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位接地网
等电位接地网

变电站等电位接地网的搭建和应用提要:本文对等电位接地网这一新概念,从术语定义区别于有电位差的接地网的概念注释入手,到等电位接地网的搭建实施,以及有关实际应用中仍采用不相适宜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做了切合实际的介绍,并与传统的分功能单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对比,说明了两者之间在适用对象、实施方法、作用原理及具体操做法上的不同。
另外,还根据本人在现场实施改进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做了简要介绍,以加深对等电位接地网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等电位接地网搭接地接地极0.前言电网保护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工频模拟量测量装置向数字化微机型设备转化,而用于该设备的抗干扰措施并没有伴随着设备的转型而作相应的改进;原适用于工频测量装置的抗干扰措施,已不适应于今天对高频信号敏感的数字式微机装置抗干扰的需要。
因而,由电磁干扰导致的设备损坏和装置不正确动作问题,在人们认识或不认识中存在,并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依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文件精神,于2005年末颁发了“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以下简称《重点要求》)。
其第6章:“二次回路抗干扰”中提出,要求在变电站搭建有别于原有的地下隐蔽接地设施的等电位接地网,构成一个适应于微电子设备抗干扰需要的基础设施。
然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在有地电流注入接地网时会产生地电位差,为避免地电位差产生干扰,习惯于将安全地、工作地及零电位参考地分别汇集,然后经引线至一点接地的星形接地方式。
由于受这种旧有接地观念的支配,对等电位接地网这一电磁兼容新技术缺乏理解和认识,即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要求,也难以做到正确实施。
在近期的某个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出现不同厂家的屏柜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有的柜体与接地铜排直接连通;有的接地铜排与柜体用绝缘子隔离,即将屏柜接地(安全地)与电路接地(工作地)分开接地,此做法不符合搭建等电位接地网的要求。
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的敷设施工要求分析

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的敷设施工要求分析发表时间:2018-06-27T10:03:18.4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邓利民[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将导致接地点与远端零电位处电压的不平衡。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山东莱州 261411)摘要: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将导致接地点与远端零电位处电压的不平衡。
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能避免二次设备损坏及误动情况的发生。
针对目前各厂、站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敷设较混乱情况,本文详述了等电位接地网敷设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户外端子箱、室内保护屏柜、二次电缆屏蔽层接线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使继电保护二次系统接地达到合理、美观、统一的要求。
关键词: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施工;敷设;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系统的短路容量也越来越大,短路时的入地电流最大可达到几千安,在短路点仍然会产生上白伏的电压。
如果二次系统直接接入一次系统接地网,不仅对二次设备会产生较大危害,而且对双端接地的控制缆屏蔽层来说,在屏蔽层两端的电压差会产生不平衡电流,该电流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将会在电缆芯线上产生一个交变的电压,严重时将会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
由此可见,敷设与一次系统紧密联系的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是十分必要的。
1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的敷设在主控室、保护室和配电室等安装保护装置的场所,以及开关场端了箱、LCP柜、配电柜、保护用结合滤波器和电缆沟道等敷设二次电缆的地点,应使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铜排敷设二次系统等电位接地网。
分散布置的就地保护小室、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问,使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紧密与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可靠连接。
对于室内的等电位网,应在控制室、保护室及配电室屏柜下层的电缆室、电缆沟内,并且将该专用铜排首尾两端用放热焊接法连接好,形成“目”字型闭环回路,构成控制室、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放热焊接无需外部电源或热源,是利用热熔焊接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铜溶液,并释放出高热量一种焊接方法。
等电位接地网改造技术要求

等电位接地网改造技术要求一、等电位接地网改造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2、在主控室、保护室柜屏下层的电缆室内,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100 mm2的专用铜排(缆),将该专用铜排(缆)首末端连接,形成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电缆竖井处可靠连接。
3、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4、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构建室外的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
5、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紧密与厂、站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将保护就地站与集控室的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6、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并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7、保护及相关二次回路和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8、在开关场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二次电缆应经金属管从一次设备的接线盒(箱)引至就地端子箱,并将金属管的上端与上述设备的底座和金属外壳良好焊接,下端就近与主接地网良好焊接。
在就地端子箱处将这些二次电缆的屏蔽层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单端连接至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
9、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与等电位接地网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金属电缆托盘(架)中。
等电位接地网施工要求090315

关于集控室及500KV保护室等电位接地网施工要求2009.03.15.周建国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的通知〔调继[2005] 222号文〕,及《河北南网继电保护二次系统接地技术方案》的通知(冀电调[2007]46号),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保护误动作事故发生,现列出相关规定章节:一、《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规定:6.1.1.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6.1.2.在主控室、保护室柜屏下层的电缆室内,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100 mm2的专用铜排(缆),将该专用铜排(缆)首末端连接,形成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
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电缆竖井处可靠连接。
6.1.3.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6.1.4.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缆),构建室外的等电位接地网。
6.1.5.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紧密与厂、站主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将保护就地站与集控室的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二、《河北南网继电保护二次系统接地技术方案》冀电调(2007)46号通知规定:7.2.5.在主电缆沟远端处以及主电缆沟内每相隔15m-20m并靠近就地端子箱的位置上,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00mm2铜排(缆)将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相接一次。
7.2.6.在室外电缆沟内,等电位接地网铜排(缆)之间以及与主接地网间的连接方式宜采用放热焊接。
2.7条 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及电源零线会流母排---装配方法(1)

水电企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验评细则2.7条接地、静电、防雷保护装置:继保柜、控制柜内需两种接地铜牌,保护接地和等电位接地;带弱电(控制、通信及模拟量)的三相四线电源控制柜需三根铜牌,即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和零线会流母排;不带弱电三相四线的电源柜只需保护接地和零线会流母排。
所有母排排需有标识区分。
一、等电位接地:(柜内母排贴LEB标识)1、等电位接地网应在中控室、继电室、机旁盘等屏柜下层用≮100mm²的铜排敷设,需用绝缘子支撑,且不能与其它导体接触,等电位接地网铜排需首尾相连。
铜排之间连接用不小于φ10的螺栓2套压紧。
2、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之间只能存在唯一一点接地连接,连接点位置应选择在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的接地扁铁处,为保证连接可靠,连接线必须用至少4根,截面积≮50mm²的铜缆(排)构成共点接地。
连接线用不小于φ10的螺栓1套压紧,并保证可靠接地。
3、屏柜内等电位接地铜牌需用绝缘子支撑,与柜体间保持绝缘,用一根≮50mm²的双色接地铜缆线与等电位接地网可靠连接。
连接用不小于φ10的螺栓1套压紧。
4、屏柜内电缆的屏蔽层及公用CT、PT二次回路和控制回路电缆的屏蔽层应与柜内等电位接地铜排可靠连接。
(所有屏蔽层需套绝缘套管,并用铜鼻子压紧且可靠与屏柜内等电位接地铜牌连接)。
5、屏柜内电缆的屏蔽层及公用CT、PT二次回路和控制回路电缆的屏蔽层有且仅有屏柜内等电位接地铜牌这一点接地。
二、保护接地(柜内母排贴PE标识)1、屏柜内保护接地铜排与柜体直接接触固定,连接柜内各种装置的外壳和屏柜柜门、柜体及防雷模块的接地。
2、设备接地点与保护接地铜排间用≮4mm²的双色接地铜缆线可靠连接。
3、屏柜内保护接地铜牌与接地主网间用一根≮50mm²的双色接地铜缆线可靠连接。
连接用不小于φ10的螺栓1套压紧。
4、屏柜间保护接地铜牌用一根≮50mm²的双色接地铜缆线可靠连接。
关于变电站等电位接地网连接方式的探讨

- 96 -工 程 技 术0 引言《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中规定屏柜(箱)内应分别设置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
在日常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对这两根母线的作用和连接设备混淆不清,导致各种错误的产生。
本文就等电位接地网、主接地网、屏柜(箱)内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以及相关装置,电缆接地连接的方式进行探讨。
1 变电站等电位接地网施工存在的问题1.1 屏柜内接地和等电位铜排设置问题部分屏柜未遵守国网要求,仅设置一根铜排,有些加装绝缘子(等电位屏蔽母线),有些未绝缘(接地母线)。
部分屏柜的屏柜门、框架、保护装置外壳以及交流电源的地线与等电位屏蔽母线相连。
个别工程甚至将屏柜(箱)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短接。
1.2 室内等电位接地网设置及连接个别工程将室内等电位接地网直接敷设在钢制盘柜支架和电缆支架上,未加装绝缘子。
在与屏柜内等电位屏蔽母线连接时,错误连接接地母线;连接线采用50mm 2裸铜缆,造成裸铜缆引下时与屏柜柜体及基础槽钢接触并导通。
在与主接地网连接时,未采用4根50mm 2铜缆共点接地,而错误采用两根100mm 2铜缆或1根200mm 2铜缆接地。
1.3 室外等电位网敷设及连接个别工程电缆沟内的等电位接地网铜缆在进入保护室内时未与主接地网连接,或直接连接至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造成室内等电位接地网的多点接地。
在各户外端子箱、汇控柜处,除与箱柜内等电位屏蔽母线连接外,未与主接地网连接等。
1.4 控制电缆的电缆头接地线制作个别工程将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与钢铠层短接后引出接地线,部分屏到屏的控制电缆屏蔽层仅一端接地,部分钢铠接地两端接地。
分开引出接地线,钢铠接地和屏蔽接地混接,造成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异常导通。
1.5 动力电缆的电缆头接地线制作个别工程将动力电缆的屏蔽层与钢铠层短接后引出接地线,部分动力电缆的屏蔽层接地线错误的与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2 等电位接地网与相关设备的连接方式探讨2.1 等电位屏蔽母线是否应与屏体绝缘虽然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安装及验收规范》(GB/T50976—2014)(以下简称“国标50976”)第4.6.1条第1款和《关于印发《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变电部分)》的通知》(办基建【2008】20号)第30条规定:屏柜内接地铜排可不与屏体绝缘。
浅谈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对保护的影响

浅谈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对保护的影响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社会也逐步向着自动化和信息化迈进。
从目前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有很多,比如主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以及继电保护控制系统。
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的电力保护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针对目前建筑物等电位接地网施工较为混乱,各技术人员对等电位接地网敷设及连接的要求理解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对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的电源及接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有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可以对我国的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主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接地保护;影响1引言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的设计需要很多电源系统来共同组成,所以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保护系统的设计是需要很周密的计算才可以搭建完成。
在一个建筑的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网络中,保护的设计以及电力网络接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其对于整个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极为关键的。
等电位接地网是遍布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接地装置,可以在建筑物出现接地短路故障时保护系统不受系统不平衡电压的干扰,避免设备损坏和误动的发生。
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保护系统中接地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得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的普遍应用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可以实现更好的电力的调度,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性能发挥。
由此可以看出,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的保护以及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的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行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意义。
2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保护系统目前很多的建筑都采用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电源保护系统来保证整栋建筑的供电,在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电力调配和变压器的配置问题。
为了能够可以满足如今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电源保护系统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数据库,将功能根据数据库的资源进行合理设计。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拥有可以与外界设备进行互相联通的功能,从而获得了更加出色的扩展性,保证主接地网和等电位接地网保护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浅谈变电站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网的布设方案

浅谈变电站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网的布设方案摘要:针对当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或遭遇雷击时,大电流会在主接地网内产生电压差,该电压差将对二次电缆产生干扰并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布设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网能有效预防主接地网的不平衡电压引入到二次系统当中,进而引起二次设备损坏及误动情况的发生。
本文详细介绍了发电厂和变电站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网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布设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设备;等电位接地;地网敷设为了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必须尽量减少短路故障时地网的电位升,这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接地电阻值。
然而,与此对立的一个矛盾是随着电网的扩大系统单相短路电流也随着增大。
再加上近年新建的水电站和变电站都建在山上或其他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
因而接地阻值很难降低到标准要求的数值。
即使降低到标准要求值,也无法确保短路故障时二次回路不受干扰。
1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总体布置发电厂和变电站等电位接地网布设的位置应包括:中控室、继电保护室、机旁屏(含继电保护屏、自动控制屏、励磁屏、调速器电调屏、测量屏、故障录波屏等)、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端子箱、GIS汇控柜(开关站控制柜)。
其中,重点是继电保护所属屏柜,因其直接影响断路器出口操作回路。
等电位接地网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0 mmz的专用铜排(缆),按屏柜方向布置。
屏柜内等电位接地网专用铜排至屏柜下的专用铜排(缆)采用截面不小于50 m耐的铜排(缆)可靠连接。
二次等电位网独立组网,但又与主接地网一点相连。
等电位接地网布设完毕后,必须与主接地网有一点连接。
若不与主接地网相连,等电位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若与主接地网多点相连,当主接地网电位不平衡时,不平衡电压也会被引入到等电位接地网中,从而对二次设备产生干扰。
2等电位接地网各部分的布设方式2.1二次屏柜内的接地方式二次屏柜内均应装设2根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接地铜排。
一根为主接地网铜排。
它直接与柜体焊接在一起,与电站主接地网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等电位接地网的搭建和应用提要:本文对等电位接地网这一新概念,从术语定义区别于有电位差的接地网的概念注释入手,到等电位接地网的搭建实施,以及有关实际应用中仍采用不相适宜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做了切合实际的介绍,并与传统的分功能单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对比,说明了两者之间在适用对象、实施方法、作用原理及具体操做法上的不同。
另外,还根据本人在现场实施改进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做了简要介绍,以加深对等电位接地网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等电位接地网搭接地接地极0.前言电网保护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工频模拟量测量装置向数字化微机型设备转化,而用于该设备的抗干扰措施并没有伴随着设备的转型而作相应的改进;原适用于工频测量装置的抗干扰措施,已不适应于今天对高频信号敏感的数字式微机装置抗干扰的需要。
因而,由电磁干扰导致的设备损坏和装置不正确动作问题,在人们认识或不认识中存在,并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依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文件精神,于2005 年末颁发了“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以下简称《重点要求》)。
其第6 章:“二次回路抗干扰”中提出,要求在变电站搭建有别于原有的地下隐蔽接地设施的等电位接地网,构成一个适应于微电子设备抗干扰需要的基础设施。
然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在有地电流注入接地网时会产生地电位差,为避免地电位差产生干扰,习惯于将安全地、工作地及零电位参考地分别汇集,然后经引线至一点接地的星形接地方式。
由于受这种旧有接地观念的支配,对等电位接地网这一电磁兼容新技术缺乏理解和认识,即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要求,也难以做到正确实施。
在近期的某个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出现不同厂家的屏柜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有的柜体与接地铜排直接连通;有的接地铜排与柜体用绝缘子隔离,即将屏柜接地(安全地)与电路接地(工作地)分开接地,此做法不符合搭建等电位接地网的要求。
遗憾的是,该站不是将接地铜排的绝缘子拆除,搭建等电位接地网,而是将所有屏柜的接地铜排与柜体用绝缘子隔离。
此做法背离了等电位接地网的原则。
由此可见,要想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中贯彻落实和正确实施《重点要求》中提出的搭建等电位接地网的要求,首先要对等电位接地网这一新的接地技术有一个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了解等电位接地网与单点接地方式的区别,才能正确实施对单点接地方式的改进和搭建新的等电位接地网。
本人通过学习《发电厂和变电站电磁兼容导则》,对《重点要求》有了一定的领悟和理解,希望同有兴趣者共同探讨,并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正,为推动正确实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重点要求》尽一分努力。
1.有关接地新技术的定义接地新技术以降低高频信号下的接地阻抗为主要手段之一,达到降缓干扰的目的。
从降低接地线的阻抗,到搭建等电位接地网都是要围绕着这个主题考虑。
这是以前以考虑低频干扰为主的接地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理念。
低频信号遵循电路接线原理,按指定的路径流通,主要考虑降低接线电阻;高频信号对电容是短路,对电感随频率的升高而升高。
在电路中隐含有电容和电感,它们为高频信号的流通提供了不可见的通路。
如果不提供一个应有的低阻抗接地通路,高频信号将另劈捷径,构成干扰。
为抗干扰须为装备提供低阻抗接地,首先要了解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1.1 接地阻抗对于电磁兼容分析与抗扰措施中,注重于高频信号所产生的影响。
在此氛围下所考虑的接地阻抗是以交流阻抗为主,即接地线的交流自阻抗和信号回路的阻抗。
1.1。
1 接地线的自阻抗任何导体都有内电感(有别于电流回路的外电感,其是导体所围面积的函数)和电阻。
因此,导线的阻抗有两部分组成,即电阻部分和内电感产生的感抗部分。
电阻成分对于交流电流(尤其是高频),由于集肤效应,导致电流的有效截面积减小,电阻增加。
交流电阻与直流电组的关系如下:R AC =0.076 rf 1/2 R DC式中r —导线的半径(cm);f —流过导线电流的频率(Hz);Rx—导线的直流电阻(?);导体截面的r 越大,导体的表面积就越大,交流电阻就越小。
对于任何形状导体截面的等效半径:r=截面周长12 n电感成分导线的内电感主要与长度有关,而与导体截面的直径关系并不密切。
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尽量减短接地引线的长度才是降低接地阻抗的有效手段。
还有由多根导体并联,比用一根等截面的导体对降低阻抗有利。
此外,片状导体(宽度至少是厚度的10倍)的电感要小于圆形导体的电感,电抗较之要小;片状导体的周长大于圆形导体的截面周长,即表面积较之要大,高频时的电阻更小。
因此片状导体,尤其是丝编制带更加适合高频电流。
这就是为什么在工程中用编制扁铜丝带作接地体的搭接连接件要比用圆铜线好的道理。
1.1.2电流回路的阻抗导线电阻和回路电感形成的感抗,共同构成回路阻抗。
当频率很高时,回路的阻抗主要由电感决定。
回路的电感不同于导体的内电感,其与电流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有密切关系。
回路的电感=©/1 (①回路为包围的磁通量,I为回路电流)。
显然,回路的面积越大,所围的磁通量越大, 电感量越大,回路阻抗也就越大。
在新的接地技术要求中,提出将所用不带电的金属导体实施地阻抗搭接,组成三维地面等电位接地网络,就是要大接地环路变成小面积的环路,达到减小接地电流环路的回路阻抗,为共模骚扰电流以最近的通路返回到源头。
避免通过其他路径产生干扰。
1.2 等电位接地网与接地极在此以前,接地网就仅指埋于地表下面的隐蔽接地设施。
现在提出了“等电位接地网”这一新的接地设施,它与接地极(原接地网)有何关系,有必要给一个清晰界定:等电位接地网是裸露于地面上的不带电导体构成的网络;接地极是掩埋于地下、与土壤紧密接触的一组接地导体。
1.2.1 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是一个新概念名词,与之相对映的另一新名词是“搭接地”。
等电位接地网是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有电位差的接地网(极)提出来的。
这种提法的好处就是能给人一个非常明确地印象:等电位接地网对工频电流不起散流作用,各点电位视为相同。
其与传统的地下隐蔽接地网(实为接地极)主要靠纵向接地桩通过土壤散流作用有本质不同。
该定义比较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从实际结构形式上又给出了一个形象的定义,即“搭接地”(“绑接地”)。
搭接(bonding ):把装备、系统或设施外露(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之间采用低阻抗连接在一起的动作,通过搭接方式建立的接地网上的各节点(电气上紧密地连通)处于等电位。
如将金属管道、金属柜体、底座槽钢、建筑钢筋、电缆支架和托盘、电缆屏蔽体、金属构架、设备金属外壳、接地铜排及平行接地导体等所有可接地的导电体用低阻抗材料纵横交错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接地网络,各点处于等电位的立体接地系统,这是EMC勺需要。
1.2.2 接地极从接地极的定义上讲,接地极是和大地土壤紧密接触,以提供与大地间实现电的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起向大地散流的作用。
对照我们早已熟知的“接地网”的作用来看,它正是这样一组导体,将地电流通过导体周围的土壤消散到大地中。
为了降低跨步电压,要求接地导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要小,这主要是靠纵向接地桩起作用。
不同的是接地导体布置面积及密度的差别在于消散的电流是雷电流、工频点流、还是直流不同而已。
为便于区分,称传统的变电站“接地网”为“接地极”更为合理。
1.2.3 等电位接地网与接地极的关系等电位接地网与接地极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布置上讲,等电位接地网在地表面,不与土壤接触;接地极在地表0.5m 以下,与土壤紧密接触,对土壤接触电阻有要求。
从作用上讲,等电位接地网是靠水平导体的纵横连接成地面屏蔽网,用于缓解的二次回路及设备的电磁干扰;接地极主要是靠深埋地下的纵向接地桩通过土壤消散电流于大地中。
两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于:等电位接地网与接地极之间不是必须连通,但为了安全,通常是接到邻近的接地装置上。
接地极的水平导体有助于等电位接地网的抗干扰作用;等电位接地网不与土壤接触,无助于接地极的消散电流。
1.3 等电位接地网与单点接地方式的对比以低阻抗搭接方式建立的等电位接地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屏蔽接地技术,适用于对高频信号敏感的微电子装置抗电磁干扰;分功能(安全地、工作地、参考电位)星形单点接地方式,其适用于低频模拟量测量装置防工频干扰,两者在结构和电气性能上都有较大不同。
其主要根源是高频信号由于受线路电感的影响,并不一定按人们指定的接地路径入地,而通过不明确的耦合电容提供的近路,也许是不容许通过的路经入地,从而对所经过的电路构成干扰。
无接地引线或短接地引线形成的低阻抗接地,让干扰电流以最短的路径入地,而不串到不应该去的电路中产生干扰是需要的。
从下面的对照比较可看出各自的特点及差别,说明等电位接地网更适合上述要求。
表一:接地网的结构比较表二:接地网的电气特性比较2. 等电位接地网的搭建等电位接地网是将地面上的所有不带电的导体采用低阻抗搭接而成的接地组合,其中一项主要工作是在电缆沟内敷设与电缆平行的接地导体,将分置于不同地方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实现低阻抗连接,构成等电位接地网,为电缆屏蔽层的两端接地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
高压设备■—线二保护小室1底座槽钢1柜底座«Q Q槽钢端子箱1n1金属构架J i」r fl ■ c fl X \电缆桥架电缆沟铜排控制室保护屏柜LF接线盒图1等电位接地网示意图室内接地铜排接地金属支架图2接地极(主接地网)示意图2. 1 室内设施的搭接无论是保护小室内的保护控制装置屏柜、通信室设施机架,还是装设有保护装置的10kV 高压开关柜,它们都是等电位接地网中的一部分,需用铜导体做良好的搭接成一个三维接地网。
2.1.1 屏柜间的搭接屏柜在安装固定时,要与底座槽钢焊牢,通过槽钢把所有屏柜连接在一起。
为可靠起见,仅靠钢结构金属件是不够的,在屏柜底部装设截面不小于50mm2的接地铜排,并与柜体要保持良好接触,决不能用绝缘子隔离;各屏柜的接地铜排之间要用4~16mm2的接地铜丝编制带彼此相连;两端部的接地铜排要连接到室内墙壁周边的接地铜排上,构成接地环路,不可出现开环的断点;室内的接地铜排环路要不少于两点与室外(如电缆夹层)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连接点应选择环路中距离最长的两点,或等距离选择多接地点;电缆桥架的结合部要用扁铜导体连接,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接地环路。
注意等电位接地网的外部连接不能与建筑物的避雷装备的接地引下线靠近。
为此,避雷装备的接地线应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体用绝缘子隔离。
因建筑物的钢筋有可能已接入等电位接地网,如避雷装备的接地线与钢筋相连,则雷电流可能对邻近的设备产生共阻抗耦合干扰。
2.1.2 高压开关柜间的搭接和高压电器的接地在10kV 高压开关中常分散布置有保护测控装置,同样需要有等电位接地网作抗干扰措施的基础设施,高压柜及接地铜排的连接同保护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