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技术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序号1】引言园林植物是指用于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各类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花草等。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序号2】技术应用现状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技术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园林植物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应用了各种新技术,如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提高了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2)栽培设施的改善:温室、大棚等栽培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园林植物的栽培质量和效率,使更多的植物得以栽培和繁殖。
(3)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逐渐趋向科学化,通过合理的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
(4)优良品种的选育:园林植物的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得到了加强,更多的具有观赏价值和耐逆性的新品种不断被引进和选育。
【序号3】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将更多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智能施肥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
(2)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方法进行种植,如无土栽培、生物有机肥料等,将更多地得到推广和应用,以促进园林植物栽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园林植物栽培提供更多可能,如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改良园林植物的性状,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4)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在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过程中,将更加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种植、养护到更新换代,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序号4】结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园林绿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头。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对于想要培育健康繁茂的植物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是室内花草还是户外园林,正确的栽培技术都能够帮助植物生长茂盛、花果繁花。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帮助您充分了解如何正确照顾您的植物。
1. 土壤准备土壤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的来源。
因此,在栽培植物之前,首先需要准备适宜的土壤。
对于室内花草,可以选择含有适量有机物质的通风排水良好的土壤。
对于户外园林,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如酸性土壤或碱性土壤。
2. 浇水浇水是园艺植物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有所差异,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浇水。
一般来说,定期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浸泡土壤,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3. 养分供应植物生长需要养分供应。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来补充土壤养分。
选择适合植物需求的肥料种类,并按照包装上的指示进行施肥。
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施肥可能导致植物烧伤或生长异常,因此应注意适量施肥。
4. 剪枝修剪剪枝是园艺植物栽培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调整植物的生长形态,促进新的枝条和花芽的生长。
在剪枝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锋利的修剪工具,并注意修剪的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修剪时间。
5. 病虫害防治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在园艺植物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可以通过定期巡视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问题。
对于室内花草,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有机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6. 环境调节园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对于室内花草,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对于户外园林,可以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位置,避免过度暴露在直接阳光下。
综上所述,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是培育健康植物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土壤准备、浇水、养分供应、剪枝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环境调节,我们可以帮助植物生长茂盛、健康。
第三章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第三章园林植物栽植技术学习目标:熟悉园林植物栽植的理论知识;掌握草本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水生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木本植物栽植的方法第一节概述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及类型1.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园林植物栽植,就是按园林设计要求,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态环境条件,将苗木移栽定植在园林绿地中的技术。
2.园林植物栽植的目的园林植物绿化效益发挥的前提,必须依赖于植物的成活。
只有通过精细栽植,才会保证成活,减少养护成本。
3.园林植物栽植的类型园林植物的栽植分定植、假植、寄植。
定植:按照造景的要求,将植物栽植在预定位置,以后不再移走。
假植:已经出圃的苗木,如果不能及时运走或运到新的地方后不能及时栽植,此时需要将植株根系埋入湿润土壤,防止失水。
寄植:在建筑或园林基础工程尚未结束,而工程结束后又必须及时进行绿化施工的情况下,为了贮存苗木、促进生根,将植株临时种植在非定植地或容器中。
二、园林植物栽植成活的原理及关键1.栽植成活的原理保持和恢复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的矛盾,使其根旺株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成活的关键(1)防止苗木过度失水在园林植物栽植过程中,要严格保湿、保鲜、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2)促发新根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发出更多的新根,恢复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和能力。
(3)保证根系和土壤的紧密接触根系和土壤颗粒密切接触,才能使水分顺利进入植株体内,补充水分的消耗。
第二节草本园林植物栽植一、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一)露地栽培的优缺点优点: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缺点: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栽植技术1、整地作床(畦)露地栽培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播种或栽植前进行整地。
(1)整地作床的意义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种子发芽顺利,根系易于伸展;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可预防病虫害。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

2018年第11期现代园艺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后期的养护同等重要。
由于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起步比较晚,常常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不能正确认识栽培与养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包括修建完成后实际效果不理想,以及园林植物在后期出现死亡的现象,从而限制了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
1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策略1.1选择土壤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土壤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常常直接将园林植物进行种植,种植前很少会分析土壤结构,调查土壤的酸碱性,以至于不少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焦边、黄化的现象,最终导致死亡。
另外,种植结束后,施工企业也很少会对园林植物周边的土壤进行除草杀菌,为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重大的隐患。
因此种植植物以前,首先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全面细致地改良土壤,如果土壤结构及酸碱性不符合植物的生长,那么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良。
其次,完成种植后还需注意,对于绿化植物周边的土壤要进行1次全面的杀菌作业。
通过上述措施,才能为绿化植物更好的生长奠定基础[1]。
1.2选择植物植物的选择在整个园林绿化过程中非常有讲究,目前,南树北引和北树南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绿化植物选择的重大问题。
比如有时施工部门只单纯考虑植物的外表及后期的美观效果,忽略此植物是否适合在该地区长期稳定的生长,造成有的树种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死亡或后期养护困难的现象。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生长环境问题。
其次,还要尽可能避免选择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
这些植物在后期如果不及时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会引发大范围的病虫害,产生高额的维护费用,对整个绿化工程的收效产生一定的影响[2]。
2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策略2.1浇灌水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对于园林植物的浇灌也要足够重视,在浇灌工作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
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技术环节

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技术环节一、引言草本园林植物是指高度一般在 1.5米以下,茎干柔软且多分枝的植物。
草本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起到了独特的装饰和美化作用。
露地栽培是指将植物直接种植在露天环境中,不使用温室或其他设施的种植方式。
本文将从选种、育苗、地域适应性、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技术环节。
二、选种在进行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气候特点和功能要求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选种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性强: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
2. 观赏效果好:选择观赏效果好、花期长、花色丰富的品种,能够增加园林的美观度。
3. 生长期适中:选择生长期适中的品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并达到预期效果。
4. 抗病虫害: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三、育苗在进行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前,需要进行育苗工作。
育苗是保证植物生长良好的关键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1. 种子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根据不同品种而定,一般为12-24小时。
2.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中,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撒播。
3. 培养土准备:选用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培养土,将培养土进行消毒处理。
4. 撒土:将培养土均匀地撒在种子上,覆盖的土壤厚度一般为种子的2-3倍。
5. 浇水:在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6. 光照控制:对于喜光的植物,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可以利用人工补光或温室栽培。
四、地域适应性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地域适应性是指植物在特定地区的生长适应能力。
不同的植物品种适应的地域范围不同,因此在进行露地栽培时需要根据植物的地域适应性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保证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04第四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

①
②
③
④
(五)苗木的整形修剪 整形,一般是对幼树而言,是指对幼树实行一定的措施, 使之形成一定的树体结构和形态;而修剪一般是对大树 (或大苗)而说的,修剪意味着要去掉植物的地上部或 地下部的一部分。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完成的,修剪又是 在整形的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而实行的。 1.整形修剪的意义 通过对枝条的保留、疏剪或短截,以调节养分和水分的 运输,控制和促进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加强根部吸 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通过整形修剪可培养出理想的主干、丰满的侧枝,是书 体圆满、匀称、紧凑、牢固,为培养优美的树形奠定基 础,从而达到生长快、树干直、树形美观、成品率高的 目的。 通过调整枝条方位,稀疏密挤枝条,使通风透光,加强 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使苗木健壮质量高,并可提高 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可使植株矮化,调节树势,创造具有特色的树冠结构。
苗木移植这一技术措施,在育苗生产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1.移植扩大了地下营养面积,改变了地上部通风 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因此使苗木地上地下部 分生长良好,同时使树冠有扩大的空间,可按园 林绿化用苗的要求发展。 2.移植切去了部分主、侧根,促进须根发展,有 利于苗木生长,可提前到达苗木出圃规格,也有 利于提高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时的成活率。 3.对根系、树冠进行必要的、合理的修剪,人为 地调节了地上地下部分生长的平衡,使培育的苗 木规格整齐、枝叶繁茂,树姿优美。
(四)施肥与积肥 1.施追肥。在生长期中给苗木追肥,是加速苗木生长的 重要因素。追肥,应采用速效的或半速效的肥料,如化 肥或稀薄腐熟的人粪尿等,应本着少施、勤施的原则, 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量施用。雨季之前,为苗 木旺盛生长期,一般可每月追肥二次,每次每亩施20斤 硫酸铵即可。苗木生长后期(即雨季之后)一般可不再 追肥(个别树种可追施磷肥、钾肥),以防枝条徒长, 影响安全越冬。施用化肥,最好在苗木根部附近挖沟施, 然后用土埋严,施后及时灌一次水。施用稀薄人粪尿, 应经充分发酵腐熟后随水灌施。 2.积肥。各种树木的基肥,适合用堆肥。将枯枝落叶和 杂草、河泥、家畜粪尿、人粪尿混拌一起,堆积起来, 外面用土封严,经过夏季高温发酵即能腐熟,当年秋、 冬或翌春即可作为基肥施用。
《园林树木栽植技术》PPT课件

胸径 种植穴 种植穴 胸径 种植穴 种植穴直
深度 直径
深度
径
2~3 30~40 40~60 5~6 60~70 80~90
3~4 40~50 60~70 6~8 70~80 90~100 4~5 50~60 70~80 8~10 80~90 100~110
精选PPT
14
花灌木类种植穴规格(单位:cm)
——生物学标准
——功能标准
精选PPT
4
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
一般栽植过程包括起挖、装运和定植三个环节
起挖 从生长地连根撅起的操作。包括裸根和 带土球起挖。
装运 将起挖出的树木,运到栽植地点的过程。
移植 苗木种植在某地,经生长一段时间后移 走,此次栽植叫移植。
精选PPT
5
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
2 保持和恢复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 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分和 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的矛盾。
精选PPT
8
植物栽植成活的关键
(1)防止苗木过度失水 在园林植物栽植过程 中,要严格保湿、保鲜、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2)促发新根 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形成 更多的新根,恢复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和能力。
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达到该园林植物在该栽植地所能达到的生长水平。
精选PPT
3
① 适地适栽(树) 的分析
——植物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其他因子与植物选择(特殊环境、绿化场所
的功能)
② 适地适栽(树) 的途径
——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改地适树
——改树适地
③适地适栽(树) 的标准
精选PPT
园林植物种植中丛植的技术介绍附

园林植物种植中丛植的技术介绍附
1、孤植:单位面积中只植一株,一般为树冠较大、树型优美的大型乔木。
2、列植: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
3、对植: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指在路旁两侧应用。
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
4、丛植:丛植是以3~10株同种或几种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5、片植:指较大面积地同植一种树木,乔木、灌木都能应用。
6、群植:则是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通常数量较大,十几株至几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体美,增强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适合大面积场所的布置、植物园的建造。
7、混植:即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条理有序、自然美观,不能有凌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全面小康,不仅是“金山银山、更是“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学习和掌握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技能之一。
一、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概念
1. 园林植物:通常是指自然或人工栽培的,茎、叶、花、果或个体、群体具有一定园林价值和生态效应的,可应用于自然保护、风景旅游区建设、景观绿化、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的,以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情趣为目标的植物总称。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竹类、草本花卉及草坪植物等。
园林植物可分为园林花卉和园林树木。
2. 园林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观花、观果、观叶和姿美的园林植物。
它有木本,也有草本;既能栽植于园林之中供人民群众观赏,也可进行室内装饰点缀。
3. 园林树木:主要指的是各种木本植物,就是指种植在各类园林绿地中以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地木本植物。
4.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繁殖、栽植、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害、防寒防冻、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
二、园林植物分类
园林植物具有属、种众多,习性多样,生态条件复杂及观赏应用、
栽培技术不一等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
依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与生活习性为主,结合栽培方法,园林植物分类如下。
1. 一年生花卉。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即春播花卉,就是春季播种、夏秋季开花,不耐寒,冬季到来前枯死,多数为短日照植物。
如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千日红、凤仙花(指甲花)、孔雀草、万寿菊、半枝莲(太阳花)、皇帝菊、翠菊、麦秆菊、藿香蓟、夏瑾、硫华菊、波斯菊(格桑花)、矮牵牛、彩叶草、三色苋、茑萝、牵牛花(还可分类为藤本花卉)、向日葵、观赏葫芦、观赏辣椒、地肤(扫帚草)、含羞草、玻璃海棠等。
一般在春季晚霜过后(3月中下旬)播种,可以分期分批播种,以延长观赏期,播种期最晚至7月上旬。
2. 二年生花卉。
是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即秋播花卉,就是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开花,它们在露地越冬,耐寒性强。
如雏菊、金盏菊、矢车菊、洋桔梗、二月兰、桂竹香、诸葛菜、毛地黄、石竹、紫罗兰、锦葵、风铃草、金鱼草、三色堇(蝴蝶花)、虞美人、茼蒿、香雪球、美女樱、剪夏罗、紫花地丁、羽衣甘蓝、红叶甜菜、瓜叶菊、欧洲报春、蒲包花等。
一般于8月初开始播种,播种期延续到秋季严寒到来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3. 宿根花卉。
为多年生草本花卉,以植株地下根系宿存越冬而不形成肥大的球状或块状根,第二年春天仍能萌孽生长、开花结实并延续多年的花卉。
耐寒性强,繁殖和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园林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
依地上茎叶枯死与否,又分为耐寒和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可露地栽培,后者需温室栽培。
如薰衣草、勋章菊、金光菊(黑心菊)、滨菊、金鸡菊、天人菊、木春菊、银叶菊、马兰花、景天、佛甲草、醉蝶花、八仙花(草本绣球)、宿根福禄考、宿根鼠尾草、天竺葵、摸摸香、假龙头、钓钟柳、蛇鞭菊、蜀葵、菊花、荷兰菊、松果菊、耧斗菜、千屈菜、连钱草、虎耳草、马鞭草、羽扇豆、玉簪、非洲菊、文竹、麦冬、玉带草、草本万年青、
薄荷等。
播种期可从春季晚霜过后一直持续到秋季严寒到来前;也可分株繁殖,一般多在休眠期进行;新芽少的种类可用扦插、嫁接繁殖。
4. 球根花卉。
为多年生草本花卉,以地下器官(根或地下茎)变态膨大成块状、根状、球状。
(1)球茎类花卉。
地下茎膨大变态成球状,外形入球,内部全为实心,外面仅有数层膜质外皮,球茎下部形成环状痕迹,在球茎顶端着生主芽和侧芽。
如红花酢浆草、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慈姑等。
(2)鳞茎类花卉。
鳞茎具有多数肥大的鳞叶,其下部着生于一扁平的茎盘上。
如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石蒜、君子兰(为假鳞茎)朱顶红、百合等。
(3)块茎类花卉。
地下茎膨大成块状,块茎顶端通常有有几个发芽点。
如马蹄莲、彩叶芋、菊芋(洋姜)、一叶兰、仙客来、大岩桐、白及、球根秋海棠、天门冬等。
(4)根茎类(根状茎)花卉。
地下茎肥大而形成粗长的根茎,其上有明显的节与节间,在每一节上发生侧芽,尤以根茎顶端节处发生较多。
如美人蕉、鸢尾、姜花、射干、吊兰、睡莲、荷花、芦苇等。
(5)块根类花卉。
由根变态膨大而成,其中积蓄大量养分,块根顶端有发芽点,由此萌发新芽。
如大丽花、小丽花、花毛茛、紫茉莉、芍药等。
5. 水生花卉。
是水面景观绿化的重要植物,包括不少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大都是多年生植物。
如荷花、睡莲、千屈菜、凤眼莲、水葱、菖蒲、香蒲、茭白等。
6.兰科花卉。
兰科是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共2万余种,因其具有相同的形态、生态、生理特点,可采用近似的栽培与特殊的繁殖方法,故把兰科花卉独立成一类。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地生或附生,许多属种都具有变态茎假鳞茎。
(假鳞茎是由长短不一的根状茎顶部膨大而成,含有大量的养料与水分,供开花及新假鳞茎生长之需。
)兰科花卉著名的有兰属、石斛属、蝴蝶兰属、兜兰属、卡特兰属、贝母兰属、
万带兰属、齿瓣兰属等。
7.草坪。
是指自然成活的或由人工建植的,起绿化美化作用的草地,常是指以禾本科草及其它质地纤细的植物为覆盖,并以它们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
如剪股颖、马蹄金等。
8.园林树木。
(1)乔木。
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
如七叶树、悬铃木(法国梧桐)、国槐、香樟、广玉兰、楠木、杜英、桂花、雪松等
(2)灌木。
树体矮小,主干低矮。
栀子、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红花继木、火棘(救兵粮)、木槿、石榴、木芙蓉等。
(3)丛木。
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
如枸杞、红叶小檗、蚊母等。
(4)藤本。
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如紫藤、凌霄、蔓性蔷薇、地锦(爬墙虎)、常青藤等。
(5)葡地植物。
干、枝等均葡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
如铺地柏、平枝荀子、葡地蜈蚣等。
三、园林植物的与环境条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