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绸之路ppt课件3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造纸术
6、海上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 汉朝 (2)路线: (3)含义: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古道新途
专家点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大陆它经见济证、了文公化见元、证前社2会亚世发欧纪展至交之公流间元的1交6世流纪,期尤间其,是亚游欧
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推易推动动城大市型发城镇展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 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19年
目的
结果
联络大月氏 ,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 情况
加强和西域各国的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
友好往来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相同点:都增进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与西域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2、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
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
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西域都护
西汉
公元前60年,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政权

2《丝绸之路》ppt课件

2《丝绸之路》ppt课件

•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 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 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 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中国使者为 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 将自己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 “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 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 的作用。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 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
• 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 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 矗立 古朴 栩栩如生 戎装 守候
• • • • 高头大马 循着 浩浩荡荡 迅疾 欢腾 作揖 陛下 商贸 绫罗绸缎 缫丝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美轮美奂 凝望 遐想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 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 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 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 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 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 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 大的路”。)
• 体会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 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 你有什么体会?
• 再读13自然段。
• 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 路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2)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都是奉汉武帝之命,促进西汉与西 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 提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寻求军事同盟,进攻匈奴。 4骏.张马骞、两瓜次果出、使蔬西菜域、后音,乐内、地舞与蹈西和域魔的术联等×系传日入益西密域切。,( 内) 地的 提示:应是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 入内地。
探究主题2 西域都护的设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西域传》
【探究思考】 (1)举例说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 参考答案: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和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 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探究主题1 张骞通西域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探究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界定西域有关的三个标志性地名。狭义的西域指哪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哪一地区, 广义的西域又指哪里?
参考答案:①玉门关、阳关、葱岭。 ②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③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判断抢答】
1.玉门关和阳关是区别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的标志。( )
提示:葱岭是区别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的标志。
2.长安是西汉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大月氏人生活 的地区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 )
×
提示:汉武帝想借用西域大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公元前
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
(2)为了保护往来商旅,管理西域的军事和政治,西汉在材料二中的A处设置了怎样的机构?该机构的设置 具有怎样的意义?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 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张骞第一次 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 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时间
张骞通西域 目的
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 继续管理:13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 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课后活动 1.尝试从多个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一方面,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 系,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另一方面,张骞通 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 济文化的交流。
新课展开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概念
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 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玉门关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路线:长安(前138年)→楼兰→龟兹→大宛
课堂小结
西域
沟通中 外文明 的丝绸
张骞通
时间 目的
西域 意义
路线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交流 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
之路 对西域 西汉

的管理 东汉
课堂练习
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B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

栏目索引
5.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 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
概况 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后来长期留守西域 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在他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通奠定了基础,故选A。
答案 A
栏目索引
知识点二 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路线、交流的内容及意义 (1)条件:①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②匈奴威胁的解 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③汉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的繁荣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④秦汉文化对外有吸引力。 (2)路线
栏目索引
1.西域是指现在的新疆地区。(✕) 提示:西汉时,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 等地区统称为西域,这是狭义的。广义的西域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 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因此毫 无意义。(✕) 提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 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的 愿望。
——摘自人民日报 (3)阅读材料三,写出什么是“一带一路”。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时 期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人是谁。
栏目索引
解析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张骞。
栏目索引
1.(2017山东青岛中考)“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bì)路蓝缕,穿越草 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 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 起点是 (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 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故选B。

The-silk-road-(2)丝绸之路

The-silk-road-(2)丝绸之路
第8页,共22页。
The statue is a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of Chang'an (present Xian City).
第9页,共22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conomics
第10页,共22页。
Silk Road Trade to the West
第3页,共22页。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 Started from Guangzhou, Quanzhou, Dengzhou, Yangzhou, Mingzhou ports, it can go east to Corea, Japan, south to East-southern countries and west to Europe and Africa
第15页,共22页。
Buddhism at Dunhuang
Between 600 and 1000 A.D., Buddhists built hundreds of cave temples around Dunhuang depicting scenes of Buddha
Assembled libraries of religious literature Supported missionaries which spread Buddhism throughout China
• Went Western Region twice separately in 138 B.C and 119 B.C,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oring the Silk Road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2、丝绸之路(图文完整)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2、丝绸之路(图文完整)
人教五年级下册语文2、丝绸之路 (图文完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敦 煌 莫 高 窟 全 景
敦煌壁画: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玉门关
阳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沙漠里的匈奴兵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沙漠中的商队
鸣沙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峻险的雪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葱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楼兰遗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 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 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 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 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后
zài
(重载)

zǎi (记载)
xìng
(助兴)

xīng (兴奋)
zēng (姓曾) 曾
céng (曾经)
1、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 话来说明。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利大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 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 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ppt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ppt
➢ 5.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那些品质?
①人烟罕至、危险神秘气候干旱、荒凉苦寒。 ②坚强的意志、不畏险阻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忠于祖国、信 守承诺、不辱使命。
二、双向交流之路
二、双向交流之路 阅读教材P80,在课本地图上标出“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地方?
欧洲
北非
中亚、西亚
西域
长安
二、双向交流之路
核桃 葡萄 石榴 苜蓿 香料 良种马 歌舞
丝绸
漆器 茶叶 凿井技术 铸铁技术 典籍
二、双向交流之路
阅读教材P81,在课本地图上标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 地方?
欧洲
山东 沿岸
黄 海
朝 鲜 日

东南
中南 沿海
①向北:山东沿岸→黄海印斯度里→半兰朝岛卡鲜、日孟加本拉湾 半岛
②向南:东湾南→沿印海度→ 半中岛南和半锡岛兰→ →马 【来转半运岛】→欧马海六马洲峡甲六地区甲海▲汉峡朝海→上孟航路加图 拉
胡萝卜
胡葱
胡蒜
胡瓜 胡麻
胡荽 胡椒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
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学习目标
1.讲述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 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增强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2.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 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3.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一、“凿空”西域
一、“凿空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玉门关
阳关
汉朝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 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一、“凿空西域”
被匈奴 奴役 汉初西域有36国,受匈 奴控制和奴役“至匈奴 单于,杀月氏王,以其 头为饮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 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 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 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2、走进“丝绸之 路”,思考:课文描写 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 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 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 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 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 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 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 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 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 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凉州词 王之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 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 90公里处。 阳关,位于敦煌市城西南70公里处, 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 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 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 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 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 之路的故事。
矗(chù) (矗立) 凹 (āo) (凹陷) (循环) 戎 (róng) (戎装) 循(xún) 鸵(tuó) ) (匕首) (鸵鸟) 匕 (bì 贸 (mào) (贸易) 芝(zhī) (芝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时间:公元前115年。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 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张骞
张骞(?—前114年), 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 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 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 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 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 封博望侯。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 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4.说说“丝绸之路”的 历史意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奂(huàn) (美仑美奂)
1、边自由朗读课文, 边思考:“丝绸之路”是 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 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 明。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 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 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 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 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3、想象:安息国的将 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 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 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 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 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