(C)4:81;(D)16:81。
2、如图,D是△边上-点,△∽△,则()。
(A)∠1=∠2;(B)∠2=∠C;(C)∠1=∠;(D)∠2=∠B
3、如图,∥A’B’,∥B’C’,∥A’C’,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组数为()。
(A)5;(B)6;(C)7;(D)8。
4、如图,△中,∥,和相交于点F,=1:3,则=()。
(A)1:3;(B)1:;(C)1:9;(D)1:18。
三、△中,=,是底边上高,是上中线,和相交于F,=10,=13,求长。
四、如图,、是全等的正方形,M是中点,和相交于N,正方形边长为,求的长。
(用的式子表示)
五、如图,△中,⊥,D是垂足,E是中点,⊥交于F,=6,=4,=8,求长。
六、如图,△中,∠A=90°,是△中内接矩形,=3,=4,,求矩形周长。
七、如图,有一块直角梯形铁皮,=3,=6,=4,现要截出矩形,(E点在上,与点A、点B不重合),设=,矩形周长为,(1)写出与的函数关
系式,并指出自变量取值范围;(2)取何值,矩形面积等于直角梯形的。
相似形(3)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面积比为。
2、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2:3,且面积之和为132,则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3、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9,12,则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为。
4、如图,∥,=6,=4,=8,则等于。
5、如图,△中,∥,,=22,则=2。
6、如图,C为线段上一点,△、△都是等边三角形,若=3,=2,则△与△面积比为。
7、△中,∠=90°,是斜边上的高,=4,=,则=。
8、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O,E是的中点,交于F,则=。
9、如图,∥∥,=1:2,=15,=21,则=。
10、如图,∥∥∥,=2,=3.5,==,则=;=。
二、选择题
1、如图,要使△∽△,必须满足()。
(A);(B);(C)2=·;(D)2=·。
2、如图,△中,⊥于D,⊥于E,∠=90°,则与△相似的三角形个数为()。
(A)2;(B)3;(C)4;(D)5。
3、如图,△中,D是中点,∥,=1:3,则=()。
(A)1:2;(B)2:3;(C)3:4;(D)1:1。
4、如图,平行四边形中,O1、O2、O3为对角线上三点,且1=O1O2=O2O3=O3D,连结1并延长交于点E,连结3并延长交于F,则等于()。
(A)19:2;(B)9:1;(C)8:1;(D)7:1。
三、如图,已知矩形中,=10,=12,E为中点,⊥于点F,求长。
四、如图,D、E分别是△边和上的点,∠1=∠2,求证:·=·。
五、如图,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延长线上,连交于点F,∠=∠D,求证:·=·。
六、如图,△中,∠=90°,=8,=12,∠=30°,求线段长。
七、如图,等腰梯形中,∥,==5,=6,=12,E在上,=2,F为上任一点(点F与点A、点B不重合),过F作平行线交于G,设=,四边形面积为,(1)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2)取何值,⊥。
相似三角形分类练习题(3)
一、填空题
1、若,则=。
2、已知,则=。
3、如图,∠B=∠,=2:1,则=。
4、如图,∥,=4,=2,=5,则=。
5、如图,∥,=1:2,则△与△面积之比为。
6、如图,梯形中,∥∥,=4,=6,=5,则=。
7、如图,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O,=18,E为中点,连结并延长交于F,则=。
8、如图,△和△中,若,且△和△周长之差为10,则△周长为。
9、如图,△∽△,=5:3,=18,则=。
10、如图,△中,平分∠,=,=,=2,则=。
11、如图,是平行四边形,=2,则=。
12、如图,△中,∥,、相交于F,且,则=。
13、如图,△中,=15,、平行于,且将△面积三等分,则+=。
14、将长为的线段进行黄金分割,则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之差为。
15、如图,平行四边形中,延长到E,使=,延长到F,使=,交于G,交于H,则=。
二、选择题
1、如图,△中,∥,则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B);(C);(D)。
2、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分别为8和6,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A)4:3;(B)16:9;(C)2:;(D)。
3、如图,∥,=15,=9,=4,则长是()。
(A);(B);(C);(D)。
4、如图,∥,和相交于O,=4:9,则为()。
(A)2:1;(B)2:3;(C)4:9;(D)5:4。
5、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E,作⊥交于点F,如果=,=,那么用的代数式表示是()。
(A);(B);(C);(D)。
三、
1、已知:,求的值。
2、如图,菱形边长为3,延长到E使=2,连结并延长交延长线于点F,求的长。
3、如图,△中,∥,=1:2,=,求长。
4、如图,直角梯形中,⊥,∥,∠=60°,∠平分线交于E,⊥,=2,求长。
5、如图,是边长为的正方形,E是中点,和的延长线相交于F,垂直平分线交、于H、G,求线段长。
6、如图,△中,>,边上取一点D,在边上取一点E,使=,直线的延长线和
延长线交于点P,求证:。
四、(本题8分)
如图,△中,=,⊥,D为垂足,E为中点,交于G,=18,=15,求△面积。
五、如图,△中,点M在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作∥交于E,作∥
交于F,=102,设,四边形面积为,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