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湘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②求时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差。
(注意:角度和时间都是六十进制)
地方时
3.计算: 已知A地时间,求B地时间。
③求地方时: 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 ± 时间差
所在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东加西减)
地方时
3.计算: 已知A地经度,求B地经度。 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求B地的经度。 ①先计算出A、B两地的时间差(B-A) ②求经度差,将时差换算成经度差 ③判断经度,向东时间递增。
22日,ON的经线为:
A. 0°
B. 180°
C. 60°E
D. 120°W
B C
D 90°W
明确东早西晚(向东时间递增)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区时
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区时,又叫标准时.
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每往东1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 每往西1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
0时
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
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时间可能是(多选题):
A. 12月29日12时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ACD
2.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
东5区与东10区相差 5 个时区。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 西3区与西10区相差 7 个时区。 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东5区与西10区相差个 15 时区。 若两地注分意别问位题于东,西时区,则两 西3区与东8区相差 11 个时区。 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的差值。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件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件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 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
课时)课件湘教版必修1
学习 目标 定位
1.通过教具或示意图,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通过示意图或多媒体,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3.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教材活动指导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
解析答案
123 456
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解析 北京比广州纬度高,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之外)各地相等。
解析答案
答案
反思归纳 晨昏线及其特点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球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 线组成的,故又称晨昏圈。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 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也就 是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圆(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如右图所示,晨昏线具有以下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方法技巧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方法
依据
晨线(图中AB)
昏线(图中BC)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 自转法
夜进入昼的分界线 昼进入夜的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 时间法
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高考地理湘教课件第二章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湘教课件第二章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北半球河流
-1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3天津卷,8~9)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 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第1~2题。
-1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秋分,日落时间应接近18时。A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60°W为6时,因此
111.5°E为17:26,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图B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
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时间为12时,据此推算,111.5°E为17:56,在18:00之前且接近18时,
符合题意,B项正确;图C中,0°经线为24时,因此111.5°E经线为7:26,与题
-2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 °,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 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 小时。
-1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易错辨析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 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 的。 (2)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不断 交替而产生的。
-1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2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时间为3月21日前后或9
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

地球的自转-湘教版ppt

地球的自转-湘教版ppt

哥白尼的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旋转。 这一学说为地球自转提供了理论基础。
日心说的验证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天文学家逐渐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证明了地球确 实在自转。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地球自转的原因,即地球 自转是由于惯性力和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
昼夜交替
总结词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经历昼夜交 替现象,这是地球自转最明显的 地理意义之一。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呈现 东升西落的运动,从而使得地球 表面不同地区处于光照或黑暗状 态,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时差
总结词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出现时差,即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时间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出现时差现 象。例如,当东部地区迎来日出时,西部地区可能仍然处于夜晚。
05
地球自转的未来展望
对地球自转变化的研究
持续监测
通过卫星轨道测量、地磁观测和大地测量等手段,持续监测地球 自转的变化,以揭示其长期和短期的变化规律。
理论模型改进
基于观测数据,不断改进地球自转的理论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的准 确性和精度。
学科交叉研究
加强地球科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交叉研究,从多角度探究地球 自转变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自转现象,还为后来的天文学 、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现代科技对地球自转的精确测量和探索
精确测量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精确测量技术 不断进步,如激光测距、卫星轨道测 量等,使得对地球自转的测量更加精 确。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pt 湘教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pt 湘教版

返朴归真P14:(09重庆)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 逐渐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B.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B
【解析】根据公转方向,判断甲 处于近日点附近,1月初,乙处于 达到远日点之前约2个月的位置, 5月初,即从甲到乙期间,太阳直 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 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选B。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转动 特点: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自西向东 周 期 速 度 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动 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动
自 转
恒星日:自转 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 太阳日:自转 36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角速度:极点无,其他各地均为 15°/小时 线速度:极点无,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解析】如图所示,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来自北 极星的平行光线与地轴平行,图中∠A和∠B互余,∠C 和∠D互余,∠C=∠A,则∠B=∠D,∠B是当地北极 星的高度角,∠D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反过来通过测量 北极星高度,可以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
答案:(1)①42°N;②北极星高 度角(H)=当地的地理纬度。 (2)110°E。①先算出当地地方 时与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 时)的时间差;②根据两地时间差 算出两地经度差;③根据与120°E 的经度差,算出当地经度,某地经 度=120°E±经度差(如当地测得 北京时间大于12时,则用“-”; 如小于12时,则用“+”)
(2)此日在(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3)在图上标注每一条 经线的度数。
【空间思维建模】下图为“地球公转局部图”,阴影部 分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
3.不能熟练运用其基本特征做相应 的练习;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高考地理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

180°
西12区
西1区 零时 东1区
中央经线的度数(s(lhdíín)ùɡ区shu)=15 第六十九页,共238页。
东12区
×时区
(1) 已知经度(jīngdù)推算时区
第七十页,共238页。
(1) 已知经度(jīngdù)推算时区
A. 时区(shíqū)号=经度/15°
第七十一页,共238页。
昏 线
太阳(tàiyáng)直射点
第二十一页,共238页。
晨 线
太阳(tà iyá ng) 直射点
第二十二页,共238页。
昏 线
太阳(tàiyáng)直射点
第二十三页,共238页。
A N
B
第二十四页,共238页。
A N
B
第二十五页,共238页。
A N
B
第二十六页,共238页。
A N
O
B
时间
(shíjiān) 计算1.地方时及其计算(jì
suàn)
2.区时及其计算(jìsuàn)
3. 行程时间的计算(jì suàn)
4. 日期日界线时间计算
(jìsuàn)
第四十三页,共238页。
时间 (shíjiān) 1计. 地算方(dìfāng)时及其
计算
第四十四页,共238页。
时间 (shíjiān)
第四十六页,共238页。
(1) 已知两地(liǎnɡ dì)的经度和其中一 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第四十七页,共238页。
(1) 已知两地的经度和其中一地(yī dì) 的地方时,求另一地(yī dì)的地方时;
例:已知46°W的地方(dìfāng)时为 2002年4月30日14点30分,求98°E的地方 (dìfāng)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共3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共31张PPT)

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
判断下图节气及晨昏线
圆柱投影图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二:
1、水阳江孙埠中学河段孙埠中学河岸较陡 向阳河岸较缓是什么原因?
北半球右岸侵蚀严重,左岸堆积严重。 南半球左岸侵蚀严重,右岸堆积严重。
水阳江位于北半球,且孙埠中学河岸位于水 阳江右岸流水侵蚀严重,向阳河岸位于水阳 江左岸流水堆积严重。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72021/11/17November 17,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72021/11/172021/11/172021/11/17
B 的当地时间为( )
A、9月25日13时左右 B、9月25日5时左右 C、9月24日5时左右 D、9月24日13时左右
4.国际日期变更线
①为了避免全球的日期混乱,国际经度会议规定 _1_8_0__°__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 界线。
②在区时中,1800经线为12区的_中__央____经线,东 12区和西12区的钟表时刻__相__等___,但日期相差 _一__天___。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 _减______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 期应___加____一天。
3、已知A地位于1220E,B地位于270W,则当A地区时为9 月22日2点时, B地区区时为多少?
1220E÷15=东8区 270W ÷15=西2区(四舍五入) 区时差=8+2=10(同减异加)
所求区时=T已知区时±区时差(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2-10=-8,24-8=16即9月21日16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出时间=12-昼长/2 4、确定日出 日落时间: 日落时间=12+昼长/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点
B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物体水平运动 的方向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转
太平洋上空 热带气旋云图
1、昼夜交替
地球不透明, 本身不发光
晨昏线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自转法
N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夜进入昼 晨线 昼进入夜 昏线
晨线
S
昏线
7 北极
晨线
18点
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昼夜长短:
24点
昏线
晨线
A
7
12点
昼/夜时长=昼夜弧长/15°
1.3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地轴
2、自转 的方向
3、地球自转 的周期
4、地球 自转的角 速度与线 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轨道
2、公转周期
3、公转速 度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运动 轴心 方向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 时针转动)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 (7月初)慢,平均1度/天 近日点大,远日点小,平均30 千米/天
速 度

除南北极外都一样,15度/天
线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