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
分析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与对策

分析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与对策【摘要】目的:针对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在临床中的心理特征展开分析,并讨论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随机在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当中抽取50名,针对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之前和之后的焦虑情绪(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即HAMA量表)和抑郁情绪(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即HRSD量表)进行分析和对照,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护理对策。
结果:经过调查,在50名患者当中有38名出现HAMA评分7分以上以及HRSD评分17分以上,即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行以适当的干预措施再接受口腔修复之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普遍归于平缓,且和治疗之前对比均存在P<0.05的显著差异。
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当中,大部分患者都可能会出现抑郁或者焦虑情绪,对其行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情绪疏导之后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修复治疗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抑郁;焦虑;心理干预在临床当中口腔修复指的是一种借助人工技术手段(例如常见的修复体)对缺失牙体或者颌面缺损予以修复和重建,令其能够继续维持生理功能的口腔技术[1]。
在口腔修复当中比较常见的是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的情况,不过因为对未知的生理影响的恐惧以及对牙体修复技术的不了解,患者经常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所以,加强功能修复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心理上的恢复,继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水平[2]。
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分析,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在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当中抽取50名,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7名以及女性患者23名,年龄均在18岁到70岁之间,年龄平均数是(59.23±2.23)岁;在50名患者当中年龄偏大的患者比较多。
全部患者均为牙列缺损(或缺失),且证明没有其他的精神器质性疾病。
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方法针对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之前和之后的焦虑情绪(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即HAMA量表)和抑郁情绪(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即HRSD量表)进行分析和对照,其中HAMA评分在7分以上的患者,则可以定义存在焦虑情绪;HRSD评分在17分以上的患者,则可以定义存在抑郁情绪。
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及对策

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及对策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和审美的要求的提高,对口腔健康和口腔美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口腔修复患者除了忍受病痛的折磨,往往患有多种心理疾病,本文对患者心理和对策作了讨论。
关键字:口腔修复;临床心理;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和审美的要求日益增高,口腔健康和口腔美观便是其中之一。
据研究发现,牙齿有缺陷的群体较正常群体更易出现自卑、焦虑等悲观情绪,因此许多患者在进行修复治疗之前已经不同程度产生了心理问题。
因此,作为口腔医生,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一口腔患者的心理情绪1 焦急和焦虑情绪口腔修复患者在修复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牙科焦虑症是牙科患者出现的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由于对牙科治疗焦虑和恐惧,常出现逃避就医行为,导致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
另外,部分患者到医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杂的就诊程序,容易产生焦急心理,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还有,很多病人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不明确,或是过份担心疗效,从而导致焦虑情绪。
最后,患者牙体缺损、缺失时,影响到了仪容后自信心丧失,最终导致焦虑。
2 紧张和恐惧心理口腔患者作为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异常,大多对医疗器械和医疗环境的恐惧感较强,再加上本身不是医生,对口腔修复的基本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相关的专业理论更是知之甚少,对医生的不信任,使得部分患者进入治疗室就会感到紧张,恐惧感油然而生。
3 抑郁心理引起口腔修复患者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自来自身和外界的压力。
一方面,担心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和口腔颌面缺损从而对容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导致患者产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情绪严重低落,甚至出现不愿与人接触等情况,最终导致自闭症及心理障碍产生。
4 期望值过高患者都普遍有知名医生就能有显著疗效的心理特点。
在看病时,患者不惜舍近求远,不惜花费高昂的价挂费,不惜等候很长时间,也要名医专家治疗。
口腔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加用 09 a1 .%NC 溶液 2 d+ O耵 异烟肼 注射液 02g 化 吸入 , . 雾
2次/ 。 d
2 护理
血、 不规则 发热等使 体质 下降 、 肺功 能下降 、 呼吸道 黏膜纤 毛 运动减弱 、 咳嗽无力 , 痰液黏稠 或无力排 出。对此类患者促进 排痰有利于清理呼 吸道 , 改善缺氧 ; 化吸入抗结 核药物 可直 雾
的关 键 之 一 。
4 小 结
随着医学模式 向生 物 一 理 一 心 社会 医学 模式 的转 变 , 心 理 因素对 疾病的影 响是 多方 面的 , 对病 情 的进展 及预 后起 着 重 要作用 , 心理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 是 同等重 要的 护理 内容 ,
3 术 后 回访
一
护理人员在认真分析每位患者的心理特征后, 有针对性地进 行心理护理干预, 使手术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 提高生活质量。
和疲 劳 , 询 问时应 避免 当 着患 者 的 面讨 论 与疾病 有关 的 在 事 L 。了解患者 的近期 情况 , 2 j 向患者解 释术前 禁水 禁食 的 目 的 , 患者 提 出的各种 问题 , 要用亲 切的语 言、 对 都 和蔼 的态 度 耐心解答 , 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 。 212 进入 病 区后 : 病 区护士 交接 , 阅读 病历 , .. 与 先 了解 病 情, 同时查看术前各项 检查是否完整 , 以及各种记 录单是否 齐
雾 化 吸入 促 进 肺 结 核 患者 排痰 的护 理
姚艳秋 ( 吉林省结核病 医院内一科 , 吉林 九台 10 0 ) 3 5 0
[ 摘
要 ] 目的: 探讨使用雾化吸人促进肺 结核患者排痰的护理。方法 : 随机抽 取 13例肺 结核患 者分为 两组 , 验组采用 9 试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推广使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老年患者;心理干预策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的临床干预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
随着现代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干预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除了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社会需求[2]。
老年患者由于合并多种疾病,加上文化水平较低,相比于年轻患者来说,老年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诱发应激反应。
因此对于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患者,需要加强心理干预策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3]。
为了观察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干休所收治老年口腔疾病患者,根据干预方法分组。
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87岁~95岁,平均(90.4±4.2)岁。
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88岁~94岁,平均(90.6±4.4)岁。
入选患者均符合口腔修复的适用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治疗指导、生活干预等措施。
观察组加入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具体措施为:(1)心理特征分析:①老年患者往往存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特点,不知道如何配合医生操作,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容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②部分老年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感较低,往往选择相信一些偏方和谣言,从而坚持自己的见解,抗拒治疗,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患者;③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应该受到尊重,一旦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回答,或者是等候时间过长,就会大发脾气,引起医疗纠纷;④部分老年人情感脆弱,对于亲人有较高的依赖性,希望有亲属在旁陪伴;⑤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多种疾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各种风险事件;(2)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①医护人员需要穿着整洁大方,态度温和,用词礼貌,才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信心;同时干预人员还需要主动接待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有不适反应的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对症干预措施;②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同时展开简单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获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自理能力下降,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容易出现牙龈裂、龋齿等问题,因此需要做好术前检查;③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有较多的不适感,因此需要合理调整治疗椅的角度,并让患者充分休息;对于比较敏感的患者,需要告知其治疗时可能会产生的疼痛感,消除患者由于过度紧张引起的意外反应;治疗结束后要打印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出院后观看;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
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研究(全文)

口腔修复患者的护理研究(全文) 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口腔方面的健康和审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医学技术以及口腔修复治疗技术逐渐完善的同时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现阶段口腔修复的患者主要的问题是牙齿缺失和牙列不齐等几个方面,但值得注意的影响患者的不仅是生理功能,已经扩展到心理精神方面。
具体来说在面对不同口腔问题患者会出现焦虑和自卑等情况,因此研究口腔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工作需要从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入手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口腔修复进行了研究。
1 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特点1.1 焦虑与抑郁情绪可以说在口腔修复患者当中焦虑的情绪是最为常见的,其主要原因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一是外界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的产生是在别人的卑视下而造成的。
其二是自身压力,由于口腔的牙齿问题影响到外貌的美观、发音已经咀嚼能力等。
最终导致口腔修复患者在心理方面可能出现孤僻、情绪低落、焦虑以及抑郁等情况。
总之,牙齿不齐或者缺牙患者与同龄人的心理状况相比较来看缺少的是自信。
在严峻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沉默寡言以及交流受限等,最终由于抵抗不了多方面的压力而发生自闭现象。
1.2 恐惧心理除了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外,还有可能产生恐惧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口腔修复技术以及医疗环境十分的陌生,害怕在修复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疼痛的现象。
当然除了恐惧心理外,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固执心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修复强制性要求医生制定不合理的修复方式,进而令医生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1.3 悲观与顾虑心理很多口腔修复患者由于在之前的修复过程中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痛苦,那么对于口腔修复产生了一定的阴影,因此难免会产生一些悲观的心理。
此外,很多患者认为在口腔修复以后就会很快和正常人一样进行日常生活,但是修复之后很大程度的一部分人都表示没有想象的好。
特别是在义齿在牙托部分贴在上腭或牙槽脊上的异物感让患者很不舒服,特别是在发音、咀嚼的过程中极为难受,进而导致口腔修复患者出现悲观的情绪,同时对义齿失去信心,经常考虑这种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
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

浅谈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心理当今社会,人们对口腔的健康及审美要求逐渐提高,通过口腔修复治疗来获得容貌改善和咀嚼功能恢复的人群在逐渐扩大。
在修复治疗过程中,由于年龄、经济地位、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会出现不同的心理表现,影响到修复治疗过程及治疗后的口腔生理功能和心理需求,因此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的关注,本文就目前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较常出现的一些心理情况做一综述。
标签:口腔修复;心理;牙科焦虑症;老年人;全口义齿满意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口腔健康及口腔审美的要求逐渐在提高,为改善咀嚼功能和美观进行烤瓷、种植等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逐渐增多。
牙齿缺失和牙列不齐对患者不再是口腔生理功能上的影响,其已经扩展到精神心理及日常活动执行情况,不同的口腔问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焦虑等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两个重要原因。
曾俞玉等[1]研究表明,牙体缺失的患者较同龄人更缺乏自信,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有所降低。
因此许多患者在进行修复治疗前已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在面对治疗时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前后心理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这些均会对治疗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一名当代的口腔医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口腔疾病本身,还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了解不同的患者对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不仅解决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要让患者感受到口腔修复治疗后体现出的生活质量的内涵。
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
1 口腔修复治疗中的牙科焦虑症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在牙科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及在面对口腔治疗行为上表现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出现逃避治疗的现象。
牙科焦虑症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较为常见,其所占比例较进行牙周治疗、牙体牙髓治疗等比例高,全国各地发病率约6.6%~62.4%[2]。
口腔修复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口腔修复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发布时间:2022-10-28T01:01:30.10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7期作者:刘柠烨[导读] 目的:讨论对老年口腔修复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针对80名老年口腔修复病人进行研究。
刘柠烨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南湖院区口腔修复科吉林长春 130062【摘要】目的:讨论对老年口腔修复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针对80名老年口腔修复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组(n=40)。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和不适反应出现率。
结果:研究组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适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口腔修复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能够进一步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降低不适反应出现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心理护理;不良情绪;不适反应在接受口腔修复的病人当中,老年患者占据大部分比例,其主要问题在于牙体缺失导致影响日常生活。
所以老年人在患有口腔疾病之后,往往会伴有不良情绪。
为此应在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
那么接下来吧,本文就来对80名老年口腔修复病人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对从2020年8月2021年8月所收治的80名老年口腔修复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组(n=40)。
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1名19名,年龄在61岁到79岁之间,平均(67.21±2.25)岁;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3名17名,年龄在62岁到79岁之间,平均(67.26±2.21)岁。
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60岁的病人。
(2)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
(3)经过深入沟通后,同意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的病人;排除标准:(1)心肝肺功能异常的病人。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发布时间:2022-11-01T09:14:15.876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8期作者:刘莹[导读] 讨论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效果。
刘莹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南湖院区口腔修复科吉长春 130062【摘要】目的:讨论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效果。
方法:针对100名接受口腔修复的牙科畏惧症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
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畏惧心理评分和护理后的畏惧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畏惧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畏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接受口腔修复的牙科畏惧症予以心理护理,能够进一步缓解病人的畏惧心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科畏惧症;畏惧率牙科畏惧症是指病人在接受口腔修复期间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于治疗效果会具有不良影响。
而为能够消除病人的这种不良情绪,则应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模式。
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100名接受口腔修复的牙科畏惧症病人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100名接受口腔修复的牙科畏惧症病人进行研究。
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
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
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31名和19名。
年龄在23岁到71岁之间,平均(46.3±4.1)岁;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31名和19名。
年龄在23岁到71岁之间,平均(46.3±4.1)岁。
所有病人和其家属均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患有血液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病人。
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临 卷 第 4期
浅 谈 口腔修 复患者 的临床心理
张雅 蓉 ’ Mi l i Ko i r a l a 2
1 . 四川 大学 华西 口腔 医学 院 , 四川成 都
6 1 0 0 4 1 ; 2 . 四川 大学 华 西 口腔 医学 院修 复科 , I  ̄ 1 ) l I 成都
T h e p r o s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e n t or f e n h a n c e me n t o f e s t h e t i c s a n d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ma s t i c a t o r y f u n c t i o n a r e t h e t o p mo s t p io r r — i t y or f e a c h i n d i v i d u a 1 .Du in r g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 p e o p l e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p e fo r r ma n c e s wi t h r e g a r d t o d i f f e r e n t a g e a n d s o c i o e c o n o mi c s t a t u s c o me a c r o s s .Al l o f t h o s e f a c t o r s e x e t r s o me i n l f u e n c e d u r i n g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a n d a l s o i n f l u e n c e t h e o r a l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e e d s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t a k e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t h e me n t a l h e a l t h o f e a c h i n d i v i d u a I i n o r d e r t o e s t i ma t e t h e r e a l i s t i c t r e a t me n t n e e d .T h i s
p a p e r w i l l r e v i e w s o m e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h i c h a r e c o m mo n l y e n c o u n t e r e d b y t h e p r o s t h o d o n t i s t d u i r n g
【 关 键 词】口腔 修 复 ; 心理 ; 牙科 焦虑 症 ; 老 年人 ; 全 口义齿 满 意度
【 中 图分类 号】R 7 8 3
【 文献 标识 码】C
【 文章 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 0 4 — 0 1 0 0 — 0 2
Cl i n i c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p r o s t h o d o n t i c s p a t i e n t s
6 1 0 41 0
【 摘要】 当今社会, 人们对 口腔的健康及审美要求逐渐提高 , 通过 口腔修复治疗来获得容貌改善和咀嚼功能恢复
的人 群在 逐 渐扩 大 。 在 修 复治 疗过 程 中 , 由于 年龄 、 经 济地 位 、 社 会 环境 的不 同 , 人 们会 出现不 同的心 理表 现 . 影 响到 修 复治疗 过程 及治 疗 后 的 口腔生理 功 能和 心理 需求 ,因此 口腔修 复 患者 的 心理 健康 受 到越 来 越 多的 医生 的关 注 , 本 文就 目前 在 口腔修 复 治疗 中较 常 出现 的一些 心 理情 况做 一综 述 。
【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f o r t h e b e t t e r o r a l h e a l t h , h y g i e n e , e s t h e t i c s a l o n g w i t h t h e o v e r a l l h e a l t h a r e d e ma n d i n g .
Z HANG Y a r o n g I Mi l l Ko i r a l a  ̄ 1 . We s t Ch i n a S c h o o l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S 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Ch e n g d u 61 0 0 4 1 ,C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r o s t h o d o n t i c s , We s t Ch i n a S c h o o l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 S 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1 0 0 4 1 ,C h i 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