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物理(福建卷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物理分类汇编:N单元 光学 电磁波 相对论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N单元光学电磁波相对论光的传播18.[2014·浙江卷]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18.CD[解析] 本题考查光速、光的全反射、折射、双缝干涉等知识.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长越短,波速越慢,故红光的传播速度比蓝光大,选项A错误;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能发生全反射,选项B错误;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由于光的折射,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深度要深,选项C正确;在空气中红光的波长比蓝光要长,根据Δx=ldλ可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大,选项D正确.8.[2014·天津卷] 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b两束,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A.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光所用的时间比b光长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比b光的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8.AB[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率、全反射、双缝干涉及光电效应等知识点,根据图中光线的偏转角度可以判断出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所以a光的频率大,在玻璃中速度小,通过玻璃所用的时间长,A正确;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B正确;发生双缝干涉时相邻条纹间的距离公式Δx=ldλ,由于b光的波长长,所以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C错误;由于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根据公式E k=hν-W得出a光照射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错误.3.[2014·四川卷] 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A .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B .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C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D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3.D [解析]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只要在没有发生全反射的区域,就可以看到光线射出,所以A 、B 错误;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所以C 错误;由v =c n得,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所以D 正确.34.(2)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 的半圆,AB 为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 = 2.(ⅰ)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 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ⅱ)一细束光线在O 点左侧与O 相距32R 处垂直于AB 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2)(ⅰ)2R (ⅱ)略[解析] 在O 点左侧,设从E 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θ,则OE 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所示,由全反射条件有sin θ=1n① 由几何关系有OE =R sin θ②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l =2OE 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l =2R ④(ⅱ)设光线在距O点32R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α=60°>θ⑤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所示,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OG=OC=32R⑥射到G点的光有一部分被反射,沿原路返回到达C点射出.13.[2014·福建卷Ⅰ] 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A BC D13.A[解析] 光线由空气沿半径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由玻璃砖射向空气时,在其分界面处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A项正确;光线由空气射向玻璃砖时,由于光线与分界面不垂直,所以除了有反射现象之外还应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D项错误;光线由空气沿半径射入玻璃砖时,传播方向不变,由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项错误.2.(2014·洛阳名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长一定会变长B.在机械横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C.a、b两束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中,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则可以判断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的大D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2.AC [解析] 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增大,由v =λf 得波长变长,选项A 正确;在机械横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是两个运动形式的速度,两者不存在联系,选项B 错误;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 由Δx =lλd知,a 光的波长小,频率大,折射率大,选项C 正确;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D 错误.3.(2014·北京顺义统考)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X28-1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1A .光束b 的频率比光束a 的频率低B .相同条件下b 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比a 光的大C .光束b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束a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D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照射该金属也能发生光电效应3.D [解析] 由折射定律sin i sin r=n 知,b 光的折射角小,折射率大,频率高,波长小,选项A 、B 错误,选项D 正确;由v =c n知,b 光在玻璃里的速度小,选项C 错误.图X28-46.(2014·焦作一模)彩虹是由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的.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如图X28-4所示,一束白光L 由左侧射入水滴,a 、b 是白光射入水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两条出射光线(a 、b 是单色光).下列关于a 光与b 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滴对a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光的折射率B .a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C .用同一台双缝干涉仪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 光相邻的亮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D .a 、b 光在水滴中传播的波长都比各自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要长E .若a 、b 光在同一介质中,以相同的入射角由介质射向空气,若b 光能够发生全反射,则a 光也一定能够发生全反射6.ABE [解析] 进入水滴时,由折射定律sin i sin r=n 知,a 光在水滴里的折射角小,折射率大,选项A 正确;由v =c n ,a 光在水滴里的速度小,选项B 正确;由C =arcsin 1n,a 光的临界角小,容易发生全发射,选项E 正确;a 光在水滴里的折射率大,频率大,波长小,由Δx =lλd,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选项C 错误;在真空和在水滴中,分别有c =λ0f 和v =λf ,则c v =λ0λ,故a 、b 光在水滴中传播的波长都比各自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要短,选项D 错误.9.(2014·湖北八校二模)图X28-8为由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的横截面,其形状是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 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 面的方向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 及AC 面上,结果所有从AB 、AC 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 面.(1)求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2)这些到达BC 面的光线从BC 面射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 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 面的距离d 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块?图X28-89.(1)3 (2)d >36a [解析] (1)从AB 面入射的光线,在棱镜中是平行于AC 面的,则光线进入AB 面时的入射角α、折射角β分别为α=60°,β=30°由折射定律知,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n =sin αsin β= 3. (2)如图所示,O 为BC 的中点,在B 点附近折射的光线从BC 面射出后与直线AO 交于D 点,只要屏放得比D 点远,光斑就会分成两块.由几何关系可得OD =36a 所以当屏到BC 面的距离d >36a 时,此光斑分为两块. 4.(2014·福州质检)ABCDE 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示意图,AB ⊥BC .由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 射出,且在CD 、AE 边只有a 光射出,光路图如图G11-2所示.则a 、b 两束光( )图G11-2A .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B .在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小C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较小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4.C [解析] 所有光在真空中有相同的速度,选项A 错误;在CD 、AE 边只有a 光射出,b 光发生了全反射,说明b 光的临界角小,在五棱镜中的折射率大,由v =c n知,b 光在棱镜里的速度小,选项B 错误;由折射定律sin i sin r=n 知,b 光的折射率大,折射角小,选项C 正确;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由Δx =lλd知,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选项D 错误.5.(2014·贵州六校二联)如图G11-3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11-3A.O1点在O点的右侧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C.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D.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红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E.若蓝光沿AO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5.BCD[解析] 由折射定律sin isin r=n知,蓝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入射角大,O1点在O点的左侧,选项A错误;由v=cn知,蓝光进入水中的速度变小,选项B正确;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束紫光,紫光折射率大,折射角小,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选项C正确;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束红光,红光折射率小,折射角大,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选项D正确;若蓝光沿AO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不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选项E错误.10.(2014·湖北八市联考)如图G11-8所示,在MN的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是玻璃介质,其折射率n=3,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个正三角形空气泡,其边长l =40 cm,顶点与屏幕接触于C点,底边AB与屏幕平行.一束激光a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1)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2)若任意两束相同的激光同时垂直于AB边向上射入空气泡,求屏幕上相距最远的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图G11-810.(1)40 cm(2) 80 cm[解析] (1)画出光路图如图甲所示.在界面AC ,入射角i =60°,由折射定律sin i sin r=n 解得折射角r =30° 由光的反射定律得反射角θ=60°由几何关系得,△ODC 是边长为12l 的正三角形,△OEC 为等腰三角形,且CE =OC =l 2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DC +CE =40 cm.甲 乙(2)作出入射点在A 、B 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得屏幕上相距最远的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PQ =2l =80 cm.光的波动性18.[2014·浙江卷]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B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 .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18.CD [解析] 本题考查光速、光的全反射、折射、双缝干涉等知识.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长越短,波速越慢,故红光的传播速度比蓝光大,选项A 错误;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能发生全反射,选项B 错误;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由于光的折射,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深度要深,选项C 正确;在空气中红光的波长比蓝光要长,根据Δx =l dλ可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大,选项D 正确. 8.[2014·天津卷] 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 、b 两束,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光所用的时间比b光长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比b光的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8.AB[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率、全反射、双缝干涉及光电效应等知识点,根据图中光线的偏转角度可以判断出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所以a光的频率大,在玻璃中速度小,通过玻璃所用的时间长,A正确;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B正确;发生双缝干涉时相邻条纹间的距离公式Δx=ldλ,由于b光的波长长,所以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C错误;由于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根据公式E k=hν-W得出a光照射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错误.电磁场电磁波6.[2014·天津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6.BD[解析] 本题是对玻尔理论、天然放射现象及多普勒效应等知识的考查,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A错误;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γ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不会发生偏转,C错误;观察者和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D正确.2.,[2014·四川卷] 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2.C[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A错误;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B错误;遥远天体和地球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遥远天体的电磁波由于相对距离发生变化而出现多普勒效应,所以能测出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C正确;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光速不变原理,D错误.6.(2014·开封名校联考)下列有关光纤及光纤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B.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C.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光波按其波长长短,依次可分为红外线光、可见光和紫外线光,但红外线光和紫外线光属不可见光,它们都不可用来传输信息D.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低,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大,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约为3.0×108m/s6.B[解析]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只要是光波,就能在光纤中传播,选项C错误;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小,选项D错误.相对论2.,[2014·四川卷] 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2.C[解析] 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A错误;常用的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B错误;遥远天体和地球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遥远天体的电磁波由于相对距离发生变化而出现多普勒效应,所以能测出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C正确;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光速不变原理,D错误.4.(2014·成都二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且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红外线是一种频率比紫外线还高的电磁波C.在干燥环境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后,来回抖动梳子能产生电磁波D.“和谐号”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的其车厢长度明显变短4.C[解析]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A错误;红外线的频率比紫外线低,选项B错误;在干燥环境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后带电,来回抖动梳子能产生变化的电场,从而产生电磁波,选项C正确;“和谐号”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的其车厢长度将略微变短,选项D错误.5实验:测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8.(2014·北京东城联考)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X28-7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60 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 mm,单缝宽d1=0.10 mm,双缝间距d2=0.25 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度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刻度.(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 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 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 mm.(2)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求得的波长值是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丙图X28-78.(1)2.191 7.868 1.893 (2)d 2L 2Δx 676 [解析] (1)对准第1条时读数x 1=(2+0.01×19.1) mm =2.191 mm ,对准第4条时读数x 2=(7.5+0.01×36.8 )mm =7.868 mm ,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 =x 2-x 14-1≈1.893 mm. (2)由条纹间距Δx =lλd 可得计算波长的公式λ=d 2Δx L 2,代入数据解得λ≈6.76×10-7 m =676 m.光学综合11.【选修3-4】(1)(6分)[2014·重庆卷] 打磨某剖面如题11图1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 、OQ 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磨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 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 边和OQ 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 边并反射到OQ 边后射向MN 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题11图1A .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 边发生全反射B .若θ>θ2,光线会从OQ 边射出C .若θ<θ1,光线会从OP 边射出D .若θ<θ1,光线会在OP 边发生全反射(2)(6分)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v 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题11图2所示的图像.y 1、y 2、x 0、2x 0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图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题11图211.[答案] (1)D (2)2x 0v y 1-y 22本题第一问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第二问考查波的图像.[解析] (1)D(2)设周期为T ,振幅为A .由题图得T =2x 0v ,A =y 1-y 22. 8.[2014·天津卷] 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 、b 两束,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 光所用的时间比b 光长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 光临界角比b 光的小C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 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 .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8.A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率、全反射、双缝干涉及光电效应等知识点,根据图中光线的偏转角度可以判断出三棱镜对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的大,所以a 光的频率大,在玻璃中速度小,通过玻璃所用的时间长,A 正确;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B 正确;发生双缝干涉时相邻条纹间的距离公式Δx = l dλ,由于b 光的波长长,所以b 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C 错误;由于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根据公式E k =hν-W 得出a 光照射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 错误.17.[2014·全国卷]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 nm 的光,在距双缝1.00 m 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 ,则双缝的间距为( )A .2.06×10-7 mB .2.06×10-4 mC.1.68×10-4 m D.1.68×10-3 m17.C[解析]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离公式.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Δx=ld λ,则d=lΔxλ=1.68×10-4 m,C正确.20.[2014·北京卷] 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 ,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sin isin 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A BC D20.B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是一道创新题,但本质上还是光的折射定律,本题给定信息“光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无论是从光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都要符合此规律,故A、D错误.折射率为-1,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同侧的折射角等于入射角,C错误,B正确.。
2014年福建省高考压轴卷试题与答案

2014年福建省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I 卷( 必考)每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3.位于原点的波源在t =0开始沿y 轴做简谐运动,它激起横波沿x 轴传播,当t =0.15s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P 点,则( )A.波长是0.4mB.该波源的频率是0.2HzC. P 点将向右运动D. P 点将向下运动解析:由图的波形图可读出λ=0.4m ,A 正确。
T=0.2s ,f=5Hz,B 错。
P 是向上运动,不迁移,CD 错。
14.两块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玻璃梭镜ABC 和A'B'C ’如图放置,AC与A'C ’间有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现有一细束单色光从图中O 点垂直于AB 面射入,从AB ’面射出,P 为入射光线所在直线与A .B ,的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 .出射点一定在P 点上方 B .出射点一定在P 点下方 C .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 D .若光从P 点上方射出,则光在未知介质中传播较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解析:AC 与A'C ’间有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可看成类似“玻璃砖”,则: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选C 。
未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大小如何未确定,A 、B 都未定。
若折射率大于玻璃的折射率,光从P 点上方射出,由n=c/v ,传播速度小,D 错。
15.下图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原理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并标示了电压和电流,其中输电线总电阻为R ,则( B )A .22U I R=B .22UI R<C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与电厂输出的电功率相等D .用户得到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小于电厂输出交变电流的频率解析:U 2=U 3+I 2R ,A 错,B 对。
有线路损耗。
C 错。
输电频率不变,D 错。
16.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
该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 ;最终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福建省2014各科普通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
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㊁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㊂ ( 摘编自‘ 学习时报“ 2013 年 10 月 28 日) 10. 下列对文章中 阅历”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㊃㊃㊃ A. 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㊂ B. 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㊂ C. 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㊂ D. 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㊂ 11.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㊂ (3 分) 答: 12. 请简述文章② ~ ④段的论述思路㊂ (3 分) 答: ( 二) 文学类㊁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㊂ (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 15 题㊂ 祖 屋 农 人 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㊂ 在 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 由喧嚣到沉寂, 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 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 珠㊂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㊂ 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㊂ 接下 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 祖屋的大门朝东南㊂ 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 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㊂ 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 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㊂ 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 的手艺㊂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㊂ 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㊁到地里干活之外, 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 也被我们称为 上首” 他那把椅子㊂ 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 爷稳坐上首,爸爸㊁叔叔㊁哥哥㊁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㊁敬酒㊁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㊂ 大桌子的旁边,是在农村被称为 憋来气” 的土炉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㊂ 冬天里,往炉边一凑,仿 佛冻透了的手脚㊁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间被暖了过来,有时接过奶奶递来的煎饼,贴在炉壁上 一烤,一股香气便悄悄弥漫开来㊂ 那被土炉子烙得焦黄的煎饼,至今烙在我的脑海里,抠都抠不掉 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踩着院子里叠了无数摞的几代人的脚印,我渐渐长大㊂ 祖屋却 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㊂ 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㊂ 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 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 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㊂ 我对燕子说, 佐罗先生, 你好 ” , 燕子 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 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孩子,我认得 ” , 奶奶在一旁边喂着鸡边对我说㊂ 噢,原来也是在变的㊂ 那时候,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在外面游荡累了,总要回祖屋住上几天㊂ 每到清晨,爷爷奶奶便会在院子里 说起话来㊂ 有时是催我们起床,有时则是云彩啦天气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原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话头 来打破这农家院的寂静罢了㊂ 早上飘荡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说话声,或许是我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最难 割舍的情愫㊂ 后来,没有了人气养着的祖屋,再也打不起一点点精神来㊂ 就像当年我的祖父,坐在他那把咯吱作响的躺 椅上,到最后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㊂ 没有悬念,一切都抵御不了岁月的磨洗㊂ 我的祖屋,虽然拼命挣扎着 力图站直身子,拼命挣扎着不被风雨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拼命挣扎着给这个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点记忆,但 在一个风雨之夜,最终还是轰然倒下 这当然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㊂ 若干年下来,我觉得那轰然倒下的身影, 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㊂ 现在,站在已无往日印迹的祖屋的院子里, 思绪纷扬㊂ 一阵从岁月深处的角落里吹来的风, 抚着我的耳 朵,轻轻告诉我: 她也经常思念过去㊂” ( 摘编自‘ 人民日报“ 2013 年 7 月 13 日) 13.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㊃㊃㊃ A. 祖屋深藏在 我” 的内心深处, 我” 担心 她 ” 被侵蚀或变质; 祖屋曾是 我 ” 的整个世界, 她 ” 陪伴着 我” 长大㊂ B. 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 石头砌垒的底层墙 ” 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 ” , 写出了祖屋的简 朴㊁雅致与厚重㊂ C. 文中写祖屋里的八仙桌及发生在它周围的生活片段,点明 爷爷 ” 在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现了 我 ” 家 的和乐融洽㊂ D. 祖屋里的 土炉子 ” 是 我 ” 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 它既可取暖又可烙饼, 用它烙的煎饼, 深深地印在 我” 的脑海里㊂ E. 文章生动描绘了祖屋形象, 突出 她 ” 的可亲可爱, 借此强调 她 ” 是 我 ” 的精神支柱, 她 ” 的倒塌令 我” 失魂落魄㊂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13. 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14. 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pq 倍 B.p q 倍C. qp 倍 D.3pq 倍 15. 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16. 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 1 =n 4<n 2 =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 、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 .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B .L 1、L 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C .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D .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17. 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 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18. 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
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
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A. 最大速度相同摇摇摇摇B. 最大加速度相同C. 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19. (18 分(1)(6 分))(1)(6 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 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cm和_______mm。
【精校】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解析: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必然可以发生折射,且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 、D 项错误,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如A 选项所示,A 项正确;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也会发生折射,且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 项错误。
答案:A2.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 A. pq 倍B.p q倍 C.q p倍 D.3pq 倍解析: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即绕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GMm mv RR=,解得GM v R =MR vpv M Rq地地地==C 项正确。
答案:C3.如下图,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解析:滑块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恒定,C 、D 项错误;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A 项中斜率表示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在增加,A 项错误,B 项斜率表示合速度在减小,B 项正确。
答案:B4.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D.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解析:题图中上面部分为高压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下面为低压输电,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P=UI ,U 越大,I 越小,则12I I <,A 项错误;低压供电时,输送电流较大,电线上的电压损失较多,灯泡两端获得电压较小,亮度较暗,B 项错误,D 项正确;根据电功率的公式2P I R =可知,R 1消耗的功率小于R 3消耗的功率,C 项错误。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福建卷) 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福建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第Ⅰ卷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pq 倍 B.p q 倍 C.qp 倍 D.3pq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D.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
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
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第Ⅱ卷必考部分功10题,共157分19.(18分)(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高考真题】2014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4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3.(6分)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A.B. C.D.14.(6分)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A.倍B.倍C.倍D.倍15.(6分)如图所示,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A.B.C.D.16.(6分)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17.(6分)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A.B.C.D.18.(6分)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二、解答题19.(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20.(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 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的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r 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③某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行”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少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甲图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量偏大的原因是.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21.(15分)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2.(19分)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
2014年福建高考物理压轴题解读

v
h
d
v
f
ΔP1S
BIL
v
f
I
ΔP2S
v
l
S=hd
压力差克服阻力:
F1P 1(dh)f
侧向通电后,新增了安培阻力:
F 2 P 2(d h )fB Id
P ( h d ) ( P 2 P 1 )(h d ) BId
电流:I=ε/(R+r)
B
M
d
I
N
h l
2014年福建 理综22题
厦门一中 黄垅水
2015.01
原题展示
22.(20 分)如图,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
管道的长为 L、宽度为 d、高为 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 M、N 是 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 S 和定值电阻 R 相连。整个管道置于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沿 z 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内始终充满电 阻率为 ρ 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 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 v0 沿 x 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 的摩擦阻力不变。 (1)求开关闭合前,M、N 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 U0; (2)求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的变化 Δp;
2个过程 横向电荷积累、流动
液柱
3个对象 磁场
电路
问题(1) :求开关闭合前,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
思考讨论 1. 已知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会形成电势差?
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管道的 长为L、宽度为d、高为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N是 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 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 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 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 速率v0沿x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Ⅰ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pq 倍 B.
p q 倍 C.q
p 倍 D.3
pq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
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
D.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
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
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
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功10题,共157分
19.(18分)
(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
(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r g=2.0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应并联一只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③某次试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 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
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识记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
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的识记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的识记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20.(15分)
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
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1.(19分)
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对到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
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
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
(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
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R
v m F 2
向)
22.如图,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管道的长为L 、宽度为d 、高为h ,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 、N 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 和定值电阻R 相连。
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沿z 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
管道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ρ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均以恒定速率v0沿x 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
(1)求开关闭合前,M 、N 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0; (2)求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的变化Δp ;
(3)调整矩形管道的宽和高,但保持其它量和矩形管道的横截面S=dh 不变,求电阻R 可获得的最大功率Pm 及相应的宽高比d/h 的值。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
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
29.[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横坐标v 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途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2)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TA<TB,TB<TC
B. TA>TB,TB=TC
C. TA>TB,TB<TC
D.TA=TB,TB>TC
30.[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
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