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老年护理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研究

要间断性护理,
3.我国注册护士达278. 3 万,每千人口护士数为2. 05 人 4.2013年止,注册护士278. 3 万,但无老年专科护士的数量公布
一、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二)老年护理起步晚、发展落后
(1) 老年护理教育起步晚 。研究结
老年人的专科医院、病房、门诊在医 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老年专业委员会 老年人的专科医院、病房、门诊在医疗机构中所占 老年人的专科医院、病房、门诊在医疗机构中所占比重比较低 比重比较低疗机构中所占比重比较低历层次偏低, 大多未接受专业教育; ( 2) 从事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 社区护理则刚刚起步 持证率偏低,无证上岗较常见; ( 3) 老年护理行业职 ( 2) 老年护理服务落后
老年专科护士发展前景
临床护理专家
老年服务事业
社区护理实践
的合作者
者和指导者
专科护理研究 者
三、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
工作场所
工作质量
三、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工作岗位
医院护士层级管理
设立专科护士岗位
(一个医疗机构在一个专业领域聘用
1~2 个专科护士)
三、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4.争取在《护士条例》实施的基础上,于2015年启动《护士法》的调研起 草工作。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目录
一、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二、国外先进养老护理体系
三、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四、老年专科护士人才需求 五、老年专科护士培养
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 老年专科护士
国外培养 国内培养
1. 美国—全方位养老服务项目
1. 老年人服务相关法律保障
20世纪60年度颁布相关法律,明确服务项目、确立老年服务目标
老年服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老年服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催生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机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上的养老服务需求也明显提高。
因此,必须靠社会,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根据民政部最近统计,全国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目前,全国只有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这个专业,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掌握老年人生活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康复保健与疾病照护的高级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健康咨询指导人才老年产业管理等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培养合格的老年人服务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老年服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的相关问题:一、社区养老服务人才1、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指老年生活在家中,由社区建设的社区养老中心提供生活、精神服务。
不需要入住机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社区内设机构进行服务,服务以助餐就餐、上门助浴、家政服务、日间照料、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通过上门和日托的形式进行。
社区养老实际上就是社区内部的公共服务,帮助老人在不入住机构的同时能够享受机构式养老,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近服务。
是我国养老体系中目前大力推行的养老模式。
2、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是针对年龄大、身体活动不方便、空巢等老年人群提供帮助生活与精神的帮助。
3、养老服务人才养老服务人才是指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养老管理人员,以及家庭照护人员、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
需要具备工作中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创新和创造能力,评估需求和规划服务对象照护能力,管理和提供服务对象照护的能力,评估服务对象照护结果的能力。
二、老年服务人才培养问题1、人才数量紧缺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老年人群当中大约超过4000万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按照国际标准需要大约20万专业护理人才与1300万养老护理人才。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老年护理教学在目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缺乏更新和多样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教学方式滞后,无法与时俱进,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以上对策,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护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提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打造更加完善的老年护理教学体系,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策、结论、展望、建议、改进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护理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年护理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成为制约老年护理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深入探讨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以及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变得迫在眉睫。
当前,老年护理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
教学设备陈旧、教学人员配备不足、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前沿性,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不足。
教学方式滞后,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老年护理教学现状的分析迫在眉睫,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的质量,必须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老年护理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护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疾病情况。
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探讨

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探讨【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积极地采取对策措施,鼓励吸引更多护理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护理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职护生;养老护理;职业认同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现我国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数量不足。
养老机构中存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体制不完善、专业素质较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养老护理质量和社会认同度[1]。
我们前期对济宁市24家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现状调查结果与其一致。
为使护理专业学生积极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现我们对高职护理学生进行了关于养老护理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三二连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016级、2017级共计368人。
在调研养老机构、咨询专家、查阅相关文献、课题组研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问卷发放前向学生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采用问卷星完成调查内容,施行匿名方式填写。
2数据处理运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百分制表示。
3结果3.1学生一般资料见表1表1 学生一般资料(n=368)4讨论4.1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老年护理服务形式主要有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照护等[2]。
目前,我国注册护士大多数从事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从事社区与居家养老的护理人员数量很少,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更少,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主要来自于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工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专业化程度很低[3]。
4.2护生的一般资料分析由表1可见:女生依然是护理专业的主力军;护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以农村居多,且多为非独生子女。
基于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的SWOT分析

基于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基于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进行SWOT分析。
在通过对该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发现其优势在于对老年护理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机会在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劣势和挑战,如教育资源匮乏和竞争激烈。
在总结出该专业的优势和机会可为社会提供更多老年护理人才,建议应对劣势和挑战需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提高竞争力。
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挑战。
【关键词】老年护理专业, 高职院校, 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会, 挑战,应对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久以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护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应当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开展相关专业。
老年护理专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也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年护理专业已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的情况仍比较薄弱,学科发展不够成熟,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
有必要对基于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专业进行SWOT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老年护理专业的SWOT分析,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把握领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同时加以改善劣势,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做出贡献。
1.2 目的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水平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老年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培养专业化老年护理人才,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质量: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具备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老年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对精细化护理的需求。
2. 推动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老年护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提升整个行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老龄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已达到249.4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9%。
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对社会和各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养老服务产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而被提出的。
随着人们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的培养,有望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有力途径。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所面临的挑战随着老龄化意识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情况并不如此简单。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学科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最基本的学科体系建设还没有形成。
很多院校的养老服务专业,还是采用“照抄照搬”的模式,参照抄袭外国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中国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另外,与其他学科比较,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较低。
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这个专业的前景和出路,以致于人才的储备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只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弥补尚不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人才缺口。
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应当紧密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展开。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注重学科建设,既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前沿性和与时俱进性,又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阐明养老服务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对于老年人的政策和法规。
2.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具备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和心理疏导的能力。
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实践研究

2023-11-03•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实践•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成效与展望•结论与建议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03产学研结合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能够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背景01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02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研究意义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满足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求。
0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体系。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国外研究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同时,国外研究也关注了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为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专家意见,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1研究方法与内容23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实践探索;基于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展望。
03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根据产业发展调整教育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产业与教育相结合在高职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山东省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与管理的专业定位 ,可 以将现有山东省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定 山东省 2 0 1 4 年5 月下发的《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 位为能胜任老年服务与老年事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 务业 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 : 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 技工院校增 才。 设养老服务 和管理专业 , 加快培养老年医学 、 康复 、 护理 、 营养、 心理和 2山东省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工作等专业 人才, 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 。2 0 1 4 年1 1 2 . 1招生困难。2 0 0 8年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 月山东省继续下发 《 山东省 民政厅关于对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补助 理专业 , 是山东省首家开设= 专业养老人才培养的高校 , 但是因为招生 情 资金 申 请审批的公告》 , 从资金上给高校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况不好 , 近两年已停止招生 ; 山东英才学院老年服务与管 2 0 1 3 年只招 以上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不管国家还是 山东省都极其重视养老服 到专科学生 3 3人, 与迅速膨胀的社会养老需求相去甚远 。从这两所高 务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但是国家还没有制定专 门的养老人才职称评 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养老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但是 定体系 , 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能得到有效承认, 这需要政府 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并不青睐养老服务专业。 在后续的工作 中尽快出台适应 人才发展需求的相关政策。 2 . 2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首先养老服务专业是近几年刚开设的专 山东省从政策和资金上都为高校养老服务专业的简历和发展提供 业, 有的学校是直接 由护理专业发展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 这样导 支持 , 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 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首先高校 致专业发展不均衡,而且养老服务是一个 比较复杂的产业 ,涉及到医 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 , 引进和培养对 口师资力量 , 特别是养老专业双师 学、 法律 、 管理等多个学科, 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 因此对 口师资 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建成—批改革创新示范专业点。 其次高校要灵活 力量并不强 。 其次我国目前养老服务的相关教材发展并不成熟。 虽然现 设置培养模式 ,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结合 , 专业相关课程的考试 有很多与养老服务产业相关 的书籍 , 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 再次养老服 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筹进行, 使得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 获得 务专业人才强调实操性 ,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要特别强调理 论联系实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对于已取得养老服务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 际, 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实训基地建 设, 但是 目前山东省高校老年服务 符合条件的养老从业 人员, 可 由高校与机构配合 , 按相关规定择优免试 与管理专业学生 的实训 内容主要就是到养老机构进行参观或者直接做 录取 , 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取相应学历证书 , 从而快速扩大养老服务人才 服务人员 , 这与专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 的差距。 培养规模。 最后高校要加快学科发展 , 尽陕成立养老服务本科及研究生 2 . 3就业不理想。 目 前整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 教育层次 , 形成专科 、 本科 、 研究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梯队, 提高学生积 情况可以用 8 个字概括“ 学无所用, 待遇偏低” 。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毕 极性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 人 才的需求 。 业 后 主要 到养 老机 构就 业 , 但是 当前 市场 需求 来看 , 养 老机 构主 要招 聘 3 . 3结合社会需求 , 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目前养老服务专业“ 学校热 的是底层服务人员 , 这和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不相符 , 导致学生 用 人单位冷” 、 “ 老人需求热从业 人员冷” 的现象折射出社会养老领域培 知识学无所用。另外底层服务人员工资偏低 ,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 , 养与需求 、 就业与待遇之间出现偏差的现实, 归根到底是因为人才供需 2 0 1 3 年山东省 民营养老机构服务员平均工资约为 1 5 0 0元 / 月, 这样的 不匹配。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在进行 人 才培养时 , 要加强对专 薪资水平根本不能留住人才。 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实训和实习基地提高对人才 3加快 山东省高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培养的有效 陛, 满足社会对 人才综合技能的需求。 3 .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学生对养老服务 的认识。经过多年的计划 参考文献 生育政策 , 我 国形成 了典型的“ 4 + 2 + 1 ” 的家庭结构 , 而随着生活水平 的 【 1 】 教育部、 民 政部等九部 门, 《 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 的意 提高和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 , 这种家庭结构有可能变成“ 8 + 4 + 2 + 1 ” , 未 见》 教职成 ̄ 2 0 1 4 3 5 号. 来养老压力进一步增强。 在这种大形势的影响下 , 人们对养老机构的依 [ 2 】 刘利君. 养老服务 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田. 社会福利( 理论版) , 赖将迅速增加 , 养老服务将成为庞大 的产业 ,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 2 0 1 2 ( 4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17, 6(4), 110-114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journal/vehttps:///10.12677/ve.2017.64020Current Situ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Elderly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Shuiying Sun, Xueyuan Jiang, Xueying Huang, Yamin Cui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ShandongReceived: Sep. 28th, 2017; accepted: Oct. 12th, 2017; published: Oct. 23rd, 2017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Elderly Nurs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care talents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lderly Nursing Specialty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retrieval. On the basis of the shortage of industry talent, and the reality of high turnover problem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mode of education in the elderly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is worth learning.KeywordsElderly Nursing Specialty, Talent Cultiv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孙水英,蒋学远,黄学英,崔亚敏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收稿日期:2017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3日摘要为了解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从我国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现状、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等方面分析,基于养老产业人才短缺、流失率高的现实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孙水英等关键词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显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
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1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占总人口的10.1%。
人口老化严峻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实际,如何进行科学、健康养老,只有发展养老服务业才是硬道理。
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法规、资金、运营和管理,同样还需要大量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2. 我国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现状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日益发展的养老服务业和养老产业相比,问题重重、不容乐观。
其特点[1]主要有:1) 从业者年龄偏大,40、50岁人员占大部分。
2) 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为下岗或无业、低学历人员。
3) 从业时间短,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尤其是养老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突出。
4) 区域发展和分布不平衡,开设老年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15个左右的省份,还有13个左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是空白。
相对于庞大的老年群体及养老机构来说,养老护理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在老年护理人才的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境[1][2]。
如:①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需求无法衔接。
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率低,养老服务行业的要求及为人才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不足以吸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
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存在不足。
现阶段,虽然职业教育已经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但在合作的方式、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继续探索。
③养老职业教育与养老服务行业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养老职业教育与养老服务行业两个领域还是属于“各自为战”,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行业的需求也无法顺利地传达到教育机构,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制约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3. 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3.1. 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状况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日本比较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的时间积累,日本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上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查,对老年群体数量、健康状态、护理人员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时发布,然后有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及时调整招生和培养计划,做到以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采取分层次、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实践联系密切,突出人文特色,开展志愿者课程,对我国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3]。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以岗位为基础的课程孙水英等体系,以行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认证为标准的考核原则,值得借鉴和学习[4]。
泰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则注重人才培养层次的多元化、完整的课程设置和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5]。
3.2. 国内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状况国内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如下:王燕等在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提到,与养老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高级、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开启了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较深厚的护理学基础、较强的老年护理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宗旨,探索构建以“重基础、强实践,具有老年护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6]。
王生锋等研究从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初步构建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7]。
罗佳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制定了“两统一,一贯穿”人才培养模式,“两统一即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统一,教师与护理工作统一,一贯穿即爱心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8]。
姜娜等研究构建了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四位一体、护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构建“嵌入式”课程体系和“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进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改革以及实行多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等举措,有效推进了学校、养老机构、医院多主体教学、多主体育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9]。
还有一些职业院校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都在进行争取企业、行业、社会等多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养老护理人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研究时间短,未形成一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跟踪调查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等等。
4.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基于养老产业人才短缺、流失率高的现实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是值得采纳的。
4.1. “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提出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在2011年,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在政府的引导下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10]。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
从广泛意义上看,二战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为典型,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是现代学徒制[11][12][13][14][15]。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16][17][18]。
4.2.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运用现状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近两年在医学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这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更高效[19][20]。
范丽红探讨基于岗位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李启松的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实施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22]。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在康复治疗专业通过双元育人、双导师教学、交替教学、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双标准考核等培养方式,探索与实践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基于双元的有机结合,发挥了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实现了三方共赢[23]。
这种“工”与“学”孙水英等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使高职院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通过职业教育思想的确立、教学理念的变革、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模式的变化、校内外基地功能的拓展、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多元评价体系的完善、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高职教育的内涵,有效地实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24][25][26],这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
这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育人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