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亚洲地理分区 ——东南亚

亚洲地理分区 ——东南亚
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 线”,为什么?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需从中东进口 大量的石油,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 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是日本运进 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4
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一、位置与范围
3、主要国家
中南半岛:
缅甸、老挝、越南、柬 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2.城市大量沿河分布有何弊端?
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13
三、人文地理特征
2、农业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中随 时播种,四季都可收获
14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中高周低,地形 崎岖,平原狭小,多 分布在沿海地区,多 火山地震。
欧亚、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板块交界处
7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使得 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 差大,水能丰富。
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河床剖面呈“V”型)
下游:流速慢、泥沙淤积、多冲积平 原,利于农耕和航运(河床剖面呈“U”
型)
8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特征 马来群岛
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 河流短小流急,呈放射状分 布水能丰富
9
二、自然地理特征
3、气候特征
10
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热带 终年受赤道低气
马来群岛大部
雨林 压带影响,盛行 全年高温多雨 分和马来半岛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东南亚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它包括了许多国家,如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等。

这些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在学习东南亚的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东南亚地处热带和赤道地区,整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且经常受到季风的影响。

该地区以海岛和沿海平原为主,还有一些山脉和高原。

其中最著名的地理特征是显然沿海造陆现象。

二、东南亚的文化和宗教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许多文明在此地区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该地区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主要宗教,这些宗教都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东南亚的历史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地区曾被包括中国、印度和欧洲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所征服和统治。

然而,东南亚的历史也具有自己的特征。

这个地区的历史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其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包括了吕宋海战、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越南战争等等。

四、东南亚的经济和发展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引擎。

该地区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和旅游业支撑经济,其中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契机。

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保护东南亚是世界上的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和保持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是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六、东南亚与中国的联系和影响中国与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二者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东周时期。

如今,中国已成为许多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七年级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和探索东南亚的不同方面,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和历史。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东南亚的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许多有关世界各个地区的知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就东南亚这一地区进行一些具体的学习和了解。

一、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大陆东南端、印度尼西亚所在的群岛与两个著名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相接的区域,总面积为416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28%。

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10个国家。

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多雨、温度高。

东南亚地区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印尼苏门答腊-爪哇岛弧、马来万岛和菲律宾的琉球岛弧等。

东南亚的岛屿很多,其中最大的岛国是印度尼西亚,它有17000多个岛屿,被称为“岛国王国”。

三、人文环境
东南亚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其中著名的有泰国的佛教文化、菲律宾的马尼拉舞蹈、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戏曲等。

此外,东南亚还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四、难民问题
东南亚地区也存在难民问题。

例如近年来以罗兴亚族为主的难民大规模涌入缅甸、邻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加强人道主义援助,为难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五、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东南亚
的难民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做出更多的贡献。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东南亚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23°26′N
经度:100°E—130°E
基本处于热带
2、东南亚的海陆位置: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3、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南北向山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多冲积平原。

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形崎岖,多山地,沿海有平原,大陆架广阔,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之国”之称。

4、东南亚的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多锋面雨)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
5、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石油和锡是东南亚的主要矿产。

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锡矿带,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

(2)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3)粮食作物: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这里是世界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和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东亚、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该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马六甲海峡与南亚相望,北与中国、印度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5℃-31℃之间。

该地区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热。

台风频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对城市和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三、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金、银、铜、锡、水稻、橡胶、棕榈油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国,菲律宾和泰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四、城市发展东南亚城市化进程迅速,主要表现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加速,东南亚很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主要城市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新加坡、泰国的曼谷、越南的河内、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等。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了人口、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五、环境问题东南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等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于了解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地理位置自然环境PPT课件

东南亚地理位置自然环境PPT课件

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 地形特征: 南北纵列分布 山河相间 河流走向: 由北向南
中国
说出流经中南半岛河流的名称:
城市,注入的海洋
仰光
河内 万象
曼谷
金边
河流
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上游河 流
元江
主要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 洋
中国 、越南 太平洋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的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南亚 各国的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
例: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 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 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 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
方 案
经过主要城市
总长 度
东线
曼谷一金边一胡志明市一河内一昆 明
澜沧江
中国、缅甸、 太平洋
泰国 太平洋
怒江
中国、缅甸
经过的首都
河内 万象、金边
曼谷
伊洛瓦底江
独龙江
中国、缅甸
仰光(原首都)
生产、生活用水 水运通道 地形平坦 一来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生 活服务设施,可以节省市政 建设投资 二来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 丰富的农产品
阅读材料: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侧海域发生8.7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并引起海啸,导致近30万人 死亡,12万人失踪,其中印尼损失特别严重。
主要制约因素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
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 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 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 梯级水电站(8座)的优良条件。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南亚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缅甸等十个国家。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相交的位置,地处航运通道枢纽。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决定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地形地势东南亚地势多为山地、高地,少数平原地区。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是地震带,火山活跃,一些火山岛屿地表上有火山熔岩带,火山喷发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

东南亚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形成的地貌。

3. 气候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度高,多日照,降水多。

湿度大,纬度低,气温高,年均温在24℃-30℃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由于受季风影响,东南亚地区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在5~11月之间。

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冷、暖、热气团的交汇区,所以台风、热带低气压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4. 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以沙特阿拉伯之后,印尼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茅之列。

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如印尼棕榈油、马来西亚天然金橘、菲律宾糖蔗等农产品属世界一流。

5. 人口和城市东南亚地区总人口多,约有6.8亿。

其中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世界第14位,人口轻世界第四位。

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诸河地区。

6. 经济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和水产业生产基地,热带农作物、糖、棕榈油、稻米、茶、咖啡、橡胶、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7. 热带雨林东南亚地区拥有全球占比40%的热带雨林,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最为著名。

被称作地球之肺。

但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不断,导致了热带雨林的砍伐,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

总之,东南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东南亚地理文化介绍

东南亚地理文化介绍
亚洲 太平洋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大洋洲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3、范围
范围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
马来半岛
马 来 群岛
中国
内比都 万象
缅甸
河内

曼谷
柬埔寨
金边
国 吉隆坡 文莱
马 来西亚
新加坡


雅加达
菲 马尼拉 律 宾 斯里巴加湾市
不属于 东南亚
尼西

帝力
东帝汶
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
A.将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B.将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将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将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三、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环境
1、经济
(1)主要矿产
➢ 锡矿主要分布在 哪几个国家?
缅甸、泰国、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 形成锡矿带
➢ 石油主要分布在
哪几个国家?印度尼西亚、文莱
油棕 马来西亚 有"世界油王"之称
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 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 (2)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 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 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加工工业。 (3)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 速发展旅游业。
泰国、马来西亚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蕉麻
由于茎和叶子跟 芭蕉树相似,故名 蕉麻。是做鱼网 和船用缆绳的优 质原料,还可编织 席子和地毯及优 质麻织衣料,
菲律宾
东南亚的稻田 泰国、越南、缅甸稻米出口国
(2)主要农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目标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并通过分析对比上游和下游的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

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

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看清半岛,群岛和国家的位置特点,为下面讲述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打好基础。

用“东南亚的政区图”来说明东南亚的国家组成和分布。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十个国家,中南半岛南部的狭长部分称为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因在我国南面的海洋中,我国习惯上又称之为南洋群岛。

课文中出现的地名较多,但都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

特别是把东南亚和刚学过的东亚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主要在热带,为这里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打下了基础。

教材用一个独立的标题突出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不仅指出了它是世界海运运输的枢纽之一,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于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教材也突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制约作用,形成了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以及下游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的地理格局,爪哇岛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人多地少的稠密区。

东南亚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共性是都处于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与“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说明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特别用“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变化的情况。

使学生对此种气候的特点有较深的认识。

教法建议建议本节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

对于东南亚的范围,国家和位置,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并指导学生填图。

首先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在世界和亚洲的部位,并说明“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由来。

然后,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十个国家,明确那些国家和中国相邻,哪个是内陆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分析亚洲地形图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南纬10°和北纬25°),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明确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讲述首先找出东南亚在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然后,说明从古到今东南亚多时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

阅读“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看清它是两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讲述中南半岛地形时,说明中南半岛和中国山水相连的密切关系。

然后,让学生指图,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指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中缅老泰柬越)。

结合读图在地图上找出重要城市,分别位于哪条河流附近,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说一说为什么许多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观察“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示意图”、“河口三角洲”图和“泰国水上市场”彩图,分析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及河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讲述马来群岛地形时,可先阅读地形图,了解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小的地形特征;再看“阅读材料”,找出火山的分布区,了解印尼“火山国”名称的由来。

多火山的原因,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说明。

讲解东南亚的气候,可首先利用“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指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区;然后利用“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来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特点。

在分析热带季风气候时,应配合“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来说明热带季风气候有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最后,在总结东南亚气候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学生填写下表岛的北部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和图片(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东亚,从东亚继续南行,我们将到达哪个区域?东南亚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板书)第九章东南亚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东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读图并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中南半岛上有哪几个国家?马来群岛上有哪几个国家?内陆国(老)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板书)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读图提问)从东南亚向东西南北行进分别是哪些大洋或大洲?(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板书)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1、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阅读介绍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的小字。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板书)2、“马六甲海峡”展示“东南亚地形图”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我国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读东南亚地形图并填图)中南半岛的地势如何?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北高南低。

知道学生用笔画(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

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板书)三、地形的基本特征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为什么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总结)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

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板书)2、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

(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总结)(复习反馈)【板书设计】第九章东南亚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马六甲海峡”三、地形的基本特征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马来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重点】热带雨林气候【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教学工具】相关地图及图片(导入)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分析了东南亚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地形不同,由于它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分析气候的差异。

(板书)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有什么特点?这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全年光照、热量、水分都很充足,即全年高温多雨)读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分组讨论图中所示的含义。

(学生讨论活动)(总结)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下,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收获。

(提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引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形图中找出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小结)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

这些国家或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转折)中南半岛与此不同(读图)比较“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引导学生分析两图:两个城市的气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讲解)中南半岛一年中风随季节变化(季风),冬半年刮东北季风,夏半年刮西南季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受气候影响,在每年6月至10月,西南季风从海上吹往陆地,降水丰沛,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称雨季。

11月到第二年5月,东北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天气干燥,是旱季。

展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景观照片(提问)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提问)东南亚的两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分别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填写下表:(总结)(复习反馈)【板书设计】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教学设计示例3【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地形的差异【教学工具】东南亚教学课件(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设问)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有的书上将马来群岛又称为“南洋群岛”?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十国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缅);谁是内陆国?(老)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

巩固所学知识(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读图)东南亚政区图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北:欧亚大陆南:澳大利亚东:太平洋西:印度洋)(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