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公式说明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工资计算公式及标准

工资计算公式及标准

工资计算公式及标准
工资计算公式及标准如下:
1. 正算法:工资=月薪÷×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2.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3.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4. 出勤天数比例= ÷(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请注意,在计算工资时,有几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1. 一些实行6天工作制之类的民营或私人企业不使用计算月薪,而是直接用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

2. 也有企业是使用“工资=月薪÷30天×实际出勤天数”此类算法来计算月薪。

3. 还有一些企业不使用来计算月薪,而是将“带薪法定节假日”的天数算入实际出勤天数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标准应以所在单位的规定为准。

月薪制日薪制计件制时薪制工资计算方法

月薪制日薪制计件制时薪制工资计算方法

月薪制日薪制计件制时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在工作中,薪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月薪制、日薪制、计件制和时薪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薪资计算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一、月薪制:月薪制即雇主与员工约定一个月的固定薪资,并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

无论员工每月的工作时间多少,薪资都是固定不变的,这也是常见的薪资计算方式。

月薪制计算公式:月薪制薪资=月薪例如,员工约定的月薪为5000元,那么他每月的薪资就是5000元。

二、日薪制:日薪制是以每天工作的小时数为基准,按照每小时对应的薪资来计算每天的薪资。

日薪制相对于月薪制更加灵活,适用于工作时间不固定的情况。

日薪制计算公式:日薪制薪资=日薪×工作天数例如,员工的日薪为300元,他工作了20天,那么他的薪资就是300元/天×20天=6000元。

三、计件制:计件制是以员工完成一定产量或达成一定生产目标来计算薪资的方法。

具体的计算方式会因不同行业、岗位和工作内容而有所差异。

计件制计算公式:计件制薪资=完成的产量×单价例如,员工负责组装产品,单位产品的组装工资为5元,他完成了100个产品的组装任务,那么他的薪资就是100个×5元/个=500元。

四、时薪制:时薪制是以员工每小时的工作时间为基准,按照每小时对应的薪资来计算薪资的方法。

时薪制适用于工作时间变动较大或灵活的工作环境。

时薪制计算公式:时薪制薪资=时薪×工作小时数例如,员工的时薪为50元/小时,他这个月工作了120个小时,那么他的薪资就是50元/小时×120小时=6000元。

总之,薪资计算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薪资计算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工资是指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所获得的一定金额的报酬。

而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则是指计算员工工资的具体数学公式和步骤。

一、工资计算公式1.固定工资计算公式固定工资是指员工每月或每年获得的固定金额。

固定工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就是将固定金额直接支付给员工,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

因此,固定工资计算公式为:总工资=固定金额2.计件工资计算公式计件工资是按照员工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计算的。

计件工资计算公式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计件单价和完成的工作量。

计件工资计算公式为:总工资=计件单价×完成工作量3.底薪加提成计算公式底薪加提成是指员工除了固定工资外,根据完成的业绩或销售额所获得的额外报酬。

底薪加提成计算公式为:总工资=底薪+提成金额4.绩效工资计算公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计算的,通常根据公司制定的绩效评定标准来确定。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为:总工资=绩效系数×基础工资以上仅是工资计算的常见公式,实际情况可能因公司政策、行业差异或个人情况有所变化。

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资计算公式。

二、工资计算方法工资计算方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资计算周期工资计算周期一般有月薪和年薪两种形式。

月薪是以一个月为计算周期,年薪是以一年为计算周期。

确定工资计算周期后,就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员工的总工资。

2.收集计算工资所需的信息工资计算需要收集员工的相关信息,包括固定工资、计件单价、完成的工作量、底薪、提成比例、绩效系数等。

这些信息通常记录在员工的个人档案中,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或员工自己提供。

3.计算工资根据以上公式和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工资计算。

根据工资计算周期确定工资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根据不同的工资计算方式和公式进行具体计算,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4.扣除法定和自愿性的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规定,员工的工资需要扣除法定和自愿性的社会保险费用和个人所得税。

工资工时计算公式

工资工时计算公式

工资工时计算公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工资作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基本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在工资计算中,工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因此,本文将介绍工资工时计算公式,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资的计算方式。

一、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是指员工按照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合同规定所应获得的工资。

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工资=工资总额÷工作时间其中,工资总额指员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获得的总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

而工作时间则指员工在这段时间内所实际工作的时间,不包括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例如,某员工在一个月内工作了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基本工资为4000元,津贴为500元,奖金为1000元。

则该员工的工资总额为:工资总额=(4000+500+1000)×22÷30=3386.67元因此,该员工的基本工资为:基本工资=3386.67÷(22×8)=19.44元/小时二、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按照规定加班所应获得的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加班工资=每小时工资×加班时间×加班系数其中,每小时工资指员工按照合同规定所应获得的基本工资。

而加班时间则指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实际工作的时间。

加班系数则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所确定的,不同时间段的加班系数不同。

例如,某员工在一个月内加班了10个小时,每小时工资为19.44元,加班系数为1.5。

则该员工的加班工资为:加班工资=19.44×10×1.5=291.6元三、综合工资的计算公式综合工资是指员工在一个时间范围内所获得的总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工资等。

综合工资的计算公式为:综合工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工资例如,某员工在一个月内工作了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基本工资为4000元,津贴为500元,奖金为1000元,加班10个小时。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1、日工资、小时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及小时工资折算主要是在企业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核算工时,劳动强度、加班工资时使用。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基数×1.5在休息日工作的: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2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33、经济补偿计算公式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4、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计算工资的公式

计算工资的公式

计算工资的公式
计算工资的公式是:工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扣款。

基本工资:是用来衡量一个员工的能力水平的,基本上按照比例发放,即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任期等因素来决定其基本工资的大小。

津贴:是指为了补足基本工资而额外发放的一种报酬,通常是针对特定职位或者特定部门的工作人员发放的,用来补偿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所带来的不便,或者是用来鼓励工作效率的。

补贴:是指政府提供的一种特殊的报酬,一般是为了补足某些工作所带来的不便而发放的,如子女教育补贴、住房补贴等。

奖金:是指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而发放的一种报酬,一般是在节日、季度或者年底发放,也可以是月度、季度或者年度发放。

扣款:是指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要求其扣减部分工资的惩罚性措施,扣款数额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扣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计算公式说明
一、工资结构
1、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两部分组成。

2、固定工资包括:职业工资(0.2)津贴(0.4)技能工资(0.6)
保留补贴(0.08)医疗补贴(0.02)。

固定工资是根据职务学历、
技能等因素确定的,相对固定的报酬谢。

3、浮动工资包括:考勤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项目开发人员还
有项目津贴。

是根据考勤表现、工资绩效及公司经营业绩确定,
每月考核后调整一次。

4、在预定的截止时间,如项目完成率低于60%,项目津贴自当月停发,如项目完成率高于60%,自当月发放。

5、工资扣除项目包括:个人所得税、教育金、缺勤、扣款(含押金、借款、罚款等)、代扣医疗保险费、代扣养老保险费。

二、工资计算方法:
1、工资计算工式: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补贴项目-扣除项目
固定工资= 基本工资+ 技能工资+ 保留补贴+ 医疗补贴
2、技术系列:0.7分:职务工资(0.2)+ 技能工资(0.6)+ 保留补贴
(0.08)+ 医疗补贴(0.02)+ 津贴(0.4)
3、工资标准大专以上,两年工作经验以上,每满1年薪级可上调3-5
级,最终不能超过同等学历上限。

三、年薪制:
公司经营者与其业绩挂钩,其工资与年经营利润成正比。

年薪= 基薪+ 提成薪水(经营利润×提成比例)。

1、基薪按月预发,根据年基薪额1/12支付。

2、提成薪水在公司财务年度经营报表经审计后核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