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工学各类实验报告

电工学各类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电位、电压的测定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的变动而改变。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

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

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

以图3-1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 ~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 、B 、C 、D 、E 、F 、A 。

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

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序号 名称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0~30V 二路 DG04 2 万 用 表 1 自备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0~200V1 D31 4电位、电压测定实验电路板1DG05四、实验内容利用DG05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5-1接线。

+-6V U 1R R R R R 123455105105103301KA BCDEF +-12VU 2I 1I 2I 3m A电源插头电流插座+-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3-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及U FA,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电位参考点φ与U φAφBφCφDφEφF U AB U CD U DE U FAA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D计算值测量值相对误差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电流插头。

电工学_实训总结报告

电工学_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工学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工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

三、实训地点实验楼电工实验室四、实训内容及要求1. 实验一:电路的基本连接(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连接方式;(2)掌握电路图、实物图和等效电路图的相互转换;(3)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工测量仪器。

2. 实验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定律;(2)学会使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3)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3. 实验三:电路元件的测试(1)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2)学会使用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测试仪器;(3)掌握电路元件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4.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学会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等测量仪器;(3)掌握交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

5. 实验五:三相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学会使用三相电压表、三相电流表等测量仪器;(3)掌握三相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通过本次电工学实训,我掌握了电路的基本连接、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元件的测试、交流电路和三相电路的测量与分析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示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电工测量仪器。

2. 体会(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技能。

(2)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工测量仪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电工实验报告范文

电工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交流电路参数测量实验目的:1. 熟悉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2. 学习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3. 掌握交流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1. 交流电源2. 交流电压表3. 交流电流表4. 电阻器5. 电容器6. 电感器7. 导线8. 连接器9. 实验记录本实验原理: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相位差、阻抗等参数是交流电路分析的重要依据。

本实验通过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计算交流电路的参数。

实验步骤:1. 将交流电源接入电路,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按实验要求连接好。

2. 使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分别测量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们的电流。

3.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的有效值、相位差等。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交流电路的阻抗、功率因数等参数。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一、电阻器实验数据电压U(V):220电流I(A):1.2阻抗Z(Ω):182.5功率因数cosφ:0.9二、电容器实验数据电压U(V):220电流I(A):2.5阻抗Z(Ω):88.2功率因数cosφ:0.2三、电感器实验数据电压U(V):220电流I(A):0.8阻抗Z(Ω):275功率因数cosφ:0.4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阻抗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符合交流电路的基本规律。

2. 功率因数的大小反映了电路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器的功率因数最小,电感器的功率因数次之,电阻器的功率因数最大。

3. 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阻抗与频率有关,实验中未涉及频率的变化,故未进行阻抗与频率关系的分析。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计算交流电路的参数,使我们对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以及交流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电工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电工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2. 电阻,可变电阻、定值电阻。

3.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

4. 电线、导线、开关等。

实验内容:
1. 电阻的测量。

首先,将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下相关数据。

然后,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测量其阻值,并与理论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的原因。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

接下来,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探讨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规律。

3. 电功率的测量。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并分析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加深了对电工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测量误差较大、电路接线不牢固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电工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工学是电子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电工学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电工学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工学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学习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掌握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方法。

4. 实验中培养出准确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直流电源2. 电位器3. 电压表4. 电流表5. 电阻箱6. 电容箱7. 电感箱8. 万用表9. 连线电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实验a. 使用电阻箱组装一系列不同电阻值的电路。

b. 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值。

c. 记录测量值,并计算得到每个电阻的电阻值。

d. 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电容实验a. 使用电容箱组装一个RC电路。

b.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电源电压。

c. 使用万用表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测量电路中电压值。

d. 记录测量值,绘制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e. 分析电压变化曲线并计算得到电容器的容值。

3. 电感实验a. 使用电感箱组装一个RL电路。

b.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电源电压。

c.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d. 记录测量值,绘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e. 分析电流变化曲线,计算得到电感器的电感值。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电阻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了不同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Ohm定律,我们发现电流与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电阻值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可以评估测量可靠性。

2. 电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得出电容器的容值大小。

同时,观察曲线的斜率可以评估电路中的RC时间常数,从而了解电容器和电阻器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3. 电感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计算电感器的电感值。

电工学实验报告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电工学实验报告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电工学实验报告相交流电路的研究《电工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

2、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3、研究三相负载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测量方法及功率平衡原理。

二、实验原理1、三相电源三相交流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 120°的正弦交流电动势组成。

三相电源有星形(Y 形)和三角形(△形)两种连接方式。

在星形连接中,三个电源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中性点 N,从三个首端引出的导线称为相线(俗称火线),分别用 A、B、C 表示。

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用 UP 表示;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用 UL 表示。

在理想情况下,线电压的幅值是相电压幅值的√3 倍,相位超前相应的相电压 30°。

在三角形连接中,三个电源依次首尾相连,从三个连接点引出的导线就是相线。

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2、三相负载三相负载也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

在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中,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在三角形连接的三相负载中,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 倍,相位滞后相应的相电流 30°。

3、功率测量在三相交流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相功率之和。

有功功率可以通过瓦特表分别测量各相的有功功率后相加得到,也可以通过测量线电压和线电流计算得到。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可以根据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计算得出。

三、实验设备1、三相交流电源:提供对称的三相正弦交流电压。

2、交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

3、交流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

4、三相负载箱:包含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电阻、电感和电容负载。

5、功率表:用于测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1)按照实验电路图将三相交流电源连接成星形。

(2)测量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记录数据。

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1)将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电工学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等手段,加深对电路中基本元器件的认知,以及学会使用万用表、示
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测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电源
2.万用表
3.电阻箱
4.示波器
5.导线、电池等材料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一:电路分析
将电源、电阻(可变电阻)、导线等器材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等指标,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加深对电路基本元件的理解。

2. 实验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单个电池电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并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实验三:电阻计算
通过电阻箱替换不同大小的电阻器,测量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学会如何进行电阻计算。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实际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指标,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规律,达到了对电路基本原理的加深认识,同时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测试的技巧和方法。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电工学实验,我们充分了解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了一系列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不仅提高了我们对电学知识的理论掌握程度,同时也增加了对电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本次电工学实验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是对学习的巩固和加深,从中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将会有益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业。

电工学实训实验报告

电工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工学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能够:1. 熟悉电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方法;3. 学会电路的测量和调试技巧;4. 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1)识别电路元件: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路元件的识别方法。

(2)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图,我们将电路元件正确连接,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2. 电路的测量和调试(1)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2)调试电路:根据电路要求,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3. 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通过实验,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特点。

(2)放大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整流电路:了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整流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电工工具、仪器、电路元件、电路板等。

2.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4. 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记录1. 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R1=10Ω,R2=20Ω,R串=30Ω;C1=10μF,C2=20μF,C串=30μF;L1=10H,L2=20H,L串=30H。

(2)并联电路:R1=10Ω,R2=20Ω,R并=6.67Ω;C1=10μF,C2=20μF,C并=33μF;L1=10H,L2=20H,L并=3.33H。

2. 放大电路:(1)放大倍数:A=100倍。

(2)输入信号电压:Vin=1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电工学实验报告
物教101
实验一电路基本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常用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直流元件参数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如图所示,设定三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

2.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源接入电路中us1和us2的位置。

3.按表格中的参数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表格中的各个电压,然后与计算值作比较。

4.对所得结果做小结。

三、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参数表格与实验测出的数据
us1=12v us2=10v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可调压源(ⅰ、ⅱ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个配置0~30v可调。

)3.实验组件(含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可调电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10v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

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中。

3.测量元件电压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中。

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接线端应被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端,黑接线端插下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端。

五、实验数据处理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篇二:电工学实验答案
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电压值、周期(频率)的方法。

答:要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仪器面板上的每个旋钮及按键的功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用示波器读取电压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波形在y轴上所占的总格数h,按公式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的周期及频率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扫描速率,知道屏幕上x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时间,再数出波形在x轴上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d,按公式t= d ×ms/cm,,计算相应的周期和频率。

2.欲测量信号波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应如何测量?
答:先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任意两点间在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两者相乘即得所测电压。

3.被测信号参数与实验仪器技术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答:被测信号参数应在所用仪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应按照所测参量选择相应的仪器。

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或交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4.用示波器观察某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应调节哪些旋纽?①波形清晰;②波形稳定;③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周期数;④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幅值。

答:①通过调节聚焦旋钮可使波形更清晰。

②通过配合调节电平、释抑旋钮可使波形稳定。

③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④调节灵敏度旋钮。

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实验所使用的电压表虽内阻很大,但不可能达到无穷大,电流表虽内阻很小,但不可能为零,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读数时的视差。

(3)实验中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标称值和实际值的误差。

(4)仪器本身的误差。

(5)系统误差。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答:用万用表测电阻时,应将电阻与电路独立,选用合适的量程,并进行调零,若不能调零,则说明电池不足,需更换足量的电池。

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时,万用表应并联在所测电压两端,并注意量程的选择以及所测电压的极性,若出现指针反偏时,应对调表笔,此时所测量的值应该为负。

用万用表测直流电流时,万用表应串联在所测支路当中,一定要注意电流的极性,若出现指针反偏时,应对调表笔,此时所测量的值应该为负。

3.实验时,如果电源(信号源)内阻不能忽略,应如何进行?答:实验时,若不忽略内阻,应该将电源接到电路当中再调所需要的值。

实验3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说明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

计算表3.1的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戴维宁定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
有以下几点:
(1)实验所使用的电压表虽内阻很大,但不可能达到无穷大,电流表虽内阻很小,但不可能为零,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读数时的视差。

(3)实验中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标称值和实际值的误差。

(4)仪器本身的误差。

(5)系统误差。

2. 对有源二端网络内阻ro的测量是否还有其它方法,若有说明其中一种方法。

答:有,可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直接用万用表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ro
3.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分别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答:电压表的内阻越大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流,以保证a、b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a、b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特点。

答:当xl <xc时,电路呈电容性,此时电容上的电压大于电感上的电压,且电流超前电压。

当xl>xc时,电路呈电感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且电压超前电流。

当xl=xc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近似相等,且大于输入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2.从表4.1~4.3中任取一组数据(感性、容性、电阻性),说明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

答:取f=11khz时的数据:u=6v,ur=3.15v,ulr=13.06v,uc=8.09v,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5.88v,近似等于输入电压6v。

3.实验数据中部分电压大于电源电压,为什么?
答:因为按实验中所给出的频率,xl及xc的值均大于电路中的总阻抗。

4.本实验中固定r、l、c参数,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可改变电路的性质。

还有其它改变电路性质的方法吗?
答:也可固定频率,而改变电路中的参数(r、l、c)来改变电路的性质。

实验5 感性负载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万用表的组装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