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意)

合集下载

课标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及诗意

课标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及诗意

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4、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5、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7、回乡偶书(贺知章)【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理解】我从小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疏.家乡的儿童看我是远方的客人,他们笑着问我从何处来。

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很有诗意的古诗词: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写如霜秋月,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2.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意: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
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意: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写火树银花、彩灯、星如雨,还有民间艺人的载歌载舞,令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

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诗意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诗意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及解释1.《山行》——唐・杜牧1.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解释:1.“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 指深秋时节的山,带有一种寒冷、萧瑟的感觉;“径” 指小路;“斜” 表示小路蜿蜒曲折。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深秋时节,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的山上走去。

2.“白云生处有人家”:“生” 在这里表示“产生” 或“生出”,给人一种云雾缭绕、升腾的动态感。

这句诗描绘的是在山林的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坐” 是因为的意思。

诗人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

4.“霜叶红于二月花”: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

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枫叶的艳丽,展现了秋天枫叶的独特之美。

2.《赠刘景文》——宋・苏轼1.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解释:1.“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 指荷花凋谢;“擎” 是举、向上托的意思;“雨盖” 在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这句诗的意思是荷花已经凋谢,连那像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萎了。

2.“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残” 表示菊花已经凋零;“傲霜” 指不怕霜寒,坚强不屈。

这句诗说的是虽然菊花已经凋零,但仍有那不畏寒霜的枝干挺立着。

3.“一年好景君须记”:“君” 是对对方的尊称,这里可以理解为“您”。

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您一定要记住。

4.“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时” 指的是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也就是秋末冬初的时节。

这句诗的意思是最美的景色就是在这个时候。

3.《夜书所见》——宋・叶绍翁1.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解释:1.“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 是形容风声;“梧叶”即梧桐叶。

这句诗的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着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2.“江上秋风动客情”:“客情” 指旅客思乡之情。

富有诗意的古诗

富有诗意的古诗

富有诗意的古诗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 李白 [朝代] 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清明[作者] 杜牧 [朝代] 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绝句[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山居秋暝[作者] 王维 [朝代] 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鸟鸣涧[作者] 王维 [朝代] 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使至塞上[作者] 王维 [朝代]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望天门山[作者] 李白 [朝代] 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竹里馆[作者] 王维 [朝代] 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独坐敬亭山[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送友人[作者] 李白 [朝代] 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鹿柴[作者] 王维 [朝代] 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2.绝句二首[作者] 杜甫 [朝代] 唐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作者] 王维 [朝代] 唐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 李白 [朝代] 唐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小学所有古诗及诗意

小学所有古诗及诗意

小学所有古诗及诗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注释、大意、归类1《江南》汉乐府写江南景色诗(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大意: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长歌行》汉乐府(劝诫诗、哲理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2.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3.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布:布施,给予。

6.德泽:恩惠。

7.秋节:秋季。

8.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9.华:同“花”。

10.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11.徒:白白的12.百川:河流。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发奋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注释】1.《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古诗诗意

古诗诗意

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旧:以前、过去曾:曾经谙:熟悉日出江花红胜火,胜:胜过、超过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回忆诗人在此诗中选取了两种典型事物:春天时江边火红的野花和碧绿的江水。

用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和回忆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反问的写法,更把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推向极致。

2、《江畔独步寻花》江畔:江边独步:独自散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蹊:小路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流连,留连而不愿离开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叫声悦耳动听此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写出了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色,是一首赏春的著名小诗。

诗中有两句话,后世的人们往往在形容天真烂漫的童话境界和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色时使用到,请用彩笔标注出来。

3、《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鸣:鸣唱、鸣叫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含:包含、容纳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停靠此诗为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晚年所写。

诗歌描绘了江苏一带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好:及时知:知道节:节令、节气当春乃发生。

当:正当、正值乃:于是、就随风潜入夜,潜:静悄悄地润物细无声。

润物:滋润万物细:默默的野径云俱黑,野:野外的径:小路俱:全部、都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晓:天明、早晨花重锦官城。

重:沉甸甸的此诗是描写春天和春雨的诗。

诗人从各个方面对雨的特征进行描写,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仔细品味却发现诗中处处透露出了作者因春雨到来而产生的喜悦之情。

5、《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倾斜,意为曲曲折折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生腾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于:比……红此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是一幅形象鲜明、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6、《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全中国生气:生机勃勃的兴旺气象恃:依靠万马齐喑究可哀。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诗意解释:
1.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的意思是: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儿童天真烂漫的赞美之情。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的意思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通过对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水东边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意的古诗

诗意的古诗

诗意的古诗
以下是一些充满诗意的古诗:
1.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4.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5.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贺知章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登鹳雀楼——王之涣古诗今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古诗今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悯农——李绅古诗今译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悯农——李绅作者背景见《悯农》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作者背景见《鹿柴》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山行——杜牧作者背景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古诗今译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清明——杜牧作者背景见《山行》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古诗今译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古朗月行——李白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朗月行:为乐府古题。

呼:称呼。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诗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望庐山瀑布——李白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赠汪伦——李白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作者背景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之:往,去。

广陵:扬州的旧名。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下:沿江顺流而下。

惟:只。

天际:天边。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

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早发白帝城——李白作者背景见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静夜思》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朝:早晨。

辞:告别。

江陵:今湖北江陵。

还:返回啼: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古诗今译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

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绝句——杜甫作者背景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

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绝句——杜甫作者背景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迟日:春天的太阳。

《诗经》里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融:暖和。

泥融:泥巴融化又软又湿。

古诗今译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江雪——柳宗元作者背景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注词释义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古诗今译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

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寻隐者不遇——贾岛作者背景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

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处。

古诗今译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

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枫桥夜泊——张继作者背景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

《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梅花——王安石作者背景见《元日》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古诗今译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

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题西林壁——苏轼作者背景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西林:即庐山乾明寺。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我国名山之一。

横看:从正面看。

识:知道。

缘:由于,因为。

古诗今译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

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小池——杨万里作者背景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

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