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的酒令 酒逢知己千杯少
关于莱芜民俗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莱芜民俗的调查研究报告——酒文化莱芜的历史渊源流长,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地级市城市,但莱芜的风土人情着实让人感兴趣。
过年有过年的风俗,结婚有结婚的风俗.......也许一些风俗正淡出人们的记忆,也许古老的文化正在渐渐荒芜,但有一种情感与我们一脉相袭、薪火相传。
于是我们重拾莱芜民俗,带领大家回味莱芜那浓浓的乡风民俗。
针对如此多的乡风民俗,我们重点调查了莱芜的酒文化。
有句老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事。
酒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贯穿着生活习俗,今天就拿酒权作事情来叙说吧。
我国的民间饮酒习俗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在各地的众多民族之中,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仍然被保留至今。
传说是杜康造的酒,然而他当年却怎么也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算命先生,算命的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
于是杜康就在算命先生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
那是条偏僻的小路,路两旁是小树林。
不一会儿,过来一位书生,杜康上前说明原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
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
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杜康非常着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了,若过了酉时酒就造不成了,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着急时,猛然看到不远处树下坐着个人,杜康非常高兴地跑过去,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个傻子,感到很难过,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酉时将要过去了,杜康只有违心地拉着傻子走到盛酒的容器边滴了一滴血,于是这酒才造成了。
酒虽然造成了,但以后喝酒的人却受这三滴血的影响。
开始喝酒时,都很斯文,很有礼貌,像书生一样;喝了一会儿,脸红脖子粗的,声音也大了,嗓门儿也高了,就像个武士一样;喝到最后,都喝多了,舌头也不好使了,走路也晃了,脑袋也迷糊了,就像个傻子一样。
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
晚辈在长辈面前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
山东喝酒老俗语

山东喝酒老俗语
山东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省份,其中喝酒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山东,人们常常会用一些老俗语来表达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以下为几个常被山东人使用的喝酒老俗语:
1.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句话意味着在喝酒时,只有与知己相伴才会饮得尽兴,否则徒增浪费时间。
2. “吃得起酒,走得起路。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喝酒的态度和生活的境界,只有真正具备了实力和胸怀,才能品尝到世界上最好的酒。
3. “一斤酒,半斤肉。
”这句话则是对于酒的消费和享受的看法,认为在喝酒时,同样需要有好的菜肴来搭配,才能更好地体验到酒的美味。
4. “春饮酒,夏品茶,秋食果,冬吃肉。
”这句话则是对于季节和饮食的建议,不同的季节需要不同的饮食方式,才能更好地滋养身体和享受生活。
以上就是几个常被山东人使用的喝酒老俗语,这些俗语透露出山东人对于喝酒和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也是山东丰富文化的一部分。
- 1 -。
80年代 喝酒经典语录

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喝酒也成为了人们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80年代喝酒时比较经典的语录:
1.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3. 酒场就是战场,酒风就是作风,酒量就是胆量。
4. 一杯酒,一生情,两兄弟,一条心。
5. 有酒有肉是兄弟,讲义气,哥们儿,喝!
6.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7.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8. 酒是粮食做,不喝是罪过。
9. 酒是水的外表,人是水的内心。
10. 酒是天上水,越喝越有滋味。
这些语录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喝酒的认识和态度,其中既有豪放不羁的豪言壮语,也有对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是这些经典语录仍然能够激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山东酒桌上的讲究

山东酒桌上的讲究一、座次1、主陪位置: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
传统意义上,这个位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
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
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
而副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
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
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
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
坐在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宾”,左手边的是“次宾”;3、三陪位置: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实际上这个位置跟上面所说的主陪和副陪的称谓。
在山东省内各个地方规矩并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是没有这个位置的;但在济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
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大家如果对当地风俗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不推荐大家坐这个位置。
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4、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由于许多人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种不对的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
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因为你不是最尊贵的客人却坐在主宾位置,只是因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会得不偿失,切忌切忌!!!5、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好客山东简介

2007年6月,山东省旅游局推出了“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口号,随即又设计了“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一经推出即得到山东本地的高度认同和外部地域的充分认知,引起广泛关注。
一、“好客山东”——齐鲁优秀文化高度凝练的结晶(一)“好客山东”具备了一个成功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特点:1、语言简洁凝练。
旅游形象标识和口号要犹如点睛之笔,准确提炼和概括出一个地区或国家鲜活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视觉冲击力猛烈,语言感召力强烈,让人读来上口、过目难忘。
如:纽约——这就是纽约;韩国——弦动之旅;新加坡——非常新加坡。
香港——爱在此,乐在此;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云南——七彩云南;大连——浪漫之都,等等。
“好客山东”让人体会到了齐鲁文化的大气、孔孟之乡的豪气,扑面而来的是齐鲁山水的豪情和山东人的热情。
2、文化灵魂的准确表达。
什么是文化?现在,社会上突然冒出许多“文化”,似乎什么都有“文化”,像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等。
其实,文化并不是一种表层的社会现象,真正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并被历史所传承,能够广泛深刻地积淀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的。
“人”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代表和反映。
“好客山东”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高度概括了山东人的品德和齐鲁文化的内涵。
(二)“好客山东”以精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齐鲁文化的精髓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在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齐鲁文化更多地积淀到山东人的为人、处事和行为规范上。
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认为:山东人的直,是极纯正的不含任性、蛮横或粗野的味道。
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公正、庄严的动机。
著名教育学家张天麟说:在山东人的血里面有两个人在支配着心灵: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梁山泊的英雄。
“好客文化”是齐文化、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已经沉淀为特色鲜明的“山东性格”。
山东是中国古代东夷部族的主体分布地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大都在山东活动过。
四大天王喝酒打油诗

四大天王喝酒打油诗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喝到位。
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睦睡。
只要精神好,喝酒如喝水。
兄弟喝酒不会累,喝倒也算是陶醉。
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
人在江湖飘,那能不喝高。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游。
哥们不喝酒,没有好朋友。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是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反正喝多不上税,当作哥俩在开会。
你不醉,我不醉,街道马路谁来睡。
摔倒自己爬起来,摔伤自己掏药费。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关键在于气氛对。
你若困难我不追,你若可以杯对杯。
你一杯,我一杯,兄弟感情不用吹。
我来替你喝几杯,我醉兄弟你来背。
你醉哥哥就不归,陪你天亮不用催。
东风吹,战鼓擂,你我不醉要醉谁?兄弟都是掏心肺,不久咱们再相会。
哥哥敬妹妹,喝酒不觉累。
千杯不会倒,万杯不会醉。
遇到好妹妹,真的叫幸会。
妹妹敬哥哥,杯杯都得喝。
酒逢知己少,哥逢妹不说。
一杯又一杯,三杯不算多。
滔滔不绝有一位;自我感觉挺陶醉。
要问此人该是谁?就是我,已经醉。
别笑我,是累奏。
昨夜酒喝过度,醉里双眼迷住。
到了家门口,谁敢挡我去路。
可恶,可恶,却是一颗樟树。
看起来像水,闻起来陶醉。
喝进去辣嘴,留肚里闹鬼。
走路来绊腿,半夜想找水。
醒来就后悔,身心俱疲惫。
今日酒,今日醉,不要活得太疲惫。
好也过,歹也过,只求心情还不错。
山东喝酒规矩和座位 -回复

山东喝酒规矩和座位-回复山东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以其独特的酒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山东,喝酒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是一种表达友谊和尊重的方式。
然而,山东的酒文化也有一些规矩和座位的安排需要遵守。
接下来,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问题。
一、山东喝酒的规矩1. 慎独饮:山东人注重酒量和酒品,他们认为喝酒是一种享受,而非猛灌的方式。
因此,山东人通常在独处或与少数亲友饮酒时,才会选择较为纯净的白酒。
2. 慎醉酒:山东人在喝酒时注重度量,他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意味着他们喜欢与情投意合的人一同饮酒,而不是为了醉倒而饮酒。
3. 酒杯文化:山东喝酒时,酒杯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山东人常用的酒杯是高脚矮牙杯,这样的杯子既显得精致,又方便握持。
4. 先谢酒:在山东,喝酒时酒席上的长辈通常会先对晚辈敬酒致谢,而晚辈则以回敬的方式表示敬意。
这种先谢酒的行为体现了山东人对长辈的尊敬与礼仪之道。
5. 持盏送酒:山东人常用盏子来送酒,这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礼仪。
持盏送酒时,需要先将酒杯端在手中,把盏子放入酒杯中,接着将酒倒满盏子并举起,向对方敬酒,以示亲近之意。
二、山东喝酒的座次1. 主位:在山东的酒席上,主位一般由地位高、年纪大的人担任。
主位坐在酒席的主桌上,通常是嘉宾中地位最尊贵的人。
在座位的选择上,主位一般坐在桌子的中央,以显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2. 平位:平位是指地位较高的嘉宾所坐的位置,一般坐在主位的左右两侧。
在山东的酒席上,平位的人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资金实力的人,在座位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3. 偏位:偏位是指地位较低的嘉宾所坐的位置,一般坐在主客席的两边。
在山东的酒席上,偏位的人通常是晚辈或地位较低的人,在座位的选择上则比较随意。
4. 迎门位:在山东的酒席上,迎门位是非常尊贵的位置,多用于迎宾或贵宾。
迎门位是指最靠近门口的座位,用于接待来访的客人,以展示主人的热情和尊贵之意。
山东劝酒词(样例5)[修改版]
![山东劝酒词(样例5)[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21ee38da38376bae1fae30.png)
第一篇:山东劝酒词1.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
人在江湖飘,那能不喝高。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游。
哥们不喝酒,没有好朋友。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是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2.会喝一两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喝五两,这样同志应培养!会喝半斤喝壹斤,这样哥们最贴心!会喝壹斤喝壹桶,考虑提拔当副总!会喝壹桶喝壹缸,酒厂厂长让你当!3.屁股一抬,喝了重来。
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双脚一站,喝了不算。
站着敬酒,双杯恭候。
4.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不歇。
5.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宁可胃上烂个洞,不让感情裂条缝。
一两二两才漱口。
三两四两没喝够。
五两六两神抖擞。
七两八两还在吼。
九两一斤扶墙走。
斤半墙走我不走。
两斤一定成死狗。
6.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只要兄弟感情深,端起杯子就开心。
只要你我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兄弟相隔千里远,端起这杯就应干。
危难之处显身手,兄弟替哥喝杯酒。
7.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日出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
8. 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酒量是胆量,酒瓶是水平,能喝一斤喝八两,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能喝八两喝一斤,党和人民都放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第二篇:劝酒词劝酒词大全( 斑竹鼓励一下加个精)敬酒的要点敬酒也就是祝酒,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
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
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
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要影响来宾的用餐。
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
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
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人的酒令酒逢知己千杯少
喝酒行酒令,也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了,与红酒相比,中国的酒基本就是一种在热烈气氛中进行的。
一般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在罚酒的过程中活跃了饮酒时的气氛。
中国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是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猜拳,几乎都能使当局者尽兴,旁观者养眼。
山东,古之鲁国胜地,它的酒文化理所当然地渗透出当地独特的风土民情。
提起山东人饮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曾经十八碗烈酒下肚,继而打死老虎的酒中豪杰武松。
无奈当时武松只是一人在独饮,如若他与朋友对饮,区区十八碗的数字怎能尽兴。
与山东人同桌共饮的人士深有体会,山东人那种豪爽、憨厚、倔直的性格在饮酒过程中得到了淋漓致尽的展示,甚至有时会让某些远方朋友招架不住。
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触,似乎在这方齐鲁大地更能获得人们的共鸣。
也许是与山东人的性格有关,此地饮酒助兴的行酒令趋于浅显易懂,最普遍最常见的是“划拳”,也称“猜拳”。
这在一般正式的宴会上颇少见,如若有幸被邀参加朋友宴或亲人宴,届时你就会大开眼界。
酒桌上俩人一组,或父子或兄弟,桌前摆着各自的酒杯,面对面用手与嘴开始了吆喝与比划。
两人各用自己一只手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出手后的手指数字相加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父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儿子就得喝酒。
如果父子两人说的数相同,不计胜负,则重新再来一次。
“观划拳”不如“听划拳”。
那带有浓浓山东方言的吆喝声,更能为畅饮凭添一份乐趣。
他们报数字的方式很有意思,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吆喝法,譬如:“抱一对(0)、一点点(1)、哥俩好(2)、三星高照(3)、四喜来财(4)、五魁首(5)、六六顺(6)、七巧七巧(7)、八仙过海或八匹马(8)、九月九或快喝酒(9)、满堂红或全家福(10)。
”
也许是山东人独有的高嗓门,或是他们要在声势上压倒对方,总之,每个人的吆喝声都特别洪亮,再伴有划拳的手势,嘈杂中带有一种快乐与温馨,而且这种快乐情绪很容易感染周围其他的人,塑造出“普席同乐”的氛围。
当然,山东人粗中带细,在划拳中也有自己的“友谊规则”。
开局第一把划拳,两人都只伸一根手指,齐声喊“哥俩好!”从而表达“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友好精神。
然后,才进入正式比赛划拳,负者罚酒的局面。
山东女子的罚酒方式则比较优雅,一般不使用划拳的吆喝手法,而是采用一种比较淑女的形式,即击鼓传花。
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而且男女老幼皆宜的罚酒方式。
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有时击鼓的人还要蒙眼或背对宾客,以示公正。
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
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
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
接花者只好饮酒。
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其它方式决定负者。
现在这种击鼓传花也多被用于茶话会或联谊会,而且惩罚娱乐的手段也不仅用于酒类,可以罚人表演节目以示助兴。
在山东生活了四年多,宿舍里也有几个山东的,但我们基本就没怎么尽兴的喝过酒,想来也是一种遗憾吧!(虾说)
二
划拳规则:
从0到十,然后两人出的指数相加.
比如A,B两人猜拳,A叫"六六数顺啊'',并且伸出3个指头;B叫"四季财啊",并伸出3个指头.
那么A就赢了.因为三个指头加三个指头等于六.而之所以叫"六六顺"而不直接叫"六啊"是因为这样更有意思.
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开头一般都说"向你学习啊""请就请啊".....并且出拳的时候,大拇指
最好一直竖起来对向对方,表示尊敬.详细规则:
(一)拳拳不离拇指;
(二)双方出的拳数字相加,如果喊出的数字与前者数字相同,就赢拳。
(三)食指和大拇指虽说是二,但意思表示“枪指人”这个不要出,要出二,这出拇指与除食指以外任何一指。
(四)自己出的拳,要比自己喊出的数字小!不然怎么赢拳?
还一些规则忘记了.总之给人的感觉很豪爽,很有气氛.
现代的划拳,在各地不同,主要是划拳说的令词不同,代表着各地的文化特色。
如:
1、一心敬,哥俩好,三星照。
2、一心桥,双桥路,三脚猫。
3、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
4、一表人才,二老不在,三转一响。
5、么点东,三炮通,二红四喜两广东
6、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脚,两个眼睛这么一大砣。
哥俩好啊
三桃园啊
四季财啊
五魁首啊
六六顺啊
七巧妹啊
八马双飞
酒倒满啊
全给你啊
乱辟财呀!乱就乱啊——
好就好啊,好得不得了呀(两个)
三桃园啊、三三三啊!
四季财啊、四就四啊
五魁首啊、五都跳不来啊
六六顺啊、流也流不出来
七巧妹啊、七星岗呀、骑上去啊
八马双飞、爬下来啊
酒倒满啊、酒是一包药啊
全给你啊、全在酒里头啊
一根筋
哥俩好
三星高照
四季发财
五魁手
六六大顺
巧七枚
八抬手
快升官
满堂红
两厢好
三元及第
四季发财
五魁首
六六大顺
七巧女子
八仙过海
九九归一
十全大福
1 独一个
2兄弟好(兄弟俩好的意思)
3桃园(三结义)
4发财(四季发财)
5保(保手一个)
6顺(66大顺)
7巧(7巧对)
8飘(8仙飘海)
9长(长长久久)
10满堂富贵(吉祥嘛)
一心敬你,
两好不错(或哥俩好),
三星高照,
四喜来踩(或四喜四喜),
五魁首,
六六大顺,
巧到期(或巧了巧了),
八仙过海(或八匹马、吧吧地蹦),快喝酒(或快了快了),
满堂红(或满了满了、全到了),宝拳一对(或不动不动)
拳福手,
一心敬,
两家好,
三心敬,
四方方,
五单高啊,
六六顺,
七彩彩,
大家发(八心敬),
满堂红
山东人划拳的口令和规矩三
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两人面对面进行,谁喊的数与两人伸出的手指数相符,谁就赢了。
具体要领是:1、伸出手指与喊数要
同时进行;2、喊出的数必须是伸出的手指数以上的数和与5相加得数以内的数:如果伸出了3个手指,就必须喊包括3以上、包括8以
下的数;若伸出5个手指就可以喊包括5以上、10以内的数。
否则就是失拳。
如果不伸手指可以喊0——5之间的数。
3、初学划拳时一
般只是喊数,熟悉了可以丰富一些说法,也就成为酒文化的一部分。
如:0——不伸不伸;1——敬你一个、一心敬你;2——哥俩好
发;9——快喝酒;10——十全十美等等。
一般划拳基本如此。
另外各地方有些小的变化。
还有用两只手十个手指的,但不常用。
划拳有很多种,每一种叫法也不同,传统的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两人面对面进行,谁喊的数与两人伸出的手指数相符,谁
就赢了。
具体要领是:1、伸出手指与喊数要同时进行;2、喊出的数必须是伸出的手指数以上的数和与5相加得数以内的数,如:如
果伸出了3个手指,就必须喊包括3以上、包括8以下的数;若伸出5个手指就可以喊包括5以上、10以内的数。
否则就是失拳。
如果不
伸手指可以喊0——5之间的数。
3、初学划拳时一般只是喊数,熟悉了可以丰富一些说法,也就成为酒文化的一部分。
如:0——不
伸不伸;1——敬你一个、一心敬你;2——哥俩好、两厢好;3——桃园三、三结义;4——四红喜、四季发财;5——五魁首、五福
同受;6——六六大顺;7——巧到七;8——发发发;9——快喝酒;10——十全十美等等。
一般划拳基本如此。
另外各地方有些小
的变化。
还有用两只手十个手指的,但不常用。
划拳有很多种,每一种叫法也不同,传统的划拳法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并且同时
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直到一方猜对。
猜错者罚酒。
拳头为0,大拇指为1,八字指为2,OK指为3,四指
为4,五指为5,如果朋友聚会,双方都是0叫宝一对,依次为一心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
马,九连环,满堂红。
但这是一般叫法,各地各种场合各有不同。
有的场合甚至有一夜夫妻,二人同床,四腿交叉的不雅叫法。
法
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并且同时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直到一方猜对。
猜错者罚酒。
拳头为0,大拇指
为1,八字指为2,OK指为3,四指为4,五指为5,如果朋友聚会,双方都是0叫宝一对,依次为一心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
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