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含解析)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13.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本题选A。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我们可知此时的广州政府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国民革命时期的,故本题选B项。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数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结合所学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我国选择“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5年5月高三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5年5月高三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5年5月高三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鲁僖公九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条款表明()A.诸侯拥戴周天子B.诸侯国积极推行宗法制C.诸侯反对分封制D.诸侯国彼此能和平共处【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材料表明的是管仲召集诸侯会盟,讨论议定各诸侯国之间的事务,没有出现拥戴周天子的内容,‚以周天子的名义‛不等于‚拥戴‛,故A项错误;葵丘五条的意思是上游国不要筑坝截水;遇到饥荒年岁,各个诸侯国不能将粮食囤积居奇;不能更换太子;不能把妾转正为妻;不能使妇女参与国事,其中涉及的‚太子‛、‚妾‛与‚妻‛的规定事实上都是对宗法制的实践,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分封制的内容,故C 项错误;材料只介绍了一次会议,不能证明诸侯国彼此间的和平共处,故D项错误。

【答案】B13.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

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与雇佣关系紧密相连的,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集中介绍了手工业的发展,没有反映农业地位下降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详细地记录了丝织业从原料准备到成品的分工环节,主要体现了明朝末年该地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商业发展的情况,更不能看出‚协调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14.《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

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如果认为富贵是贤者不想追求的,那就是违背了人之常情。

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4.7一、选择题1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分别盛行与汉代和六朝时期,故A、B项错误;三公九卿制盛行于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其所指为科举制,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所指为唐代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故D项正确。

【答案】D13.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

”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A.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解析】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进一步发展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政府对市场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商税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大幅上升,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于明中后期,不属于宋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1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 A.注重研究自然科学B.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C.注重研究人文科学D.以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考点】宋明理学【解析】格物致知,注重研究自然,但其他观点均与自然无关,故A项错误;无论是存心或者存理,其灭欲的目的都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的,也即维护社会秩序。

2015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及答案

2015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1页(共28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2页(共28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 甲B. 乙C. 丙D. 丁2.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 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2015广东文综卷(历史部分)

2015广东文综卷(历史部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5.212.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

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①以礼治国主张②性善论③仁政学说④兼爱思想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3.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白该书的是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C.“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14.北宋中期以前,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众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敢于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对防止朝政走向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到了北宋中晚期,“谏官不论得失,御史不劾奸邪”。

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施行效果取决于皇帝B.古代监察谏议体制对权力监督和反腐起到了一定作用C.古代谏官、御史的个人素质对监察谏议制度影响极大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15.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大清国民普遍存在一种轻视日本的虚骄心态,幻想借机重新崛起。

正如《申报》当时报道:“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

”与上述心态形成无关的是A.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不了解B.洋务运动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陆海军C.天朝上国思想D.瓜分犴潮加深了民族危机,大清国民复仇心切16.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17.“从1977年开始,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磁带通过走私进入大陆,经过转录,在民间广泛流行。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资料

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资料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17.表 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2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 21 49第二年41.3 0.4 58.3第三年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完整版( Word版,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完整版( Word版,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丙地海拔高,视野广。

故本题选C。

考点:地形图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本题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原——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5·重庆一中一诊·14)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都会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下: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

这一状况表明汉代()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 B.政治重心与经济背离C.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开发 D.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2. (2015·黄山一检·2)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3. (2015·南通一调·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

该规定说明()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4. (2015·荆州一检·6)在罗马法时代,“诸如瓦斯、电力这类物质并不为罗马人所知,至少罗马人不知道它们可以作为经济客体并因而可成为权利的标的。

”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A.保护精神产物的财产权制度 B.将法律关系上升到普遍原则C.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 D.从诉讼中衍生出权利体系5. (2015·北京市西城区期末·35)“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

……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

”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A.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B.中国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C.日本人“黑船事件”以前美国人D.埃及人拿破仑入侵以前法国人6. (2015·湖北省八校第一次联考·32)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但是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

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 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D.私人垄断随着经济发展加强7. (2015·江苏省扬州市期末联考·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8. (2015·广东省中山市期末联考·7)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论”为社会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变化不大C.变革救亡图存为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9. (2015·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期末联考·30)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

(每5年机器和工具的年平均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农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领域C.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加速解体10. (2015·广东省华附、广雅、省实、深中联考·22)被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11日动工,美国总统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其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 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11. (2015·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一模·22)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

“口袋里的欧洲”是指()A.移动电话 B.欧共体C.欧元D.欧盟宪法12. (2015·甘肃张掖中学月考·18)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

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

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 )A.中外合资企业 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C.国营企业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非选择题13.(2015·襄阳一调·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现代公民的独立性、公共性和宽容性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古希腊时代可以被看作现代公民精神的溯源地。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内容和意义》(1)概述古希腊公民内涵。

为什么说“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材料二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在范围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拓展。

……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这种平等还体现在:公民之间在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关系上是平等的,任何公民不得享有与其他公民不同的特权,而且凡是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得以调整。

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人民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与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财产、自由与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民主体现为多数决定原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主权在民是其重要特征。

——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2)17、18世纪公民观有何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

(不得照抄原材料)材料三中国近代公民意识觉醒,康有为是提出近代意义的“公民”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主张“立公民”的人,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上发表了《公民自治篇》,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

”那什么是公民呢?“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

”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

在公民权利方面,新文化人更注重公民权利的天赋性,强调拥有公民权利的意义。

而“欲造成真正舆论,惟有本独立者之自由意见,发挥讨论,以感召同情者之声音乞求”。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3)从维新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公民的含义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4)霍布豪斯说:“巨大的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但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结合材料就谈谈你的看法。

14. 阅读以下材料,网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

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

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文亭《80年前的货币战争》(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

材料二 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

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

——摘编自谈谭:《美国l 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2)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判断,著名都会分布数量为“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这就充分表明了汉代时期北方是经济重心,南方开发迟缓,经济落后,表明汉代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故选A。

2. 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解析】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材料没有体现出,故A项错误;表格中“道、路、省”、“州”、“郡国”、“县、邑、道、侯国”均是指地方行政区划,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C项是表面现象,其反映的本质是B项,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方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3. B【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解析】依据材料中“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的信息可知,外商在华贸易受限制,故A 项错误;对国内商船“违禁者严命治罪”,对外国夹板船虽然仍许前来贸易,但要求“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可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是不许中国商船前往南洋,而不是指禁止南洋对华贸易,故C项错误;D项与B项矛盾,依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可知明显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

4. 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物权的标的物只针对可以感觉的有体物,精神产物不在其列,故A项错误;也因此罗马法不具有普遍原则,故B项错误;罗马法以有形物确立物权的标的,表明罗马法建立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与诉讼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