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2.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A .5m/sB .5.5m/sC .4m/sD .3.5m/s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4s 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4~6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3m/sC .4~6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 .0~2s 和5~6s 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4.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x 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5.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A .爱因斯坦B .牛顿C .伽利略D .亚里士多德6.如图,从高出地面3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取向上为正,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 g =)。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球整个过程的位移为3mB .小球整个过程的路程为16mC .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为5m/sD .小球下降过程比上升过程的速度变化快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 =5 N ,则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分别为( )A .5 N 、10 NB .5 N 、0 NC .10 N 、5 ND .5 N 、5 N8.“象步虎掌”是同学们喜欢的传统体育游戏之一。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学期期中高一物理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注释)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动能 C.力 D.加速2、“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相同;加速相同B.时间相同;加速不同C.时间不同;加速相同D.时间不同;加速不同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方、同一高处、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落地B.甲比乙的加速大C.甲比乙先落地D.乙比甲先落地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相等5、一列火车在前30min内的平均速为1km/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辆火车在1h内通过的位移一定是60kmB.这列火车通过前15k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5minC.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一定以1km/min的速行驶D.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所通过的位移是30km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B.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C.甲在D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相同D.两人在C点相遇时速相同7、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约为6.0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2.0×10-1sB.2.0×10-2 sC.2.0×10-3 sD.2.0×10-4 s8、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时间、位移、速 B.速、速率、加速C.路程、时间、速率 D.速、速变化量、加速9、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t(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A 、4s 内位移最大 B 、第2s 内位移最大 C 、4s 内路程最大 D 、第2s 内路程最大10、一人沿着半径R =40 m 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 ) A .880m ;880m B .80m ;880m C .80m ;80m D .880m ;80m11、一物体自A 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点后改为做加速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 点时静止。
2023-2024学年北京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1=v0+at中含有4个物理量,其中v0表示初速度,v1表示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此关系式中物理量是矢量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从高出地面2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3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 5m,7mB. 7m,5mC. 2m,8mD. 8m,2m3. 下列情境中的研究对象能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地球的自转B.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C. 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D. 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4. —个轻质弹簧秤,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它的两端各受到一个方向相反、大小都是10N 的拉力作用,则这弹簧秤的示数为( )A. 10NB. 0C. 20ND. 无法确定5.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说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A. 京沪高铁运行时速约为300km/hB. 一辆汽车通过高速公路区间测速路段的时速为100km/h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D. 由于车多,某道路高峰时段汽车的车速仅为3m/s6. 小明坐在滑梯上,如图四幅示意图中,表明了滑梯对小明支持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7. 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可以测量瞬时速度。
实验中实际是利用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这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如图所示,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0cm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1t∆为0.0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2t∆为0.01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4m/sB.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20m/sC. 为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应换用质量较小的滑块D. 为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应换用更窄的遮光条8. 如图所示,公园里有一仿制我国古代欹器的U形水桶,桶可绕水平轴转动,水管口持续有水流出,过一段时间桶会翻转一次,决定桶能否翻转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B. 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C. 水流对桶撞击力的大小D. 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高低9. 一列火车的初速度v0=1m/s,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 )A. 3m/sB. 4m/sC. 5m/sD. 10m/s 10. 甲、乙两物体运动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在1s 末相遇B. 甲、乙两物体在2s 内运动方向相反C. 甲物体在第3s 末回到出发点D. 甲、乙两物体在3s 内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在第1s 末速度相等11. 关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大的物体比重力小的物体下落的快B.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同D. 不同物体从空中同一点自由落下,落地时速度大小相同12. 在桌球比赛中,某球以1.5m/s 的速度垂直撞击边框后,以1.3m/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t 为0.08s ,则该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为( )A. 35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 35m/s 2,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 2.5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 2.5m/s 2,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13.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x AB :x BC 等于( )A. 1:1B. 1:2C. 2:3D. 1:314. 在运动学中引入“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如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的的像,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 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B.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C. 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D.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15. 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则它在离地面多高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全程平均速度( )A. 34h B. 3h C. 4h D. 2h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23年高一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

选择题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很大,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 研究地球的自转周期时地球可以看成质点C. 引入“质点”的概念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D.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答案】C【解析】A、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这要看分析的是什么问题,比如在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的时候,月球的大小比起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来就可以忽略,月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故C正确.D、当研究地球的公转速度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可以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C.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 物体运动越快,加速度越大C. 速度的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D. 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答案】D【解析】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当物体做往复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A错误.B、物体运动越快是指物体的速度快,速度和加速度没有关系,故B 错误.C、速度的变化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故D正确.故选:D.选择题一小车从A树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间距相等的ABC 三棵树,经ts到达B树处,此时的速度为v,则该小车到达C树处的时间和速度分别是( )A. ,B. ,C. , 2vD. ,【答案】B【解析】设ABC三棵树间的距离为L,小车到达C树处的时间为t速度为v´,则:L=a2L=a解得小车到达C树处的时间t´=根据匀变速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有:=2aL=2a2L解得小车到达C树处的速度v´=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选择题一玩具小车在水平地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前15内,汽车的平均速率为2m/sB. 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C. 第15s内,汽车的位移为30mD. 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答案】AB【解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对应的纵坐标表示汽车的位移;A、由图象可知,内汽车的位移为,故A正确;B、汽车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故B正确;C、汽车在前内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内加速度为0,内静止,内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不同的位置向右分别以vA .vB .vC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三个小球A .B .C,其中A .B 在同一竖直线上,B .C 在同一水平线上,三个小球均同时落在地面上的D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必须A .先同时抛出A .B 两球,再抛出C 球B .先同时抛出B .C 两球,再抛出A 球 C .必须满足v A >v B >v CD .三球落地时C 球与竖直向下方向夹角最小2.无缝钢管的制作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管状模型置于两个支承轮上,支承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管状模型转动,铁水注入管状模型后,由于离心作用,铁水紧紧地覆盖在模型的内壁上,冷却后就得到无缝钢管。
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为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水是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才覆盖在模型内壁上的B .模型各个方向上受到的铁水的作用力相同C .若最上部的铁水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此时仅重力提供向心力D .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3.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时刻的瞬时功率为B.时刻的瞬时功率为C.在t=0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D.在t=0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由弹簧相连的木块A和B,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给A一个向右的瞬时冲量,让A开始以速度v向右运动,则()A.当弹簧压缩最短时,B的速度达到最大B.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一定向右C.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一定小于B的速度D.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可能大于B的速度5.质量为M的球用长l的悬绳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有一颗钉子,把悬绳拉直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小球,如图所示,当悬线碰到钉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度突然减小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小C.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D.悬线的张力突然增大6.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图3-4-7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B.力F就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7.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国的同步通信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行B.同步通信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C.同步通信卫星处于平衡状态D.同步通信卫星加速度大小是唯一的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个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和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图4-2-28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 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2.5 s,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与ABCDE段的平均速度相同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

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常用一些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比值定义包含“比较”的思想,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概念建立过程中,比较的是相同的电荷量的试探电荷受静电力的大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绕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了1.75圈的人,他的位移为3.5πr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4.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t3时刻质点的速度刚好为零。
则在0~t3时间内()A.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最大,在t2时刻的位移最大B.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最大,在t3时刻的位移最大C.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最大,在t2时刻的位移最大D.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最大,在t3时刻的位移最大5.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计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6.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前3s内的位移是9m,则()A.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32m/sB.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C.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4m/sD.物体在3s末的速度为9m/s7.2022年2月15日,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冠军,成为首位赢得冬奥会单板滑雪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一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速度方向保持不变B.质点加速度方向一定时刻在改变C.质点速度方向一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质点速度方向一定沿曲线的切线方向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变化的是()A.速度B.速率C.周期D.转速3.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和f乙A.f甲小于f乙B.f甲等于f乙C.f甲大于f乙D.f甲和f乙大小均与汽车速度无关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
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物体随筒一起转动,物体所需的向心力由下面哪个力来提供()A.重力B.弹力C.静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6.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汽车L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如图所示,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
不计空气阻力。
g取9.8 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A.P、Q落地时间相同B.P、Q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有关C.P、Q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D.P、Q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7.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8.“风云四号”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需要,有可能将“风云四号”定位在柳州市上空B.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在相同时间内该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D .“风云四号”的运行周期不一定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9.关于行星的运动规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半长轴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是个定值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 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无关B .K 只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太阳的质量无关C .K 与行星本身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均有关D .K 与行星本身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均无关10.下列关于对行星的运动理解正确的是( )A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始终与行星的速度方向垂直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体均环绕太阳运行C .太阳处在行星运行轨道的中心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越长11.第一宇宙速度是( )A .7.9km/sB .9.0km/sC .11.2km/sD .16.7km/s12.2022年左右我国将建成载人空间站,轨道高度距地面约400km ,在轨运营10年以上,它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哪一项物理量所用单位为牛顿?A.重力B.功率C.压强D.动能答案: A2.一物体质量不变,如果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3倍,则动能A.增加3倍B.增加6倍C.增加9倍D.增加12倍答案: C3.如图,已知物体的重力F1=10N,力F2的大小是F1的2倍,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则物体所受合力F的大小为(设正上方为y轴正方向):A.10NB.20NC.根号300D.根号400答案: C4.一沙袋质量为2kg,被一力为40N的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若摩擦力为10N,则沙袋在推力作用下前进了多少米(取g=10m/s²)?A.2mB.4mC.6mD.8m答案: A5.有一根长为L、直径为d的铜棒,则其比热容为A.比水小B.比水大C.与水相等D.不确定答案: D6.水在1atm下加热,温度达到100℃时,其比容约为室温时的()倍。
A.1/1000B.1/100C.100D.1000答案: B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翻倍时,A.位移增加一倍B.动能增加2倍C.动能增加4倍D.动能增加8倍答案: D8.在做实验物理学测量实验时,不能采用的知识是A.使误差减小的方法B.如何判断偏差来源C.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D.精确计算的方法答案: D9.半径为R的圆球,每一秒钟的散射光线是常数,直到全部透过球才停止散射。
散射时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能量随时间之变化关系图是(其中 E 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总能量)A. E ∝ tB. E ∝ 1/tC. E ∝ t²D. E ∝ lnt答案: B10.摆锤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与振幅A、链长l有关。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T∝√lB.T∝AC.T∝1/gD.T∝1/A答案: A第二部分简答题(共80分,每小题20分)11. 例示质量和重力的区别。
答: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度量物体惯性程度的物理量,用m表示,单位是千克(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高一级物理期中考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漏选2分,错选0分)1.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观察图5-14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30km/s ,我们在下课休息的10min 内,实际上已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运行了( ) A.0mm B.30km C.300km D.18000km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 内位移为x 1;第2个t s 内位移为x 2,则物体在第1个t s 末的速度是( ) A .(x 2-x 1)/tB .(x 2+x 1)/ tC .(x 2-x 1)/2tD .(x 2+x 1)/2 t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 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 m/s B .3 m/s C .4 m/s D .无法确定甲 图5-14 坐位号班级 姓名 坐号7.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平面C.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 物体不论静止还是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8. 如图1—5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5A 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9,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当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消失时,弹力仍可存在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10.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μ1, 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μ2,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A.μ1Mg B.μ2mgC.μ1(m+M)g D.μ1Mg+μ2mg二、实验题(2小题,共20分)11 (6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放开小车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F、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段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12.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6都为记数点。
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
(第一小题每空2分,第二小题作图3分,第三小题3分。
共14分.)(1)在计时器打出点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2= cm/s,v3= cm/s,v4= cm/s,v5= cm/。
(2)在右边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三、论述计算题(6小题,共90分。
必须写出必要的过程)13.(14分)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图象中兔子的最后一段图线与乌龟的图线平行)。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14.(14分)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时间t1=0.6s,在炮台上看到炮弹爆炸,射击后经过时间t2=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为多远?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空气阻力不计)15.(15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16.(15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班级姓名坐号17、(16分)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S0=7米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 4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A=10米/秒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以a= 2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B米/秒2匀减速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若V A=8m/s ,则又经多长时间A追上B?A18.(16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 拉物块A 使之缓慢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力F 的大小和物块A 移动的距离d .CA Bθ参考答案一、 定项选择题1D 2AD 3D 4B 5D 6B 7CD 8C 9BC 10B二、实验题 11.BEFCDA12.(1) 16.50 21.50 26.50 31.50 .(2) 图略 .(3) 0.50三、论述计算题 13.解析:(1) 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兔子出发的时间晚。
(4分) (2)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分)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2次。
(3分) (4)乌龟。
(4分)14.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可认为t 1时间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t 2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跟声音从炮弹爆炸点传到大炮所在点的时间之和.因此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 2-t 1(4分),设炮弹的射程就是坦克离炮台的距离x ,所以)(12t t v x -==510m ,(5分)故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1t xv 850m/s .(5分) 15.(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 22 - v 12 =2as 2 (3分)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 1=60 m/s ,(1分)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 1=v 12/2g=180 m ,(3分)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 =s 1+s 2= 305 m. (1分)(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1 =gv 1= 6 s ,(3分)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 2=av v 12-=3.85 s ,(3分)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9.85 s (1分)16解: 以A 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 对其压力F N 2=G B =20N ,(2分) 地面对A 的支持力F N 1=G A + G B =60N ,(2分) 因此A 受B 的滑动摩擦力F f 2=μF N 2=20μ,(3分) A 受地面的摩擦力F f 1=μF N 1 =60μ,(3分) 又由题意得:F = F f 1+ F f 2=60μ+20μ=80μ,(3分) F = 32N ,代入即可得到μ=0.4。
(2分)17、解:先判断A 追上B 时,是在B 停止运动前还是后?B 匀减速到停止的时间为:t 0=s s 5210=-- (2分)在5秒内A 运动的位移:x A = V A t 0=4⨯5米=20米 (2分)在5秒内B 运动的位移:x B = V B t 0 + 2021at =10⨯5 -25=25(米)(2分)因为:x A <x B +x 0 ,即:B 停止运动时,A 还没有追上B 。
(2分) A 追上B 的时间为:t = t 0 +8350=+=-+AAB V x x x (秒)(2分)若V A =8m/s ,则A 在5秒内运动的位移为:x A = V A t 0=8⨯5米=40米(3分) 因为:x A >x B +x 0 ,即:B 停止运动前,A 已经追上B 。
(3分) 18.解:设开始系统平衡时,弹簧的压缩为x 1. 对A :1sin A m g kx θ= ① (3分)设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2. 对B :2sin B kx m g θ= ② (3分) 对A :2sin 0A F m g kx θ--= ③ (3分) 由题意可知 d =x 1+x 2 ④ (3分) 由②③解得()sin A B F m m g θ=+ (2分) 由①③④解得()sin A B m m g d k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