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昼出耘田..夜绩麻()A.在田间除草。
B.收割庄稼。
C.耕地。
(2)稚子金盆脱晓.冰()A.使人知道。
B.早晨。
C.知道。
(3)短笛无腔信口..吹()A.说胡话。
B.随口。
C.有信心地说。
2.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B.露似真珠月似弓C.梅雪争春未肯降D.横看成岭侧成峰4.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出了农村生活的繁忙景象,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稚子用彩丝穿冰当银钲的做法新颖有趣,充满智慧。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体现出一种晚归的悠然闲适。
D.范成大、杨万里、雷震都是宋代的诗人。
6.“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磐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
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
7.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B.《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2)却看妻子愁何在()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3)青春作伴好还乡()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2.判断题(1)“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中“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3)“三万里河东入海”,此句中的“河”指淮河。
()(4)“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五千仞”是实指,形容山高。
()(5)“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这首诗中的“,”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作了铺垫;第三句“”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
这首诗中的“,”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4.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2. 阅读练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_____,描写声音的词是______。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 把古诗《宿建德江》补充完整。
宿建德江(唐)______移舟泊烟渚,______。
野旷天低树,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①题:______②缘:______③不识: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5. 阅读下面的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2分)(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分)______(3)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2分)6. 对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5.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古诗。
______绝,______径______踪灭。
孤_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这样地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4)月光似水______,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索绕在他的耳畔。……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___,伤心的哭泣,______,倔强的呐喊……
(5)哪里有洪水,______;哪里有危险,______。滔滔洪水中的群众,______,______,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12.古诗填空。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1. 根据原文填空,并完成有关练习(1)______,快走踏清秋。
(2)伯牙谓______,乃______,终身______。
(3)两小儿笑曰:“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4)我生待明日,______。
(5)一鼓作气,______,______。
(6)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7)使卵石臻于完美的,______。
(8)《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主要指的是居里夫人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的人格。
(填四字词语)(9)回顾五年来你积累的古诗词,请你按要求写出诗句:亲情乡愁:______ ______离别赠言:______ ______哲理思考:______ _____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 锦官城:______ 野径: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______是写景,______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______的心情。
4. 赏析感悟。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_________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古诗文与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教⼩学五年级下册语⽂:语⽂试题-古诗⽂与⽂⾔⽂阅读(含答案)古诗⽂与⽂⾔⽂阅读⼀、课内古诗练习。
(18分)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3分)夜绩⿇, 。
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1.解释下⾯的字词。
(2分)(1)绩⿇: (2)供:2.诗中的⼈物在⼲什么?(多选)(3分) ( )A.耘⽥B.绩⿇C.在树下休息D.学种⽠3.这⾸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多选)(2分) ( )A.乡村男耕⼥织、⽇夜⾟劳的繁忙⽣活B.孩童学习种⽠的情景C.⼤⼈忙忙碌碌种地,⼩孩玩耍的场⾯4.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童的、。
(2分)5.“村庄⼉⼥各当家”指什么?(3分) ( )A.家⾥的⼉⼦或⼥⼉当家做主。
B.村庄⾥的男男⼥⼥都当家做主。
C.村庄⾥的男男⼥⼥各⾃主动担负起⽥间和家⾥的活。
6.诗中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3分)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
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活的向往之情。
⼆、课外古诗阅读。
(24分)(⼀)游园不值①[宋]叶绍翁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值:遇到。
②怜:爱惜。
③屐齿:⽊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④⼩扣:轻轻地敲。
⑤柴扉:⽤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1.结合注释,对诗题解释正确的⼀项是( )。
(3分)A.园⼦⾥没有好看的景⾊,不值。
B.来⼀趟没看见⾥⾯的景⾊,玩得不值。
C.来游园没遇到要拜访的⼈。
D.来游园没有遇到要拜访的⼈,太不值得了。
2.从“⼩扣柴扉久不开”我们知道了。
(3分)3.作者到底有没有见到园⼦⾥⾯的春⾊呢?你是通过哪句诗看出来的?(3分)4.认真品读后两句诗,下⾯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有( )。
(多选)(3分)A.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枝红杏”,让⼈看到春天的⽓息;虚写⾥⾯的满园春⾊。
B.春⾊和红杏都被拟⼈化了,不仅景中含情,⽽且景中寓理。
C.作者⼼中本来还是很惆怅的,但看到了出墙的红杏后,很⾼兴。
D.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的美丽景⾊,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2、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4、.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题1.《孟子》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第二课时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一、D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三、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第三课时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将晓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快要天亮。
迎凉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指华山。
五千仞岳指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部编五年级下册古诗专项练习一、选择。
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
1.亲情和友情是古诗中常常为诗人们所赞颂的,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别诗是诗人表达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李白就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独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在送朋友出使安西时,写下诗句表达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语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用心。
5.王之涣和王昌龄都是唐朝著名的____________诗人,写下很多描写关外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
《凉州词》中描写了凉州萧索壮阔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军行》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动物、植物名称。
(1)昔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4)路遥知()力,日久见人心。
(5)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三、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关于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
1.三千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对偶、夸张()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拟人()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反问()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五、按要求写诗句。
(本题答案不可重复)1.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思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花令。
游戏规则:琳琳和小龙人各说一句带有“月”字的诗句,谁先答满三句,谁就是赢家,你加入哪个队伍,就圈上相应图片,然后帮她(他)完成吧!(帮助一位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
1.《村晚》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雷震,抒发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稚子弄冰》《田园四时杂兴》和《乡村四月》都刻画了勤劳可爱的孩童的形象。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人有了羞耻心,就不会无底线地做事。
()4.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5.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和孟郊合称“王孟”。
()七、在下列括号里各填一个字,使竖排组成成语,横排连成古诗。
1. 好蒸心开滴独一一人博一无舍白高蒸惊门水辟溜穷云大无中己手鹜日胆见穿蹊歪二亦精是生为起()()()()()()()()()()()()()()2. 春水石恩惊生鸾大餐乐花落破重弓不凤地松在秋石天如之逢和回饮其()()()()()()()()()()八、古诗猜谜连线。
谜面谜底绿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探头迎春一枝红杏出墙来无与伦比春风不度玉门关脸面尽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人面不知何处去一、选择1.C 解析:A“供”的读音应该是四声,意思是“从事”;B选项“磬”不是金属打击乐器,应该是玉石打击乐器;D选项“摩天”的意思是碰到天。
2. A 解析:①作者是王维,姓氏音序为Wang;②作者是陆游,姓氏音序是Lu;③作者是李白,姓氏音序为Li;④作者是翁卷,姓氏音序为 Weng。
按照A-Z排序,首先是选L,因此②③在前,而i排序在u前面,所以③在②前,同样的①在④前。
3.D 解析:①选项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②选项“五千仞岳”指华山,③选项选自李白《独坐敬亭山》,④选自李白《望天门山》。
4.B5.B6.C 解析:A选项作者错误,B选项“杨柳”不是指杨柳树,而是《杨柳曲》,D选项感情虽有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
二、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5.边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 鹤茱萸荷花马桂花三、1.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交相辉映。
2.孩子们不懂得耕织之事,也学大人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习种瓜。
3.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落日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水波中。
四、1. √ 2.夸张 3. √ 4.设问 5. √五、1.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六、1. ×解析:雷震是宋代诗人。
2. ×解析:《乡村四月》没有孩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