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2)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物联网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物联网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物联网通信技术》理论课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与任务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物联网通信技术框架、通信技术的涵盖、典型应用与展望。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物联网通信具体技术如近距离通信技术,互联网领域的无线通信技术,电信领域的无线通信技术。

掌握构建物联网时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嵌入式系统、中间件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及定位技术。

并能了解泛在网、异构网及云计算与大数据。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组织形式采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辅以学生上网学习等手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鼓励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行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及网络互联的优势,拉近学生对物联网通信的认识,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物联网通信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际试验。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通过具体实验掌握常用物联网的通信特点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第一手有关物联网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常识,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物联网人才对数据传输网络类知识的基本要求。

三、实验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见附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的教学方式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根据场地和设备情况,运用多媒体与人机交互方式,以即一对一教授方式,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求:(1)考核方式:采用的考核方式应包括考勤、实做技能、实验报告、作品、考试等,选择其中3个以上作为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

(2)实验成绩评定:明确各种考核方式在实验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课内实验课成绩不合格者,本门课程不予通过;(3)实验室应提供格式统一的实验报告,并在相关教学文件中明确成绩评分标准;独立设课的实验按五级制打分,课内实验按照百分制打分。

嵌入式系统IO接口设计与应用评估试卷

嵌入式系统IO接口设计与应用评估试卷

嵌入式系统IO接口设计与应用评估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数据传输B. 进行算术运算C. 控制硬件设备D. 存储数据2. 在设计嵌入式系统IO接口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需要考虑的?A. 数据传输速率B. 系统功耗C. 可扩展性D. 硬件设备的复杂性3. 以下哪种类型的IO接口最适合于低速、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A. USBB. HDMIC.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D. PCIe4. 在嵌入式系统中,IO接口的延迟是如何计算的?A. 由数据传输量决定B. 由IO接口的物理特性决定C. 由系统时钟频率决定D. 由程序员编程决定5. 在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性能时,通常会考虑哪些指标?A. 传输速率B. 延迟C. 可靠性D. 兼容性6. 下列哪种IO接口标准是串行通信的?A.并行ATA (PATA)B.串行ATA (SATA)C.并行Centronics打印机接口D. USB7. 在设计嵌入式系统的IO接口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常会采用哪种类型的IO接口?A. 并行接口B. 串行接口C. 开关量接口D. 模拟量接口8. 嵌入式系统中的IO接口在硬件层面上通常是如何实现的?A. 通过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B. 通过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C. 通过微控制器D.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9. 在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兼容性时,主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兼容的设备类型B. 兼容的通信协议C. 兼容的系统架构D. 兼容的开发工具10.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性能?A. 通过实际测试B. 通过理论计算C. 通过仿真分析D. 通过用户反馈11. 在嵌入式系统中,哪种IO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A. USBB. HDMIC. SPID. I2C12.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常用的IO接口标准?A. PCIB. USBC.UARTD. I2C13. 在设计嵌入式系统的IO接口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性能B. 成本C. 可靠性D. 易用性14. 嵌入式系统中的IO接口通常具有哪些特性?A. 并行B. 串行C. 高速D. 低功耗15. 在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设计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A. 传输速率B. 功耗C. 抗干扰能力D. 可扩展性16. 下列哪种IO接口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最广泛?A.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B.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C.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17. 在设计IO接口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常会采用哪种策略?A. 接地B. 缓冲C. 扩频D. 屏蔽18. 在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性能时,通常使用的指标有哪些?A. 带宽B. 时序C. 误码率D. 信噪比19.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评估嵌入式系统IO接口设计的优劣?A. 通过实际测试B. 查看硬件文档C. 分析软件架构D. 询问供应商二、问答题1.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请简述其特点。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纠正版本)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纠正版本)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最近更新/ Revision : 2009.06.11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之填写说明:1、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我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课程描述的每一项目均需提供英文描述,关键项目和易产生歧义的项目同时采用中、英文撰写。

建议各位撰写人先参考几个国外高校的课程网站,以免英文专业术语出现太大偏差。

2、不同于其他非工科专业的课程描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描述须给出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详细教学规格说明,譬如:课后作业(Written Assignments)与实验项目(Programming Assignments 或Projects)的安排; 实验课的时间、地点和授课方式;以及TA课外辅导实验的安排等。

独立设有实验课的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为同一课程撰写单份课程描述。

所有课程的课程描述必须足够细致,使得学院可据此估算每门课程的教师与TA合计教学成本(含理论课与实验课)。

3、“课程编号”均采用“SE-”为前缀,后接3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前1位表示开课年级,后2位表示序列号)。

课程描述撰写人首先起草课程编号,学院将最后统一编号。

4、“课程描述”中至少应给出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这三部分内容。

5、“教材”通常指定1本,特殊情况允许2本,但不宜再多;“教学参考书”通常不超过5本,指定太多相当于没有指定。

凡英文原版教材,请务必列出国内引进影印版的相关信息(未引进影印版的教材其可用性会有问题,不建议采用!)以及中译版的相关信息;每一教材信息请在出版社前注明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并且务必注明ISBN编号(10位ISBN采用1-3-5-1分隔,13位ISBN采用3-1-3-5-1分隔)。

6、“理论教学内容”请注明每一知识点的教学用时,并且注意合计学时应与总学时栏目中的理论环节学时数保持一致。

嵌入式复习题

嵌入式复习题

选择题1、嵌入式系统有硬件和软件部分构成,以下(C)不属于嵌入式系统软件.A。

系统软件 B. 驱动 C. ADS软件 D。

嵌入式中间件2、ARM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有( C )种.A. 5 B。

6 C. 7 D。

83、ARM寄存器组有(D )个寄存器。

A、7B、32C、6D、374、下列CPSR寄存器标志位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D)。

A。

N:负数 B. Z:零 C. C: 进位 D. V: 借位5、ARM复位异常的入口地址是( A ).A、0x00000000B、0x00000008C、0x00000018D、0x000000146、下列描述不属于RISC计算机的特点的是(C)。

A.流水线每周期前进一步. B.更多通用寄存器。

C.指令长度不固定,执行需要多个周期.D.独立的Load和Store指令完成数据在寄存器和外部存储器之间的传输。

7、关于μCOS-II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任务可以有类型说明B、任务可以返回一个数值C、任务可以有形参变量D、任务是一个无限循环8、μCOS-II操作系统不属于( C).A、RTOSB、占先式实时操作系统C、非占先式实时操作系统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9、实时操作系统中,两个任务并发执行,一个任务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信息,或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成为(A).A。

同步 B。

互斥 C。

调度 D. 执行10、每种嵌入式操作系统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吸引相关用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嵌入式Linux提供了完善的网络技术支持;B. μCLinux是专门为没有MMU的ARM芯片开发的;C. μC/OS—Ⅱ操作系统是一种实时操作系统(RTOS);D. WinCE提供完全开放的源代码。

11、存储一个32位数0x12345678到2000H~2003H四个字节单元中,若以大端模式存储,则2000H存储单元的内容为( D).A、0x21B、0x68C、0x65D、0x0212、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分别是(D )位的。

2院应本新课表

2院应本新课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2009级本科)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级本科)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级本科
应用型本科
嵌入式方向 27人 1、2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1— 10)孙安青 2516教室 应用电子方向 35人
专升本
09011303
57人
09011304
7、8
大学英语(3—16)史鸿雁 2226
7、8
7、8
1、2
通信原理(1-14)赵响 9202
数字电路与EDA技术(1—10)陈小毛 2324
1、2
3、4 三 5、6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1— 10)孙安青 2516教室
显示技术(1—10)朱勇2324
通信原理(1-14)赵响 9401
3、4 三
ASIC设计原理及应用(1—10) 谢跃雷3514
C语言程序设计(1—10)归发弟(电教)2324
58人 1、2
通信原理(1-14)赵响 9401
3、4 一 5、6
通信原理(1-14)赵响 9202
数字电路与EDA技术(1—10)陈小毛 2324
3、4 一
就业指导(1—12)丰硕 2226
电源技术(1—10)童有为 9401
5、6
7、8
电源技术(1—10)童有为 9206
7、8
1、2
数字信号处理(2-13)严素清 9202
5、6
7、8
7、8
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11—15) 宾辰忠 2324
数字信号处理(2-13)严素清 9401
1、2
3、4 四 5、6
数字信号处理(2-13) 严素清
9202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独立思维的氛围,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开发流程和步骤、工程师设计的方法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方式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学生按一人一实验箱训练独立完成操作或分组按项目要求共同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严格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项目设置、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一】嵌入式软件的基本使用【实验项目二】串口通讯实验【实验项目三】汇编指令实验【实验项目四】ARM处理器工作模式实验【实验项目五】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实验【实验项目六】LED显示实验【实验项目七】键盘及数码管驱动实验【实验项目八】A/D接口实验【实验项目九】D/A接口实验【实验项目十】LCD驱动实验【实验项目十一】触摸屏实验【实验项目十二】µC/OS-Ⅱ在ARM上的移植实验【实验项目十三】绘图的API函数实验【实验项目十四】系统的消息环实验【实验项目十五】列表框控件的使用实验【实验项目十六】文本框控件实验【实验项目十七】多任务和系统时钟实验五、实验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总分10~20%;2、实验成绩评定按实验操作占70%、实验报告占30%计算。

执笔人:专业负责人: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制定日期:年月日。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本科)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本科)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课程地位《嵌入式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程,在“计控管” 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属于控制类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检测和优化管理的基础。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是目前自动化装置实现的首选技术,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组成;掌握典型的ARM嵌入式处理器的硬软件特点和开发方法。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具备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组成,在思政教育方面理解其在建设各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2.掌握典型的ARM嵌入式处理器的硬软件特点和开发方法。

3,掌握典型的ARM嵌入式开发技能,为工程中自动化仪表和系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打下技术基础。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学和综合性实验等途径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主要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产品的硬软件资源、开发工具、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

并将实例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熟悉嵌入式系统技术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引入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自学,针对某些较为容易理解或先期讲解较为充分的知识点,列出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训练、形成良好的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综合性实验,学生在理解和熟悉硬软件资源和开发工具基础上,设计系统方案并实施,给出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结论。

实现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协助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ARM处理器概述掌握ARM处理器的架构了解STM32系列ARM处理器的特点与性能掌握ARM处理器系统的开发要点了解如何提高ARM处理器的开发技能第二章STM32应用基础了解STM32系列处理器选型指南掌握STM32处理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管理、时钟管理、存储结构与映射第三章STM32常用固件库的使用与编程了解STM32固件库概述掌握STM32外设固件库调用基础和各类固件库第四章GPIO端口的结构与编程应用掌握GPIO的硬件结构和功能、锁定与配置机制掌握I/O端口外设的映射、GPIO寄存器了解GPIO编程应用第五章STM32处理器的中断技术掌握STM32中断通道的管理、中断优先级的设置、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了解STM32中断编程实例第六章STM32定时/计数器的编程应用掌握通用定时器TIMx的结构、RTC的功能与操作掌握系统时钟SysTick的功能与使用、看门狗定时器的功能与使用了解定时器的编程应用实例第七章串口通信技术与编程应用掌握USART的功能和内部结构、寄存器、收发格式、波特率的设置、硬件流控制、中断请求与模式配置了解USART编程应用实例第八章A/D转换器的接口与编程应用掌握ADC的主要特征与架构、通道选择与工作模式、校准与数据对齐、寄存器与中断了解ADC应用编程实例第九章STM32处理器综合应用实例掌握各应用原理了解各应用编程五、课程学时安排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表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表考核类别考查注:试卷中,课程目标1总分C1。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题一 答案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题一 答案

答案及评分细则课程名称:_嵌入式系统开发_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 2012年月日考试时长:120分钟一、判断题(共15分,共15题,每题1分)1.T2.F3.T4.T5. F6.T7.F8.F9.F10. T11. F12.T13.F14.F15.F二、单向选择题(共20分,共10题,每题2 分)1、D2、D3、B4、D5、C6、C7、B8. C9. D10. C三、填空题(共20分,共20空,每题1 分)1.乘加操作、SIMD类操作、零开销循环指令、多媒体加速指令。

2.动态性、并行性、异步独立性。

3.取指令、译码、执行、写寄存器。

4.外部中断。

5.SWI ,INT 。

6.防止地址越界和防止操作越权。

7.存储器映射编址,I/O映射编址。

8.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四、简答题(共30分,共5题,第4题为9分,第5题6分,其余每题5分)1.答:任务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无限循环的程序段的一次执行,是实时内核调度的单位,具有动态性、并行性和异步独立性等特征。

(1分)其中:1)动态性是任务状态是不断变化的,任务状态一般分为就绪态、运行态和等待态。

在多任务系统中,任务的状态将随着系统的需要不断进行变化。

(1分)2)并行性是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任务,这些任务在宏观上是同时运行的。

(1分)3)异步独立性是每个任务各自按照相互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运行,走走停停。

(1分)任务和进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任务的属性中(任务控制块中)包含了于时间相关的参数,比如:优先级别、周期、计算机时间、截止时间等,而内核对认为进行调度时,必须参考并遵循这些参数以确保任务的实时性与确定性。

(1分)2.学院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考场教室__________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 3 页 共 6页答:第28到31位为条件标志位 (1分):–N = ALU 产生负数结果 (0.5分)–Z = ALU 产生结果是0 (0.5分)–C = ALU 操作产生进位或借位 (0.5分)–V = ALU 结果溢出 (0.5分)(2分)评分细则:见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1页(共8页)
试题编号:
重庆邮电大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期末)(A卷)(闭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任课教师:李勇、蒋建春、程安宇、岑明;出题教师:谢昊飞)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答:1、功能特定性;2、规模可变性;3、实时性与稳定性;4、系统内核小;5、专用型强;6、系统精简;7、高实时操作系统;8、具有专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答对其中5个,即给5分,其余没对1个给1分。

2. 简述哈佛体系结构。

答:它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构,目的是为了减轻程序运行时的访存瓶颈。

(2分)由于程序指令和数据指令是分开组织和存储的,执行时可以预先读取下一条指令,指令和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数据宽度。

(3分)
3.简述ARM 的7种处理器模式。

答:
答对其中1个得1分,3个得2分,5个得4分,7个得5分。

4.简述不可剥夺型内核与非占先式调度的特点。

 
答:不可剥夺型内核与非占先式调度的一个优点是响应中断快。

任务级响应时间比前后台系统快得多。

(2分)另外一个优点是几乎不需要使用信号量保护共享数据。

(2分)缺点是不可剥夺型内核的任务级响应时间是不可确定的,完全取决于什么时候释放CPU。

(1分) 
二、原理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5. 分析ucos-II的任务状态图,并给出状态间迁移的简要说明。

在多任务环境下,各个任务被内核进行切换,在不同的状态间进行转换,如上图所示。

最常见的是将任务的运行划分为4种状态。

 
休眠(DORMANT):指任务驻留在存储空间内,还没有被操作系统激活; 
就绪(READY):任务运行的条件已经满足,进入任务等待列表,通过调度进入运行。

 挂起或等待(WAITING):任务被阻塞,等待事件的发生。

 
运行(RUNNING):任务获得CPU使用权,执行相应的代码。

 
注:给出图形给6分。

4种状态描述每个给1分。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2页(共8页)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3页(共8页)
6. 绘图说明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答:
主要由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D/A 转换器、比较器以及时序和控制逻辑等部分组成。

(1分)它的实质是逐次把设定的SAR 寄存器中的数字量经D/A 转换后得到电压Vc 与待转换模拟电压V 。

(2分)进行比较。

比较时,先从SAR 的最高位开始,逐次确定各位的数码应是“1”还是“0” 。

(1分)
7. 根据下面的存储空间示意图,已知压栈操作前寄存器和堆栈区的状态,那么执行完STMFD SP!,{R0-R7,LR}指令后,SP 寄存器和堆栈区存储单元的数值为多少? 答:
注:SP 和相应的存储单元每对1个给1分。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4页(共8页)
8. 以3×3键盘为例绘图说明矩阵扫描原理? 答:
(5分)
矩阵键盘工作原理:它的行线与按键的另一个引脚相连,平时列线设置成低电平,没有按键被按下时,行线保持高电平,如果有按键按下时,行线拉成低电平。

这时候,控制器的分析出有按键按下,但是只能判断出现在那一行,不能判断出在那一列。

(2分) 因此还需要进行键盘扫描,以确定具体哪个按键按下。

下表说明以上图中键9按下时,键盘的扫描过程。

(3分)
9. 绘制图形说明ucos-II的邮箱工作原理。

 
答:消息邮箱(简称邮箱)使用一个1个指针变量,把一则消息放到邮箱里面。

一个或者多个任务可以接收这则消息。

发送消息的任务和接收消息的任务约定该指针的内容就是消息的内容。

(2分)使用邮箱前,必需先传经一个邮箱。

需要接收消息的任务记录在邮箱的消息等待队列中。

当邮箱不为空时,内核调度将此消息送给消息等待队列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其它任务如果等待超时,转入就绪状态。

(3
分) 
(5分)
三、分析与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0. 采用µC/OS-II操作系统,创建两个任务mytask和yourtask,其优先级分别为10、20,堆栈空间均为100字节。

Mytask申请互斥信号量my_sem, yourtask任务执行的最后会释放互斥信号量my_sem。

编写相应程序代码,完成上述功能。

(15分) 
要求:(1)定义堆栈空间、优先级; 
(2)写出mytask、yourtask任务函数; 
(3)写出main主函数。

解:(1)#define STACKSIZE 100 
 #define mytask_prio 10
#define yourtask_prio 20
OS_STKmytask_Stack[STACKSIZE]={0}; 
OS_STK yourtask_Stack[STACKSIZE]={0};
堆栈定义1分,优先级定义1分。

(2)void mytask(void *pdata){//mytask 任务 4分 
INT8U err; 
pdata = pdata; 
for(;;){ 
OSSemPend(my_sem,0,&err);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5页(共8页)

void yourtask (void *pdata){// yourtask 任务 4分 
INT8U err; 
pdata = pdata; 
for(;;){ 
OSSemPost(my_sem); 
} 

(3)
OS_EVENT * my_sem;//5分
void main(){
OSInit();
my_sem =OSSemCreate(1);
OSTaskCreate(mytask, (void *)0, & mytask_Stack [STACKSIZE - 1], mytask_prio);
OSTaskCreate(yourtask,(void *)0,& yourtask_Stack [STACKSIZE - 1], yourtask_prio);
OSStart();
}
11. UART串口的发送寄存器UTXH0的地址为0x1D00020且它的状态寄存器如表1所示,请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寄存器宏定义;//5分 
(2)给出发送函数的流程图;//5分 
(3)写出发送函数代码。

//5分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6页(共8页)
表1 UART 状态寄存器
 解:(1)#define UTXH0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1D00020) //
#define UTRSTAT0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1D00010) 
(2) 
(3
)void Uart_SendByte(unsigned char uartnum, unsigned char data){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7页(共8页)
while(!(UTRSTAT0 & 0x2)); //Wait until THR is empty. Delay(1); 
UTXH0=data;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试卷第8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