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任务一】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分)答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
2、何为政治?(3分)答案:政治是指人们在共同生活中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采取的斗争、竞争、协商、合作等各种方式。
3、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答案: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即科学性、实践性和多学科性。
4、政治学的意义是什么?(4分)答案:政治学的意义在于,为人们认识和探讨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提供理论基础,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5、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6分)答案: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哲学政治学阶段、历史政治学阶段、比较政治学阶段和行为政治学阶段。
6、什么是政治学的范畴?(4分)答案:政治学的范畴是政治、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变革等。
7、解释政治思想在政治学中的地位。
(6分)答案:政治思想在政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政治思想是指关于政治的各种思想、观念、理论和信仰,是影响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重要因素。
【任务二】1、政治制度的概念是什么?(4分)答案:政治制度是指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规范公民行为和调整国家管理的体系和机制。
2、政治制度有哪些分类?(6分)答案:政治制度可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如宪政制度、单一制和联邦制,总统制和议会制等。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请解释其含义。
(6分)答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行使权力、管理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全局谋划、战略决策、统一指挥的体制机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有:人民民主是保障;政治和谐是基础;改革创新是动力;法治建设是保障;公共服务是基本;文化软实力是支撑。
5、宪法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是什么?(4分)答案:宪法在政治制度中具有至高地位,它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总指导方针。
电大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填空题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C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 德治C 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 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7、1880 年美国(D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柏拉图)10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
电大《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具体表现在于()。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2.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 政治之道在于(),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B 势C术 D 变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 制度研究途径B 权力研究途径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 阶级分析方法B 经济分析方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治臣之道B 治民之术C 合法性D 治国之道7、1949年—1978年, 中国基本上实施()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无政府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8、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 自由B 民主C 法律D 国家1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 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二、填空(每空l 分, 共6 分}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 政治的本质在于, 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三大结构。
3.是政治的核心, 一切政治活动, 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社会价值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3.“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奴隶__社会时期。
奴隶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社会关系_5.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民众主义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6.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__霸道7.__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8.__马基雅维利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9.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马基雅维利。
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_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11.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12.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13.公共权力具有_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1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15.政府以_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16.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17.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19.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参政党20.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21.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22.在西方,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有答案(电大本科补修)

政治学原理复习指导第一部分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2、议行合一原则是(A、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3、(D、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4、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和议会党团)。
5、两党制以(C、英国D、美国)最为典型。
7、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B、民主制)。
8、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
9、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政府体制)的民主化改造。
10、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C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国家)。
1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D、批评和建议权)。
13、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
1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C、俄罗斯联邦)。
15、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解。
16、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17、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B、经济干预)。
18、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D、秩序)。
19、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现代化)过程。
20、政治权力具有(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D、强制性E、支配性)的特性。
21、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
22、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制度化D、独立性)为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盗传必究筒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3分)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分)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3分)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分)2.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一含义?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二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3分)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分)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3分)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3分)3.“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3分)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3分)(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3分)(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3分)4. 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分)(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3分)第二、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分) 第三、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023年7月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1.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BCD)。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2.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ABCD)属于第三代“权利”。
A.少数民族语言权B.民族自治权C.维持整体环境D.经济发展权3.参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A)相一致。
A.现代民主政治体系B.独裁统治C.宗教巫师D.部落酋长4.保守改良的发展模式,以(C)为典型。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5.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国际治理针对的主要是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采用的手段是大国保证,其中(A)承担了条约的执行人角色。
A.法国B.瑞典C.德国D.俄国6.(B)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B.潘恩C.汉密尔顿D.华盛顿7.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为以后的(ABCD)倾向的政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理性主义B.绝对主义C.专制主义D.现实主义9.政治稳定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
它包括(ABCD)。
A.政策稳定B.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C.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D.国家主权的稳定10.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本质是(B)的,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化,但往往损害和牺牲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A.保守主义B.自由主义C.社会主义D.民族主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11.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事物规律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答案]错12.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主动型发展。
[答案]对13.传统安全问题包括难民问题、族群融合问题、恐怖主义、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局部性的抵抗运动蔓延、病毒全球流行等。
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参考答案(专科)

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参考答案(专科)排序是按符号—数字—文字按笔划,当简答题中没有时,可以尝试在论述题中找,摘出观点。
反之扩展。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法国、阿根廷)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规范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填空题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C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德治C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 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亚里士多德)7、1880年美国(D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柏拉图)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 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B势C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权力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三、名词解释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五、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不科学的;(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在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
在中国,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
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填空题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 治国之道)而展开。
2、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 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4、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5、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 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6、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伦理政治学)。
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
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隐性价值问题 B 价值中立问题D 数据问题)。
10、(C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1、(A 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12、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14、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公共权力D 人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