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理考试试卷、茫择題(本题共12小题,毎小题4分,共48分・左毎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H畫2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至12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厶f讐讐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尤;•壬£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參考系:・由于坯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定要选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研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_定增加B・Z体的速皮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三鯉速度变化量Av越大,加速度就越小Q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定静止土』豎某物体沿宜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氧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A・先加速「后减速B・先静止,然后沿斜面加速下清C・先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D・先沿x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然后静止4・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留象可知(“)A・内物体一定在做曲线运动业04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在2.5 s时发生改变D・04 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5・己知长为2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t时,它沿斜面己下滑的距离是()B.£C A L D.-3 9 3 66. 如图所示,轻弹賛秤的两端各受到等大反向的20Nft力F的作用.己知弹竇伸长量在弹性限度内•那么()A. 禅竇秤的示数为零B. 聲費秤的示数为I0NC. 弹費秤的示数为20 ND・的畠f为N«1M *11(K4K)7. 如图所示・水平向左帖缶亠上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訂F作用庄物体A DA. A、B之间无摩新’则g厂’人、B-起相对静止在光溝水平師0. A受到B的摩擦力水'C. B所受的合外力为<半向左趴地面对B的弹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八@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出面-个雜均匀的小圆柱体Q,黑豐叮一竖直挡板MN,在P和MNZ间如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羅豐养型性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胃的<2 ' 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驚需話严巳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咔就持 A. 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沪”.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P、Q间的弹力逐渐增大D. P与地面间的弹力逐渐增大:驟物誌蟲国嘰严基需嘶)•7二警二叱警有-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6~20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C. 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D. 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答案】C【解析】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如果相对于研究的问题,体积不能忽略不计,将其简化为点产生的误差较大,那么就不能简化为点电荷,故A错误;体积较大的带电体,如果相对于研究的问题,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将其简化为点产生的误差较小,那么可以简化为点电荷,故B 错误;当电荷在球上均匀分布时,可以将其看成是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C正确;点电荷是将物体简化为点,带电物体能否简化为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不计,而不是看电荷量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可以忽略不计,即可将它看作是一个几何点,则这样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一个实际的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不仅和带电体本身有关,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精度的要求,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B. 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C. 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D.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答案】D【解析】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不一定越来越小,例如匀强电场,选项B错误;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不一定不变,例如沿点电荷电场线移动电荷时,场强变化,则电场力要变化,选项C错误;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则同一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就越大,选项D正确;故选 D.3. 两个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小球带电量为( )A. a为+3q,b为-qB. a为+q,b为+qC. a为+2q,b为-2qD. a为-q,b为+3q【答案】B【解析】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所以每个球带电.故选B.点睛: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存不变.接触起电物体同种电荷,若两物体完全相同,则会平分电荷.4. 电场中,初速度为零的带正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作用下,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解:正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初速度为零,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 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分析)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体积小的物体必然能够看作质点B. 不选定参照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C. 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而行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答案】B【分析】【详解】原子核很小,但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时,不能够将原子核看做质点,A 错误;参照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照、假设为不动的其他物体,不选定参照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B正确;位移与行程均可描述直线与曲线运动,C错误;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用然大(如火箭升空瞬时,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很小),加速度减小,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D错误.2.以下列图,A、B、C中为两个完好相同的小球,D中为圆滑斜面,为小球。

各图中绳为轻质细绳,接触面均圆滑。

若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两小球间有弹力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详解】两球若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则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不会竖直静止,故A错误;两物体相互挤压,故两物体间必然有弹力,B正确;地面圆滑,两物体保持静止,若有挤压,则b将运动,C错误;b竖直悬挂,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b受力不平衡,故ab间无弹力,D错误.【点睛】怎样判断弹力的有无?(1)关于形变明显的情况(如弹簧)可由形变直接判断.(2)关于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判断其弹力的有无可用以下方法.①拆掉法:即清除所研究处的接触,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否改变.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②分析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来判断可否有弹力: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方向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该合力可否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3.东汉时期的《考工记》中记录:“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体B. 电动势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是矢量C. 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方向D.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元电荷是与电子的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但不是电子、质子,也不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故A错误.电动势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的最快的方向,不能说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方向.故C错误;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金属中做定向移动的是电子,而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2. 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电路。

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A. 电阻R中没有电流B. 电容器的电容在变大C. 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D. 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答案】C【解析】在增大电容器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C减小,电压U不变,则电量Q=CU减小,电容器放电.由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 三个电阻器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其阻值之比为R1∶R2∶R3=1∶3∶6,则电路工作时,通过三个电阻器R1、R2、R3上的电流之比I1∶I2∶I3为A. 6∶3∶1B. 1∶3∶6C. 6∶2∶1D. 3∶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阻R2和R3是并联关系,则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倒数即:I2:I3= R3∶R2=2:1;则R1上的电流等于R2和R3的电流之和,故I1∶I2∶I3=3∶2∶1,故选D.考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要知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且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此题是基础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上调节,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灯L1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 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 灯L2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R与L2并联后与L1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当滑片下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由灯泡L1变亮;故A错误;C正确;因路端电压减小,灯泡L1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则L2亮度变暗,电流减小;再由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A的电流增大;故B D错误;故选C.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名师点睛】本题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分析类题目,要掌握好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明确“局部-整体-局部”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电路得出电路结构,由滑片的移动可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电流表示数及灯泡亮度的变化。

【精编】2017-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和参考答案及答案

【精编】2017-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和参考答案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至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00分)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2.(4.0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一定增加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小D.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3.(4.00分)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A.先加速,后减速B.先静止,然后沿斜面加速下滑C.先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D.先沿x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然后静止4.(4.00分)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5.(4.00分)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A.B.C.D.6.(4.00分)如图所示,轻弹簧秤的两端各受到等大反向的20N拉力F的作用,已知弹簧伸长量在弹性限度内。

那么()A.弹簧秤的示数为零B.弹簧秤的示数为10NC.弹簧秤的示数为20N D.弹簧秤的示数为40N7.(4.00分)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B上,A、B一起相对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B所受的合外力为零D.地面对B的弹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8.(4.00分)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侧有一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水平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P、Q间的弹力逐渐增大 D.P与地面间的弹力逐渐增大9.(4.00分)下面的物理量,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的是()A.密度B.加速度C.长度D.质量10.(4.00分)如图,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 ( )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变力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关于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C. 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D.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物体沿曲线从M 点到N 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A.B.C.D.4.雨天在野外骑车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如果将自行车后轮撑起,使后轮离开地面而悬空,然后用手匀速摇脚踏板,使后轮飞速转动,泥巴就被甩下来.如图所示,图中a 、b 、c 、d 为后轮轮胎边缘上的四个特殊位置,则() A. 泥巴在图中a 、c 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 、d 位置的向心加速度 B. 泥巴在图中的b 、d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C. 泥巴在图中的c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D. 泥巴在图中的a 位置时最容易被甩下来 5.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是( )A.B.C.D. 6.在河面上方12m 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栓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37º,人以恒定速率v=1m/s 拉绳,使小船靠岸,sinθ=0.6,cosθ=0.8,那么( )A. 5s 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ºB. 5s 内小船前进了7mC. 5s 时小船的速率为2m/sD. 5s 时小船距离岸边15m 7.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7º和53º,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拋出,小球都落到斜面上。

【最新经典文档】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最新经典文档】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到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9到14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1.(4分)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2.(4分)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的一个分力B.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C.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夹角越大,其合力也越大D.两个力F1和F2的夹角θ 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 F 就一定增大3.(4分)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 的原长比b 的长B.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4.(4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28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7m B.6m C.4m D.05.(4分)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2F、3F、4F、5F、6F,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均为60°,则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3F,方向与5F方向相同B.大小为3F,方向与6F方向相同C.大小为6F,方向与5F方向相同D.大小为6F,方向与6F方向相同6.(4分)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率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A.B.C.D.7.(4分)如图所示,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竖直墙壁右侧,则对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 a 可能受四个力作用B.物体 a 一定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 a 与墙壁间一定存在弹力D.物体 a 与墙壁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8.(4分)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B为AC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为a2已知A,B,C三点速度v A,v B,v C,且2v B=(v A+v C),则()A.a1=a2B.a1>a2C.a1<a2D.以上都有可能9.(4分)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的地球B.在万米比赛中的自行车运动员C.因绕太阳公转而引起四季变化时的地球D.花样滑冰表演动作中的运动员10.(4分)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B.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11.(4分)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弹力,所以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C.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12.(4分)如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13.(4分)甲、乙两车在相邻的相互平行的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100m处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C.乙车启动后15s正好追上甲车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14.(4分)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 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取g=10m/s2)()A.间歇发光,间歇时间为0.12sB.间歇发光,间歇时间为0.04 sC.间歇发光,间歇时间为0.02sD.普通光源即可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其中15题图象3分、填空3分;16题5个填空,每个填空2分,共10分)15.(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对应点B C D E F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①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②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6.(10分)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图中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三、计算题(本题共3道大题,共28分;17题6分,18题10分,19题12分)17.(6分)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m A=4kg,物体B质量m b=2kg,A与B接触粗糙,B与地面接触光滑.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N时,恰好能使B匀速向右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求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18.(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上下两侧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下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且k1=2k2,原长均为l0=6cm。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 分,共7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至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A.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C【解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合力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的合力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一致,所以也可以说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故CD正确.2. 关于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C. 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D.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故C错误;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所以D 正确,ABC错误。

3. 物体沿曲线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A. B. C. D.【答案】C【解析】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必有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且沿切向方向有与速度相反的力,所以向心力和切线力与速度的方向的夹角要大于90°,故C正确,ABD错误。

4. 雨天在野外骑车时,在自行车的后轮轮胎上常会粘附一些泥巴,行驶时感觉很“沉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小题为单选题,9-12小题为多选题。

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两物体之间有弹力,两物体就一定接触
B. 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的就越快
C. 弹簧上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 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2.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3.一位攀岩者的鞋踩松了一块岩石,她的伙伴在悬崖底部,看到岩石在3s后落到地上,由此可知当时攀岩者攀登距悬崖底端的高度大约是(石头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
A. 15m
B. 31m
C. 44m
D. 100m
4.汽车原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6s内的位移大小为()
A.30m B.40m C.60m D.20m
5.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做相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C.t1时刻甲、乙两物体可能相遇
D.0到t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一定相等
6.甲乙两车先后沿同一斜坡向下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在顶端以大小为3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恰好变为零;乙车在顶端以大小为5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大小将为( )
A.1m/s B.2m/s C.3m/s D.4m/s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均匀的C物体放在A 、B上;
D物体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

所有接触面均光滑,所有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对地面的压力与C的重力大小相等
B.B 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A的重力
D.D与斜面的接触处发生了微小的形变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位移,则0至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B.若y表示速度,则0至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9.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
C.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不同
10.在竖直放置的密闭真空管内,质量为0.002g的纸片与质量为50g的石头同时从管的顶端由静止下落到底端(下落过程中两物体并未相碰),则( )
A.石头先落到真空管的底部
B.它们同时落到真空管的底部
C.纸片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与石头下落过程的加速度相同
D.纸片落到真空管底部的时候,速度比较小
1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2512.525.054.2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7.5m/s 2
D .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12.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

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通过BC 段所用时间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
C 三点速度大小一定满足:B C A B v v v v -=- B . l 1:l 2 = 1:3
C .B 点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D .O 与A 的距离为(3l 1-l 2)2
8(l 2-l 1)
二、实验题(共16分)
13. (4分)通过对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应为__________;
A .学生电源交流输出
B .学生电源直流输出
C .干电池3节
D .蓄电池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点迹可以记录被测量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B .用平整的纸带,不让纸带卷曲歪斜,有利于减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
C .纸带上点迹越密集,说明被测量的物体运动越快
D .纸带上的点迹可以反映被测量的物体运动的时间
14.(12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指出其中两个错误的步骤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
D .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
E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
G.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错误步骤改正后,请把以上七个步骤排出合理的顺序,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____ 2____ 3 C 4____ 5 D 6____ 7 F。

(2)下图为某组同学得到的反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所示A、B、C、
D、E为相邻的五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

由于负责测量计数点间距的同学仅测量了AC=8.87cm ;CD=5.08cm ;DE=5.49cm ;请你帮助该组同学利用所给数据,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m/s2。

(本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

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0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轻弹簧连结起来,当1和2间距为12cm时,2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左的4牛顿;当1和2间距为7cm时,2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右的6牛顿;求物块1不受弹簧弹力时,1和2间距应为多少?(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6.(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
17.(14分)一位同学在操场上玩滑梯,从滑梯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另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该同学在最初的三秒下滑的距离是最后三秒下滑距离的五分之三,且最后三秒下滑的距离比最初三秒下滑的距离要多1.5m,假设该同学沿滑梯下滑可以近似的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请你利用观察结果计算出:
(1)该下滑运动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2)滑梯的总长度是多少?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A
2、D
3、C
4、B
5、C
6、D
7、A
8、B
9、BD 10、CD 11、BC 12、ACD
二、实验题(共16分)
13、(1)A (2分)(2)C (2分)
14、(1)A步改为“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2分);
D步改为“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2分);
合理的顺序应为:BECADGF。

(每空1分)
(2)0.486 (2分);0.425或0.410 (2分)
三、计算题(共36分。

)
15、(10分)10cm
16、(12分) 100m
17、(16分)(1)加速度为0. 5 m/s2 6分
(2)滑梯的总长度是4m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