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福建卷)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福建卷)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学科(福建理综化学卷)解析版6.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 生石灰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B 盐类都可用做调味品C 铝罐可久盛食醋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D【解析】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本身不具有还原性,无法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A错;只有部分盐类可以作为调味品,B 错;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C错;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 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 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 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乙醇,A正确;乙烯与水加成可制取乙醇,B正确;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既是酯化反应,又是取代反应,D正确;乙醇与乙醛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各元素比例不同(化学式不同),两者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 将NH4Cl溶液蒸干制取NH4Cl固体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NaCl、Na2SO4两种溶液均不反应,与AlCl3、MgCl2反应均生成难溶物,无法通过现象来区别四种溶液,A错;NH4Cl受热易分解,B错;酒精与水能任意比混溶,无法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C错;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正确。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答案】:B【解析】②中的SiO2不能与浓盐酸反应,C、D错;常温下③中的N2与H2不反应,A错;B正确10. 下列关于0.10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CO32-B 25℃时,加水稀释后,n(Na+)与n(OH-)的乘积变大C 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 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HCO3-是弱酸根离子,无法完全电离,A错;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但n(OH-)却增大,所以n(Na+)与n(OH-)的乘积变大,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应该为:c(Na+)+c(H+)=c(OH-)+c(HCO3-)+2c(CO32-),C错;温度升高,促进HCO3-水解,则c(HCO3-)减小,D错误。

2014年高考福建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汇报

2014年高考福建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汇报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NaO溶Al(OKFeC溶Cu浓硝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应,④正确。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 -),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福建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小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I 127Fe 566.(2014福建理综,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D解析:A项,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常用作干燥剂;B项,对人体无害的一些盐类可作调味品,一些盐如重金属盐,有毒,不能作调味品。

C项,铝能与食醋反应,铝罐不能久盛食醋。

7.(2014福建理综,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纤维素水解可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酒精;乙烯与水加成可制取乙醇;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A、B、D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8.(2014福建理综,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只滴加氨水,NaCl 溶液、Na 2SO 4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AlCl 3溶液、MgCl 2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A 不正确;蒸干NH 4Cl 溶液,NH 4Cl 发生分解,得不到NH 4Cl 固体,B 不正确;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C 不正确;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D 正确。

9.(2014福建理综,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X 反应又能与Z 反应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强碱均能反应。

2014年高考福建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福建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 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应,④正确。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6分)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3.(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是()Y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6分)下列关于0.10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6.(6分)某电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7.(6分)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A .B .C .D .二、解答题8.(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ClO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 Cl﹣、ClO﹣(=1,2,3,4)的能量(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9.(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①该电化腐蚀称为.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0.25.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mol 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时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1.(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只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下列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e.立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m的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中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时需要的条件应是.(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a.含有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分析】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很多盐有毒,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常用Fe 粉等还原性物质做抗氧化剂,故A错误;B.NaCl可用作调味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等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剂,故B错误;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内部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铝罐不可以久盛食醋,故C错误;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D。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福建卷) 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福建卷) 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福建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第Ⅰ卷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pq 倍 B.p q 倍 C.qp 倍 D.3pq 倍 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闫雅琪的匝数n 1=n 4<n 2=n 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 1、R 2、R 3、R 4的阻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当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 1、A 2两表的示数相同B.L 1、L 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C.R 1消耗的功率大于R 3消耗的功率D.R 2两端的电压小于R 4两端的电压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

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

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第Ⅱ卷必考部分功10题,共157分19.(18分)(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6分)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3.(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是()Y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6分)下列关于0.10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6.(6分)某电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7.(6分)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A .B .C .D .二、解答题8.(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ClO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 Cl﹣、ClO﹣(=1,2,3,4)的能量(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9.(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①该电化腐蚀称为.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0.25.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mol 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时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1.(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只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下列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e.立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m的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中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时需要的条件应是.(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mol配位键.[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a.含有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分析】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很多盐有毒,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常用Fe 粉等还原性物质做抗氧化剂,故A错误;B.NaCl可用作调味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等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剂,故B错误;C.Al表面的氧化铝能与醋酸反应,内部铝能与醋酸反应,易被腐蚀,铝罐不可以久盛食醋,故C错误;D.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D正确,故选:D。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pptx

2014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pptx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分析】A.氨水与 AlCl3、MgCl2 溶液反应都得到白色沉淀,与 NaCl、Na2SO4 溶 液不反应,无法鉴别; B.加热蒸干氯化铵分解为氨气与氯化氢; 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离;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3.(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只滴加氨水鉴别 NaCl、AlCl3、MgCl2、Na2SO4 四种溶液 B.将 NH4Cl 溶液蒸干制备 NH4Cl 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4.(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
3 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 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学无止 境
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无止 境
2014 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NaCl+
H2O ═
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 KClO3 晶体而无其他
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mol Cl﹣、ClO ﹣(x=1,2,3,4)的能量(kJ)
x
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①D 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6分)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 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福建理综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之一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D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B)
X Y Z
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
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
③O2N2H2
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0.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 + c(H+) = c(OH–) + c(HCO3–) + 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 = 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正极反应为AgCl + e– = Ag +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A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23.(15分)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的。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 .Cl 2、Br 2、I 2的熔点
b .Cl 2、Br 2、I 2的氧化性
c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
d .HCl 、HBr 、HI 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 3晶体:
NaCl 溶液
NaClO 3溶液 KClO 3晶体 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 2O = NaClO 3 + 。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
出KClO 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 molCl –、ClO x –(x=1,2,3,4)的能
量(kJ )的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 是 (填离子符号)。

②B → A + 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24.(15分)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 、B 、C 、D 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铁皮制取铁红(Fe 2O 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

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 e (N O 3)2 + O 2 + (2n + 4)H 2O = 2Fe 2O 3·n H 2O + 8HNO 3,反应产生的HNO 3又将废
铁皮中的铁氧化成F e (N O 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t ℃时,反应FeO(s) + CO(g) Fe(s) + CO 2(g)的平衡常数K =0.25。

①t ℃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 (CO)∶n (CO 2) = 。

②若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FeO(s),并通入x molCO ,t ℃时反应达平衡。

此时FeO(s)的转化率 为50%,则x = 。

25.(15分)
焦亚硫酸钠(Na 2S 2O 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
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右图装置(实验产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 2S 2O 5。

装置Ⅱ中有Na 2S 2O 5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80℃,通电 Ⅰ 室温,KCl Ⅱ
Na2SO3 + SO2 = 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液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 a(O H)2溶液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1.[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
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
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晶体的天然矿
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在古地壳中被发现。

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
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

1 molNH4BF4含有
mol配位键。

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名称)。

a.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H2N-CH-COOH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③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6.D 7.C 8.D 9.B 10.B 11.D 12.A
31.(13分)
(1)1s22s22p1(2)b、c (3)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4)sp3高温、高压(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