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课件
七年级下册数学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知识要点】一.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首先用直尺作一条射线;(2)其次以射线的端点为圆心,以已知线段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射线于一点,该交点和端点之间的线段就是所求作的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线段的中点:4.作中垂线:5.作直角:6.作角平分线:7.等分角或等分线段:8.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二.尺规作图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1)过点〤,点〤作直线〤〤;或作直线〤〤;或作射线〤〤;(2) 连结两点〤〤;或连结〤〤;(3) 延长〤〤到点〤;或延长(反向延长)〤〤到点〤,使〤〤=〤〤;或延长〤〤交〤〤于点〤.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1)在〤〤上截取〤〤=〤〤;(2)以点〤为圆心,〤〤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3)以点〤为圆心,〤〤的长为半径作弧,交〤〤于点〤;(4) 分别以点〤,点〤为圆心,以〤〤,〤〤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〤,〤.3.尺规作图题的步骤要求:一般的几何作图题要有已知,求作,作法,证明等几个步骤,但一般只要求前两步.切记要保留作图痕迹.【典型例题】例1 如图,已知直线AB 和直线AB 外的一点P ,作一条经过点P 的直线CD ,使CD ∥AB .例2 已知如图,α∠和β∠,求作:AOB ∠,使∠AOB=∠α+∠β.例3 已知,如图线段AB ,求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例4 如图,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 ABOA BaβABP ·例5.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等于∠a 、∠β,这两角所夹的边等于c 如图,按下列步骤作出这个三角形.例6.如图,一束光线AO 照在镜面BC 上,OE 是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在镜面反射中,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利用尺规,你能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吗?试试看!【初试锋芒】1.作一条线段c b a AB -+=.2.作一条线段AB=2(a -b ). aβcab cA BOCEab3.(2008 杭州)如图所示,已知∠α、∠β,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一个∠γ.使得βαγ∠-∠=∠21(只须作出正确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大展身手】一.选择1.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A. 刻度尺,量角器B. 三角板,量角器 C .直尺,量角器 D. 没有刻度尺的直尺和圆规 2.下面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A .用量角器画出AOB ∠等于已知角α∠ B .用圆规和直尺作线段AB 等于已知线段aC .用三角板作已知直线AB 的垂线D .用刻度尺画线段AB=2cm 3.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A. 作射线的垂直平分线B. 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C. 作AOB ∠,使AOB ∠=α∠ D .以点O 为圆心作弧 二.作图1.(2005年 四川)如右图,内宜高速公路OA 和自雅路OB 在我市相交于O,在AOB ∠内部有两个镇C,D 若要修一个大型农贸市场P,使P 到OA,OB 的距离相等,且使PC=PD,用尺规作出市场P 的位置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DCB OA2. 作三角形的 (1) 角平分线;(2)中线;(3)高线(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 (2) (3)。
七年级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04 尺规作图的实践应用
作几何图形的中线
作几何图形的中线
首先确定给定图形的顶点,然后使用尺规按照中线的定义进 行作图。对于三角形,中线连接顶点与对边中点;对于平行 四边形,中线连接对角顶点。
注意事项
在作图过程中,要确保尺规的准确性,避免误差。同时,要 理解中线的性质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应用。
作三角形的高
作三角形的高
首先确定三角形的顶点,然后使 用尺规按照高的定义进行作图。 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垂直到 对边的线段。
注意事项
在作图过程中,要确保尺规的准 确性,避免误差。同时,要理解 高的性质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应 用。
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首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然后使 用尺规按照对角线的定义进行作图。 对角线连接平行四边形的相对顶点。
03
通过角的顶点,以角的边为半径,向外作弧,交角的两边于两点,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即为角的角平分 线。
详细描述
首先,确定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然后,使用圆规,以角的边为半径,从角的顶点向外作弧。接着, 将圆规的另一脚放在角的另一边上,同样以角的边为半径,从角的顶点向外作弧。最后,连接两个弧 的交点和角的顶点,得到的线段即为角的角平分线。
02 用尺规作线段
作已知线段的延长线
总结词
通过延长已知线段,我们可以得到新的线段。
详细描述
首先,确定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然后,使用直尺,从已知线段的一个端点出 发,沿着与已知线段相同的方向,延长一定的距离,得到新的端点。这样,我 们就得到了已知线段的延长线。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总结词
通过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点,使得该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为定值。
2024新人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6.2.2第1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 a,作一条线段 AB,使 AB=a.
第一步:用直尺画射线 AF;
第二步:用圆规在射线 AF 上截取
AB = a.
Aa
所以 线段 AB 为所求.
a BF
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
尺规作图.
探究新知
说一说
你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你能从比身 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义务教育(2024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几何图形初步 课件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2 线段的比较与计算 第1课时 比较线段的长短
学习目标
1.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 体会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了解两 点间距离的意义,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 质,并学会运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 这两点的距离.
探究新知
1.如图,这是 A,B 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 划时,为使 A,B 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请 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
B.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探究新知
2.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 两地间的河道长度 有什么变化?
两个端点的位置作比较.
C (A)
尺规作图
BD
探究新知
叠合法结论
A C (A)
A C(A) A (A)C
B
1. 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
B D 在C,D之间,那么 AB <CD.
B (B) D
2. 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与 点 D 重合 ,那么 AB = CD.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课件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 B’,使A’ B’=AB.
A
B
•作
(1) 作射线A’C’ ;
法
•示
范
(2) 以点A’为圆心, 以AB的长为半径 作弧, 交射线A’ C’于点B’, A’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
B’Βιβλιοθήκη C’做一做如图,已知 线段a 和两条互相垂 直的直线AB,CD。 (1) 利用圆规,在射线OA,OB, OC,OD上作线段O’A’,O’B’,O’C’, O’D’,使它们分别与 线段a 相等。 (2) 依次连接A’,C’ ,B’,D’,A’. 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形? 与同伴进行交流。
C
a
C’
b
B B’
A A’ O
D
D’
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c=a+b
a
b
能否作线段c = a – b ?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如图2—14,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 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 一条边缘为AB。 用直尺与 (1) 请过C点 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条边。三角板你画 得出来吗? (2) 如 D 试一试. B 果你只有 一个圆规 和一把没 有刻度的 直尺, A C 你能解决 这个问题 吗?
问题的本质
B D
A
C
E
上述问题: 用尺规(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相当于 “过点C作∠ECD等于已知角∠CAB.”
做一做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 ∠AOB。 求作: ∠A’O’B’ 使∠A’O’B’=∠AOB。
示
D
作 法 (1) 作射线O’A’; (2) 以点O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 画弧, 交OB于点D; 交OA于点C,
初中数学七年级《用尺规作线段与角》(第二课时用尺规作角)公开课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
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第2课时)
《基于UBD的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培育的研究》课题组成员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画一画
请用用量角器画∠AOB=50°.
思考
如果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解
(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 (3)以点D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弧于点F; (4)作射线EF,∠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变式练习 应用拓展
练习 1. 已知∠α,∠β,且∠α>∠β,用直尺和圆规
作∠AOB=∠α+∠β.
变式 ① 用直尺和圆规作∠AOB=∠α-∠β.
试一试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要求 1.按照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写出已知,求作,
尝试写出作法,并作图. 2.同桌互相交流作图过程,向同桌口头叙述作法.
导学新知 示范操作
例 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DEF,使∠DEF =∠AOB. 作法:
(1)在∠AOB上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 于点P、Q;
② 用直尺和圆规作∠AOB =2 ∠α.
课堂小结 分层作业
请同学们静思,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有哪些收获?
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课堂小结 分层作业
课堂小结 分层作业
必做题 利用尺规作图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选做题
阅读教材P156“数学史话”,并查资料 了解尺规作图的历史起源.
• 基于UBD的初中生逻辑推理素养培育的研究展示课
尺规作图 —初中数学课件PPT

广东中考
解:(1)如图,点A1的坐标为(﹣1,1). (2)如图.
数学
首页
末页
谢谢!
数学
首页
末页
4
数学
首页
末页
考点梳理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①作射线AB;②在射线AB上截取AC=a,则 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如图所示.作一条线段
等于已知线段是作有关线段的基础,利用它可以作 出已知线段的和、差、倍等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法:①作射线O′A′;②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 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③以O′ 为圆心,以O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④以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 于点D′;⑤过点D′作射线O′B′,则 ∠数学A′O′B′就是所求作的角,如图所示首页. 末页
数学
首页
末页
广东中考
解:(1)如图所示: (2)DE∥AC
∵DE平分∠BDC,
∴∠BDE= ∠BDC,
∵∠ACD=∠A,∠ACD+∠A=∠BDC,
∴∠A= ∠BDC,
∴∠A=∠BDE,
∴DE∥AC.
数学
首页
末页
广东中考
14. (2013广州)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 形(如图),把△ABD沿对角线BD翻折180°得到 △A′BD.利用尺规作出△A′BD.(要求保留作 图痕迹,不写作法).
数的学 面积.
首页
末页
课堂精讲
考点4平移作图、旋转作图和对称作图 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A2B1C2即为所求.
(3)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
90 32 9
360 4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

2021/12/12
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图4-4-3
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如图4-4-4,已知∠α,∠β和线 段c,求作△ABC,使∠A=∠α,∠B=∠β,AB=c.
图4-4-4 作法:如图4-4-5所示,(1)作∠DAE=∠α;(2)在射线AE上截取AB=c;(3)以 点B为顶点(dǐngdiǎn)在AB的同侧作∠ABF=∠β,BF交AD于点C,则△ABC就是所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题型 判断能否(nénɡ fǒu)作出三角形
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的依据有SSS,ASA,AAS,SAS,由这四种
依据完成即可.
例 利用尺规作图不能唯一作出三角形的是 ( )
A.已知三边
B.已知两边及夹角
C.已知两角及夹边 D.已知三个角
解析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fāngfǎ)有“SSS”“SAS”“ASA”“AAS”.三个角都分别
知识点 用尺规作三角形的类型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如图4-4-1,已知线段c,b和∠
α,求作△ABC,使AB=c,AC=b,∠A=∠α.
图4-4-1
作法:如图4-4-2,(1)作∠DAE=∠α; (2)分别(fēnbié)在射线AD,AE上截取AB=c,AC=b;
(3)连接B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E,F为圆心,大于 E1 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
2
BC于点D.则∠ADB的度数为
.
答案(dáàn) 100°
2021/12/12
图4-4-1
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解析 根据(gēnjù)已知条件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由∠ACB=80°,∠ABC=60° 可得∠CAB=40°,所以∠BAD=20°.在△ADB中,∠B=60°, ∠BAD=20°,D.已知两边和夹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线段的和、差、倍数等。
教学方法
教法
指导探索、研究、发现法
学
法
自主探索、研究、发现法
教具学具
准备
投影仪,常用的教学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巧设情景
导入新课
见后面
过
程
与
方
法
教学环节与步骤
课
堂
要
素
提
示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分层评价”(渗透探究的内涵)的教学特色
(力求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闷)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情感是力量的源泉”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搜索力、发现力、概括力、想象力、记忆力
思维力、操作力、应变力、创造力和自我调控力
教师活动(恰到好处的主导作用)
学生活动(体现充分的主体作用)
知
识
与
技
能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一、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你有什么办法?
巧布课外
作业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巧字体现在试题能面向生活,面向生产,面向社会,面向“三考”,能紧跟时代步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其能力)
(自编或从各种资料上精选试题,份量适中,不能给学生加重负担)
课本P64习题2.5:1、2。
课
后
记
(本课或本章节教学反思)
(2)如何作线段的和、差以及倍数。
(让学生上讲台操作,自由发挥)
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
记录事项
动手操作,可与同伴
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作业
教材p.64 习题2.5 第 1、2 题。
A A’ O B’ B
(3) 依次连接A’,C’, B’,D’,A’. 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形? 与同伴进行交流.
D’
D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线段等 于已知线段, 不要看似简单, 它却是最基本的几何作图 的方法. 数学中历史称之为几何基本作图法(一);
课外还要加强基本作图工具的使用, 特别是圆规的使 用要领与技巧要勤加操练. 练习中还要注意 几何语言表述的规范、 书写格式的规范 的训练。
北师大七年级(下)4沙头角中学 彭万保回顾 & 思考 考 回顾与思 ☞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可以作出很多几何图形, 你还记得我们是如何用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 段的吗?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 B’,使A’ B’=AB. 作法与示范: 作
(1) 作射线A’C’ ; (2) 以点A’为圆心, 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A’ C’于点B’, A’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 A a C C’ B’ O D’ B
图2-13
D
哈哈,是一个正方形,你对了吗?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p 64
1、如图,已知线段a和b,直线AB与CD垂直且相交于点O. 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1) 在射线OA , OB , a C OC上作线段O A’,OB’ ,OC’, C’ b 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 相等; (2) 在射线OD上作线段 OD’,使OD’ 等于b;
A
B
法
示
范
A’
B’
C’
做一做 做一做
如图2-13,已知 线段a 和两 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CD。 (1) 利用圆规,在射线OA,OB, OC,OD上作线段O’A’,O’B’,O’C’, O’D’,使它们分别与 线段a 相等。 (2) 依次连接A’,C’ ,B’,D’,A’. 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形? 与同伴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