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3)股外侧皮神经(L2~L3) )股外侧皮神经( (4)闭孔神经 ) obturator nerve (L2~4) 大腿内收能力减弱, 损伤 大腿内收能力减弱,仰 卧时患肢不能置于健侧大腿之 走路时患肢向外侧摆动; 上,走路时患肢向外侧摆动; 大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大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5)生殖股神经(L1~2) )生殖股神经(
3.特点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同时具有重叠性。 特点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同时具有重叠性。
躯干皮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规律
神经节段 T2 T4 T6 T8 T10 T12 L1 胸骨角平面 男性乳头平面 剑突平面 肋弓下缘平面 脐平面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平面 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掌区域 体表标志
(二)脊神经的分支
1.前支 粗大,为混合性神经。主要分布于颈部、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除胸 . 粗大,为混合性神经。主要分布于颈部、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 神经前支仍保留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脊神经前支先交织成丛, 神经前支仍保留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脊神经前支先交织成丛,自丛再分支分布 于相应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于相应区域。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2.后支 细小,为混合性神经。肌支分布于项、背、腰和骶部深层肌,皮质分 细小,为混合性神经。肌支分布于项、 腰和骶部深层肌, . 布于枕、 骶和臀部皮肤,节段性明显。 布于枕、项、背、腰、骶和臀部皮肤,节段性明显。 3.脊膜支 细小,为感觉性神经,又名窦椎神经。主要分布于脊髓被膜、椎骨 细小,为感觉性神经,又名窦椎神经。主要分布于脊髓被膜、 . 连接等处。 连接等处。 4.交通支 为连于交感干与脊神经之间的细支,详见内脏神经。 为连于交感干与脊神经之间的细支,详见内脏神经。 .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 肌电图(EMG):主要用于诊断和鉴 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 神经传导速度(NCV)
周围神经活检:一般用于定性困难者,可 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如轴索、神 经膜细胞、间质等。
分子生物学活检
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
• 可早期诊断亚临床神经病 • NCV有助于病变定位 •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肌萎缩 • 鉴别轴突变性与脱髓鞘
周围神经疾病 Diseases of the Peripheral Nerves
本章重点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 2.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治疗 3. 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本章难点
1.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2.GBS的鉴别诊断
扳机点
临床表现
2. 严重病例伴面肌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 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流泪 ➢ 可昼夜发作, 夜不成眠
临床表现
3. 病程呈周期性 ➢ 发作期--数日、数周或数月 ➢ 缓解期--数日~数年
➢ 病程愈长, 发作愈重, 愈频繁 ➢ 神经系统检查无体征
辅助检查
无特殊辅助检查
(1)神经阻滞(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无水酒精、甘油等注射于神经干或半 月节神经纤维使节细胞凝固及蛋白质变性,以阻断神经 传导通路而止痛。
(2)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CT导向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 通电加热至65oC~75oC (1min) 破坏节后无髓鞘痛温觉Ad & C细纤维 保留有髓鞘触觉Aa & b粗纤维 疗效90%以上
并发症: 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带状疱疹

周围神经系统’概论

周围神经系统’概论

桡神经在桡骨中段骨折时易受损伤。
1)运动障碍:不能伸 腕伸指,拇指不能外展, 前臂旋后功能减弱;
2)抬前臂时,出现 “垂腕”症;
3)感觉障碍:“虎口 区”皮肤感觉丧失。
二、胸神经前支
共12对,第1~11对位 于相应肋间隙中,称肋间 神经,第12对位于第12肋 下方,称肋下神经。
皮支分布于胸、腹壁 皮肤,皮支在胸、腹部呈 环带状的节段性分布。
二、颈丛 cervical plexus 颈丛(C1~C4)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皮支
颈横神经
分支
锁骨上神经
肌支 膈神经
5.膈神经(C3–C5)
支配 膈肌的运动 心包、纵隔胸膜、膈胸 膜和膈部的腹膜
损伤 剌激
同侧膈肌瘫痪 呃逆
四、臂丛 brachial plexus (C5~T1)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分类
脑神经 一
脊神经
概述
连于脑 连于脊髓
躯体神经

传入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构成了神经节。
包括 脑神经节 脊神经节 内脏神经节
二、神 经
概念 在神经系统中,由神经纤 维聚集构成了
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下行, 伴桡动脉至前臂中、下1/3 处转向手背。
深支绕桡骨颈外侧,穿 旋后肌至前臂后部。
发支支配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发出臂后皮神经、臂外 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浅支 分支布于手背桡侧半
以及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 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深支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2014-12-11 09:26:45人体“九大”系统之五——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部分)【【周围神经系统概述】】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周围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

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而神经元的活动和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输则表现为一定的生物电变化及其传播。

例如,外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把感觉信息传入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发出的指令信息传给效应器,都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送的,而神经冲动就是一种称为动作电位的生物电变化,是神经兴奋的标志。

【【脑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叫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的感觉和运动。

只有一对很长的迷走神经沿颈部下行,分布在胸腔的大部分腹腔的内脏器官上,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

12对脑神经连接着脑的不同部位,并由颅底的孔裂出入颅腔。

具体是:嗅神经经过筛板进入颅腔;视神经经视神经管进入颅腔;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外展神经经眶上裂进入颅腔;上颌神经经圆孔,下颌神经经卵圆孔进入颅腔;面神经、位听神经经内耳门进入颅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经颈静脉孔进入颅腔;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内口进入颅腔。

这些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

各脑神经所含的纤维成分不同。

一、分类(按所含主要纤维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1、感觉神经,包括嗅、视和位听神经;2、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3、混合神经,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

研究证明,在一些感觉性神经内,含有传出纤维。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着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有着丰富的功能,主要负责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比如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热量,调节血液压力,维持肌肉收缩等,是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部分。

其次,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迅速,可以控制和调节体内许多器官细胞的活动,对幼儿举动、思维等心理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还有一些特殊特点,比如有些神经系统细胞会在脱离机体后仍然存活,某些神经细胞还可以分裂形成细胞团,而其他细胞则形成聚状细胞等特性,这些特性显著提高了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

最后,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细胞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有可能引起神经紊乱,从而影响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的发育。

综上所述,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表现在具有丰富的功能、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发育迅速、具有一定特性等方面,但是其敏感性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幼儿在生长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生理机能,保护好孩子的神经系统,使之健康发育。

幼儿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塑造着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幼儿周围神经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它主要负责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比如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热量、调节血液压力、维持肌肉收缩等,它是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部分。

其次,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迅速,可以控制和调节体内许多器官细胞的活动,引起幼儿举动、思维等心理特点的发展。

此外,幼儿周围神经系统还具有一些特殊特点,比如有些神经系统细胞可以在脱离机体后仍然存活,某些神经细胞还可以分裂形成细胞团,而其他细胞则形成聚状细胞等,这些特性显著提高了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96页)

周围神经系统(96页)

腰丛 lumbar plexus
• 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
• 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 • 分支—走行和分布
1、 髂腹下神经 2、髂腹股沟神经 3、股外侧皮神经 4、股神经 femoral nerve 5、闭孔神经 6、生殖股神经
•股神经
femoral never
• 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 intercostal nerves 和肋下神经 subcostal nerve
• 肋间神经 走行及分支
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
T2 – 胸骨角平面 T4 – 男性乳头平面 T6 – 剑突平面 T8 – 肋弓平面 T1Biblioteka – 脐平面 T12-脐与耻骨联合
连线中点平面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52021/5/152021/5/15May- 2115-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5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镫骨肌神经
翼腭神经节和下颌神经节
• 位置 • 纤维性质 • 副交感神经
其节后纤维的支配
Ⅷ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 感觉性神经 • 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 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
入颅
Ⅸ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erve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
1. 耳颞神经 2. 颊神经 3. 舌神经 4. 下牙槽神经 5. 咀嚼肌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损伤:爪形手
4) 桡神经 走行:
桡 神 经
桡神经分支及分布: 桡神经 肌支:支配上肢的伸 皮支分布区
肌。支配肱三头肌
皮支:分布于上肢背 面、手背桡侧半和桡 侧两个半指皮肤。
手背面 手掌面
P215图9-26
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前臂肌瘫痪,不能伸腕、 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 障碍以手背第1、2掌骨之 间的皮肤最明显。
阴部神经
骶 丛
臀下神经
的 分
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神 经




走行:
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到腘窝上角分为胫 神经和腓总神经。











(1) 胫神经 其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小腿三头肌)和足 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在内踝后方分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2-11胸 的

神经前支 分 布



颈丛 组成:
(1)皮支
分布到颈前外侧、 肩、枕部、耳廓等 处的皮肤。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经胸廓上口入 胸腔,沿肺根前方, 心包的两侧,下行至 膈。
膈 神 经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的运动纤维

支配膈肌;感觉纤

维主要分布到胸膜
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总论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化学突触:突触前部,突触后部,突触间隙常用术语a、在中枢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称灰质。

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部位含脂质色泽明亮称白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一起成为纤维束。

(在中枢部)b、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成粗细不等的神经脊神经1、脊神经为连于脊髓的周围神经部分。

2、有31对;每一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和后根组成;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的椭圆形膨大称为脊神经节,其中含有假单极感觉神经元。

3、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交通支。

4、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四种纤维成分5、中枢联系脑神经连于脑的周围神经,共12对名称、顺序、性质、纤维成分及中枢联系、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和分布概况筛孔:嗅神经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眶下裂: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2)视神经管:视神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上颌神经卵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1)棘孔:脑膜中动脉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1嗅神经Olfactory N. 感觉神经内脏感觉鼻腔嗅黏膜2视神经Optic N. 感觉神经躯体感觉视网膜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下斜肌内脏运动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4滑车神经Trochlea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斜肌5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混合性神经眼神经Ophthalmic N.躯体感觉眼球,泪器,结膜,部分面部皮肤上颌神经Maxillary N.躯体感觉眼裂口裂间皮肤,上颌牙,牙龈,鼻腔、软腭黏膜翼腭神经Pterygopalatine N.上颌神经穿圆孔出颅至翼腭窝连于翼腭神经节下颌神经Mandibular N.躯体感觉口裂以下皮肤,下颌牙、牙龈内脏运动咀嚼肌,鼓膜张肌(耳神经节),部分舌肌等舌神经Lingual N. 接受面神经鼓索,下颌下神经节展神经Abducent N.躯体运动外直肌面神经Facial N.混合性神经面部表情肌,舌前2/3味蕾鼓索返回鼓室,出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下颌下腺岩大神经膝神经节处,颞骨岩部前面,破裂孔出颅至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 位听感受器前庭神经Vestibular N.前庭神经节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蜗神经Cochlear N.蜗神经节内耳螺旋器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 腮腺,舌后1/3味蕾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腮腺迷走神经V agus N. 心肌,脏器的平滑肌,腺体副神经Accessory N. 咽、喉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斜方肌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 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4对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纤维)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眶上裂—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纤维—睫状肌,瞳孔括约肌下颌下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茎乳孔—鼓索—颞下窝—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翼腭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鼻腔、口腔、腭黏膜腺体耳神经节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终支)—卵圆孔下方—耳神经节—腮腺内脏神经内脏运动N.与躯体运动N.区别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细的薄髓(节前纤维)或无髓(节后纤维)纤维,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躯体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在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肾上腺髓质除外),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与多个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故节后神经元数量众多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内脏运动神经攀附脏器和血管形成神经丛,再由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交感N节前、后神经元、纤维的位置或走行、分布概况位置:可以分为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骶神经
1个尾节
1对尾神经
概述
脊神经性质:混合性(包括前根、后根)
后根(感觉) 前根(运动)
脊神经
脊神经性质: 混合性(包括前根、后根) 前根:躯体运动纤维: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后根 前根
➢ 后根:躯体感觉纤维:躯干、四肢的浅、深感觉; 内脏感觉纤维: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
肌支:三角肌。
损伤:腋神经损伤导致三角肌
瘫痪,臂不能外展,三角肌区 皮肤感觉丧失。
脊神经前支
组 位置 重要分 重要分支分布


肌皮神经:肌支支配肱二头肌,皮支分布
由斜角
于前臂外侧皮肤
肌间隙
正中神经:肌支支配前臂前群桡侧的屈肌、 手掌外侧肌群,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
穿出, 肌皮神经、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的皮肤。
(四)腰丛 Lumbar plexus
组成: T12前支的一部分、
臂丛的分支 (4)桡神经的分支:
肌支:支配上肢的伸肌; 皮支:分布于上肢背面、 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 指的皮肤。
手红色区
桡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 状
感觉障碍:第1、第2掌骨间背面皮肤感觉障碍(虎口 区感觉缺失。)
特征:“垂腕”
臂丛的分支
(5)腋神经 Axillary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复习旧课 1.神经系统如何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脑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按连接部位 脊神经:31对 躯体神经
概述
脊神经的分支
前支
后支
躯干后部深层肌和皮肤
前根
后根 后支 交通支
前支
概述
脊神经的分支
颈丛 臂丛
前支 胸神经
腰丛 骶丛
(一)颈丛 Cervical plexus
组成:由第1〜4颈 神经的前支构成。
位置: 胸锁乳突肌 上部的深面。
(一)颈丛 Cervical plexus 分支: 皮支:枕部、耳廓、颈部、
按分布 按性质
内脏神经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连接中枢 的部位
脊神经 脊髓
主要分布 躯干、四肢
脑神经 脑
内脏 神经
脑、脊髓
头面部
内脏、心血 管、腺体
学习重点:
1.脊神经的组成;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 骶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的名称及分布;
2.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与脑相连的位置、主要分布 范围;
臂丛的分支 (3)尺神经 分布: 肌支支配前臂前群尺 侧的屈肌、手掌内侧 和中间肌群; 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及 尺侧一个半手指、手背 尺侧半的皮肤。
蓝色区
尺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小,无名指和小 指远节指关节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内收, 各指不能互相靠拢。 感觉障碍:手掌手背内侧缘皮肤感觉 丧失,其他分部区感觉迟钝。 特型手:“爪形手”
臂 丛
C5~8、 行于锁 T1前支骨下动
脉后上
正中神经、尺神经:肌支支配前臂前群尺侧的屈肌、
尺神经、 桡神经、
手掌内侧和中间肌群;皮支分布于手掌尺 侧及尺侧一个半手指、手背尺侧半及尺侧 两个半指的皮肤。
方。 腋神经 桡神经:肌支支配上肢的伸肌,皮支分布
于上肢背面、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指
的皮肤。
腋神经:肌支支配三角肌,皮支分布于肩 关节周围皮肤。
臂丛的分支 (1)肌皮神经
肌支:支配肱二头肌、喙肱 肌、肱肌
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臂丛的分支 (2)正中神经
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前群桡侧的屈 肌、手掌外侧肌群;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 侧三个半指掌面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小,不能旋前, 对掌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半,桡侧三个 半手指掌面及其远节手指背面。 特型手:“猿手”。
胸壁上部、肩部皮肤。
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 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 点。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一)颈丛 Cervical plexus 分支:
膈神经 Phrenic nerve
行程:沿斜角肌前面下降, 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在纵 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二)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 : C5-C8 , T1前支组成。 位置 : 由斜角肌间 隙穿出,行于锁骨 下动脉后上方。
锁骨下动脉
(二)臂丛 Brachial plexus
在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位置浅表,常作为臂丛阻 滞麻醉的部位。
臂丛的分支
①肌皮神经 ②正中神经 ③尺神经 ④桡神经 ⑤腋神经
3.内脏神经的特点、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对比。
一、脊神经(Spinal nerves)
概述 1.什么是脊髓节段? 答:脊髓节段是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
2.脊髓一共有多少个脊髓节段?对应多少对脊神经?
脊髓节段
8个颈节
31对脊神经
8对颈神经
12个胸节
12对胸神经
31个 5个腰节
5对腰神经
5个骶节
线中点
脊神经前支
组成 位置 重要分支 重要分支分布
胸神 经 支
第1-11对称肋间神经 第12对称肋下神经
肌支:分布于肋间肌和腹前 外侧肌群, 皮支:分布于胸腹壁皮肤及 相应的壁胸膜、壁腹膜。 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 :T2:胸骨角、T4:乳头、 T6:剑胸结合、T8:肋弓、 T10:脐、T12:脐与耻骨联 合连线中点
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 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脊神经前支
组成 位置
重要分支 重要分支分布
颈丛 C1~4前支 胸锁乳突肌 皮支 上部深面 膈神经
皮支:枕部、耳廓、颈部、 胸壁上部、肩部皮肤。
膈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 心包、膈。右膈神经的感 觉纤维尚分布到肝、胆囊 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三)胸神经前支 Anterior branches of thoracic nerves
肋间神经 (T1- T11) 肋下神经 (T12) 肌支:分布于肋间肌和腹前 外侧肌群。 皮支:分布于胸腹壁皮肤及 相应的壁胸膜、壁腹膜。
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
T2:胸骨角 T4:乳头 T6:剑突 T8:肋弓 T10:脐 T12:脐与耻骨联合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