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及诗意

唐诗及诗意
唐诗及诗意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dí)花中。

译文

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注释

1.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逐:跟随,随着。

4.浦: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荻(dí):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花呈紫色。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古代乐府诗题。原诗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②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唐军和吐蕃军经常在此发生战争。

③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④暗雪山:使雪山暗淡变色。雪山,即祁连山,在甘肃省,常年积雪。

⑤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唐代边疆重镇。

⑥穿:磨破。

⑦金甲:金属制成的战袍,又叫铠甲。

⑧破:打败。

⑨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

译文:

青海湖的上空浓云漫天,使雪山晦暗无光,站在青海孤城上遥望玉门关。将士们在沙场上身经百战,身上的铁衣都磨破了,但是仍然坚持不彻底打败楼兰侵略者决不回故乡.

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释:1.吟:读,诵。

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3.赏:欣赏。

4.得:此处指想出来。

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

(1)笼:笼罩。

(2)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3)《后庭花》:就是乐曲

(4)江:这里指秦淮河。

译文: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

占:占其所有。

尽:都。

甜:醇香的蜂蜜。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注解】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2]

【译文】

不要爱惜用金钱织成的华丽衣裳,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少年行王维唐朝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1.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tóng)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

2.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

3.咸阳:秦朝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

4.游侠:游历四方的使客。少:读shǎo。

5.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系(xì)马:拴马。第三、四句写游侠少年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

解说:

新丰镇酿制的美酒价格非常昂贵,喝一斗就要花上十千钱;来这里喝酒的大多都是长安城里的少年游侠。朋友遇到一起,又意气相投,总免不了相互举杯痛饮,把马牢牢地拴在酒后旁的垂柳树上,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翻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蝴蝶也不敢来,将来他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可想而知也就是当上皇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菩萨蛮唐黄巢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卖酒时撩袖盛酒时,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要在老之前回到故乡,不然回到家乡后会悔断肚肠。

1、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合:应当。

2、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

3、皓腕:洁白的手腕。

4、须:应

5、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古诗及诗意

古诗及诗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及诗意 一年级: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大意: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整株树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从树上垂下来的无数柳条,好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一样。这些细嫩的树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啊!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文大意: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文大意: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文大意: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四年级: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文大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文大意: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大意: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大意: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 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清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唐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王维 的诗作名篇之一。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诗意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词语 解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 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 ,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 ūyú) :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 》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

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 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 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 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 警处。杜甫

汉语言文学论文--唐诗与北宋诗的比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唐诗与北宋诗的比较 一,前言. 当古典的诗意从现代的嘈杂、浮躁和嚣尘弥漫中逐渐远逝的时候,我们很难,哪怕让她只做一小会儿踟蹰和停留。诗歌,连同她最为虞诚的追随者,就像是被历史流放的囚徒,带着其完美的躯壳与昔日的辉煌的韵姿,于人烟稀少的巅峰独自起舞。曾经是士人大夫醉酒后的浅酌低唱,曾经是樵者渔翁小憩时的欢声笑歌,此时,都以一种决然的姿态,同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风花雪月,她们的圣洁与堕落,她们的流光和异彩,一起在虚无和浮躁中消散殆尽。只有弥留的晚霞或是黑暗中闪动的萤火,才会使人们偶尔想起,他们曾经钟爱的那片圣地。因为,诗歌是,曾经是,毕竟是,他们古老的——王。 从神话和巫术纠缠不清的远古歌谣,到披着香草羽化作美人的楚辞,古典诗歌便借着高傲的骨气与迷药的劲力开始挪移,途径幸福的孕育,和最为静谧的欷歔高度契合。于是历史上每一次旅人的醉酒都化作酣畅淋漓的万千气象,接着,便由悲怆的灵魂中渗透出来的苦涩与磐石的顽强。终于,唐诗的丰腴变成了宋诗的瘦劲,唐诗的蕴藉变成了宋诗的深刻,连天真率性的通脱也略显曲折。 古典,游离于送别的长亭、疲倦的屋檐、啼血的杜鹃,与枯萎的意象一同无奈的老去。但她,仍在远方漂泊。 二,唐初和北宋初的诗歌。 1.初唐诗歌。 初唐的早期,诗坛基本还是笼罩在南朝靡艳雕琢宫体诗风之下,南朝的浮艳和北朝的刚劲并未合而为一。然而在整个初唐,真正能反映这一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个人。他们勇于改革浮夸的南朝诗词,而且他们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转移到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其次,他们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比如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种立功边塞的慷慨情怀,与当时弥漫诗坛的齐梁余风迥然相异。而稍后的“文章四友”也对诗体方便很有贡献,其中杜审言最为有才。之后的宋之问和沈佺期则完成了律诗的最后定型,这对诗歌艺术的发展大有裨益。 初唐是盛唐的前奏,而初唐向盛唐发展的分水岭便是陈子昂的诗歌,他的诗歌从气骨上和内容上都是崭新的,并且回复了汉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摒弃了浮艳的宫体风格,为盛唐诗歌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2.北宋初诗歌。 宋初诗风分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以白居易为宗追随其风格的称为白体,代表人物有徐铉和徐锴。其中徐铉的诗歌清淡浅易,如《登甘露寺北》中“人行沙上见日影,州过江中闻橹声”。所以白体的诗人作诗不做雕琢,挥洒成文,率真自然,诗意较为显俗。 而追随贾岛,姚合等人余风的诗人是晚唐体诗人。代表人物有林逋,魏野和“九僧”,他们继承了贾岛等人的苦吟精神,诗歌内容大多为隐居生活的描写,以五言的形式描写出他们清幽枯寂的内心。比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众方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何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所以,晚唐体的诗人偏重刻画清幽的意境,诗境狭窄,总是在孤立的诗句上表现他们的苦意孤旨,后人批判他们“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

七夕的古诗诗意及其鉴赏 七夕古诗(一)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诗意: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

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

小学生必背的古诗75首及诗意教学提纲

1、江南(汉乐府)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论王维诗歌的诗情画意

王维“诗中有画”论析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他多才多艺,风华超群,自甘寂寞却又久享盛名。北宋的苏轼也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诗和画虽然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诗中有画”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应该是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诗中有画”既然是王维全部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我们从结构、炼材、语言、色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赏析。同时,这种特色体现在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明显,而在非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隐微,因此,我们在举例说明时,也就由显及隐,以便推求。

一、结构 “经营位置”是画学六法之一,是画家的基本功。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迹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王维的诗就吸取了这种特色。 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二句是本诗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作者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了,组成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这种经营位置的工夫,是融有绘画的特色的。 这种带有绘画特色的结构,也体现在《辋川集》组诗上。《辋川集》共二十首,每首有一小题,写的都是辋川别墅中的景色之美妙,用的形式都是五言绝句,组诗的特征是很显著的。我们可以把这二十首诗分成三类:《柳浪》、《漆园》为一类,比较鲜明地表示了作者对奔竞、变幻的官场生活感到厌恶,也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隐居,是植根于不满现实的基础上的。《文杏馆》、《斤竹岑》、《木兰柴》、《临湖亭》等为一类,基本上是描绘优美的景色的,生活气息比较健康。这

最新杜甫《客至》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 《客至》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歌自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这首诗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文解释】 1、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2、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天天来。花径因为客人少没有打扫过,柴门今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因为离市集远,盘中的菜品种少,由于家贫,酒杯中只有旧年的陈酒。如果你愿意和邻居的老翁对饮,隔着篱笆喊他一起过来干杯。 词语解释:

但:只。 缘:因为。 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飧:熟食。 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旧醅:没过滤的陈酒。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⑦ 呼取:叫,招呼 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

(精品)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一)古诗的特点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 《蚕妇》、《小儿垂钓》等;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 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如《梅花》、《山行》等,古诗言简意丰,具有 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 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 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 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 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 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 胜收。 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 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二)学习古诗的意义 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 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 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 第二个作用即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 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 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 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 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 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 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

古诗及诗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及诗意 一年级: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大意: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大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文大意: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文大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文大意: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文大意:两只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鹭飞向蓝天。远远地可以看到窗外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航船。 三年级: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文大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大意:独自客居他乡,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文大意: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大意:湖水波光闪动的景象在初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山中云雾弥漫,飘着小雨,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作那美丽的西施;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诗及诗意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dí)花中。 译文 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注释 1.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逐:跟随,随着。 4.浦: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荻(dí):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花呈紫色。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古代乐府诗题。原诗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②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唐军和吐蕃军经常在此发生战争。 ③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④暗雪山:使雪山暗淡变色。雪山,即祁连山,在甘肃省,常年积雪。 ⑤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唐代边疆重镇。 ⑥穿:磨破。 ⑦金甲:金属制成的战袍,又叫铠甲。 ⑧破:打败。 ⑨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 译文: 青海湖的上空浓云漫天,使雪山晦暗无光,站在青海孤城上遥望玉门关。将士们在沙场上身经百战,身上的铁衣都磨破了,但是仍然坚持不彻底打败楼兰侵略者决不回故乡. 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释:1.吟:读,诵。 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3.赏:欣赏。 4.得:此处指想出来。 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1、《忆江南》其二(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山寺:灵隐寺。潮头:指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2、《忆江南》其三(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娃: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3、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润:滋润绝:绝对胜:超过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赏析] 韩愈,字退之,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指树阴。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论文题目:唐诗中朦胧的雨意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

论文题目:唐诗中朦胧的雨意----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 课题研究内容:一、合作搜录带雨的唐诗(包括含雨字的诗歌、有雨景雨境的诗歌) 二、分类整理:按季节按场景按情境按意蕴 三、根据分类分析唐诗中的雨文化(看唐朝社会的民风民俗、诗人的人生际遇、诗人的情感、与雨有关的花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四、拓展:写作中如何巧妙使用“雨意” 人们在谈到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时,常常要想起四种常见的意象:风、花、雪、月。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雨这一意象在我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与前四者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中的雨,一旦进入诗歌而上升为艺术意象,便具有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了一个广大而幽微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所谓“楚雨含情皆有托”。唐诗之路不单单只是一条诗人吟颂浙东山水的诗路,更是中国佛教、道教、儒教的柔合之路,也是书、画、诗的整合之路。唐诗之路直接的历史渊源在东晋;唐诗之路的文化发端在魏晋玄学与隐逸之风。希望通过这次的课题,能让同学们感到唐诗中朦胧的雨意。一起探寻唐诗中的雨文化吧! 【摘要】:正朦胧美,在唐诗中几乎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没有专门的朦胧的范畴,故往往将朦胧与含蓄晦涩混为一谈。最早,明人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对艺术朦胧有过即兴式的点评:“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此处“含糊”意即朦胧。但仅止景语的朦胧,而非情语的朦胧,更非意蕴的朦胧。及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对李金发、戴望舒等人开创的中国象征主义诗派所崇尚追求的艺术朦 【关键词】:朦胧美唐诗意象孤独感意蕴王维李商隐巴山夜雨《登幽州台歌》艺术现象 【正文快照】:朦胧美,在唐诗中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现象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没有专门的朦胧的范畴,故往往将朦胧与含蓄晦涩混为一谈,常常使人误以为朦胧就是晦涩,体会不到朦胧蕴含的淡淡的美。最早,明人谢椽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对艺术朦胧有过即兴式的点评:“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 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物象,其次必须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意。一句话,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唐代诗人独特的人文和宗教体验与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透露出当时人们的思想与心境,让远古千年的历史有迹可循,历历在目。

意境很美的古诗词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举:抬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居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散学:放学。 (5)纸莺: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杨万里.南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古诗论文

古诗论文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三、创设情境,多向体验、感悟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果。”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教师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运用语言、教具直观,启发学生想象。凭借丰富

最新小学生必背的古诗75首及诗意

精品文档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 戏莲叶北。 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理解】往还。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长歌行(汉乐府)2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到老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理解】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咏鹅(骆宾王)4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呷哦,呷哦,【理解】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起千尺巨浪, 6、咏柳(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原文】万条垂下绿丝绦。细长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理解】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7、回乡偶书(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的儿童我从小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疏。【理解】看我是远方的客人,他们笑着问我从何处来。、凉州词(王之涣)8 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原文】兵士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登鹳雀楼(王之涣)9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就得再登上一层楼。那的景色, 10、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记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理解】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