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哲学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文史哲卷(解析版)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文史哲卷(解析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并行制【解析】选B。
西周建立后,适应统治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俘虏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诸侯国,辅助周王、拱卫王室。
周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给他们限制了土地的范围大小,以约束他们权力。
A.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C.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制度的象征。
D.并行制,即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士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
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亭、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
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
”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A、加强君主权力B、解决王国问题C、抑制土地兼并D、打击豪强贵族【解析】选A。
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武帝幼年继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
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均超过宰相。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语文试题解析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初试真题文史哲卷(答案及解析)文学部分16.《诗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下列诗句中采用“比”的手法的是: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B.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蠑首蛾眉。
C.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答案】B【解析】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兴”,即起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兴致,比如“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A项,是《诗经·芣苢》中的句子,反映妇女采野菜的劳动生活。
意思是:“鲜嫩的芣苢采呀采呀,大家快来一起采呀。
鲜艳的芣苢采呀采呀,赶紧过来一起采啊。
”使用的明显是“赋”的手法,即平铺直叙。
B项,是《诗经·卫风·硕人》中赞美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句,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详细描写女子美貌的诗歌。
意思是:“柔嫩的双手像白嫩的茅草芽,白嫩的皮肤像凝结的脂膏,那长而灵活的脖颈就像天牛的幼虫儿,那洁白整齐的牙齿就像像葫芦子。
那宽宽的额头就像蝾螈的方额,那弯弯的细眉就像蚕蛾的触须。
”诗句明显采用了比的手法。
C项,是《诗经·七月》中的句子,反映西周时期先民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情况。
意思是“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采用的是典型的平铺直叙,也就是“赋”的手法。
D项,是《诗经·静女》中的句子,反映青年男女恋爱约会时的情景。
意思是:“温柔又静雅的姑娘,约我到城角去幽会。
可她有意隐藏起来不露面,急得我徘徊不前急挠头。
”明显采用了“赋”的手法。
17.《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下列说法不符合《离骚》这一特点的是:A.擅长叙述客观事物B.擅用香草美人意象C.采用大量神话故事D.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答案】A【解析】《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文学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019年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

校考特辑|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好人啥都说百家号01-0121:22好人啥都说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历史部分)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明C.郡县制D.和井行制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土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
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停、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
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
”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A.加强君主权力B.解决王国问题C.抑制土地兼井D.打击豪强贵族3.《秦琅邪台制石)记载:“普天之下,转心揖志,器械量,书同文字。
”材料中的“文字”应是A.甲骨文B.金文小菜D.隶书4.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顺回洛阳,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感慨地说:“自晋、未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
“洛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的南迁B经济重心的转移C.割据势力的削弱D.北魏孝文帝改革5.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在(唐代的三省》一文中指出: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藏政治,而是综合了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费族政治。
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A.门下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B.三省六部导致君弱臣强C.皇权受到集体宰相的制约D 贵族政治抑制朋党之争6唐玄家将(考经) 《道德经》《金侧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情治世”这能够反映!A三教合的社会潮流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C佛学取代了病家经学;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赛奥干货|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文史哲真题(附答案)

赛奥干货|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文史哲真题(附答案)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素养基础测试文学部分:1: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豪迈飘逸的风格,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这种风格的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钟鼓僎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2: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的典型风格,下列选项中,没有此体现的是()B: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3:“峰高华岳三干丈”是长城某城楼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下联()A:险据秦关百二重B:斜月孤伶门上关C:寰宇称雄是此关D:两水源远亘古流4:有些诗句虽不出现“柳”字,但在咏柳的诗中仍有柳的意境和情感,下列选项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是()A:凛然相对敢相欺B:春尽繁花留不得C:为近都门多送别D:碧玉妆成一树高5: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人与自然互动式亲和关系,下列选型中最能体现此关系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四书是()A:《易经》《大学》《论语》《中庸》B:《尔雅》《礼记》《孝经》《论语》C:《诗经》《尚书》《论语》《孟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7:《子夜四时歌》借四季之景抒发内心情感,下列诗句中属于夏季景色的一项的是()A: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
B: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C: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
D: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8:“咏史怀古”是我国诗歌的一大主题,下列不属于怀古诗的是()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B: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019年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

校考特辑|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好人啥都说百家号01-0121:22好人啥都说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历史部分)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明C.郡县制D.和井行制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土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
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停、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
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
”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A.加强君主权力B.解决王国问题C.抑制土地兼井D.打击豪强贵族3.《秦琅邪台制石)记载:“普天之下,转心揖志,器械量,书同文字。
”材料中的“文字”应是A.甲骨文B.金文小菜D.隶书4.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顺回洛阳,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感慨地说:“自晋、未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
“洛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的南迁B经济重心的转移C.割据势力的削弱D.北魏孝文帝改革5.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在(唐代的三省》一文中指出: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藏政治,而是综合了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费族政治。
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A.门下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B.三省六部导致君弱臣强C.皇权受到集体宰相的制约D 贵族政治抑制朋党之争6唐玄家将(考经) 《道德经》《金侧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情治世”这能够反映!A三教合的社会潮流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C佛学取代了病家经学;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中传初试文史哲资料

中传初试文史哲资料文史哲是中传初试的重点学科,涉及到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能够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融合与应用。
下面就文史哲这一学科进行一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题目:文史哲的综合应用与智慧思考一、文学的力量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体现。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悲喜哀乐。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语言运用和情节构建等,都与历史和哲学密切相关。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中隐藏的道德与智慧。
二、历史的启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宝贵的教训与经验。
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分析事件与原因之间的联系,看到人类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历史中的伟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决策,也能够给我们当代人提供指导和启发。
三、哲学的思辨哲学是对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思辨,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人类价值的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涵盖了人生意义、伦理道德、自由意志等方面,这些问题也与历史与文学息息相关。
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理论探索的能力。
四、综合应用与智慧思考文史哲的综合应用就是将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知识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对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借鉴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启示,用哲学的思辨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智慧思考是文史哲学科要求我们具备的能力。
通过研究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交叉点,我们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如何挖掘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深层哲理,如何通过哲学的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智慧思考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文学历史哲学综合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初试文学历史哲学综合模拟试题文学部分1.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A沉著痛快B晦涩怪离C平易流畅D气雄词峻2.东汉乐府民歌是对西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以下属于东汉乐府民歌特点的是()A重复歌唱的章法,和谐的韵律B叙事成分增多,人物形象描写增多C表达感情减少D以四字句为主,兼有五六言3.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哪一首诗中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A天问B九歌C离骚D招魂4.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A国语B左传C汉书D史记5.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蝶恋花丛舞步欢B蜂鸣花间叫声欢C燕舞杨枝倩影赞D虎鸣山澜发雄姿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对唐代王维作品所做的评语,他使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D)A这段话说的是王维画的艺术特色B诗与画的融汇结合,不仅是王维诗画的特点,也是中国画的传统、中国画的特色。
C画中有禅境诗意,诗中有画的空间结构苏轼在对于王维诗歌评论中表达了自己的艺术理想。
D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画的必有诗的成分,而他的诗也必然有画的成分7.“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出自骆宾王的哪一篇作品()A于易水送人B讨武曌檄C在军登城楼D从军行8.陶渊明是晋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归去来分辞》作于陶渊明()A早年尚未出什之时B.第一次出仕之时C彭泽挂冠之时D晚年贫困潦倒之时9.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大类之一,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A陶渊明B曹操C谢灵运D谢铫10.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11.在小说中对广大农民及下层人民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深刻描写他们不幸的生活和精神的麻木,期望他们觉醒起来抗争的现代作家是()A.鲁迅B巴金C.郁达夫D.郭沫若12.292.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要思想内容是()A.诅咒黑暗B.歌颂光明C.同情弱小者D.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13.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流传广泛,它出自古代小说集()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14.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下列有关西游记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游记》中的神佛带有世俗特征B《西游记》没有完全摆脱崇敬神佛的境界C《西游记》是一个矛盾的作品D《西游记》的主题是历经万难总能成功15.《远和近》是顾城的代表作,下列对诗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和近》虽只有短短六句,但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B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文化笔试模拟试题(四)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文化笔试试题(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3.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语文部分(共计4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字形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星宿.(xiù)丧.乱(sāng)蜗角虚名疾风劲.草(jìng)B.城垣.(yuán)旧醅.(pēi)姗姗可爱酩.酊大醉(mǐng)C.缧绁.(xiè)蓬蒿.(gāo)游目骋怀长歌当.哭(dàng)D.栏楯.(shǔn)圜.墙(yuán)鱼雁传书呱.呱而泣(gu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甲状腺减低症简称“甲减”,发病率高达5%,但在人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至还很不了解这种病。
C.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候鸟迁徙的方向有关,控制禽流感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重点是找到控制传染源扩散与传播。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3-4题彷徨在古域阙上,倚栏杆处,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韵律,萦绕故国女墙,袅袅余音。
不绝如缕;【甲】漫步在灞桥两岸,俯仰之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落叶,寒鸦数点,预报着这又将是一个摇落情思的悲凉季节。
许多年来。
踏在半裸着秦砖汉瓦的黄土地上,遥望着西风残照中隐约的城墙映入水面,【乙】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脚下的这片黄土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强悍雄盛的几个帝国二——周秦汉唐?【丙】“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洲(杜甫《秋兴八首》)”为什名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屡屡选中这一块风水宝地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故国的流风余韵在何处还可以寻觅得到?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彷徨B.一直C.孕育D.流风余韵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D.【乙】和【丙】5.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2分)……………………()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二、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远乎战?我欲仁,斯仁至矣。”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孔子“仁”的观念进行阐释。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
文史哲备考,尤其是历史、哲学两项,记忆点多、发散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可能短时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必须提前准备,让文化素养在艺考前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更多交流请加微信hzs0962
B.列子并不借助人造的飞行工具,而是借助自然之力御风而飞,突破了人天生不能飞翔的局限,因而是绝对自由的。
C.一个人知晓人世间的荣辱是非,但是并不受其左右,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D.当一个人泯灭大与小、是与非、荣与辱、人与物的界限时,他就能够做到与自然同一,顺其自然地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D.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学,是中国人心灵世界和中国文化传统最深刻的塑造者。孔子思想的魅力何在,力量何在?孔子好学深思,体会观察内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道理,他并没有把这个大道理高高地孤悬在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以亲切的、活泼泼的、沁人心牌的文字说出来,衍成教义,教导人,启发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把它开显出来,活成君子,在孔学教义中,“仁”也许是最核心的观念了,关予“仁”的表述,其中包括:
C.“致良知”必须在具体的事务当中进行,而不只是在心中冥想。
D.要达到“致良知”,必须先明白自己的良知,然后以诚敬的态度保持它。
14.庄子《逍遥游》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自由”。对此主题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接近庄子原意的是()
A.大鹏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九万里,小鸟只飞树般高,但它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飞翔,所以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绝对自由的。
A.道是无法命名的,是无法用语音来进行规定的
B.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个事物的名字
C.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所以它没有名字
D.道不是一个如“桌子”“水”一样的名字,而只是一个指称
12.《孟子公孙丑》在论述“人性本善”时,提出了“四端”的说法。此“四端”是指()
A.是非之心,敬畏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
哲学部分参考答案
10.A 11.B 12.C 13.B 14.D 15.C
32.孔子“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必须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明“爱人”即“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即能“仁远乎战?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实现“爱人”在于推己及人,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答题注意结合材料,意思相似即可给分)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
哲学部分
10. “反者道之动”是道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能表达此认识的是()
A.道法自然
B.祸分,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D.物极必反
11. "关于道,老子有这样的说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B.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羞恶之心
C.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D.恭敬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
13.王阳明学问的核心观念,可以概括为“致良知”。下列说法不符合王阳明原意的是()
A.良知就是一个人本心的表现,“致良知”是指在生活中遵从自己的本心而行事。
B.良知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掌握大量的知识,最后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有良知。
15.儒家经典《大学》被认为是重要的学习入门书,其中提出的进德修身的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依次是指()
A.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格物、穷理、正心、诚意、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B.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穷理、格物、诚意、正心、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C.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