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介绍
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

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在世界各地的传统服饰中,日本的和服是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它源于古代日本,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迁,成为了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介绍日本和服的历史演变,从起源至今,展示其多样的款式与独特的魅力。
1. 古代和服的起源古代日本的和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的奈良时代。
那时,日本的服饰主要受到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以宽袍、圆领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和服。
2. 平安时代的和服在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的日本,和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女性的和服开始变得更加华丽,以丝绸和金属丝为主要面料,同时采用了更多的刺绣和装饰。
男性的和服则更加简约,通常由单色或简单的图案构成。
3. 戰國時代的和服战国时代(1467年-1568年)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对和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和服的款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同的地区和家族开始使用不同的图案和色彩。
士兵和武士也开始在和服中加入更多的防护措施,使其适应战斗的需要。
4. 江户时代的和服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和服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和服成为了上层社会的象征,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款式和规矩。
男性的和服变得更加庄重,女性的和服则更加绚丽多彩。
同时,和服的设计和制作也进一步精细化,出现了更多的刺绣和织物技术。
5. 明治以后的和服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1868年),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
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日本,并对和服的款式和面料选择产生了影响。
在这一时期,和服逐渐变得更加简约和实用,成为了更多人宴会、婚礼和节日等场合的着装选择。
6. 当代和服的演变到了现代,和服已经不再是日本人日常着装的主要选择。
然而,和服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特殊场合的着装选择。
如今,和服在传统婚礼、祭祀仪式和各种文化节日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同时,和服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日本和服介绍

• “黑留袖”和服。以黑为底色, 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 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 • “色留袖”和服。 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 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
——主要是已婚妇女
振袖和服
• 又称长袖礼服,未婚 小姐的正式礼服,根 据袖子长度又分为 “大振袖”,“中振 袖”和“小振袖”, 其中穿得最多的是 “中振袖”。 • 多适用于未婚女子。 主要用于成人仪式、 毕业典礼、宴会、晚 会、访友等场合。
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 个看来既象小背包,又象中国南方妇女背 小孩用的襁褓似的东西。其实,那既不是 小背包,也不是襁褓,日本人把它叫做 “带”。用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送展,显 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 的和服更加多彩。 至奈良时代,中国的女子礼服唐衣传入 日本,女性亦开始着上下分开的裙装后, 纽开始系在衣内,起带的作用,而带则更 不为重用了。待到镰仓时代以后,类似于 现代和服的狭袖便服(小袖)流行,纽由 衣内改为系在衣外,恢复了带的作用,发 展成为今日美丽的腰带。
访问和服
• 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 它从下摆,左前袖,左 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 图画。 • 在开学仪式,朋友的宴 会,晚会,茶会等场合 都可以穿。
小纹和服
• 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 服装。衣服上染有碎 小花纹。 • 很适合日常穿着,在 购物和约会时常常可 以看到。
丧服
• 遗体告别仪式、守 夜等场合家属穿的, 以黑色为底,有五 个花纹的丧葬用礼 服。和服带子等都 统一是黑色的。
男子和服
• 1、 礼服。经过明治时期 的统一,现代男子的礼服 没什么区别。不论参加喜 丧还是已婚未婚,都穿的 差不多。系织锦和服带, 穿五纹羽织和袴,袴和袜 是白的。 • 2、 日常服。就是平时穿 的和服,比较随便。日常 服是大约明治时期出现的 服装。
日本的和服有哪些种类和用途?

日本的和服有哪些种类和用途?
一、种类
1.振袖
日本女性常常在成人礼、婚礼和其他场合穿着特别的振袖,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和服之一。
振袖一般长约1.2米,袍身较紧身,适合于年轻女性穿着。
2.小袖
小袖是日本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的和服,与振袖不同的是,小袖的袖长比其他款式的和服都要短,一般为50-60厘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和服。
3.襦袢
襦袢是和服的内衣,是和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襦袢起到了包裹身体,保护和服的作用。
洁白如雪的襦袢和五彩缤纷的和服,形成了和服独特的韵味。
二、用途
1.婚礼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和服是婚礼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未婚女性在日本二十岁成年礼时会穿上振袖,而通常婚礼上则会穿上白色的和服,象征着婚姻的纯洁和幸福。
2.节日
日本人民喜欢不同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别装束。
如新年节日,人们穿上盛装和服,去神社参拜;在节日中,和服被许多人穿着逛街或去庙会,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体现。
3.艺术家表演和戏剧
和服在日本各种艺术表演和戏剧中被广泛应用。
古代的艺妓和芸妓在表演中使用各种形式的和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以上就是日本的和服种类和用途的简要介绍。
和服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妙和神韵。
在日本,仍有一些人爱穿和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风格和气氛,体现着日本民族的自豪和精神。
和服

和服(日语:わふく)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人对其本土衣装的称呼。
现代日本和服可分为王室服制和平民服制。
平民服制是1941年文部省制定《国民礼法要项》中的国民礼服,[1]源自崇尚儒教的德川幕府所考证并制作的四书五经中的儒教衣裳,又被称为武家着物[来源请求],包括平民男子冬季礼服纹付羽织袴、浴衣和女子黑留袖、访问着等。
[2]而王室服制源自江户时代中期以来有职故实家对受汉唐汉服影响的公家服制的考证[来源请求],又被称为公家着物,包括衮衣、束带、直衣、狩衣、十二单、袿袴、水干等等。
“着物”起初泛指所有日本的衣服,随着洋服(ようふく)进入日本,日本国学运动兴起,本土着物逐渐改称“和服”。
[3]后来“和服”一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
镰仓时代末期以前的日本着物都是江户中后期复原的,而非传世之物[来源请求]。
今日和服主要为女性于特别场合中所穿着的。
根据传统习俗,未婚女性于该类场合只可以穿着一种拥有“及地袂”(长度及地的袖套)的和服“振袖”[4]。
相比起女性,现今男性穿着和服的场合比较少,通常都是结婚或者一些相当重要的场合才会穿着。
不过,也有部分年纪较大的女性以及极少部分的年长男性会以和服作为日常衣装。
至于职业相扑选手,由于规例所限,他们必须时常穿着和服,但他们所穿着的那种和服比较偏向浴衣,材质以棉为主。
[5]目录[隐藏]1 称呼1.1 和服1.2 吴服1.3 着物2 历史2.1 绳文时代2.2 弥生时代2.3 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2.4 奈良时代2.5 平安时代2.6 镰仓时代及室町时代2.7 安土桃山时代2.8 江户时代前期2.9 江户时代后期2.10 明治时代2.11 大正时代2.12 二次大战后2.13 现代3 现代和服样式3.1 女子和服3.1.1 浴衣3.1.2 振袖3.1.3 黑留袖3.1.4 色留袖3.1.5 花嫁衣裳3.1.6 访问著3.1.7 色无地3.1.8 普段著3.1.9 毕业著3.2 巫女服3.3 男子和服3.3.1 浴衣4 部件4.1 长襦袢4.2 腰带4.3 和服之外4.4 袖4.5 足袋4.6 下駄4.7 草履4.8 草鞋4.9 发簪5 关联项目6 参考资料7 外部链接称呼和服于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称呼,部分称呼更加偏离原意,甚至连日本本身也对这种衣饰有着不同的统称。
关于和服的认识

关于和服的认识
和服,又称为日本传统服装,是古老日式文化中的一种代表性服饰,它不仅丰
富了唐装文化,而且也是标志着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象征。
传统的和服通常由细节丰富的传统服饰和它的特殊饰品组成,如长款外套、唐缎披肩、镶饰、和旗等,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优雅风格。
和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当时的日本文化灌输着以中国礼仪为基础的
伦理道德观念。
因此,大量的唐服被引入日本,而这些外来礼服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逐渐衍生出和服的文化。
和服的制作精良,在皇室的洞见下,也成为了一种日本文化的缩影。
其中,注重按照节季搭配穿衣及传统服饰等都显示出日本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浓厚气息。
随着日本科技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服也进行了不断的改良,更为时尚、新潮,便于公众使用和更好地穿着。
同时,也使得和服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制作和穿着和服不仅可以表达一种传统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时尚风格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因此,通过穿和服可以使人们体会到唐装文化的魅力,感受一种关乎历史和传
统的优雅文化,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丽体验。
穿上和服不仅能够让人带着传统的魅力现身各种场合,同时也赋予我们以一种自信,让我们拥有一份追求美的激情。
日本和服

穿和服不戴项练、耳环和手镯等饰物。和服不用纽扣, 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男的用窄带,女的用宽带。腰带的结 一般都打在身后。 夏季穿和服时,脚下必蹬木履。男履一般是黄色,女履则 是各种颜色,而且雕有各种花纹。着和服时如打伞必须打和 伞,那是用竹架和仿绸糊成的伞,上面饰以优美的图案。
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人民传统的民族服装,在节日、毕业典礼、 婚礼,以及祝贺儿童成长的"七五三"等隆重场合,日本人 仍穿和服。民间舞蹈和传统艺术更离不开和服,因为和服 衬托出日本妇女的典雅和华美。
男女和服的式样完全不同。男式和服款式较少,色彩较 单调,多深色,穿戴也方便。妇性和服款式多样,色彩艳丽。 女性穿和服时,未婚女子穿宽袖外服和红领衬衣;已婚妇女 穿紧袖外服和素色衬衣,还需穿布袜、木履,梳理不同的发 型,言谈话语、举止行为均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 制作和服的面料有棉布、真丝、化纤和混纺等,现代和 服以化纤面料居多,它挺括、舒展、不起皱、颜色艳丽。 和服十分重视装饰,图案色彩缤纷,造型丰富,纹样变 化多端。将和服展开就好像是一块画布,上面的花卉、人物、 风景、动物栩栩如生,形象构图完整。因此,人称日本和服 为"赏花幕"。
和服的分类标准和种类

和服的分类标准和种类和服(Kimono)是日本传统的服装,深受人们喜爱。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不同的和服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种类,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和服分类和种类。
首先,和服可以根据穿着场合的不同来分类。
最常见的是日常和服(Casual kimono),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穿的和服。
这种和服通常采用简洁的设计和素材,既舒适又实用。
另外,还有留袖(Tomesode),这是一种正式的和服,通常在结婚、参加宴会或者重要的仪式上穿着。
留袖的特点是袖口是深色的,用以表示婚姻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有振袖(Furisode),这是年轻女性在成人礼或其他庄重场合穿的正式和服。
振袖的袖口非常长,通常垂至脚踝,颜色和花纹也比较鲜艳。
其次,和服还可以根据季节来分类。
因为日本四季分明,所以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会穿着不同款式的和服。
最为常见的是夏季和服(Yukata),它轻薄透气,适合炎热的天气。
夏季和服通常用麻或棉质面料制作,颜色也比较明亮。
而冬季和服(Tomesode)则厚重且保暖,通常使用绒毛、丝绒等材料制作,颜色较为沉稳。
此外,和服还可以根据花纹和图案来分类。
最常见的是名古屋带花纹的和服(Nagoya Obi),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和服腰带。
名古屋带花纹的和服通常在胸前和后腰处有丰富的图案和细节。
还有东京带花纹的和服(Hiraki Nagoya Obi),它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和服腰带,但花纹比较简单。
此外,和服还可以根据款式来分类。
它包括了长和服(Nagasode)、短和服(Kosode),以及袍和服(Haori)等。
长和服是指袖口较长,通常垂至脚踝的和服。
短和服则是指袖口较短,大多垂至膝盖的和服。
袍和服是一种外套式的和服,通常搭配长和服或短和服穿着。
总之,和服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种类。
无论是穿着场合、季节、花纹和图案,还是款式,都使和服在日本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不仅展示了日本人对精美设计和精湛工艺的追求,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服

种类繁多,无论花色、 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 万千 。 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 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 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着 方便; 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 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 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 品。
款
式
各种和服在款式和穿着 方式上有"大同",也有" 小异",正是这些"小异", 具有服装的一项重要功能: 显示身份、年龄、所属的 社会阶层。以女性的和服 为例,这种"小异"主要表 现在袖子上。和服的袖子 大致分为"黑留袖"、"色 留袖"、"本振袖"、"中振 袖",等等
小纹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 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 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 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 行服装搭配
男士和服
纹付羽织袴
儿 童 和 服
髮
型
不同时代的和服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室町时代
江户时代
和 服 的 穿 法
着装禁忌
人们在日常浆洗衣服时,都绝不朝北晾晒, 而且夜间也不挂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 。 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 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 忌讳领子窝在里面,或者以后为前,以里为 面。
平安时代
室 町 时 代 武 士 装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した (*^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袖子相对较短,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 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底色,染 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 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 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 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ft sleeve kimono(ふりそで(fu ri so de) 留袖和服)
• A kimono is worn by a woman who attend a relative's wedding and formal ceremonies, ceremonies, etc.
Kimono
Kimono
a traditional costume of Japanese nation
based on the costume of Tang Dynasty
has more than 1000 years history
a symbol of nese culture
The Structure of Kimono
1.挂衿、共衿(tomoeri) 2.本衿、 地衿(jieri)3.右の前身頃 4.左の前身頃(左之前身頃) 5.袖(sode ) 6.袂( tamoto) 7.左の衽( akumi) 8.右の衽 9.劍先( kensaki ) 10.身丈( mitake) 11絎丈(yukitake) 12.肩幅(katahaba)13.袖幅( sodehaba ) 14.袖丈(sodetake ) 15.袖口( sodekuqi) 16.袖付( sodecke )
Different Types of Kimono
• The kimonos are various, changing constantly in designs, color and texture in thousands years. • Th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ressing kimono between men and women.
Men’s kimono
The men’s kimono are singual in color and style. A man’s kimono is usually darkbule, brown, gray or black, with thin waist brand and simple accessories(配饰).
Women’s kimono
The women’s kimono are colorful with wide waist brand and many accessories.
bathrobe(ゆかた yokata)浴衣
A bathrobe is often worn after bathing in a hot spring or bath. Bathrobes are also commonly seen at some festivals, such as fireworks festivals throughout Japan during the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