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高考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 台风B. 洪涝C. 旱灾D. 地震答案:D2. 自然灾害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除了: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经济因素C. 科技发展因素D. 外部干扰因素答案:D3. 以下不属于气候灾害的是:A. 洪涝B. 旱灾C. 龙卷风D. 冰雹答案:D4. 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通常与以下哪个地理因素关联最为密切?A. 气温B. 水资源C. 土地利用D. 海洋气候答案:C5. 以下哪个灾害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改变所引发的?A. 地震B. 暴雨C. 滑坡D. 沙尘暴答案:C二、填空题1. ____________ 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晃动现象。

答案:地震2. ____________ 是指降雨量大、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降水现象。

答案:暴雨3. ____________ 是指植被和地表土壤被风吹走形成的自然灾害。

答案:沙尘暴4. ____________ 是指汇水区域的降雨量大于排水能力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答案:洪涝5. ____________ 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水源枯竭的现象。

答案:旱灾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灾害。

答案:地理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外部因素(如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所引发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对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自然现象。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地理灾害及其影响。

答案:地震: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等;洪涝:造成农田浸泡、房屋被淹、道路损毁等;旱灾:造成农作物枯萎、水源减少、粮食短缺等。

3.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答案: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如乱砍滥伐导致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旱灾等,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解答题1.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自然灾害,请你描述该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控制该灾害。

答案略。

2.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自然灾害事例,请你描述该事例中的救援措施、重建工作以及社会经济影响。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1.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006年 3月 27日下午 4时 45分, 太旧高速公路 (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

据此回答 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 12月 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

回答 5-6题。

5.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A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 .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6.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 20世纪后 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 7~9题。

7.关于 20世纪后 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 .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 .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 .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8. 20世纪后 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 .暴雨造成的水灾B .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 .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 .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9. 关于 20世纪后 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 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10.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 .①②B .③⑩C .④⑧D .⑥⑦从 2006年 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海南卷)完整版.doc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海南卷)完整版.doc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 附近B. 附近C. ●附近D. ❍附近2.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 海浪的影响B. 暖流的影响C. 海风的影响D. 寒流的影响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要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品种退化 产量过大●品质较差❍销售渠道不畅A. B. ●C. ❍D. ❍4. 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实力,亟需A. 提高产量B. 改善运输条件C. 推广良种D. 扩大销售渠道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5~7题。

5.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 河湖众多,少泥沙6.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 占用大量耕地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7. 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 制冷C.取暖D. 烹饪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3)。

据此完成8~10题。

8.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 劳动力价格较低B. 技术水平较高C. 消费市场较广D. 资金较雄厚9.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 廉价劳动力B. 交通运输C. 研发能力D. 环境质量10.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 甲国的环境质量C. 乙国的就业率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图4a 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

2012年自然灾害应对策略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12年自然灾害应对策略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12年自然灾害应对策略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自然灾害是一个人类无法完全掌控的现象,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解析2012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中关于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的问题。

1. 题目:根据2012年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下列灾害对人类造成积极作用的是()。

选项:A. 暴雨对补充土壤水分有利B. 龙卷风有助于风能发电C. 地震导致火山喷发,增加地壳岩浆资源D. 台风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正确答案是A. 暴雨对补充土壤水分有利。

解析:暴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但在农业领域,暴雨也可以对土壤水分起到积极作用。

持续而适宜的降雨可以补充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题目:对于地震来说,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A. 地震可以通过预测减少灾害损失B. 地震灾害主要的防治措施是改善房屋结构C. 发生地震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D.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正确答案是C. 发生地震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

解析:地震的发生很难进行准确预测,且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尚未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强度,因此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

改善房屋结构是地震防治的重要措施,但并非最主要,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

当地震发生时,应尽量躲避室内高大的固定设备,以减少受伤风险。

3. 题目:2012年北京市遭受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以下作物影响最大的是()。

选项:A. 小麦B. 大豆C. 水稻D. 玉米正确答案是C. 水稻。

解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于水稻生长非常不利,而水稻在北京地区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对水稻的影响最为显著。

4. 题目: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森林火灾的应对措施()。

选项:A. 抑制火势发展B. 高温天气时控制点火C. 提前疏散人员D. 进行森林灭火训练正确答案是C. 提前疏散人员。

解析:在森林火灾时,疏散人员不属于应对火灾的措施之一,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5. 题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大题训练(含答案)题目一自然灾害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现象。

以下是一道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大题训练题目,可以帮助你复相关知识。

问题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各种灾害。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请对它们进行简要描述:1. 地震2. 洪水3. 龙卷风4. 干旱答案1.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断裂或移动时所引起的一种现象。

它可以造成土地震动、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

地震通常由板块运动引起。

2. 洪水是河流、湖泊或海洋水位上升超过常态,并淹没了附近地区的一种现象。

洪水通常由降雨过多、雪融化或水库泄洪等原因造成。

3.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风,伴随着高速旋转的空气柱和大量的降水。

它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可以摧毁建筑物、树木和其他物体。

4. 干旱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并导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干旱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以上是对几种常见自然灾害的简要描述。

了解自然灾害的性质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

题目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道高考地理自然灾害大题训练题目,请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问题1980年5月18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里氏7.9级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这次地震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3. 针对这次地震,采取了哪些救援和恢复重建措施?答案1. 这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构造活动引起了地壳的断裂和位移。

2. 这次地震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量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失去住所。

灾害还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损失和交通中断,对当地经济的恢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针对这次地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援和恢复重建措施。

紧急救援人员被派往地震灾区,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服务。

同时,政府还启动了灾后重建计划,包括重建倒塌的建筑物、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并提供补偿和帮助给受灾群众。

2012高考地理最新题库大全试题分项专题17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高考地理最新题库大全试题分项专题17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0-2011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自然灾害与防治(2011年高考江苏卷)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0题。

图49•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E.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由东向西深度增大.io. 2011年/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g 级地棗,福昌垓电站追受破坏,宴泄褊的污染输陆詳證扩散的主要芳向是人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答案】丑【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朕甌 向东北角佝叙th 即福昌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 帝染物fifi 詳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 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解析】桐据图中不同馬源深 例的位直 可知日本及其阳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13*■(如图11所示)。

近年来, 130*1;a】4醴(裸度 <7Dkm > •中添地锂70-300 km ){^^>300 kin )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答秦]莆十毎肓节琛发試乳舷大.人工珀疔;細:報计了城面地形的稳定性*豪雨容易诱笈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留站面,造成黄土滑処【堺析】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慷容易被侵謹,•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聽坏了坡面换的稳定性,裒季峯雨JS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淒.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题。

W 贵険胃萬川图2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 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 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等。

2012高考地理冲刺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真题解析

2012高考地理冲刺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真题解析

2012高考地理冲刺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真题解析2009年4月,国内第一座100%稻壳燃料热电联产火电站在江西省新干县进入施工阶段。

全部用稻壳作为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来发电,这是国内第一家。

据此回答1~2题。

1.与江西省稻壳资源丰富的相关因素有 ( )A.气候B.交通C.生产技术D.地壳运动2.稻壳发电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 )①节约资源②保护环境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④利于江西省的产业转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1.江西气候湿热,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规模大,产量极多,稻壳资源丰富。

2.充分利用稻壳发电可以大量节约煤炭,又可大大减少稻壳堆积和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答案】1.A 2.A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据此回答3~5题: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 560 2 100 24 6003.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4.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于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态环境5.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解析】第3题,因为沙化土地、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4题.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天然植被,退耕还林还草,A、B会加剧沙化速度.D禁止任何经济活动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第5题.由于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为冬半年,北半球为冷源,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2013 2012自然灾害高考word文档答案

2013   2012自然灾害高考word文档答案

2012自然灾害答案1.【答案】D【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解析】(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2.【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3.【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

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4.【答案】:A【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选项错。

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水流速较慢,因此C选项错。

图中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好,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选项错。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①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故A项错误;图②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故B项错误;图③中为沉积岩,且岩层不完整,上层岩层倾向于公路面,若遇暴雨,岩层易滑落错位,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虽然图④岩层不完整,但上层岩层倾斜方向与公路面相反,不易发生滑坡,故D项错误。

【答案】:C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

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4.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

回答5-6题。

5.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6.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7.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8.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9.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10.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①②B.③⑩C.④⑧D.⑥⑦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

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

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

据此回答5—8题:11.沙尘暴属于()A.气象灾害B.海洋灾害C.地质灾害D.天文灾害12.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13.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A.儿童抵抗能力差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14.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于5月9日20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以东550千米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15日2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45米/秒)。

强台风“珍珠”经我国南海北上,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

进入福建省境内后逐渐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受台风影响的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紧急转移人口一百多万。

据此回答9—11题:15.上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A.5时B.11时C.17时D.21时16.当台风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A.处于18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四分之三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属于西半球D.孟买正是烈日当空17.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B.加剧南方的干燥C.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D.形成大量的对流雨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8.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19.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20.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2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22﹒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B.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C.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D .灾中应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设加强灾区的抗灾能力23.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2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25.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26﹒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27.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28.“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防御寒潮和台风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D.防治洪涝和滑坡29.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0-1995年)图(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回答13-14两题A B C D30.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A.洪涝B.火山爆发C.地震D.干旱31.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A.缓发型灾害B.突发型灾害C.过渡型灾害D.人为诱发灾害32.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A.地震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33.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3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35.采用“无坝引水”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阿斯旺水利工程C.伊泰普水电站D.长江三峡工程2001年冬季,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现象,回答36-37题。

36.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暴雨成灾B.台风过境普降大雨C.发生凌汛现象D.大堤多年失修37.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A.飞机轰炸B.跨流域调水C.修水库D.加固大堤38.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御的最基本途径是A.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修筑沿岸堤坝,彻底整治河道C.积极参加财产安全保险事业D.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39.下列防洪措施属于工程性的是A.实行防洪保险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修建分洪区D.加强分洪区土地管理4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主要原因是()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②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③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大而集中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较之南方低山丘陵更加崎岖不平⑤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抗侵蚀能力更低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⑤41.各种自然灾害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A.各自然灾害都发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内B.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不同C.发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主要取决于发生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42.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A.粘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43.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A.干旱B.多雨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44.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①流域内普降暴雨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A ①②B②③C ①③D ②④45.“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A.森林雷灾B.乱砍滥伐C.森林虫灾D.毁林开荒46.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C遥感技术——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D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和信息数据空间分析47.棉铃虫重灾区主要分布于()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干流连续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