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主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细胞的代谢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能够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DNA分子组成。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通过基因的组合和突变,生物可以产生新的性状,进而促进进化。
三、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形成生物分类系统。
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由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和数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个体从胚胎发育到成熟的过程。
生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经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阶段。
五、生物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生物的代谢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泄过程。
代谢过程中需要能量的供应,能量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六、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生物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通过调节和协调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内部调节的主要系统。
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通过基因的传递来实现。
变异是指基因发生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是进化的重要基础。
八、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关系。
生物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九、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物种的存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人类共同努力。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含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7.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含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8.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9.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10.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1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
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多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五篇)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2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一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
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二细胞核的功能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三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
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
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1.什么是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
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摩尔,单位符号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细胞骨架等。
4.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遗传学1.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脱氧核糖苷酸。
2. RNA的类型:mRNA、tRNA、rRNA。
3.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
4. 细胞分裂时的遗传物质的传递: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无丝分裂中的DNA。
5.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录、翻译、基因调控。
6.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中性突变。
三、生物进化1. 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形态学特征、生物的生物化学特征。
3. 进化的机制:突变、随机遗传漂变、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4. 进化的过程:物种形成、适应性辐射、群体遗传漂变。
四、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群落、生物种群、生境。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循环、碳循环。
3. 生态位和竞争:生态位的定义和类型、竞争的种类和结果。
4. 共生:互惠共生、寄生、中性共生等。
5. 群落演替:先驱种群、气候过程、演替阶段。
五、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1. 新陈代谢:有氧和无氧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和机体免疫、淋巴细胞和抗体。
3. 激素调节:激素的分类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六、生命的起源与发展1. 生命的起源:原始地球的环境、化学进化理论、光合作用和化石记录。
2. 生物的发展历程: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
七、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1. 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
2. 实验技能:使用显微镜、实验仪器、染色技术、培养技术等。
以上是高一生物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通过脱水缩合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同时失去一个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免疫功能(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导致了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规律方法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 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高一生物知识归纳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一、核酸的'分类、rna(核糖核酸)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二、核酸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完整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
核仁。
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