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5套)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及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4分共计56分,其中1---11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14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B .速度、速率、加速度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 .速度、路程、位移2.一个小球从5 m 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4 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取向下为正方向)( )A .位移为9 mB .路程为-9 mC .位移为-1 mD .位移为1 m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一定为0 D .加速度为0时,速度也一定为04.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不断减小B .加速度不断增大C .平均速度122v v v +=D .平均速度122v v v +<5.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 0=12 m/s 的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6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3 s 内的位移为 ( ). A .9 m B .12 m C .21 m D .8 m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 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的加速度就越大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第2 s 内位移的3倍,(已知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2秒,g 取10 m/s 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115 mB .120 mC .125 mD .130 m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位置而改变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 .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D .物体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9.关于摩擦力,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D 、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分。

1.下列物理量全部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C。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①本次月考物理考试时间为90分钟;②本堂考试开考10分钟时校长进来了;XXX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④第5秒内。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评委为体操运动员XXX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XXX看着质点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是实际是存在的C。

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4.一位男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他说:“先生,您刚才的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 这位男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

根据上述对话,你认为这位男士没有明白的物理概念是()A。

路程B。

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D。

时间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6.XXX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他采用的方法有()A。

用秒表计时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的平方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试卷物理(7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得0分)1.自然界中某量D 的变化可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两者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

则对于此定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化率是描述相关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 .某量D越大,则其变化率也越大C .由可知,位移变化越大,则速度v 越大D .由可知,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故加速度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大2.“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能在1.5米厚的冰层中连续破冰前行。

破冰船前行过程中,碎冰块对船体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3.一质量为m 的“心形”吊坠穿在一根不计重力的光滑细线上,吊坠可沿细线自由滑动。

某人手持细线两端,让吊坠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 ,则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A .B .C .D .D ∆t ∆D t ∆∆D t ∆∆x v t∆=∆x ∆v a t∆=∆θ2sin mgθ2cos mgθsin 2mg θcos 2mg θ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 .B .C .D .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通过段的时间是t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是B.前时间通过的位移与后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D .经过中间位置的速度是6.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光滑大圆环,其最高点为P ,最低点为Q 。

现有两个轻弹簧1、2的一端均栓接在大圆环P点,另一端分别栓接M 、N 两小球,两小球均处于平衡态。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分)1.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力学中基本量的是()A.千克、米、秒B.米、千克、牛顿C.质量、时间、长度D.位移、速度、时间2.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B,但没有拉动,则物体B受到几个力作用()A.5B.6C.4D.33.已知一个力F=20√3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加F1和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60°,则F2的最小值是()A.5√3N B.10√3N C.10N D.30N4.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内的位移恰为总高度的四分之一(g取10m/s2)。

则它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的时间为()A.4s B.3s C.2s D.1s5.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计算机对监控视频的分析,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速度v 随刹车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v=20−5t(v的单位是m/s,t的单位是s)。

则该汽车刹车6s内的位移大小为()A.30m B.40m C.50m D.60m6.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

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拉A,直到把A拉动,在A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设弹簧对A 的拉力为F′,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一直增大,f方向保持不变B.F′一直在增大,f一直在减小C.F'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D.物体被拉动瞬间,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A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7.一个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其位移-速度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为抛物线,则该质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后运动8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2m/s B.3m/s C.4m/s D.5m/s8.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2.如下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 .11m gk B .22m gk C .12m gk D .21m gk 3.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 .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 .短跑运动员跑100m 和200m 都是指位移D .高水平运动员400m 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 比赛的平均速度 4.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B.23-C.3122-D.1-32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6.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7.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是A.位移、路程B. 加速度、平均速度C. 质量、时间D. 重力、静摩擦力2. 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轨迹的时候,可以把哈雷彗星看成质点B. 上午8时上课、8时40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0分”是指时间间隔C. 运动员百米赛跑,冲线的速度为9.73m/s 。

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 查表可知:汽车急刹车的加速度为-5m/s 2,汽车起步的加速度为2m/s 2。

因此汽车起步的加速度更大3. 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它速度的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则其加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C.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则其速度一定在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则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在减小4. 下列图像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5. 人在沙漠中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A. 人对沙漠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漠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B. 人对沙漠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C. 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xOA.aOC.axOD.vOB.D. 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6. 将一个大小为31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3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A.45N B.35N C.25N D.15N7. 一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原长12cm。

一端固定,当它另一端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作用力时,此时弹簧的长度可能为A.16cm B.12cm C.8cm D.4cm8. 翻斗车自卸货物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模型,翻斗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原来处于水平的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开始缓慢增大(包括货物下滑过程中θ也在增加)。

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A.
B.
C.
D.
7.某同学为了估测某“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他从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下落,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
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厚度约 6cm,若想估算该照相
机的曝光时间,还需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
A.石子的质量
B.照片中石子径迹的长度
C.照片中 A 点距地面的高度
(1)求小松鼠下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 t。 (2)要使狼在小松鼠落地的同时达到 P 点,求狼的初始位置与 P 点之间的距离。 (3)如果狼运动规律没有变,开始时与 P 点之间的距离为 8m,小松鼠落地瞬间在水平方向上从静止开始以 a2=10m/s2 的加速度与狼同向逃跑,狼的最高速度为 20m/s,小松鼠的最高速度为 25m/s,通过计算说明狼能否 追上小松鼠?
4.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
“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1
5.“龟兔赛跑”故事中乌龟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精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所示为“龟兔赛跑”的运动图 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利用图像可以判别出发的时刻;利用图像斜率可以判别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 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6.【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小球的质量相等,故三种情况下小球对弹簧产生的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 ౔ 可知, 各弹簧的形变量相等,由于原长相等,故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都相等,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要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重力与弹力,摩擦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24年9月6日,海警1303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巡航舰的加速度不变,舰的速度不可能减小B.巡航舰的加速度大,舰的速度一定变化得快C.巡航舰的速度越大,舰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巡航舰速度变化量越大,舰的加速度一定越大2.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路程、质量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B.方向是区分矢量和标量的标准,有正、有负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C.取定正方向,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则比的位移小D.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3.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大小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在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A.B.C.D.4.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到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5.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力都等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2,同时有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和上,和均静止,则地面对和对的摩擦力分别为()7m-3m7m-3m5m/s22m/s5s4.25m5.25m6.25m8.25mA B15N2NF=A B A B B B AA .,B .,C .1,D .0,6.时刻将弹丸以的初速度由点竖直向上射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则( )A .弹丸上升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B .前内弹丸位移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C .前内弹丸的路程为D .前内弹丸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方兴未艾的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假期某同学在晨练中骑着自行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水平力将重力为的物体压在竖直木板上使其保持静止,则( )A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等于0B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方向竖直向上C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大于D .如果增大,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不受影响9.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不同车道上车头恰好平齐.时刻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停止后车头仍平齐,两车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N 3N 2N 2N 0N 2N0t =20m /s v =A 210m /s g =4s2s 15m 3s 40m4s x t t-22m /s 24m /s 26m /s 28m /s F 10N 10N 10NF 0t =v t -A .甲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位移为B .乙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C .甲、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D .时甲车和乙车相距最远10.一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内的位移为,前内的位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交车在内一直在运动B .时,公交车的速度大小为C .公交车在第末停止运动D .内,公交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用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虚线所示,再增加两个钩码后,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取,根据以上数据求得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某同学认为实验数据太少,误差可能较大,于是也用上图装置,但所用弹簧不同、每个钩码质量为.他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在下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伸长量)画出了图像.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12.(8分)某同学做“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补充完成横线部分内容.225m12m /s4:112s 2s 12m 4s 18m 24s ~3s t =9m /s 4s 34s ~ 2.25mA B mm P ab P cd 50g 29.8m /s g =N /m 10g N /m(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 .图中接电源应接直流电源B .图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C .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使纸带竖直D .实验时,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选取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中较清晰的一条如图乙所示来完成数据测量与处理.在纸带上取6个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点,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1、3两点的距离,2、5两点的距离,4、6两点的距离.得重力加速度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测量值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3.(10分)如图所示,物体重,物体重,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用水平细绳系住,当水平力时物体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4.(12分)2024年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在菲利普・夏蒂埃球场举行.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比赛中,若某次抛出的网球做竖直上抛运动,网球在上升过程中最初内上升的高度与最后内上升的高度之比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1)网球在最后内上升的高度和网球在最初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50Hz f =1 3.10cm s =216.23cm s =37.73cm s =g =2m /s A 40N B 30N A B A B 50N F =A 0.7s 0.7s 4:1210m /s g =0.7s 0.7s(2)网球上升的时间和网球上升的最大高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18分)一辆小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绿灯亮起时,它由静止以的加速度开始沿平直路面行驶,恰在此时,一辆电动车以的速度并排驶出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电动车驾驶员和电动车的总质量,电动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电动车所受阻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汽车的最大速度,小汽车和电动车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求:(1)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2)小汽车追上电动车之前,沿运动方向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3)小汽车追上电动车所用的时间和小汽车追上电动车时小汽车的速度大小.24m /s a =8m /s v =1000kg m =0.1μ=m 12m /s v =g 210m /s高一物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 巡航舰的加速度不变,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选项A 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巡航舰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得快,选项B 正确;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巡航舰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如速度很大做匀速运动的巡航舰,加速度为零,选项C 错误;巡航舰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无必然联系,选项D 错误.2.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时间、路程、质量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选项A 正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比如初中学过的电流,有大小,有方向,电流的合成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电流是标量,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选项B 错误;位移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位移大小比位移大,选项C 错误;同一个物理量只能是矢量,或者是标量,不可能有些情况下是矢量,另一些情况下是标量,选项D 错误.3.C 根据公式得,即汽车经就停下来,则内通过的路程.4.D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所以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心),A 错误;在地球上或地球周围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B 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C 错误;由于地球各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D 正确.5.D 、均静止,应用整体法,即、整体水平方向所受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地面对无摩擦力.以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必受大小与相等、方向与相反的静摩擦力,选项D 正确.6.D 弹丸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到最高点所需时间,选项A 错误;内弹丸位移大小,方向向上,选项B 错误;内弹丸的路程,选项C 错误;内弹丸位移大小,平均速度,选项D 正确.7.B 根据图可知,整理得,结合,可知加速度大小为,只有选项B 正确.8.BD 物体静止,重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B 、D 两项正确.9.ACD 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甲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位移,选项A 正确;由图可知,甲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根据题意,,解得乙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速度,选项B 错误;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7m -2m 0v v at =+05s 2.5s 2v t a =-== 2.5s 5s 225m 6.25m 222v x a =-==⨯A B A B B A F F 02s v t g==上升2s 20120m 2x v t gt =-=3s ()20125m 22v s t g t t =+-=上升上升4s 20102x v t gt =-=0x v t==22x t t =+222x t t =+2012x v t at =+24m /s v t -11530m 225m 2x =⨯⨯=甲130m /s v =112v x t =222v x t =215m /s v =,选项C 正确;经过时间,乙车速度最大,甲车速度为0,经过时间两车速度相等,甲车和乙车相距最远,设此时速度为,把甲车看成从时刻起,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乙车,解得,经过甲车和乙车相距最远,选项D 正确.10.AD 由题意可知公交车在前内和内的位移分别为,,,它小于3,故公交车在内一直运动,选项A 正确;由、得,,公交车在时的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即,选项B 错误;设公交车在后再经时间速度变为0,有,故公交车在第末停止运动,选项C 错误;公交车在内的位移大小,选项D 正确.11.140(3分) 4.9(3分)解析:再增加两个钩码,弹簧的拉力增加,弹簧的伸长量增加,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由胡克定律知,,即,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劲度系数.12.(1)BC (2分) (2)9.65(9.64也建议给分)(3分)(3)重锤受空气阻力或打点过程中纸带受到阻力(只要合理均给分)(3分)解析:(1)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源,A 错误;题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B 正确;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C 正确;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D 错误.(2)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点2速度为,同理,点5速度,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知,重力加速度.(3)测量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值的原因是重物受空气阻力或打点过程中纸带受到阻力.13.解:虽然静止,但和发生相对运动,因此和之间有滑动摩擦力.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1122123015::4:10.50.50.5150.530a v v a t t ===⨯⨯t t 'v 't ()1v a t t =-''2v a t '='12s t '=12s 2s 24s ~112m x =26m x =12:2:1x x =24s ~212x x aT -=2s T =21.5m /s a =3s t =24s ~233m /s x v T==3s t =T ∆32s v T a ∆==5s 34s ~233221 2.25m 2x v t at =⨯-=20.98N F mg ∆==37mm 710m x -∆==⨯30.98N /m 140N /m 710F k x -∆===∆⨯F k x =∆()x mg k L L =-mg kx =()()326010109.8N /m 4.9N /m 12210mg k x ---⨯⨯∆===∆-⨯11222s fs v T ==352fs v =222522gs v v =-()()()222222223122227.7310 3.101050m /s 9.65m /s 8816.2310s s f g s ---⎡⎤⨯-⨯⨯-⎢⎥⎣⎦===⨯⨯B A B A B知,和之间的正压力等于的重力,则和之间的摩擦力 (2分)受到摩擦力阻碍相对向右运动,即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对分析,在竖直方向上,与地面的正压力等于和的重力之和,则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2分)方向水平向左.可知 (2分)联立有 (2分)解得(2分)14.解:(1)抛出的网球做竖直上抛运动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的逆运动由运动学公式(1分)网球开始内下落高度(2分)即网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最后内上升的高度(1分)依题意网球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最后内下落的高度(2分)网球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最后中间时刻的速度(1分)故网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最初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是(1分)(2)网球上升的时间(2分)网球上升的总高度(2分)15.解:(1)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1分)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牵引力的大小(1分)(2)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可知小汽车的速度达到需要的加速时间(1分)在这段时间内,电动车行驶距离(2分)小汽车行驶距离(2分)故小汽车追上电动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2分)(3)小汽车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的时间,则(1分)A B B A B 1B f G μ=A A B A A A A B A ()2A B f G G μ=+12F f f =+()2A B F G G μ=+0.5μ=212h gt =0.7s 22111100.7m 2.45m 22h gt ==⨯⨯=0.7s 1 2.45m h =0.7s 2149.8m h h ==0.7s 9.8m /s 14m /s 0.7x v t ===0.7s 14m /s 140.35s s 0.35s 1.75s 10v t g =+=+=2231110 1.75m 15.3m 22h gt ==⨯⨯≈f 1000N F mg μ==f 1000N F F ==v at =8m /s18s 2s 4v t a ===1182m 16m x vt ==⨯=22211142m 8m 22x at ==⨯⨯=()12168m 8m x x x ∆=-=-=2t m 212s 3s 4v t a ===内电动车行驶距离(2分)小汽车行驶距离显然,则末小汽车没追上电动车,小汽车将做匀速运动追赶电动车,设经过追赶上,则 (2分)解得小汽车追上电动车所用时间(1分)追上时小汽车达到了最大速度(1分)3s 3283m 24m x vt ==⨯=22421143m 18m 22x at ==⨯⨯=34x x >3s 3t 2m m 3m 32v v vt v t a a ⎛⎫=+- ⎪⎝⎭3 4.5s t =m 12m /s 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題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时间和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这里指的是时间B.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10-6s,这里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D.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是19点,这里指的是时间间隔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D.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3m,x=-5m,则x>x甲乙甲乙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位置的变化就越大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的速度不变C.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的瞬时速率也不变D.物体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C.物体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也一定随之增大D.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其速度可能逐渐增大5.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是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6.汽车匀速行驶,由甲地到乙地时速率为v,由乙地返回甲地时速率v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12率是C .D . 1 2v + v2v + v3 t 4B .A . v 1 + v 2B . 2v + v vv2v v 1 2 1 2 1 2 v v 1 1 2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 AB=BC=CD=DE ,一物体从 A 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vB : vC : vD : vE = 1: 2 : 3 : 2B .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 t = 2t = 2t = 2 E B CDC .物体从 A 运动到 E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 = v B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v B - v A = v C - v B = v D - v C = vE - vD8.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 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 4m ,而位移为零C .4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9. 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 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的一半时,石块下落的高度是()A . H3H 8 C . H 2 D . 3H 410. 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0.5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外一粒小石子,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位移差(忽略空气阻力)A .保持不变B .不断减少C .不断增大D .根据两粒石子的质量的大小来决定11. 一个质点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 x=3t 2-4t ,其中 x 与 t 的单位分别为 m 和 s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 = 0 时,质点的坐标是 x = 0mB .在最初的 1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1m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C .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v =(6t -4)m/sD .质点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2T - T224 T- 21 21 15. 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 v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A .8HB .C .D .12. 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测得汽车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t ,发生的位移为 x ,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得的量是A .可以求出汽车的初速度,但不能求出加速度B .可以求出汽车的加速度,但不能求出初速度C .只能求出汽车在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D .可以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13.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 -t 图中(如图所示),直线 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秒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 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 10 秒~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 5 秒~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 t =1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4.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 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 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 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从离开 P 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 1,测得 T 1 、T 2 和 H ,可求得 g 等于4 H8HHT 2 - T 2T 2 - T 22121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 ( 2 -1 :3 -1) ()( 3 - 2 ): ( 2 -1 :1)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 15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6.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6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 9m/s ,在 1s 内该物体的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2m/s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2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 217. 右图横轴表示时间。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直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tD .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直线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18. 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 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A . v : v : v = 3 : 2 :1B . v : v : v = 3 : 2 :11 23123C . t : t : t = 1:D . t : t : t =123123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共计 分)340三、实验题(共计 18 分)19. 江湖上传说,你们都很喜欢物理,那就放一道送分题,会不会就看你们的造化了.(1)如右上图 1 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问题:①甲图是_________(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填“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___ V .②乙图是_________(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_(填“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___ V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B.开始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物体运动的快慢来决定D.纸带速度越大,相邻的两个点距离越大(3)田畾畾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①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②如图是田畾畾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选取纸带上相邻的四个点ABCD,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m/s.四、计算题(共2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分析、公式和计算过程,直接写答案的不得分)20.(本题12分)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3)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4)第2s末的瞬时速度和前2s内的平均速度21.(本题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

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

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20解:(1)由x=gt2得,g=2×80t=2x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第I卷一二选择题(共60分)1 C 7 B 13 C 2C8B14A3C9A15A4D10C16BD5C11D17ACD6D12D18BD三、填空题(共18分)19.电磁打点交流电源4~6电火花交流电源220AD0.020.700.50四、计算题12下落总时间为10s=4s.(2)小球下落时间的一半为tt′=2=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11x′=2g t′2=2×10×22m=20m.(3)小球第1s内的位移为11x1=2gt12=2×10×12m=5m小球前3s内的位移为11x3=2gt32=2×10×32m=45m小球从第3s末到第4s末的位移,即最后1s内的位移为s ′=2at 2 2 v m -v v = 1 1x 4=x -x 3=80 m -45 m =35 m(4) v = gt = 10 ⨯ 2m / s = 20m / s1(0 + v) = (0 + 20) = 10m / s2 2也可以先求前 2s 的位移再求平均速度21(10 分)解析:解法一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 .设警车发动后经过 t 1 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10t 1=2.5 s =4 ss =(5.5+4)×10 m =95 m货1 1s 警=2at 2=2×2.5×42 m =20 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Δs =s -s =75 m.货警25(2)v m =90 km/h =25 m/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t 2=2.5 s =10 ss ′=(5.5+10)×10 m =155 m货1 1 = ×2.5×102 m =125 m警因为 s ′>s ′,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间的距离 Δs ′=s ′-s ′=30 m货警货警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 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s ′Δt = =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追上货车要经过的时间为:t =t 2+Δt =12 s.s a解法二 (1)在 v -t 图象中,两车的运动图线如图位移等于 v -t 图象与 t 轴所围成的面积,由此可知在两车间的距离最远.1此时:Δm =v 0· t 1-2a(t 1-t 0)2=75 m.v(2)警车加速 t 2= m =10 s 时间后达到最大速度.设警车发动后经 t 时间追上货车,由图象的意义可知:1v 0(t 0+t)=2at 22+v m ·(t -t 2)解得:t =12 s.答案:(1)75 m (2)12 s所示 . 因为t 1=9.5 s 时(2019-2020 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物理试题(满分 100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