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填空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盗传必究填空题1.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赵树理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主要周立波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2. 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
3.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重放的鲜花》,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
4. 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 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
6. 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穆旦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7.《茶馆》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惟一场景。
8. 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剥作品。
9.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150篇。
10. 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11.汪曾祺将苏北高邮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幅明媚的风俗画。
12.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影响下,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一批以“文化化”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陆文夫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13.“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
14.“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
15.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粱》、陈忠实的《白鹿原》、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等。
16.“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
17. 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柳青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2408【中国当代文学】期末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当代文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3,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4,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5,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6,"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曲解为"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政治斗争手段.7,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8.赵树理的《登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9.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柳青)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10.在5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凖与被称为"神童"的(刘绍棠),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11.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与(赵树理)《"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12.60年代,相继问世了(萧玉)的《高粱红了》(三部),(柯岗)的《逐鹿中原》等描写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长篇小说.13.在五六十年代,描写北伐战争的主要有陈立德的(《前驱》),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14.《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 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卫生员(白茹).15.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16.50年代不合时宜的作品,除了茹志鹃的《百合花》外,主要还有路翎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以及(林斤澜)的《赶摆》等.17.在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记述了戊戌变法以来中国社会变迁,李劼人的《大波》(共四部)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保路运动.18.罗广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梁斌的《红旗谱》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了它的第二部《播火记》和第三部《烽烟图》.20.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21.在《三家巷》中,(何)家是靠大荒年办赈济暴发的官僚地主,(周)家是世代打铁的手工业劳动者,(陈)家是由小商人发展起来的买办资本家.22.《青春之歌》之后,杨沫还创作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等,其艺术成就都没能超过《青春之歌》.23.《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萍),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24.(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25.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重放的花朵》),标志着"左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26.王蒙于1953年就创作了反映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而他刊登在刊物上的第一篇小说则是儿童文学作品(《小豆儿》).27.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曰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8.诗人胡风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发表了长诗(《时间开始了》),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29."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九叶集》.30.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31.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穆旦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32.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刘半九")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33.60年代初,唐湜同时开始了两种题材和风格的诗歌创作,一是以历史和传说为题材的(叙事诗),一是以自然和艺术为理想的(十四行诗).34.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唐湜)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35.《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民间叙事诗,由(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等人整理.36.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37.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方珍珠》)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38.夏衍50年代后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考验》);曹禺50年代后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39.田汉在《关汉卿》中,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蝶双飞》),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40.(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以(潼关)(地名)南原大战和起义军在(商洛)(地名)东山再起为主要情节.41.1957年,徐懋庸的(《小品文的新危机》)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杂文的争论.42. "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43.(黄翔)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青年之一,他以诗歌《野兽》对那个年代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44.赵振开的《波动》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萧凌).45.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46."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等.47."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等.4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49."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50.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今天》),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5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北岛)创作的《回答》一诗.52.在短篇小说《死》里,最惊心动魄的是作家与老翻译家(傅雷)的亡灵,在假想中的对话与争论.5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150)篇.54.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55.杨绛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56.《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在"文革"中下放劳动改造的事情.57.艾青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诗(《红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58.80年代衩出现的"中篇小说热"与("反思文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59.方之的(《内奸》)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的代表性作品.60.王蒙重返文坛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布礼》).61.张贤亮在50年代因诗歌(《大风歌》)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荒地.62.《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63.《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的生活悲剧.64.《哦,香雪》写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65.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列作品.66.《人到中年》在艺术上的突破和成功,还在于"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形象的塑造.67.(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68.在80年代前后形成的现代主义思潮中,绘画方面的主要作品有(袁运生)为首都机场绘制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69.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70.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71.80年代"市井小说"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72.8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品有(赵本夫)的"黄河故道系列",(陈军)的"吴越风情系列"等.73.汪曾祺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74.1982年,周涛与(杨牧,章德益)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75.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在伊梨》),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76.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77.《爸爸爸》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又保留着上古遗风的(鸡头寨)的若干故事,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丙崽)的畸形儿.7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包括(《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79.《西线铁事》描写了陶珂等六个女电话兵和男步话兵(刘毛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80.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81."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82."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叶兆言)的《艳歌》等.83.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84.崔健首次唱出的(《一无所有》),既是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85.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第1题,填空1.在《三家巷》的周,陈,何三家人中,_________家是靠大荒年办赈济暴发的官僚地主,__________家是世代打铁的手工业劳动者,______________家是由小商人发展起来的买办资本家.参考答案: 何周陈2.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____________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_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参考答案: 开放性1949年3.汪曾祺将苏北____________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4."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_____________》杂志1989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参考答案: 钟山5.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__________________》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________年,共发表"随想"____________篇.参考答案: 大公报8 1506.1975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_____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7.赵振开的《____________》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波动萧凌8.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_____________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参考答案: 唐湜9. 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我是谁10.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1.崔健首次唱出的《______________》,既是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参考答案: 一无所有12.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_____________》杂志上.参考答案: 延河13.罗广斌与杨益言,___________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刘德彬烈火中的永生14. 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主要有___________的《英雄的故事》.__________的《三千里江山》,____________的《上甘岭》,以及路翎的《______________》,《洼地上的"战役"》等.参考答案: 巴金杨朔陆柱国初雪15."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曲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斗争手段.参考答案: 引蛇出洞聚而歼之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7 月在北京召开.参考答案: 文代会194917.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_________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参考答案: 柳青18.赵树理的《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参考答案: 登记19.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___________传统.又称"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___________传统,又称"解放区文学传统".参考答案: 启蒙文化战争文化20. 著名的"七月派"诗人胡风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就发表了长诗《_________ ______》,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参考答案: 时间开始了1.《傅雷家书》辑录了从1954年至1966年间傅雷给两个儿子________和傅敏的127封家信.参考答案: 傅聪2.《残月》主要讲述了一位叫________ 的老人在一弯残月下跋涉,赶往寺庙参加晚祷的过程.参考答案: 杨三老汉3.自抗日战争开始,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又称________;二是"解放区文学传统",又称战争文化传统.参考答案: 启蒙文化传统4.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重要的音乐作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响乐《离骚》等.参考答案: 谭盾5.1981年底,长篇小说《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参考答案: 沉重的翅膀6.《布礼》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了________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的遭遇的故事.参考答案: 钟亦诚7.《我的家在哪里》可看作是________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体现出入文知识分子毕其一生对于人类文化精神和人格精神的追求.参考答案: 冰心8.方方的《风景》和________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参考答案: 池莉9.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传统,一是"启蒙的文学",一是" ________".参考答案: 文学的启蒙10. ________在写作《灵旗》之前,曾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考答案: 乔良11.陈翔鹤在《广陵散》中通过________ 的悲剧命运,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无地自由"的处境中的精神漂泊感和压抑感.参考答案: 秸康12.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体写作的人屈指可数,________ 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参考答案: 唐湜13.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957年"反右"运动中打成"毒草"的大多数小说以________为题,重新结集出版.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4.小说《红旗谱》的"楔子",作为全书的开头,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大闹柳树林"的斗争.参考答案: 朱老巩15.《林海雪原》描写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和________(地名)草原追剿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匪的故事.参考答案: 绥芬16.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________》,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人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参考答案: 不能走那条路17.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杂志《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18.汪曾棋的小说将苏北________(地名)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19.1982--1983年间,王蒙的小说《________ 》对新疆各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成为了寻根文学的先河.参考答案: 在伊犁20.1986年,莫言的《红高梁》和张炜的《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古船1.____________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参考答案: 路遥2.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_________》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参考答案: 今天3..__________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青年之一,他以诗歌《野兽》对那个年代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参考答案: 黄翔4..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_______"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翻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参考答案: 刘半九5.上海文艺出版社与1979年5 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6.______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参考答案: 邓友梅7..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________ 》,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参考答案: 革命与反革命8.《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多情的女卫生员___________.参考答案: 白茹9.在五十年代,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___________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参考答案: 王愿坚10.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________,主编《文学杂志》的著名美学家________,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________ 等.参考答案: 沈从文朱光潜张爱玲11.1985年,韩少功的《________》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参考答案: 文学的"根"12.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_________》,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参考答案: 在伊犁1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一诗.参考答案: 北岛回答14.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参考答案: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5.田汉根据碗碗腔《________》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参考答案: 女巡按16."九叶诗派"得名于________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参考答案: 198117.在《青春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水泽,贪图享乐的________,以及叛变革命的_____________等.参考答案: 白利苹戴瑜18.罗广斌与杨益言,________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________》.参考答案: 刘德彬在烈火中永生19.在50年代中期的战争小说中,以整体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吴强的《红日》,以个人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白合花》,以民间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林海雪原》等.参考答案: 茹志娟曲波20.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参考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1."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________》杂志1989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参考答案: 钟山22.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________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张炜23.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_________》.参考答案: 我是谁24.汪曾棋将苏北_________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高邮1.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准与被称为"神童"的__________,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参考答案: 刘绍棠2.《布礼》是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了钟亦诚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的遭遇的故事.参考答案: 王蒙3.1981年底,长篇小说《_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参考答案: 沉重的翅膀4.________的小说将苏北高邮(地名)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参考答案: 汪曾祺5.1982--1983年间,王蒙的小说在伊犁对新疆各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成为了________根文学的先河.参考答案: 寻根6.乔良在写作《________》之前,曾沿着长征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考答案: 灵旗7.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________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参考答案: 《烦恼人生》8.1986年,莫言的《________》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参考答案: 红高梁9.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957年"反右"运动中打成"________"的大多数小说以重放的鲜花为题,重新结集出版.参考答案: 毒草10.小说《红旗谱》的"楔子",作为全书的开头,主要描写的是朱老巩"大闹________"的斗争.参考答案: 柳树林11.《林海雪原》描写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东北________林区和绥芬草原追剿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匪的故事.参考答案: 长白山12.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________ 》,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人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参考答案: 不能走那条路13.陈翔鹤在《广陵散》中通过________ 的悲剧命运,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无地自由"的处境中的精神漂泊感和压抑感.参考答案: 秸康14.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___________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参考答案: 俞平伯15.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5月出版的《__________》,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参考答案: 重放的鲜花16.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战歌17.田汉在《关汉卿》中,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___________》,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参考答案: .蝶双飞18.___________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参考答案: 邓友梅19.《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吴晗,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参考答案: 邓拓廖沫沙20.冰心的《_____________》,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参考答案: 我的家在哪里21.在50年代中期的战争小说中,以整体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的《红日》,以个人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的《百合花》,以民间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______的《林海雪原》等.参考答案: 茹志鹃曲波22.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_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来取代以前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口号.参考答案: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文艺为政治服务"23.《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________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参考答案: 古华24.《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的是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生活的悲剧故事.参考答案: 菱花二,单项选择题1. 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 B )等.A.《李双双》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D.《山那边人家》2. "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C )A.《山那边人家》B.《三里湾》C.《山乡巨变》D.《创业史》3.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 B )A.梁三老汉B.梁生宝C.王二直杠D.郭振山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D ).A.《火光在前》B.《开不败的花朵》C.《保卫延安》D.《铜墙铁壁》5.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B ).A.《新儿女英雄传》B.《山地回忆》C.《吕梁英雄传》D.《火光在前》6.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B ).A.《春暖时节》B.《关大妈》C.《同志之间》D.《百合花》7.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 A )等.A.《铁道游击队》B.《战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刚》D.《敌后武工队》8.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 C )等.A.《铁道游击队》B.《保卫延安》C.《烈火金刚》D.《林海雪原》9.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C ).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10.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A )A.《夜之交流》B.《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C.《父亲》D.《抗日人家》11.《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 A )中.A.省港大罢工B.国民革命军北伐C.广州起义D.第一次国共合作12.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C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一)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一)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2.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人生派”,而创造社则被称为“艺术派”。
4.鲁迅小说《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5.郭沫若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
6.《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其中的第一条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与“空头”的投机活动。
7.“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
8.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代表作就应该是《天狗》之类的作品。
9.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早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作家是1921年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沈雁冰。
10.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1.创造社在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
12.茅盾小说人物塑造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系列”,一是“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二是“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13.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
14.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医学。
15.《幻灭》是茅盾的第一部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前后的心理变化,它在《小说月报》上一发表,就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16.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7.“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三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三)一、填空题(10*1=10分)1.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从题材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现实题材,代表作品有柳青的等;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代表作品有梁斌的等。
2.王蒙的短篇小说,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主义。
3.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成为本时期的文艺指导政策,史称“双百方针”。
4.建国初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曲波的。
5.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是刘心武的。
6.改革文学的代表作是蒋子龙的。
7.反思文学的代表作有古华的。
8.寻根文学思潮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态度的是阿城的。
二、单项选择题(10*1=10分)1.“双百”方针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有()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B、《人生》C、《班主任》D、《棋王》2.杨沫在建国后的作品有()A、《青春之歌》B、《李双双》C、《七根火柴》D、《百合花》3.下列属于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有()A、《红旗谱》B、《七根火柴》C、《三里湾》D、《山乡巨变》4.老舍在解放后的话剧作品有()A、《茶馆》B、《关汉卿》C、《雷雨》D、《文成公主》5.下列文学作品属于“伤痕文学”的有()A、《班主任》B、《黑骏马》C、《春之声》D、《棋王》6.下列诗歌中属于郭小川的作品是()A、《回延安》B、《望星空》C、《草木篇》D、《有的人》7.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是()A、《班主任》B、《棋王》C、《乔厂长上任记》D、《人生》8.顾城的诗歌代表作是()A、《一代人》B、《致橡树》C、《鱼化石》D、《小草在歌唱》9.沙叶新在新时期的话剧代表作是()A、《陈毅市长》B、《文成公主》C、《车站》D、《雷雨》10.路遥在新时期的代表作品有()A、《人生》B、《黑骏马》C、《白鹿原》D、《长恨歌》三、名词解释(5*5=25分)1.三红一创2.双百方针3.地下文学4.伤痕文学5.寻根文学四、简答题(5*5=25分)1.简述建国初期三次大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为什么说赵树理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3.《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4.为什么说孙犁的创作变化不是以“建国”或“解放”为界,而是“文革”为界的?5.《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6.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7.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8.李月辉与刘雨生都是《山乡巨变》中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9.“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10.《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有什么经验或教训?11.《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是三个什么样的人?12.《布礼》是怎样表现“革命无悔”的主题的?13.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14.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15.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各说出两个以上)?他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16.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17.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8.《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19.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20.简要说明《智取威虎山》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的特点。
21.为什么说《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22.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与《茶馆》相比有什么不同?2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安排的?24.“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25.“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26.北岛为什么会被诗意地比喻为“北方的孤岛”?27.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28.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特点?《平凡的世界》与《人生》相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变化?29.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2、()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3、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4、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5、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6、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7、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8、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9、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10、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1、《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2、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13、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4、()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15、()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16、茹志鹃的小说《》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17、“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18、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20、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21、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2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公开出版。
2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2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26、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27、“写中间人物”是()在1962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
28、邓秀梅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9、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三部。
30、冯兰池是长篇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31、知侠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是《》。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练习(答案版).docx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练习(答案版)中国当代文学复习练习一、填空题1. 第一次交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 日在北平召开,会议由郭沫若 提议召开,出席代表824人。
这是来自—解放区_和_国统区 —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标志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P2)2. 1954年,文艺界开展了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评,其中以山东大学 毕业的两位文学青年—李希凡_、—蓝翎—发表的《关于〈红楼论〉及其他》《评〈红楼梦〉 研究》两文最具代表性。
(P7)3. 建国初的"文坛三公案”(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 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中规模声势 最大、涉及面最广、牵扯人最多的是J 青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4. 胡风全面阐述自己的文艺观点的30万言书,原名是《—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 的报告_》o (P9)5. 1956年5月20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即“双百”方针)。
(P10)6. 1953年秋季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交代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正式确立为新中 国“整个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
(P14)(第三次交代会:1960年7月22日 '8月13日,主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反对现代修正主义。
周扬作《我国社会主 义文学艺术的道路》)7.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_》是最早被冠以“史诗”评价的十七年(1949年~1966年) 小说。
小说中塑造了具体指挥这场战役的中共将领—彭德怀—的形象。
(P26)8. 周而复的小说《—上海的早晨_》写50年代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故事,以 资本家为主要表现对象。
(P26)《红日》的作者是—吴强《山乡巨变》的作者是—周立波( P26)《铁道游 的作者是—知侠 可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他在小说《—锻炼锻炼_》 “小腿疼”两个落后农妇形象的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部⼩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外⽂系任教时出版的2.四铭是鲁迅⼩说中的主⼈公。
3-曾⽂清这个⼈物形象出⾃曹禺的《》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5.周作⼈的⼩品⽂多以“⾔志”为主。
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中只出版过三部⼩说集。
即〈呐喊〉、《彷隍》和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和翻译家之⼀,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说创作产⽣较⼤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以外。
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学”作家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物是北京的沈从⽂和上海的——,后来⼜加⼊了鲁迅等⼈。
10.新⽂学以来最令⼈遗憾的是“没有描写⼴阔⽓魄深厚的作品”,⽽最能弥补这⼀缺憾的杰出代表作家是——·11.曾以⼀部《⼥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变,从⼀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姬》和《——》o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场⾯的情景,除了⼩说《⽰众》以外,还有他以华⽼栓为主⼈公的第三篇⼩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等现代⽂学史上最重要的散⽂⼤家,是现代⽂学史上的重要的散⽂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曾创办过两个诗刊,⼀是《诗创造》,⼀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派⼜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舍的创作进⾏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张的哲学)与<赵⼦⽈>》.17.在“⾰命⽂学,,e他称为“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