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2023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2023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怍.(zuò)翩.然(piān)拈.轻怕重(zhān)B.震悚.(sǒng)亘.古(gèng)坦荡如砥.(dǐ)C.汲.取(xī)酝.酿(yùn)人迹罕.至(hǎn)D.摇曳.(yè)遵循.(xún)不屑.置辩(xi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

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____________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

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A.记录包含显露B.收录蕴含显露C.记录蕴含体现D.收录包含体现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

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

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天津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天津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天津市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8 分。

1~4 小题、6 小题,每题2 分;5 小题、7~11 小题,每题3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统筹(chóu)恬静(tián)销声匿迹(ruò)B.静谧(mì)禁锢(gù)开卷有益(juàn)C.翘首(qiáo)渲染(xuān)气冲斗牛(dǒu)D.教诲(huǐ)闲暇(xiá)不言而喻(y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智慧。

读书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会有;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开阔吸收鉴定B.开辟吸收鉴别C.开阔汲取鉴别D.开辟汲取鉴定3①3 月23 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 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 月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B.。

”。

:C.”。

、D.。

”?、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详细解析完整版

天津市2020届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俯瞰(kàn) 抉择(jué) 矫揉造作(jiāo)B.钦佩(qīn)恪守(gè) 心有灵犀(xī)C.诧异(chà) 飘逸(yì) 络绎不绝(luò)D.热忱(zhěn)潮汛(xùn) 随声附和(h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

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

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__。

A.彰显滋养引领B.彰显养育引发C.显露滋养引发D.显露养育引领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

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

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________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________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________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內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B.? ;。

”C.?,”。

D.,,。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1)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1)

机密★启用前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哺育(pǔ)机械(xiè)一气呵成(hē)B.琐事(suǒ)诅咒(zǔ)声名狼藉(jí)C.分歧(qí)喧嚣(xiāo)坚持不懈(jiě)D.收敛(liǎn)干涸(gù)鲜为人知(xiǎn)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 B.传承保守规则B.传承恪守准则 D.传播保守准则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D. 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鲍叔①死,管仲举上衽②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③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④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⑤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⑥,知我之不遇明君也;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C. 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B.炽痛(chì) 朔方(shuò) 锲而不舍(qiè)C.阔绰(chuò) 诘责(jí) 即物起兴(xìng)D.颔首(hán) 不逊(xùn) 广袤无垠(mào)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如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幽香清冽B.清冽醇厚幽香C.醇厚清冽幽香D.清冽幽香醇厚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往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往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g)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凝聚C.焕发承担凝结D.散发承担凝聚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202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jiàn)丰饶.(yáo)鞠躬尽瘁.(cuì)B.娴.熟(xián)飘逸.(yì)气冲斗.牛(dòu)C.斟酌.(zhuó)停滞.(zhì)戛.然而止(gá)D.坍.塌(tān)伫.立(zhù)栩栩.如生(xǔ)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

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

A.装载吹捧印证B.承载青睐印证C.装载青睐印记D.承载吹捧印记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

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

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B.“”。

”,C.《》。

”;D.《》”。

,5.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4年天津市语文中考试卷

选择题:下列对天津市文化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具有独特的海港文化。

B.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著名的传统小吃,代表了天津的饮食文化。

C. 天津的“泥人张”是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以制作泥塑人物而闻名。

(正确答案)D. 天津的“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天津的历史文化。

B. 天津的夜景,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正确答案)C. 能否保护好天津的历史遗迹,关键在于我们的行动。

D. 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以免不发生不文明的行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加点”指的是在词语下方加上着重号,以示重要。

B. “词语”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不能再进行分割。

C. “解说”是对文中加点词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正确答案)D. “文中”指的是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包括标点符号。

下列对天津市地理位置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A. 天津位于中国的东北部,紧邻渤海湾。

B. 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

(正确答案)C. 天津与河北省、山东省相邻,是中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D. 天津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津的夜景如诗如画,让人陶醉。

B. 海河的水波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天津的故事。

(正确答案)C. 天津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显示了城市的繁荣。

D. 天津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下列对天津市历史名人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严复是天津的历史名人,他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和翻译家。

B. 霍元甲是天津的武术名家,他的武术精神影响了无数人。

(正确答案)C. 李叔同是天津的文化名人,他在音乐和美术教育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D. 梅兰芳虽然不是天津人,但他在天津的演出对天津的戏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对文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天津的历史了如指掌,真是个“门庭若市”的人。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当!第Ⅰ卷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

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统筹.(chóu)安静..(tián)无影无踪(ruò)B. 静谧.(mì)禁锢.(gù)开卷.有益(juàn)C. 翘.首(qiáo)渲.染(xuān)气冲斗.牛(dǒu)D. 训诲(huǐ)闲暇.(xiá)不言而喻.(yù)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学问;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才智。

读书还要擅长思索。

擅长思索,才会有_______;擅长思索,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开阔吸取鉴定B. 开拓吸取鉴别C. 开阔吸取鉴别D. 开拓吸取鉴定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实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细心设计的科学试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殊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究宇宙奇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2014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1I卷两部分。

第l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I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èn)干涸.(gù)吹毛求疵.(cī)B.归省.(shěng)娴.熟(xián) 义愤填膺.(yīng)C.伫.立(zhù)眷.念(juàn)相得益彰.(zhāng)D.阴霾.(mái) 拮据.(jū)忍俊不禁.(jì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无 ;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在回忆里逐渐被放大,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惋惜闪烁醒悟B.怜惜闪耀醒悟C.怜惜闪烁悔恨D.惋惜闪耀悔恨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5、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情景】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我要找一下小鹏。

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D.你好!我想找小晨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6、下面对时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大海的气概,创造了开阔的意境。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伤感与失望。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两句描写及其寒冷的边塞秋天,秋雁毫无逗留之意,如此景物与词人家乡大不相同。

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句中两个比喻用沦陷区反衬解放区,表达出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真挚情感。

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B.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C.晴天的云光彩富于变化。

D.雨雪天气的云出现的位置较高。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晕和月晕颜色非常美丽,如果出现在卷层云上,往往带来风雨天气。

B.日华与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颜色的排列是里红外紫。

C.作者将晕、华、虹、霞进行了比较说明,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D.选文按照总分的逻辑顺序,分类依次介绍,层次清晰。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9-11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发动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指在国外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入则无法家拂.士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第Ⅱ卷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5)?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7),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8)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

”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

②社稷:指国家。

③身治:自身修养好。

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詹何对.曰对: (2)故本.在身本:14、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译文: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16-19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李榕桦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

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

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

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

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

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二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

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

(4分)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