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规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关系:(1)区别: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③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④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并非只有商品才有使用价值。⑤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说明了为什么要交换;不同商品价值相同,说明了为什么能交换。

(2)联系(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交换的根据和基础。

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一般等价物)

①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金银≠一般等价物≠货币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判断货币职能是考查的重点。⑴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均需现实的货币。⑵从是否能用纸币替代来看:纸币可以代替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但不能代替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只有某种纸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⑶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特别注意: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

4.金属货币与纸币(关系见优化P

5

(1)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分别对应卖方和买方市场)见优化P

5

联系:略

区别:①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②原因不同③后果不同④实质不同⑤解决办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运用紧缩的货币

和财政政策;抑制通货紧缩主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附后)

5。外汇与汇率

本币汇率表示为: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升高即

()

外汇汇率表示为: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跌落即

()

本币币值与外汇汇率成()与本币汇率成()

币值与购买力成()与物价成()

(二)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供求影响价格——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判断方法:看商品供应状况,商品短缺为卖方市场,商品过剩为买方市场;看竞争双方,买者与买者竞争为卖方市场,卖者与卖者竞争为买方市场;看对谁有利,对卖方有利为卖方市场,对买方有利为买方市场;看物价状况,价格较贵为卖方市场,价格跌落为买方市场。

(2)①价格影响供求即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使之不会无限制上涨、下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生产经营者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关注价格变动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联系公司成功经营的做法)

②价值决定价格使价格围绕其上下波动

(2)价值、价格、供求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非决定),价值与供求无关。

(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第一,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第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与价值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是在动态中实现,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体和本质上说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马克思语)

(4)价格的基础、价格的形成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的基础: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格的形成: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国家宏观调控、购买预期等。2.价值规律的作用

(1)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即市场如何发挥调节作用)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见教材P

93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要辩证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既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有一定的局限

性(见教材P

96~P

97

①~③,因此……),但这一负面作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

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中得到有效的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加强宏观调控

①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宏观调控的手段: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比较:

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第二,内容不同。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第三,特点不同。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它通过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强制力量进行。第五,地位不同。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第六,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经济手段的主体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第七,发展趋势不同。随着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