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十七) 散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小满 (1)【二】野性华山 (2)【三】凌寒读梅 (3)【四】读山 (5)【五】蛙鸣的得意 (6)【六】荷叶绽放 (7)【七】海棠依旧 (8)【八】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9)【九】享海 (10)答案 (11)【一】小满①节气到了小满时分,荒野长满了青草。
寂静的耕地长出一层比青草颜色更浅的禾苗。
②夏天的河流挤满了大地的河床,这是茂密的青草和树叶。
能插进脚的泥土上都长满了植物,再想生长的花草只好等待明年。
春天走远了,初夏也走远,小满揭开了盛夏的帷幕。
植物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已经远去。
蒙古栎树的叶子已长到最宽,柳树细长的叶子也长到最长。
所有的植物都褪去了童年的嫩黄,野草和树叶在小满时节进入了成年。
③田里的玉米苗有10厘米高,它的两片叶子如人伸出食指和拇指形成的八字。
今年雨水好,假如春旱,这时节八字还出不来一撇。
青草一定觊觎玉米的地盘,但青草长上去就被拔掉。
④小满里,树叶子已长得密不透风。
风从树里穿过,无数树叶为它们打开关上绿门帘子。
从树下往树里看,什么都看不到,叶子里边藏着更多的叶子。
在沈北的空旷的大道两旁,栽种着杨树、槭树、国槐、丁香、银杏和松树。
乔木膝下是连翘,甚至有绵延几千米的玫瑰花丛。
⑤开得嘟噜一串的玫瑰花在无人的大道上散出浓烈的香气。
我闻到一小部分,其余都被风吹走了。
路上偶有汽车驶过,但没人停车闻闻再走。
小满是节气里的富人,它应有尽有,雨水、草木、花香全堆在了夏天。
跟小满比,立春和春分都是流浪汉。
⑥我印象中的鸟啼多在早晨和傍晚,而小满时节有一种鸟从早上叫到晚上。
它不仅在树上叫,还在房顶叫。
边飞边叫——布谷,布谷,声音传得很远。
每当它叫“布谷”,我在心里说“地早种完了”。
它又叫,我再说一遍,但我发现终于拗不过它。
在旷野,我高喊“地——早——种——完——了!”布谷鸟照样淡定地说布谷,布谷。
它有强迫症,我也有。
有一天,我终于不在心里续——地早种完了,我悟出,除了“布谷”,它不会发别的音。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十七) 散文阅读

限时训练(十七) 散文阅读(时间:20分钟)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根赋刘增山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
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
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
2020之中考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

2020之中考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出去看猫头鹰。
已经是三更半夜,外面没有风,大树像高大的雕像一样直挺挺地站着。
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拉得很长,像一首忧伤的歌曲。
爸爸拉低我的毛线帽,我们沿着松脆的雪向树林走去。
在松林地带,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停下来等着。
他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
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
他开始呼叫起来,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但是什么也没听到。
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
我并不难过,我的哥哥们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我们继续前行,感觉到天气的寒冷,我的鼻子、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
但是我没有抱怨,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走进树林,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蒙在嘴上的围巾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
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没有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最终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照在雪上,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
我喘着粗气,爸爸做手势叫我别出声。
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寒冷的空气中,耳朵发疼,双眼蒙上一层雾。
爸爸打算再次呼叫,但是已经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他们像在谈天一样,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
我开心地想笑出来。
虽然在去看猫头鹰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没有喊累,因为我想起了爸爸说的话:“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
”我克服了困难。
⑴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
⑵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很长时间。
他们回家的画面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场景,父亲在窗边等待着孩子的归来,然后一起享受热汤和美食。
因为文中父亲形象给人一种温暖、关爱的感觉。
在无声中成长意味着学会了保持安静,学会了克服困难,学会了感受和享受自然。
中考语文阅读散文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散文练习(附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1.沙漠玫瑰的开放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
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
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
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
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
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
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
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
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
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
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
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找出行文线索。
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
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XXX合并法:把每段的XXX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阐发,来探求文章的中央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苦衷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2020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有答案)

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 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 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 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 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 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 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
儿去。’”可以看出作者要寻野景。文中还写到作
者寻到的野景。同时从文中“毕竟期望寻找山间
的野趣呀”“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
趣的‘情痴’”,可知作者也要寻到野趣。
2.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
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 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
喉头。(从描写方法的 使用了连续性动词“闭上”“靠”“掏”“倒进”“咽下”,可以看
角度)
出是动作描写。这里写作者喝酒的动作,可以看出作者
寻野后心情非常好,沉醉于秋景中,情不自禁地拿出酒来
喝,作者“闭上眼睛”,顺势而靠,喝酒后又感觉爽透心扉,表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
1.“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 [答案] “野”在文中,一是指山林中的“野景”,二是
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考 指作者体悟到的“野趣”。
点一 信息提取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一
浙江2020届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鉴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浙江2020届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鉴赏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理解.概括一、[.嘉兴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以夕阳落款林清玄①开车走麦帅二桥,要下桥的时候,突然看到西边天最远的地方,有一轮紫红色饱满而圆润的夕阳。
②那夕阳美到出乎我的意料,紫红中有一种温柔震慑了我的心,饱满而圆润则有一种张力,温暖了我连日来被误解的灰暗。
③我突然感到舍不得,舍不得夕阳沉落。
④我没有如平时一样,下桥的第三个红绿灯左转,而是直直地向西边的太阳开去。
⑤我一边踩着油门,一边在心里赞美这城市里少见的秋日的夕阳之美,同时也为夕阳沉落的速度感到可惊。
⑥仿如拿着滚轮滚下最陡的斜坡,连轮轴都没看清,滚轮已落在山脚。
夕阳亦是如此,刚刚在桥上时还高挂在大楼顶方的红色圆盘,一坠一坠,迅即落入路的尽头。
⑦就在夕阳落入不见的那一刹那,城市立即蒙上了一片灰色的黯影,我的心也像石头坠入湖心,石已不见,一波一波的涟漪却泛了起来。
⑧我猛然产生了两个可怕的想法:我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走同一条路到学校接孩子放学,为什么三个月来都没有看见美丽的夕阳?如果我曾看见夕阳,为什么三个月来完全没有感觉?⑨这两个想法使我忍不住悲哀,在前面的三个月,我就像一棵树,为了抵挡生命中突来的狂风暴雨,以免树下的几棵小树受伤,每日在风雨中摇来摇去,根本没有时间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更不用说一天只是短暂露脸的夕阳了。
⑩我为自己感到悲伤,但更悲伤的是,想到这城市里,即使生命中没有风雨,也很少人能真心欣赏这美丽的夕阳吧!每到黄昏时开车去接孩子,会打开收音机以排遣塞车的无聊,才渐渐发现,黄昏时刻几乎所有的电台都是论说的节目。
抒情的、感性的节目,在下午四点以后就全部沦亡了。
论说的节目几乎无可避免地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批评,永不停止的批评。
我常常会想:在黄昏的时候,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心情应该处在一种欢喜与柔美的状态,沉浸于优美的音乐。
然而却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在论说,永不停止地议论,是不是象征着整个城市在黄昏时美好的感觉也都沦亡了呢?想要换个电台,换一种感觉,转来转去却转不出忧伤的心。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散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7套,共104页,均有答案。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用作学生练习用,也可作为老师测试用。
第一套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辽宁省营口)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
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
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
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
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
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
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
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吚吚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
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
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
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十七) 散文阅读(时间:20分钟)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根赋刘增山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
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
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
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你去看看那树根吧。
”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啊,好难刨下的根!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
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
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
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
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地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1.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之为“心中的树”?2.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平静→→3.文章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4.本文以“根赋”为题,却为什么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5.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村庄厉彦林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中国人大都出身农民家庭,成长在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结,怀揣着乡情、乡音、乡韵,思念着乡亲、乡土、乡风,心中总是有着理不清、割不断的乡愁。
②常有人探问:“乡愁,源头在哪?”③答案聚焦于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词:“村庄!”④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
村庄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云,每间房屋,每棵庄稼,每束秋草,每群牛羊,每缕炊烟,每截恩怨,无不蕴含淡然而永恒的乡愁,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⑤2014年中秋节,我和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与我三个妹妹家相约同行,分别从济南、临沂、日照市出发,又一次集中回到养育我们的那个小山村,那个全国六十多万个建制村中的一个小山村,小得连县里的地图都不舍得标一个点的小山村,看望年迈的爹娘,团圆过中秋。
⑥老娘很看重这顿晚饭,做得很讲究,不但菜肴品种多,还摆上了月饼和石榴、苹果、葡萄等水果;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
望着满脸笑容的父母,我们兄妹几个心里一阵阵温暖与感动。
⑦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了。
山村的夜晚十分宁静、安谧。
节前透彻的秋雨已把干旱的沂蒙大地清洗得纤尘不染。
天空蓝蓝的,真是风轻云淡,流泻而下的月光皎洁如洗。
秋虫开始发声,蟋蟀、蝈蝈、金铃子轻吟浅唱,尽情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给这个季节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特殊的韵味与灵动。
我们一家老小围绕在年迈的父母周围,大家头顶灿烂的星空,指指点点平日在城里难能看到的圆月和眨动眼睛的星星,不时还有小小的萤火虫儿在眼前飞舞。
大家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笑声阵阵,其乐融融。
皎洁的月光抚摩着沂蒙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
我抬头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心里在轻声告诉天上的嫦娥:感谢在这个团圆夜,赏予了难得的一片瓦蓝的夜空和月光。
这时,村支部大院响起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原来是村里向来羞答答的老太太和媳妇们共同跳起了广场舞,虽然那姿势有些拙笨,但掖藏不住内心的幸福与满足。
我妻子和妹妹新奇地也去观摩,凑热闹。
这是沂蒙山区一个近乎于原始村庄里一户普通农家的一个平常却又亲切温馨的夜晚,虽然普通而平凡,却又让人留恋难忘。
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⑧在故乡的那两天阳光明媚,童年的记忆,蜂拥而来,潮水般漫过我近三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的心迅速沉浸在古老的、即将消逝的故乡和迅速变化的村庄里。
⑨我记忆深处行走着一个缥缈的村庄,一个似乎很遥远很清晰的村庄,一个永远沉默被人忽视而又怀念牵挂、无法释怀的村庄!村里出现了空巢老屋和坍塌的旧居,村庄西邻是日夜轰鸣、污染环境的石料加工厂。
村庄南高北低,我站在村南的乡间道路上,望着村庄的四周,禁不住心中涌起淡然的无奈与苍凉。
严酷的现实正在颠覆我记忆中村庄那美好的记忆与形象。
⑩《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余光中吟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席慕蓉比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到底是什么?就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可以说是对大自然、对原生态生存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凝望乡土中国,坚守文化根脉,中国村庄定会时来运转,乡愁也就有了鲜活的载体、灵动的气脉和五彩缤纷的形态!1.文章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开头,有何作用?2.阅读第⑦段,说说有哪些地方让“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3.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注解。
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作两条批注。
示例:“泛出一片贼亮的眨动眼睛的星星”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明亮闪烁,傍晚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2)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
4.“乡愁”在文中多次被提及,你认为作者的“乡愁”有哪些内涵?5.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村庄无论数量还是版图面积都在递减。
有人为农村人享受到城市文明而欢呼,也有人为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消亡而慨叹。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限时训练(十七) 散文阅读一、1.因为白杨树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它在“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说它是“心中的树”。
2.痛惜肃然起敬震惊3.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根的千姿百态和吃苦耐劳、勤劳坚韧。
4.引出下文对根的刻画和赞美,从侧面表现出根的伟大和坚韧。
5.一个人要坚定顽强,默默奉献,勇于献身,不慕名利。
二、1.用诗句开头,典雅有韵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2.山村的夜晚宁静、安谧,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充满韵味和灵动;家人团圆,其乐融融;村民的生活幸福而满足。
3.(1)综合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给大地带来了美感,以及它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念念不忘、难以割舍的深情眷恋。
(2)“翻”和“藏”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子女的浓浓亲情。
4.(1)对家乡的赞美和依恋。
(2)对村庄现状和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5.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