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治疗学PPT课件PPT61页

第十七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 生物学基础及进展
第2页,共61页。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生物学 基础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利用载体或介入措施将放射性核素靶向运送到病变 组织或细胞,或病变组织与细胞能主动摄取放射性药物, 使放射性核素与病变细胞紧密结合,辐射剂量主要集中 于病灶内,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尽 可能减小。
第3页,共61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物理化学原理:
1.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
放射性药物浓聚的生物学基础 :
1. 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主动摄取 2. 病变细胞或组织的某些病理特性摄取
3. 影响放射性药物摄取的组织因素
如:血流灌注、血管外间隙的增加、静水压和毛细血管 通透性改变等。
第4页,共61页。
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滞留
一、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
(一)原理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以抗体作为核素载体,与肿瘤相应抗原结合,使肿瘤 组织内浓聚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并滞留较长时间。放 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发射射线的辐照作用破坏或干扰 肿瘤细胞的结构或功能,起到抑制、杀伤或杀死肿瘤 细胞的治疗作用。
第8页,共61页。
2. 发射β射线的核素:短射程(<200μm),中射 程(200μm~1mm),长射程(>1mm)。131I、 32P、89Sr、90Y等
3. 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的核素: 射程多为10nm,只有当衰变位置靠近DNA时,才产 生治疗作用。 125I-IUdR
第7页,共61页。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进展
2.调整131I剂量的因素
①增加剂量的因素:对于甲状腺较大或质地较硬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年老、病程长、抗甲 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差者,有效半衰期较短者应适 当增加治疗剂量。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 生物学基础及进展
第2页,共61页。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生物学 基础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利用载体或介入措施将放射性核素靶向运送到病变 组织或细胞,或病变组织与细胞能主动摄取放射性药物, 使放射性核素与病变细胞紧密结合,辐射剂量主要集中 于病灶内,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尽 可能减小。
第3页,共61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物理化学原理:
1.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
放射性药物浓聚的生物学基础 :
1. 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主动摄取 2. 病变细胞或组织的某些病理特性摄取
3. 影响放射性药物摄取的组织因素
如:血流灌注、血管外间隙的增加、静水压和毛细血管 通透性改变等。
第4页,共61页。
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滞留
一、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
(一)原理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以抗体作为核素载体,与肿瘤相应抗原结合,使肿瘤 组织内浓聚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并滞留较长时间。放 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发射射线的辐照作用破坏或干扰 肿瘤细胞的结构或功能,起到抑制、杀伤或杀死肿瘤 细胞的治疗作用。
第8页,共61页。
2. 发射β射线的核素:短射程(<200μm),中射 程(200μm~1mm),长射程(>1mm)。131I、 32P、89Sr、90Y等
3. 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的核素: 射程多为10nm,只有当衰变位置靠近DNA时,才产 生治疗作用。 125I-IUdR
第7页,共61页。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进展
2.调整131I剂量的因素
①增加剂量的因素:对于甲状腺较大或质地较硬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年老、病程长、抗甲 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差者,有效半衰期较短者应适 当增加治疗剂量。
第十三章 放射性核素在化学、 放射化学 课件(共42张PPT)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二、实验方法(fāngfǎ): 1、由实验测得t=0和t⇒∞和t时刻固体中的放
射性活度,即可按(13-31)式求得交换度F 2、由计算出的F-Bt表查出Bt值。 3、由t值计算出B。为了得到平均值,一般是
测量不同时刻的F,由表中查出一系列Bt值, 做Bt-t曲线,应为一条直线,直线斜率即B 4、再根据固体半径r求得自扩散系数Ď。
等。 2、医学和生物方面: 医学上的诊断,治疗(zhìliáo);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
研究。 3、化学研究方面: 分子结构研究;化学反响机理研究;各种动力学参数
测定;热力学平衡常数等的测定;分析元素含量等。
第八页,共42页。
三、对标记(biāojì)化合物所需放射性比活度的 估算
如:每分钟计数〔根据测量误差而定〕为A, 那么要求示踪原子的毫居里数q:
第三页,共42页。
4、放射性核素示踪剂的选择 (xuǎnzé)
• 半衰期:根据实验目的及周期长短选择适 合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太长太短都不好。 医用大多项选择择半衰期为几小时到十几 天之间。
• 辐射类型和能量:常用β和γ,β测量效率高, 且容易防护。对需穿过较厚物质(wùzhì)层 那么需用γ射线。如脏器的扫描和γ照相。 对于β,要求Eβ=0.01-2Mev; 对于γ, Eγ=100-600Kev。
第十九页,共42页。
§13-4配合(pèihé)物稳定常数的 测定
一、测定原理〔见讲义〕 关键是引入配合度Ф和函数ψ。然后逐级外推,即可
求得β1、β2……βn。 二、实验方法: 通常是先用实验求得无配体时的分配比D和有配体
时的分配比D’,再按照(13-19)式,以log(D/D’1)对log[L]作图,从直线截距可求得logβn,由斜 率求得配位数n。 由于示踪原子(shì zōnɡ yuán zǐ)方法灵敏度高,可 以在中心离子浓度非常低时进行。
二、实验方法(fāngfǎ): 1、由实验测得t=0和t⇒∞和t时刻固体中的放
射性活度,即可按(13-31)式求得交换度F 2、由计算出的F-Bt表查出Bt值。 3、由t值计算出B。为了得到平均值,一般是
测量不同时刻的F,由表中查出一系列Bt值, 做Bt-t曲线,应为一条直线,直线斜率即B 4、再根据固体半径r求得自扩散系数Ď。
等。 2、医学和生物方面: 医学上的诊断,治疗(zhìliáo);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
研究。 3、化学研究方面: 分子结构研究;化学反响机理研究;各种动力学参数
测定;热力学平衡常数等的测定;分析元素含量等。
第八页,共42页。
三、对标记(biāojì)化合物所需放射性比活度的 估算
如:每分钟计数〔根据测量误差而定〕为A, 那么要求示踪原子的毫居里数q:
第三页,共42页。
4、放射性核素示踪剂的选择 (xuǎnzé)
• 半衰期:根据实验目的及周期长短选择适 合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太长太短都不好。 医用大多项选择择半衰期为几小时到十几 天之间。
• 辐射类型和能量:常用β和γ,β测量效率高, 且容易防护。对需穿过较厚物质(wùzhì)层 那么需用γ射线。如脏器的扫描和γ照相。 对于β,要求Eβ=0.01-2Mev; 对于γ, Eγ=100-600Kev。
第十九页,共42页。
§13-4配合(pèihé)物稳定常数的 测定
一、测定原理〔见讲义〕 关键是引入配合度Ф和函数ψ。然后逐级外推,即可
求得β1、β2……βn。 二、实验方法: 通常是先用实验求得无配体时的分配比D和有配体
时的分配比D’,再按照(13-19)式,以log(D/D’1)对log[L]作图,从直线截距可求得logβn,由斜 率求得配位数n。 由于示踪原子(shì zōnɡ yuán zǐ)方法灵敏度高,可 以在中心离子浓度非常低时进行。
精品PPT课件--放疗健康教育

勿用手抓搓 勿穿硬质高领衣服(颈部照射者) 勿在强烈阳光下暴晒 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
禁贴胶布或胶膏
禁注射 禁热敷 禁自行用药
忌用肥皂或护肤霜洗擦
不搽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红汞、万花油等。
对需要刮胡须或刮毛发的反应区域,使用电动刮刀。
5.头颈部放疗反应护理 6.规律的生活和作息时间
放疗病人注意事项:
放疗的副作用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胃炎
放疗前
放疗后
放疗的护理知识
1.心理支持
2.保护照射野“标记”
3.饮食调理
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餐前适当控制疼痛,饭前散步等。 同时应禁烟酒,避免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和过硬食物,鼓励病 人多饮汤水.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
4.照射野皮肤护理
“五勿四禁一忌一不”
四个和谐
人与外界环境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人和谐
人与家庭公司和谐
精品PP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病变组织, 以抑制和杀灭病变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照射 内照射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钴60治疗机 质子加速器
放射性核素
放疗的原理
X线
病变组织
食管(放疗前)
放 疗 前 后 效 肺(放疗前) 果 图
食管(放疗后) 肺(放疗后)
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 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放疗期间吃什么好?
放射治疗期间易引起口咽干燥,胸骨后灼痛,灼热阴伤的症状, 故宜选用营养丰富,轻软滋润的食品,如梨汁、蔗汁、牛奶、 蛋羹、藕粉、银耳、苦瓜、油菜、绿豆、枇杷叶等。清热解毒
,清肺泄热并可多食用一些鱼、肉、奶、蜂蜜、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禁贴胶布或胶膏
禁注射 禁热敷 禁自行用药
忌用肥皂或护肤霜洗擦
不搽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红汞、万花油等。
对需要刮胡须或刮毛发的反应区域,使用电动刮刀。
5.头颈部放疗反应护理 6.规律的生活和作息时间
放疗病人注意事项:
放疗的副作用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胃炎
放疗前
放疗后
放疗的护理知识
1.心理支持
2.保护照射野“标记”
3.饮食调理
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餐前适当控制疼痛,饭前散步等。 同时应禁烟酒,避免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和过硬食物,鼓励病 人多饮汤水.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
4.照射野皮肤护理
“五勿四禁一忌一不”
四个和谐
人与外界环境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人和谐
人与家庭公司和谐
精品PP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病变组织, 以抑制和杀灭病变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照射 内照射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钴60治疗机 质子加速器
放射性核素
放疗的原理
X线
病变组织
食管(放疗前)
放 疗 前 后 效 肺(放疗前) 果 图
食管(放疗后) 肺(放疗后)
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 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放疗期间吃什么好?
放射治疗期间易引起口咽干燥,胸骨后灼痛,灼热阴伤的症状, 故宜选用营养丰富,轻软滋润的食品,如梨汁、蔗汁、牛奶、 蛋羹、藕粉、银耳、苦瓜、油菜、绿豆、枇杷叶等。清热解毒
,清肺泄热并可多食用一些鱼、肉、奶、蜂蜜、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医学影像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显像

和可靠性。
肿瘤分期
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对 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确定肿 瘤是否转移和扩散,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疗效评估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评估肿瘤 治疗的疗效,监测肿瘤复发情 况,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心血管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01
02
03
心功能评估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评估 心脏的功能和结构,检测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 血管疾病。
γ射线探测
介绍γ射线探测器的物理原理和性能参数,包括能量分辨率、 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等。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化学基础
放射性药物的合成
详细说明放射性药物的合成和制备方法,包括影响药物活性的各种因素。
药物体内过程
阐述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与生物体的相 互作用。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影像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显像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放射性核素显像基础 •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 放射性核素显像临床应用 •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比较
01
放射性核素显像基础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物理基础
γ射线衰变
描述放射性核素的生成和衰变过程,以及伴随的能量和半衰 期特征。
SPECT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 ,可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的三维 显像。
γ闪烁照相机
利用闪烁晶体将γ射线转换为可见 光,再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 号,可实现体内多种放射性核素的 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显像剂
正电子显像剂
利用正电子与电子发生湮灭作用产生高能γ射线,如18F-FDG 等,适用于肿瘤、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显像。
肿瘤分期
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对 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确定肿 瘤是否转移和扩散,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疗效评估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评估肿瘤 治疗的疗效,监测肿瘤复发情 况,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心血管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01
02
03
心功能评估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评估 心脏的功能和结构,检测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 血管疾病。
γ射线探测
介绍γ射线探测器的物理原理和性能参数,包括能量分辨率、 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等。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化学基础
放射性药物的合成
详细说明放射性药物的合成和制备方法,包括影响药物活性的各种因素。
药物体内过程
阐述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与生物体的相 互作用。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影像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显像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放射性核素显像基础 •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 放射性核素显像临床应用 •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 放射性核素显像与其他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比较
01
放射性核素显像基础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物理基础
γ射线衰变
描述放射性核素的生成和衰变过程,以及伴随的能量和半衰 期特征。
SPECT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 ,可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的三维 显像。
γ闪烁照相机
利用闪烁晶体将γ射线转换为可见 光,再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 号,可实现体内多种放射性核素的 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显像剂
正电子显像剂
利用正电子与电子发生湮灭作用产生高能γ射线,如18F-FDG 等,适用于肿瘤、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显像。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通常根据选用的 核素发射的射线种类确定用何种方法测量。 如固体闪烁测量,液体闪烁测量、放射自 显影等方法。双标记要用双标记方法测量。 3、示踪剂量的估算
设:m1为标记化合物的量;A为标 记化合物的放射性;S1为标记化合物 的比活度;S2为稀释后混合液的比活 度;mx为样品中待测化合物的量
根据公式 S2(m1+m2)=S1m1 得: mx=m·(S1/S2-1) 这是正稀释法的基本公式。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物质转化时,如分子中某一原子被 它的同位素所取代,虽然反应性质不变, 有时却会发生反应速度的改变,称为同 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 在作物质 动力学研究时,应考虑同位素效应。
பைடு நூலகம்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实验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标记物的选择: ①射线类型:体内示踪实验宜选用γ射线 发射体,如131I、99mTc;离体示踪或取样 进行离体测定的研究则多选用β射线或低 能γ射线发射体,如3H、14C及125I等。 ②半衰期:体内示踪实验一般选用短半衰 期核素,体外示踪实验可用半衰期长的放 射性核素。 ③放化纯度:必须经过纯化鉴定、放化纯 度>95%。
医学影像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显像PPT课件

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定期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 维护和校准,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遵守放射性安全操作规 程,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进度, 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浪费和延 误
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方法
图像分析
1
2
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放射性 分布、病灶定位和大小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放射性核素显像 质量控制与安全 防护
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介绍
质量控制体系框架
建立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操作、设备维护、影像评价 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标准
参照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制定适用于本机构的质量 控制标准。
质量控制实施
通过定期质量检查、技术评估、影像质量评价等手段, 确保放射性核素显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疗方案。
价值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医学影像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帮助 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和依据。同时,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未来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02 放射性核素显像 技术基础
放射性核素种类及特性
常用放射性核素
医学影像学课件放射性核素 显像PPT课件
目 录
• 放射性核素显像概述 •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基础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临床应用 • 放射性核素显像实验操作规范 • 放射性核素显像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 • 放射性核素显像新技术发展趋势
01 放射性核素显像 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在体内或体 外的分布来进行疾病诊断或研究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核医学课件放射性核素治疗英文课件

Radioiodinated MIBG treatment of pheochromocytoma
Pheochromocytoma
Originate from chromaffin cells (嗜铬细胞)
90% located in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髓质)
Producing and releasing catecholamines(儿茶 酚胺) lead to paroxysmal(陈发性) or persistent hypertension and other symptoms.
Weekly full blood counts as well as hepatic and renal tests for at least 6 weeks
Assessment of response using combined CT/MRI/bone scan/MIBG imaging before the subsequent course.
Pheochromocytoma is selectively uptake 131IMIBG.
Beta radiation emitted from131I-MIBG destroy the cancer cells.
Indication
Disseminated disease (播散病灶) Unresectable pheochromocytoma(不能手术切
Principle
Radioiodinated MIBG is a guanethidine(胍乙啶 ) analo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norepinephrine(去
甲肾上腺素).
I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 髓质) and adrenergic neurons(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predominantly.
Pheochromocytoma
Originate from chromaffin cells (嗜铬细胞)
90% located in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髓质)
Producing and releasing catecholamines(儿茶 酚胺) lead to paroxysmal(陈发性) or persistent hypertension and other symptoms.
Weekly full blood counts as well as hepatic and renal tests for at least 6 weeks
Assessment of response using combined CT/MRI/bone scan/MIBG imaging before the subsequent course.
Pheochromocytoma is selectively uptake 131IMIBG.
Beta radiation emitted from131I-MIBG destroy the cancer cells.
Indication
Disseminated disease (播散病灶) Unresectable pheochromocytoma(不能手术切
Principle
Radioiodinated MIBG is a guanethidine(胍乙啶 ) analog,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norepinephrine(去
甲肾上腺素).
I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adrenal medulla(肾上腺 髓质) and adrenergic neurons(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predominantly.
第九版核医学配套课件 21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低于以上标准如何处理 (1)可在治疗前进行干预,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骨髓增生和功能
恢复。 (2)在排除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下,权衡利弊,血细胞计数的下限可放宽至:
白细胞总数>2.4×109/L,血小板>60×109/L。
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起病较缓,在2个月以上发病的DIC叫慢性DIC,以持续、缓慢的出血或栓塞 为主要表现。慢性DIC多见于肿瘤、死胎滞留等疾病。实验室检查呈代偿型甚至超 代偿型,即血小板计数、PT、APTT处于正常范围,但必须有纤溶亢进的表现,如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增加,或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孙思邈
第21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 肿瘤骨转移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常用放射性药物 第二节 临床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及其临床应用
熟悉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用放射性药物及其特性
了解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方法
概述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方式, 乳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易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癌可致骨相关事件。
肿瘤细胞死亡。
一、原理
(四)放射性核素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机制
1. 电离辐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骨转移病灶缩小、局部骨皮质张力减低; 2. 电离辐射抑制肿瘤致痛性化学物质的分泌,破坏肿瘤组织周围的痛觉传出神经; 3. 电离辐射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的产生等。
二、放射性药物
(一)理想的放射性药物
1. 适合的有效半衰期; 2. 能选择性被转移灶所摄取,且有很高的病灶与正常骨组织摄取比; 3. 能迅速从软组织和正常骨组织清除; 4. β射线的能量以在0.5~1.0MeV之间较理想; 5. 伴随有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药物在治疗同时可进行显像,利于观察放射性药物在体
恢复。 (2)在排除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下,权衡利弊,血细胞计数的下限可放宽至:
白细胞总数>2.4×109/L,血小板>60×109/L。
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起病较缓,在2个月以上发病的DIC叫慢性DIC,以持续、缓慢的出血或栓塞 为主要表现。慢性DIC多见于肿瘤、死胎滞留等疾病。实验室检查呈代偿型甚至超 代偿型,即血小板计数、PT、APTT处于正常范围,但必须有纤溶亢进的表现,如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增加,或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孙思邈
第21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 肿瘤骨转移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常用放射性药物 第二节 临床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及其临床应用
熟悉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用放射性药物及其特性
了解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方法
概述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方式, 乳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易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癌可致骨相关事件。
肿瘤细胞死亡。
一、原理
(四)放射性核素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机制
1. 电离辐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骨转移病灶缩小、局部骨皮质张力减低; 2. 电离辐射抑制肿瘤致痛性化学物质的分泌,破坏肿瘤组织周围的痛觉传出神经; 3. 电离辐射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的产生等。
二、放射性药物
(一)理想的放射性药物
1. 适合的有效半衰期; 2. 能选择性被转移灶所摄取,且有很高的病灶与正常骨组织摄取比; 3. 能迅速从软组织和正常骨组织清除; 4. β射线的能量以在0.5~1.0MeV之间较理想; 5. 伴随有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药物在治疗同时可进行显像,利于观察放射性药物在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高度选择性浓聚与分布:与放射性药物 在病变处摄取和分布高度浓聚的量和时 间有关
3. 射线的种类和能量
3
表. 1Mev能量射线在空气中电离密度(离子对)
射线的种类
电离密度 (离子对)
射程(m) 生物学效应
α
60000 0.001
100
β
60
1
10
γ
1
~600
1
目前α射线用于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少,因在组 织中难以控制;多选用发射β—射线的核素,射线的 能量决定其在组织中的射程
4
常用的核素
中程β-:(200μm~1mm) 如131I、153Sm、186Re等
远程β-:(>1mm) 如 90Y、188Re、32P、89Sr等 杀伤半径大,约超过50个细胞的半径
5
临床应用概述
经过了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很成熟、作为疾病治疗主要手段之一如: - 131I治疗甲亢、甲癌转移灶等
① 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有效率95%,临 床治愈率85%以上,复发率小于1%
② 不增加甲状腺癌、白血病机率 பைடு நூலகம் 不影响生育、遗传 ④ 可以比较安全地用于治疗合并心、肝、
血液疾病的重症患者 ⑤ 我国专家对年龄的适应症比较慎重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1
在美国等北美国家对20岁以下的甲亢患 者用131I治疗已经屡有报道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0
131碘治疗甲亢有何优点?
安全、简便: - 131碘发射的β-射线仅对甲亢组织有效照
射,全身的辐射剂量低 - 性腺或卵巢接受的剂量低于或相当于一
次X线胃肠造影的剂量 - β-射程短(仅2-3mm)穿透力弱,不会
穿过甲状腺包膜损伤周围组织 经济: - 绝大多数病人一次治疗费用800-1000元
而近年来在日本和欧洲也有约半数甲亢 采用131碘治疗
我国采用131碘治疗Graves病也逐渐增多
14
131碘治疗甲亢的简要原理
甲状腺尤其甲亢组织能高度摄取131I,数 小时可浓聚50~80%,甚至90%以上,利 用β-射线的照射,甲亢组织被破坏、吸收, 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减少,甲亢得以 “根治” 131I: β-605Kev(90.4%)和 333Kev(6.9%) , 射程短,组织内射程2~3mm,基本全部 被甲组织所吸收,不会穿过甲包膜伤及甲 旁腺及周围组织
16
禁忌证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7
131I适应证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① 25岁以上,Graves甲亢伴甲状腺II度肿大以上 ② ATD治疗失败或过敏 ③ 甲亢术后复发 ④ 甲亢性心脏病或甲亢伴有其他病因的心脏病 ⑤ 甲亢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⑥ 老年甲亢 ⑦ 甲亢合并糖尿病 ⑧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⑨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
9
表. 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方法
并发症
治愈率 复发率
近期
远期
抗甲药物
<40%
>60%
皮疹、粒细胞↓ 肝肾功能↓
—
手术
85%
喉返神经麻痹、
15% 甲旁腺功能↓、 甲减
出血、死亡
131碘 >95% 1-2% 暂时性甲减
甲减
10
131碘在甲亢治疗学上的地位
6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美国治疗成人甲亢的首 选治疗方法
22
合并症与131碘治疗
1.合并肌肉性病变 ①甲亢性肌病:肌无力、肌萎缩,有的进 行性加重,大量甲状腺激素引起肌酸代 谢障碍有关 ② 周期性麻痹:甲亢性周麻,男性多见 血K+↓(K+细胞外→细胞内) ③重症肌无力: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甲亢治愈肌病大多缓解和消失
英国对10岁以上的甲亢儿童,特别是具 有甲状腺肿大和(或)对ATD治疗依从性 差者,也用131I治疗。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2
全球超过200万,国内20~30万以上病 例选择131碘内照射治疗甲亢
我科18,000 余病例
13
131碘治疗甲亢是临床放射性核素治疗最 早的一种方法之一
在美国有70%医生认可甲亢131碘治疗作 为成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早已 对大多数成人甲亢采用131碘治疗
2.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如: - 153Sm-EDTMP、188Re-HEDP、89SrCL 等治疗骨转移癌骨痛 - 植入粒子治疗(如125I粒子)等
6
3.由来已久,但仍未广泛临床应用如: -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魔弹”) - 动脉导管选择性灌注放射性玻璃微球 等 -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如胸水、腹水、 关节腔等)等
15
适应证( 04年版《核医学规范》)
1. Graves甲亢患者 2. 抗甲药物治疗过敏或疗效差,或多次复发,
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患者 3. 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的患者 4. 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5. Graves甲亢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摄131I率增高的患者
放射性核素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1
概述
概念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在病变或特 定部位选择性浓聚与分布,达到内照射治 疗目的 原理 放射性核素发射射线(β-)作用于 病变组织,杀伤病变细胞直至死亡,而代 之以正常的细胞的恢复和病人的康复
2
治疗的机理
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分子电离和激发 →化学键断裂和分子重新排列→显微结 构的改变→细胞代谢、功能和结构改变 →损伤、死亡
7
131I治疗Graves病
8
Grave’s病目前公认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活动期TRAb都应该是阳性
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主要是
抗甲状腺药物阻断激素的合成 手术切除大部分组织 131I破坏部分滤泡细胞
均非病因治疗,但认为均有一定免疫调节 作用,改变了本病的自然病史,治疗后先 有TRAb↑,以后逐渐下降
21
疗效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 大多数病人(约80%)服用一次即可治 愈,少数病人需半年服第二次治疗。总 根治率95%以上,有效率接近100%。复 发率仅1-4%
副作用少且轻:
- 服药时无任何痛苦,服药后几天内极少 数病人可有一过性乏力、皮肤瘙痒、胃 肠道不适及原有甲亢症状略有加重等表 现,可自行消失
18
相对适应证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① 青少年和儿童甲亢,用ATD治疗失败、拒绝 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
② 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③ 浸润性突眼
对轻度和稳定期的中、重度浸润性突眼可单 用131I治疗甲亢 对进展期患者,可在131I治疗前后加用泼尼松
19
131I治疗禁忌证《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3. 射线的种类和能量
3
表. 1Mev能量射线在空气中电离密度(离子对)
射线的种类
电离密度 (离子对)
射程(m) 生物学效应
α
60000 0.001
100
β
60
1
10
γ
1
~600
1
目前α射线用于治疗的药物种类很少,因在组 织中难以控制;多选用发射β—射线的核素,射线的 能量决定其在组织中的射程
4
常用的核素
中程β-:(200μm~1mm) 如131I、153Sm、186Re等
远程β-:(>1mm) 如 90Y、188Re、32P、89Sr等 杀伤半径大,约超过50个细胞的半径
5
临床应用概述
经过了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很成熟、作为疾病治疗主要手段之一如: - 131I治疗甲亢、甲癌转移灶等
① 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有效率95%,临 床治愈率85%以上,复发率小于1%
② 不增加甲状腺癌、白血病机率 பைடு நூலகம் 不影响生育、遗传 ④ 可以比较安全地用于治疗合并心、肝、
血液疾病的重症患者 ⑤ 我国专家对年龄的适应症比较慎重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1
在美国等北美国家对20岁以下的甲亢患 者用131I治疗已经屡有报道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0
131碘治疗甲亢有何优点?
安全、简便: - 131碘发射的β-射线仅对甲亢组织有效照
射,全身的辐射剂量低 - 性腺或卵巢接受的剂量低于或相当于一
次X线胃肠造影的剂量 - β-射程短(仅2-3mm)穿透力弱,不会
穿过甲状腺包膜损伤周围组织 经济: - 绝大多数病人一次治疗费用800-1000元
而近年来在日本和欧洲也有约半数甲亢 采用131碘治疗
我国采用131碘治疗Graves病也逐渐增多
14
131碘治疗甲亢的简要原理
甲状腺尤其甲亢组织能高度摄取131I,数 小时可浓聚50~80%,甚至90%以上,利 用β-射线的照射,甲亢组织被破坏、吸收, 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减少,甲亢得以 “根治” 131I: β-605Kev(90.4%)和 333Kev(6.9%) , 射程短,组织内射程2~3mm,基本全部 被甲组织所吸收,不会穿过甲包膜伤及甲 旁腺及周围组织
16
禁忌证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7
131I适应证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① 25岁以上,Graves甲亢伴甲状腺II度肿大以上 ② ATD治疗失败或过敏 ③ 甲亢术后复发 ④ 甲亢性心脏病或甲亢伴有其他病因的心脏病 ⑤ 甲亢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⑥ 老年甲亢 ⑦ 甲亢合并糖尿病 ⑧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⑨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
9
表. 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方法
并发症
治愈率 复发率
近期
远期
抗甲药物
<40%
>60%
皮疹、粒细胞↓ 肝肾功能↓
—
手术
85%
喉返神经麻痹、
15% 甲旁腺功能↓、 甲减
出血、死亡
131碘 >95% 1-2% 暂时性甲减
甲减
10
131碘在甲亢治疗学上的地位
6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美国治疗成人甲亢的首 选治疗方法
22
合并症与131碘治疗
1.合并肌肉性病变 ①甲亢性肌病:肌无力、肌萎缩,有的进 行性加重,大量甲状腺激素引起肌酸代 谢障碍有关 ② 周期性麻痹:甲亢性周麻,男性多见 血K+↓(K+细胞外→细胞内) ③重症肌无力: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甲亢治愈肌病大多缓解和消失
英国对10岁以上的甲亢儿童,特别是具 有甲状腺肿大和(或)对ATD治疗依从性 差者,也用131I治疗。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2
全球超过200万,国内20~30万以上病 例选择131碘内照射治疗甲亢
我科18,000 余病例
13
131碘治疗甲亢是临床放射性核素治疗最 早的一种方法之一
在美国有70%医生认可甲亢131碘治疗作 为成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早已 对大多数成人甲亢采用131碘治疗
2.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如: - 153Sm-EDTMP、188Re-HEDP、89SrCL 等治疗骨转移癌骨痛 - 植入粒子治疗(如125I粒子)等
6
3.由来已久,但仍未广泛临床应用如: -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魔弹”) - 动脉导管选择性灌注放射性玻璃微球 等 -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如胸水、腹水、 关节腔等)等
15
适应证( 04年版《核医学规范》)
1. Graves甲亢患者 2. 抗甲药物治疗过敏或疗效差,或多次复发,
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患者 3. 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的患者 4. 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5. Graves甲亢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摄131I率增高的患者
放射性核素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1
概述
概念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在病变或特 定部位选择性浓聚与分布,达到内照射治 疗目的 原理 放射性核素发射射线(β-)作用于 病变组织,杀伤病变细胞直至死亡,而代 之以正常的细胞的恢复和病人的康复
2
治疗的机理
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分子电离和激发 →化学键断裂和分子重新排列→显微结 构的改变→细胞代谢、功能和结构改变 →损伤、死亡
7
131I治疗Graves病
8
Grave’s病目前公认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活动期TRAb都应该是阳性
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主要是
抗甲状腺药物阻断激素的合成 手术切除大部分组织 131I破坏部分滤泡细胞
均非病因治疗,但认为均有一定免疫调节 作用,改变了本病的自然病史,治疗后先 有TRAb↑,以后逐渐下降
21
疗效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 大多数病人(约80%)服用一次即可治 愈,少数病人需半年服第二次治疗。总 根治率95%以上,有效率接近100%。复 发率仅1-4%
副作用少且轻:
- 服药时无任何痛苦,服药后几天内极少 数病人可有一过性乏力、皮肤瘙痒、胃 肠道不适及原有甲亢症状略有加重等表 现,可自行消失
18
相对适应证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① 青少年和儿童甲亢,用ATD治疗失败、拒绝 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
② 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③ 浸润性突眼
对轻度和稳定期的中、重度浸润性突眼可单 用131I治疗甲亢 对进展期患者,可在131I治疗前后加用泼尼松
19
131I治疗禁忌证《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