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之万粹楼博物馆初探
屯溪老街:品味安徽传统建筑和饮食文化

屯溪老街:品味安徽传统建筑和饮食文化屯溪老街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城区中心,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街道。
这条老街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黄山市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街区之一。
屯溪老街不仅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建筑,还融合了安徽的饮食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和欣赏。
屯溪老街的建筑风格具有明代和清代的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板街、荣宝楼、徽派民居等。
石板街是屯溪老街的主干道,街面由青石板铺成,走在上面有一种独特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
沿街而建的徽派民居典雅古朴,建筑风格独特,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装饰,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而荣宝楼则是老街的地标性建筑,建于明代,拥有悠久的历史,是黄山市保护最完整的明清官方建筑之一。
除了传统建筑,屯溪老街还融合了安徽的饮食文化,让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建筑的美,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安徽美食。
屯溪老街的小吃摊位琳琅满目,各种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比如,醉虾、臭鳜鱼、锅盖面等,都是屯溪老街的特色小吃。
醉虾是一道传统的湖州菜,选用新鲜的明虾,搭配酒酿汁煮制而成。
臭鳜鱼则是安徽传统的名菜,选用本地特产的鳜鱼,以独特的腌制方式制作出来,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锅盖面是屯溪老街的一种特色面食,准备面团后,用锅盖铁板将面摊平,煎至微黄色即可,简单而美味,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除了小吃,屯溪老街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餐馆,提供各种传统的安徽菜品。
比如,有石城豆腐、臭豆腐、黄山炖鸽等。
石城豆腐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安徽传统菜品,选用当地特产的豆腐,用特制的酱料调味,鲜美可口。
臭豆腐则是安徽著名的夜市小吃,外酥内嫩,味道独特。
黄山炖鸽是以黄山的野生鸽子为主料,配以汤料炖制而成,鸽肉鲜嫩,汤汁浓郁,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品。
除了品尝美食,屯溪老街还是购物的好去处。
老街上有很多传统工艺品和特色产品,如徽绣、徽墨、徽锦等。
徽绣是安徽传统的刺绣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买到一些精美的徽绣产品作为纪念品或礼物。
介绍安徽的导游词(六篇)

介绍安徽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我们现在游览的景点,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居—李府。
李府地处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西边,这条街在清末时期也是最繁荣的街面,叫前大街。
当时李府就占了半条街,故有李府半条街之说。
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时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各种社会思潮风雷激荡,各种政治角色粉墨登场,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社会转型期,即便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恐怕也未必有这个时代错综复杂。
这一时代呼唤的主题,一言蔽之即’富””强”两字。
李鸿章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一生事业也基于此。
现在进入大家眼中的这座青砖灰瓦朴素的江南四合院,就是当日的李府。
它虽不像北京四合院那样沉稳,却也透出一种安宁平静之风,它虽不像徽州民居那样八面玲珑,却也不少书卷气;它既不猥琐,也不张扬。
这就是当时中国文化的缩影,也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
从这里我们看见李鸿章步履沉重地一步步走来,身后响着历史的回音。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
生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____年)。
农历正月初五,安徽省合肥市东乡。
农历初五是中国民间迎接财神的日子,故又有“小财神”之称,大家请往大门两边的墙上看,每面墙上的正中,都用砖雕了五只蝙蝠在飞舞着圈圈舞。
这暗喻为福自天来或五福临门。
他也是李家当时追求的目标。
大家现在已进入了李府的前厅,这是就是迎接客人的地方,但从这简朴的摆设中,大家可以看出李家是简朴之家。
李家家境并不显赫,是典型的庄户人家。
但每逢年末,索债者如过江之鲫。
其父李文安自幼勤奋读书,三十五岁得中举人,四十岁高中进士,由此奠定了李家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的基础,造就了“一门两代三进士”光辉家景。
三进士即为父李文安、兄李瀚章、及李鸿章本人。
李鸿章本名铜章,父亲见其学习勤奋刻苦,能成大业,故改其名为鸿章。
意在希望他日后能“宏图大展,文章经国”。
李鸿章果然没有辜负其父的殷殷期望。
二十一岁时考中举人,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成为当时安徽省最年轻的翰林。
李鸿章是以传统文人之典范—进士身份,转战南北,统帅淮军,总统北洋。
屯溪老街简单介绍

老街是徽州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 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字画、匾额及 茶叶等土特产
徽雕、徽刻是徽州文化重要内容之一
街上到处可 见徽刻商铺
中 共 皖 南 特 委 旧 址
闽挂 浙党 赣旗 省的 委位 在置 此是 组: 建土 皖地 南革 特命 委时 的期 旧, 址中 。共
当地的土特产主要有: 黄山毛峰、屯绿炒青、 黄山石耳及香菇等。
整条街道蜿蜒曲展,首尾 不能相见,街深莫测,是 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木雕形象栩栩如生,民间故事 委婉动人。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高 高 的 白 色 马 头 墙
屋 与 屋 之 间 是 :
非常形象的〈白色马头〉墙
︽ 老 街 第 一 楼 ︾ 夜 景
请不要忘记: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德阳楼夜景
万粹楼及万粹楼博物馆:中国首家古建筑形 私人博物馆,馆内展物陈列了主人收藏的大 批文物,揉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 铺的风格。
万粹楼夜景
万粹楼博物馆
明雕馆 清艺内 家术展 具及示 。 人了 物徽 容州 像砖 、
在老街充分展示出 古老的徽州文化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屯溪 老街
鸟瞰临新安江畔的黄山市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地段。距今已 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具有宋、 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当选为第一批〈中国 历史文化名街〉,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街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 格,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 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 淡雅古朴。
建筑物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 漓尽致,由于具有宋代徽派民居特征,故又称为〃宋街〃。
游凤凰源、猴园、屯溪老街、新安江畔,看《徽韵》演出二日游

屯溪博物馆 老街上有博物馆众多,其中屯溪博物馆为屯溪老街唯一的国家博物馆。2012年,经改造为"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为中 国首批5家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一楼展厅珍贵藏品有国内最大的宋坑金星金晕砚板、法华釉瓷枕、春秋青铜器、 金丝楠木徽州床。二楼主要陈列有新安画派古字画,其中有黄宾虹、汪彩白、金声等大家作品。还有程德馨酱园场景复 原,程德馨酱园创建于清代,为徽派酱菜的代表。
地方特产
黄山毛峰 屯溪老街的黄山毛峰,茶之极品,乃世界名茶王国中的茶王。也是历史名茶,源远流长,为历代帝王钦点贡品。亦为国际之礼茶。主 产区位于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干茶外形芽叶肥状匀齐,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泽金黄隐翠,俗称"象牙色",口感鲜爽醇和,回 味甘美。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亦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猴魁主产于黄山山麓猴村,猴岗,龙门一带,选料精良,采摘考究。成品色泽苍绿,"二刀一枪" 挺直有锋苗,含而不露,芽叶肥壮重实,滋味甜醇,尤耐冲泡。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功夫红茶的简称,属红茶类,主产于黄山祁门县一带。"大凡名茶皆产于高山",祁门县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葱郁,茶源丰 富。祁门产茶历史悠久,祁门红茶一枝独秀。"祁红"香气鲜醇甘厚,入口醇和,味中有香。成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 显露,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艳匀整。 屯绿炒青 绿茶,该茶条索紧密,匀正壮实,色泽绿润,冲泡后汤色绿明,香气清高,滋味浓厚醇和,是中国绿茶中的名品。"屯绿"属炒青类, 屯绿毛茶又称"长炒青"。其做法起源于松罗匹茶的制法,品种有珍眉、贡熙、特针、雨茶、秀眉、绿片等6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此外 还可窖制茉莉、珠兰、玉兰、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 黄山石耳 俗称"石衣",属黄山特产。黄山石耳是一种药用山菜,在徽菜中属上等名菜。黄山石耳的形状和木耳相似,每朵直径在10-20公分间, 比木耳要大好几倍。正面颜色乌黑,生有细刺茸毛,背面长着一层青苔似的淡绿膜,正中有蒂与寄生的岩石相连。《本草纲目拾遗》 中称石耳"作羹饷客,最为珍品。"用石耳煨肉或炖鸡,鲜美可口,素为食客称赞。"民间常用石耳治喉痛,疗效显著。 黄山竹笋 屯溪老街笋衣产于皖南山区、太平湖畔的苏红、黄田等乡镇,它以毛竹笋衣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工艺焙制而成。形如扁平、卷曲,色 呈淡白或淡黄。内含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其味鲜美可口,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徽派建筑论文:情铸斯楼展万千精粹 心系徽派得博物精髓

徽派建筑论文:情铸斯楼展万千精粹心系徽派得博物精髓在安徽黄山,有条老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它叫屯溪老街。
在这条八百米长老街的中心地段,矗立着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新一代江南名楼——万粹楼。
此楼的主人名叫万仁辉,温文尔雅,博学多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万仁辉,解读他和万粹楼的故事,品味他们的点点滴滴。
梦寻古徽州情铸万粹楼万仁辉,出生书香世家,浑身洋溢儒雅气息。
青少年时便得涂菊清、刘新园两位名师悉心教导,受益颇深。
后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中国画精髓。
离校多年来,万仁辉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其独创的写工牡丹,更是好评如潮。
万仁辉对牡丹情有独钟,他说,牡丹及牡丹画是中国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多少书画家画其神、赋其彩,从而创建起蔚为壮观的牡丹文化宝库。
谈到写工画,万仁辉强调要做到四有:有光感,有动感,有空间,有质感。
2009年香港《大公报》以半版篇幅详细报道了写工牡丹,称赞其“率意灵动”。
于美术学院毕业后,不甘现状、斗志昂扬的万仁辉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下海办企业,这也就促成了他与徽州的不解之缘。
每次路经徽州,万仁辉都被徽州精美的建筑深深吸引,所以当看到大量的徽建倒塌、甚至被损坏被烧毁,遗留构建不断流失时,万仁辉很是心痛,他暗下决心要保存并重建这样的徽派建筑。
就是在这种文化情愫的牵引下,万仁辉倾囊而出,深入乡村,甚至深山,大量收集徽派建筑构件,购得很多精美砖雕、木雕和石雕等。
经过不懈努力,1994年,万仁辉组建了第一处徽派博物馆——登瀛楼艺术馆,第二年又组建了一处徽式庭院——丰镐园文化艺术接待中心。
面对这骄人的成就,他并没有止步,而是暗暗发誓要再建一栋经典的徽派建筑。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万仁辉整理出大量最精美的徽派建筑旧构件,和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密切配合,查阅典籍,请教专家,亲自设计,亲自施工,经过三年的呕心沥血,最终于1999年建成了这栋以自己笔名命名的万粹楼。
安徽导游词通用15篇

安徽导游词通用15篇安徽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陈季翀,你们可以叫我陈导。
欢迎大家来到风景秀丽的黄山,今天我要带大家亲自体验黄山的美。
一会儿下车后,我们需要乘坐缆车上黄山,请大家到时注意安全,不要争抢,以防发生危险。
现在,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的概况吧!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于中国南岭山脉的一部分,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是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大约154平方公里。
你们知道黄山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吗?在唐代以前它叫黟山,黟是黑的意思,因为山上的岩石大多青黑色的。
传说咱们的先祖黄帝曾经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
唐朝的皇帝便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用到现在。
大家知道黄山四绝吗?是啊,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天下,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叫人无不称奇。
奇松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天然造型,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分别给它们取名:迎客松、黑虎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怪石,则怪在它们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比如“仙人指路”,有的像物,比如“手机石”,还有的反映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比如“猴子观海”。
黄山的云海与温泉也是其他风景区无法媲美的。
当然,除了“黄山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已经来到了黄山脚下的玉屏索道,让我们进一步去感受黄山奇妙无比的风光吧!你们好!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我将带领大家到安徽黄山去游览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
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屯溪附近旅游景点

黄山屯溪附近有许多旅游景点,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1.屯溪老街:这是黄山市屯溪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黄山市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之一。
屯溪老街始建于明朝,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购买到各种特色纪念品。
2.徽州糕饼博物馆:这是国内首家糕饼主题文化博物馆,也是一家大型主题文化观览体验中心。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徽州文化中世代传承的各色糕点,还可以参观糕饼生产线、体验糕饼DIY,或是在休闲水吧里度过一个安静的午后。
3.螺蛳顶:位于屯溪东方丽景后山,因山形像一个螺蛳而得名。
登高此处,屯溪全景一览无余,是拍摄城市风光的最佳地点。
4.新安江滨水旅游景区:这是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新安十景为依托的沿江景观带,由“林廊清影”“屯浦归帆”“屯溪码头”“坝址广场”“湖边村落”“照壁怀古”“湿地栈道”“摩崖石刻”“徽风水街”“山阁远眺”等节点组成。
5.程氏三宅: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的住宅,因三处住宅皆为明代建筑,户主又皆姓程,故俗称“程氏三宅”。
这三座宅院都是五开间二层穿斗式楼房,前后厢房,中央天井,具有江南民居的特点。
6.花山谜窟:位于黄山市屯溪东郊的花山谜窟是古徽州的石窟遗址,具有点多面广、形态殊异的特点,被誉为“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
7.醉温泉:黄山醉温泉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花山路新徽天地度假城内,是集温泉沐浴、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式温泉景区。
此外,还有新安江夜景、黎阳in巷、小龙山、黄山醉温泉、徽州文化博物馆、花山谜窟、花山石林、潜口民宅、丰乐湖、蜀源灵山和新四军军部旧址等景点也值得一游。
以上景点不仅展示了黄山屯溪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无论是欣赏古老的建筑、品尝当地美食还是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旅游项目。
屯溪博物馆介绍

屯溪区博物馆:回望历史,展示文化屯溪区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市府路上,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览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传承文脉,展示文化”为宗旨,致力于挖掘、保护和展示屯溪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历史沿革屯溪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黄山市屯溪区文物陈列室。
1994年,该陈列室升格为博物馆,更名为屯溪区博物馆。
2005年,博物馆进行了扩建,新增了展厅和办公用房,占地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
二、馆藏特色屯溪区博物馆的馆藏以屯溪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文物、图书、图片等多种形式。
其中,以明清时期的文物为主,涵盖了屯溪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多个方面。
1.文物屯溪区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丰富多样,包括陶瓷、玉器、铜器、木器、石器等多种材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代的黄山石、徽州砖雕和清代的木雕。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屯溪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图书屯溪区博物馆的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了2万余册,包括文化史、民俗学、艺术史等多个领域。
这些图书不仅为博物馆的研究提供了支持,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3.图片屯溪区博物馆收藏的图片涵盖了从清朝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历代名人、文物、建筑、民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图片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直观的历史资料。
三、展览活动屯溪区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黟县画派展和清明上河图展。
1.黟县画派展黟县画派是中国画史上的一支重要画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画法著名于世。
屯溪区博物馆的黟县画派展收藏了大量黟县画派的作品,展示了这支画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2.清明上河图展《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幅著名作品,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景象。
屯溪区博物馆的清明上河图展收藏了多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幅经典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溪老街之万粹楼博物馆初探
世界风景名胜黄山,不仅以其神奇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更以其大量的古徽州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被称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的黄山市屯溪老街,便是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于这条八百米长的老街之中心地段耸立着一座万粹楼:灰青瓦当、白马头墙、漏窗红柱、飞檐翘角,堪称为一座
典型的徽式楼宇。
虽然家乡在屯溪,逛过老街无数遍了,但一直都没去万粹楼看过。
但五一回家去后觉得被其深深吸引了,现在来谈谈
我对万粹楼的认识与体会。
一,建筑由来
万粹楼开馆于1999年七月1号。
万粹楼的主人万仁辉,对中华传统文化感
情深厚。
于是他大量搜集徽派建筑构件。
说到万粹楼,不得不提到它的主人万仁辉。
今年60岁的万仁辉,祖籍江西南昌,后定居广州开办企业。
万仁辉出身于书香门第,对中华传统文化感情深厚。
经商后,他经常来往各地,看到大量徽州古建筑倒塌、毁坏或人为拆除,遗留的构件不断流失,万仁辉非常心疼。
随着企业渐有赢利,万仁辉开始大量搜集徽派建筑构件。
他深入乡村、深山,跑遍了黄山及其周边地区。
积攒的古建筑构件多了,万仁辉决定用它们来修建一座徽派建筑,历时3年,终成万粹楼
二,建筑风格
因为采用明清古建筑遗存的石雕、砖雕、木雕等旧构件之精品,加之用现代建筑技术组合。
面积超过2000平米的万粹楼糅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庭院、府第、豪宅、商铺之风格,多局面,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反映了徽派建筑的文化艺术特质。
所以说这是一座用散落在民间的明清两代的皖南徽派古旧构件重建的徽式楼阁。
这楼的独待之处就在于他是将藏品复原到建筑上。
现在这座楼已辟为一个古徽州文化的私人博物馆,里面的各种展物涉及古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徽州百姓、仕宦人家和徽商的生活。
万粹楼高二十四米,上下共四层,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米的万粹楼,拔地而起,雕梁画柱,飞檐翘角,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古料新建,匠心独运。
三,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功能分区
(一)一楼砚台展列区
万粹楼一层大厅为“九百砚堂”它的前厅
内的板壁、门窗、挂落、雀替、元宝托、门头梁都是明清朝代的遗存物,陈设的全套红木家俱都是江南红
木家俱的大件头。
厅堂中央掘有一状若中国版图的鱼池。
厅侧一排窗棂及石刻扶梯,均仿徽派园林庭院。
堂内用明清时期建筑的传统木雕构件翻新组装而成。
堂内堂外,展列砚台精品大小数百。
在一楼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石雕小桥和堂侧塔型天井。
该天井是一个侧天井,往上看,象一个七级浮图(宝塔形状)。
天井是古代徽派建筑为采光通风而设计的,也
是古人与天沟通、天人合一的精神寄托之所在。
门罩砖雕、门洞石、地面石、上马石等都是从倒塌和拆除
的徽派旧建的遗址中寻购所得。
(二)二楼文物艺术区
二楼展厅展示馆主万仁辉先生一生收藏的历代文物和其他艺术品。
如7500万年前的翼龙、雷龙、剑齿龙等恐龙化石;7000多万年的龟群化石;北宋磁州窑虎枕、铜官窑釉下彩绘梅花瓶、元代龙泉窑青釉三足香炉及清代慈禧山西行宫香花梨木雕就的凤龙双飞龙椅等,都属国家级保护的文化瑰宝。
对于它的门套印象比较深刻,这个展厅的门套,上面使用的木雕“瓜蝶绵长”是明代的,下面用的“八仙过海”是清代木雕,我们用明清二个朝代的木雕组成一个门套。
而且此门套两边的窗棂很薄,却具有两面不同的雕工,得到许多专家的称赞。
(三)三楼楼主家庭起居区
楼前厅後巷,弄外回廊,古色大画,一派徽式居民宅厅。
可以很将砖雕看的很清楚。
人物雕得栩栩如生,还有鹿鹤同春、松鹤延年、祥禽瑞兽、行云流水等吉祥图案,并把许多形式的徽派建筑如六角亭、牌坊、重楼、轩顶、回廊、围墙漏窗、院门、马头墙、木桥、石桥、宝塔等等融于这美好的
自然生态环境中,实乃砖雕之极。
(四)屋顶花园区
四楼屋顶花园,青瓦白墙,花坛盆景,徽式园林风格尽显其中,凭栏远望,钱安江水,古街风光,尽收眼底。
四,感悟其建筑设计
万粹楼是典型的徽州古建筑
它的布局安排和设计建造注重的是建筑与环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是它的一大特色,这座为砖木结构的楼房以楼上宽敞为特征。
一屋多进。
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
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
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
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
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
它适应了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所以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
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我觉得我们将来可以在卫生间和厨房的设计也是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引进了徽派建筑的建筑设计元素。
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当地特有的石材及传统的瓦当,
并用现代的结构形式加
以创造。
我们在设计现代卧
室时可以根据徽派建筑
特点补充了一些传统的
梁架结构。
使得徽派建筑的结构特色得以充分体现。
增加美感同时使得室内空间不空洞。
此外我的感悟是楼顶是一块舒心的宝地,我们再设计小区时可以将楼顶好好设计,分块设计,几块地方种植物,几块地方设观看台等,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