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本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2.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乡村地域都为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对外贸易总额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6.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7.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的是

A.新疆、安徽

B.四川、重庆

C.内蒙古、湖北

D.山东、陕西

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9.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中线调水其水源来自

A.长江 B.湘江 C.赣江D.丹江口水库

1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12.“西电东送”工程中的北线工程起点区

A.石油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丰富 D.天然气丰富1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①劳动成本②土地成本③科技成本④原料成本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①④

14.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全世界的荒漠都是荒漠化土地

C.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15.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16.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地形以平原为主②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丰富③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④田纳西河的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 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取缔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C.搬迁原有传统工业企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等新兴工业

18.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19.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发展提供契机

20.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文字处理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21.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2)该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是

(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高二地理9月月考答案(理)

1至20题:ACCAC CBADD DBBDC BDAAA

21(1)地区专门化

(2)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气候寒冷,利于牧草生长

38834 97B2 鞲23375 5B4F 孏o=Q28202 6E2A 渪22398 577E 坾>e33029 8105 脅,39811 9B83 鮃33476 82C4 苄

高一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 A . 黑子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日饵 (2)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 . 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 . 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 . 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 . 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2.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纬线相等 B . 纬线都比经线长 C . 经线都相等 D . 经线是个圆圈 3. 以下各地中,太阳能热水器销售情况最不理想的是() A . 四川盆地 B . 华北平原 C . 长江三角洲 D . 海南岛 4. 当我们欢度2011年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A . 近日点附近 B . 远日点附近 C . 冬至点 D . 夏至点 5.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 B . C . D . 6. 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 . 两者等长 B . 0°纬线约为0°经线的一半长 C . 0°经线稍长 D . 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7. 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 .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8. 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 . 日地距离适中 B .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 .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9. 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 . 氢和氧 B . 氧和氦 C . 氢和氦 D . 氧和氮 10.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 . 酸雨的形成 B . “磁暴”现象的产生 C .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 . 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1.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 . 星云 B . 小行星 C . 彗星 D . 陨星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文)试卷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30分) 1. (4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 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完全一致 C . 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 .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河北省和张家口市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⑥ D . ④⑤ 2. (6分) (2017高一下·三明期末)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 降水多 B . 风力大 C . 日照强

D . 气温高 (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 低矮、屋顶缓、窗小 (3)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 . 渔业 B . 林业 C . 种植业 D . 牧业 3.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居民则以面食作为主食 B . 华北平原聚落多为条带式,浙闽山区聚落多呈棋盘式或团聚状 C . 北方过去农村住房大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垒墙;南方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 D . “南船北马”是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色 4. (2分)(2018·浙江模拟) 特斯拉公司是一家以美国硅谷为基地,在纳斯达克上市专门生产纯电动车的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可利用GIS系统作综合分析,需调取的参考图层有() ①公共停车场分布图②交通线路图③住宅区图 ④电力网络图⑤充电设备生产商分布图 A . ①②③④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下列问题。 1.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54~197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1954~2014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 1974~199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 1994~2014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 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 劳动力短缺 B. 洪涝灾害更频繁 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 低温冻害更严重 【答案】 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1995到2000年间,从甲图可看出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湿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图乙中人口、 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都在增加,所以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据此 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不会低温冷害更严重,湿地减少,洪涝 灾害更频繁,据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劳动力更多,但由于耕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并未减少,据此

选D。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 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4题详解】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下图分别表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模拟)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12题;共50分) 1. (8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8年8月1日,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我国新疆等7省、自治区观测到了全过程。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2.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A . ①强②弱 B . ①强③弱

C . ③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压带 C . 西风带 D . 东南信风带 3. (8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月考) “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地分别是() A .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 B .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 C .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 D .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

(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 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C . 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D .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4. (4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 (4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时空地理特征分析”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特色之一,根据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高中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高一9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近日,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在做客上海科协大讲坛时表示,我国空间站有望于投入运转,而根据空间站“五舱”结构,首舱或可在前后上天。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国际空间站是进行空间研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扔出站外的垃圾属于 A.天体系统 B.天体 C.物体 D.自然天体 2.以下事物中,与其他几个选项类别有差异的是( ) A.太空中的人造地球卫星B.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的国际空间站C.升空后的“嫦娥一号”航天器 D.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 读下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 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 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 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天体是地球 B.哈雷彗星处在b系统 C.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 D.b系统中除c星球外还有存在生命的恒星 (人民日报8月12日)不久前,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局长透露,火星探测任务已经批准立项,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刘的末年,即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中国的火星计划终于来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5--6题。

5.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密度太大 C.大气几乎无保温作用 D.自转周期长 6.有关火星与地球的比较,正确的是 A.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短 B.火星的质量、体积、大气密度都比地球小 C.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比地球小 D.火星与地球一样都有氧气存在 天山网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 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7~8题。 7、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M B、N C、P D、Q 8、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示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9、10题。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意。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距离飞行,飞机的最初飞行方向是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2. 一架飞机从A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飞越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 小时后(从A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50°S,170°E) B. (40°S,170°E) C. (50°S,170°W) D. (40°S,170°W)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察最短距离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两地间最短距离为过球心大圆的劣弧。根据材料, A点的地理坐标为(60°S,10°E),B点的地理坐标为(0°,60°N),据上述知识可判断从 B飞往A最短距离的方向应为东南方。故正确答案为A。 【2题详解】 根据材料,由于过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所以经度数应与A点互补即170°W。飞机飞行 所走的路程为1100×8=8800km,同一经线上纬度差每差1°经线的长度为111千米,据此计 算可知飞机飞行所走的纬度约为80°,因此其到达的地理位置应为60+80-90=50°S,故其地 理坐标为(50°S,170°W)。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最短航线的判断:两点所在大圆(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 所得的圆)的劣弧;

1.典型大圆:经线(圈)、赤道、晨昏线(圈) 2.在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由东向西: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由东向西: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4.在赤道上:正东或正西 5.在同一条经线上:正南或正北 6.在同一经线圈不同经线上:过北极点,先正北后正南;过南极点,先正南后正北 3.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 B. EF处的坡度比CD处陡 C. 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 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图比例尺。 【详解】 图示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故反映的实际范围应比乙图大,A错误。由于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EF实际水平距离大与CD,D错误;而两幅图等高距一样,故EF坡度较小,B项错误。由于乙图的比例尺大,图幅相同,则乙反映的实际范围小,故内容更详细,C正确。故选C。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4-2015年秋季高二9月月考试题高二地理试卷

高二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内 1.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极洲 C.亚洲 D.北美洲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州 D.南极洲 3. 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 4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 5. 受夏季偏南风影响较小的东亚国家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蒙古 D. 朝鲜 6. 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 A. 里海 B. 贝加尔湖 C. 咸海 D. 苏必利尔湖 7.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C.日本将其称为“海上生命线” D.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8.与我国陆上直接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 A.越南、老挝、缅甸 B.越南、柬埔寨、老挝 C.越南、泰国、老挝 D.越南、菲律宾、缅甸 9.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山地多、平地少 B.多平原、少山地 C.多高原和盆地 D.山河南北延伸,相间分布 10.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11.关于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棉花在恒河三角洲 B.小麦在恒河平原 C.黄麻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D.茶叶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12.下列国家中,均与印度接壤的有() A.斯里兰卡、老挝、阿富汗 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 C.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 D.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读图回答13~15题。 13.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14.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C.A国于1998年5月11日到13日的48小时内,先后分两批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把中国说成是对其“潜在的最大的威胁”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16.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7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1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19.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20图1-3为某海域海底地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 A.b-c为大陆架,d为海沟B.b-d为洋盆,f为海岭 C.e为洋盆,f为海岭D.a-b为大陆坡,d为海沟

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12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 日期4日5日6日7日 最高气温(℃)21 14 13 11 天气状况晴多云阴雨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气 2.3 2.6 2.1 5 7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 2.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 及理由分别是 (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4.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 A.1月份B.6月份C.8月份D.10月份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中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某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5~6题。 5.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6.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 .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读10月25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L沿线区域的天气系统为 ( ) A.高压脊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8.此时甲地吹 ( )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各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是 ( ) 10.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多晴朗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狂风暴雨 11.右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动上升 B.无规律的变化 C.持续上升 D.没有明显变化 12.我国政府提出,到,单位GDP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F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13、14题。13.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 ) A.填海造陆 B.砍伐森林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1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 )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高一地理上册9月月考试卷1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汪清六中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平时我们肉眼看到的最多的天体是 A行星.B卫星C.恒星D.流星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陨星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酒泉基地上的人造卫星D.天空中飘动的云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4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5.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惟一有水的行星 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7.平时,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 8.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9.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可能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 D.可能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 10.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12.本初子午线是指 A、180°经线 B、0°经线 C、东西半球分界线 D、南北半球分界线 13.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30°N、10°W B.50°S、10°W C. 40°S、165°E D.10°N、165°E 14.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16.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7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最接近的() A.①B.②C.③D.④ 18.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中山开始传递。回答19、20题。19.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的区时是 A.10月13日1点 B.10月13日4点 C.10月13日12点 D.10月12日1点 20.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2019-2020学年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清北班) 解析版

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范围:必修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46小题)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 2. 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依图中的液流量与液流速率曲线形态,液流量与气温、日照有关,一天中,晴天的正午时段液流量最大,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夏季,气温最高,光照最强,C对。其它季节的气温较低,光照较弱,A、B、D错。

【2题详解】 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③对。树干脱皮,受阳光直接照射,会加快水分蒸发,①错。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不能提高耐能力,②错。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利于减少蒸发,提高耐旱能力,④对。D对,A、B、C错。 读某山地南北坡气候资料图,图中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A. 耐低温 B. 喜湿热 C. 喜温凉 D. 耐干热 4. 有关该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 B. 不存在永久积雪冰川 C. 植被都具有耐旱特征 D. 南坡为阴坡和背风坡 【答案】3. D 4. B 【解析】 【分析】 本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题详解】 该山脉山麓1月气温高于5 ℃、降水较丰富,7月气温高、基本无降水,故气候具有夏季干热的特点,为适应气候特征,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具有耐干热特征。D正确。 【4题详解】 图中7月气温高于1月,应为北半球,A错误。山麓温度最高大于15℃,该山海拔在2100m 左右,最高温度高于0℃,不存在永久积雪冰川,B正确。山腰地带降水较多,植被不耐旱,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10).doc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10)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庐山地质公园位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潮浑然一体,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完成下列问题。 1.庐山的地质构造属于 A. 地堑 B. 地垒 C. 背斜 D. 褶皱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A. 退田还湖 B. 围湖造田 C. 赈灾筹款 D. 建垸防水 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区不同时期荒漠化面积比例统计表(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3.21世纪锡林郭勒草原区严重荒漠化区域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过渡放牧②过渡樵采③过渡开垦④气候变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下列措施有利于锡林郭勒草原区防治荒漠化的是 A. 合理放牧 B. 禁樵禁采 C. 大量引水灌溉 D. 边治理边破坏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5.关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B. 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C. 植被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 D. 甲乙两河流主要依靠上游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6.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泥石流和滑坡 C. 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 D. 洪涝灾害 7.区内最重要的特产是( ) A. 甘蔗、黄麻 B. 棉花、石油 C. 水稻、石油 D. 茶叶、棉花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最大高差至少有4000米 B.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带,生态脆弱 C.位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河流以夏汛为主,有结冰期 9.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甲地地质结构不稳定,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C.乙地坡度更陡,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D.乙地降水量更集中,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中国的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 A. 谷地、平原 B. 盆地、平原 C. 高原、山地 D. 高原、谷地 11.基多位于赤道,但居民家中都安装壁炉,其主要原因是( ) A. 冬季寒冷 B. 受寒流影响 C. 降水多 D. 夜晚寒冷 12.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各地的聚落分布有所差异,请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读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图层信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精准解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合作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3.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D 2.B 3.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④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北部),土壤呈弱酸性,适于种植

茶叶,故山歌阵阵采茶忙。D对。梯田层层稻花香出现在南方地区;草原茫茫牧牛羊主要在内蒙古地区;翠竹青青有人家主要在南方地区;故选D。 【2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常绿阔叶林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与题不符合;②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正确;泥石流、滑坡灾害主要在降水较多的山区较多,不对;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不对。故选B。 【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③位于华北平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温度低,河流有结冰期(部分地段发生凌讯现象)。故选C。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5.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6.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②GPS③RS④GPRS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答案】4.C 5.A 6.D 【解析】 【4题详解】 地震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第一时间获取震区的卫星影像图,从而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数字地球系统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ABD错,故选C。 【5题详解】 在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装置是传感器,A正确,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地理(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综合题(40分)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习惯养成 内容知识与技能 总分 (卷面整洁) 分数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15-16题。 1.P点位于 A.南半球135oE B.北半球105oE C.南半球105oE D.北半球135oE 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下图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四点可能位于高空的是 A.A、B B.B、C C.C、D D.A、D 4.当A点气压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B.华北平原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东北平原积雪已经消融 D.黄河流域可能会发生凌汛 5.关于上图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A→B B.B→A C.D→C D.A→D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7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小题。 6.N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恒河平原下游 C.尼罗河三角洲 D.美国中央大平原 7.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西北风转东南风 D.东北风转西北风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题(10).doc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题(10)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完成1-3题。 1.该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 ) A.物流公司 B.煤炭开采企业 C.航天航空企业 D.钢铁公司 3. 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 ) A. 表面温度适宜 B. 能发可见光 C. 既公转又自转 D. 绕恒星运动 2015年3月20日出现了近16年来最大的一次日食。欧洲部分地区民众欣赏到了一场盛大的日食奇景。读“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图2),回答4~5题。 4. 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5. 日食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有( ) A.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B.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 产生美丽的极光 D. 给欧洲太阳能发电带来影响 分析下表,回答6-7题。 6.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D.表面温度高低 7.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公转轨道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8~9题。 8.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成反比 B.负相关 C.正相关 D.没有相关性 9.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干湿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太阳风暴轻轻擦过地球:2012年3月10日新浪网,新一波太阳风暴8日抵达地球,因喷发物质没有直接朝向地球,实际影响小于原先预报的“5年来最强”,电网、卫星或现代导航系统基本未受干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员昆切斯说,太阳风暴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8日11时(北京时间19时)左右,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开始冲击地球磁场,但冲击角度把风暴对地球磁场的实际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阅读材料,回答10~13题。10.太阳风暴的爆发( ) A.是太阳辐射增强造成的 B.是太阳大气剧烈变化的显示 C.表现为黑子数目减少、耀斑面积增大 D.表现为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增强11.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A.工人在户外作业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12.太阳风暴强烈爆发除影响通讯外,还会( ) A.使全球年降水量增加 B.影响GPS导航 C.使极光出现频率降低 D.影响自然带的季节变化 13.日全食时,能看见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 B.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光球、太阳风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本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2.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A.乡村地域都为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对外贸易总额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6.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7.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的是 A.新疆、安徽 B.四川、重庆 C.内蒙古、湖北 D.山东、陕西 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9.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中线调水其水源来自 A.长江 B.湘江 C.赣江D.丹江口水库 1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12.“西电东送”工程中的北线工程起点区 A.石油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丰富 D.天然气丰富1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①劳动成本②土地成本③科技成本④原料成本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①④ 14.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全世界的荒漠都是荒漠化土地 C.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15.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16.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94分) 1. (6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 夏季风势力强 C .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3)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2. (8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2)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4)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3. (6分)(2017·新课标Ⅱ)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4分)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