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合集下载

2020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满分作文5篇

2020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满分作文5篇

2020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满分作文5篇【作文一】2020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世界都感到恐慌和不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许多医疗工作者奋战在一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莫过于钟南山。

钟南山,是中国著名呼吸病专家,曾经也是抗击非典病毒的领军人物。

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再次站在了抗疫战线最前沿。

他勇猛无畏的精神,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疫情初期,钟南山立即赶赴武汉,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并进行病例救治。

他带领团队针对疫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制定出了一系列抗疫措施。

他的言行举止、谆谆教诲,让国人在危难时刻找到了动力和希望,被誉为“国民岳父”。

除了在国内,钟南山也为国际扩散的疫情进行了抗衡。

他曾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发表疫情预警,让全世界都能够更好地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相关的建议采取有效的抗疫措施。

正是有了钟南山这样的英雄人物,中国才能迅速应对新冠疫情,控制住病毒的传播。

他的崇高精神和职业精神,铸就了无数抗疫工作者的英勇奋斗,在新时代,钟南山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的人前行。

【作文二】钟南山故事在2020年全国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成为了一个备受国人瞩目的人物。

作为中国著名呼吸病专家和曾经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第一时间赶往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着手与病毒进行抗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钟南山先后坚持了56天,深入到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检查病情、向医护人员传授经验、指挥抗疫工作。

他白天奔波在救治病患、研究新冠病毒中,夜晚则泡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写论文、回答采访。

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他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但他选择了到前线,并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

钟南山的出现,不仅让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也带给了全国民众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他的精神鼓舞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国际友人,他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治愈而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中国的骄傲。

在这场疫情战中,钟南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医者的心态和素质,也用他的勇气和智慧,践行着“带病上阵”的医者誓言,化身最美逆行者,为中国人民打了一场赢的硬仗。

中国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的主要事迹5篇

中国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的主要事迹5篇

中国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的主要事迹5篇2019年的年味变得骤然紧张,恐惧。

伴随着回家的慢慢旅途,不速之客新型xxx毒踏着漫天雪花出其不意地占领武汉城。

在一个星期内,病毒飞速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亚洲多个国家,肆意掠夺了过年的喜悦,人民的恐慌与惊吓受到了极度创伤。

这时,人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钟南山给予了人们安慰与希望,让人们更加有信心一起去面对病毒,战胜病魔。

人生乐章爱国勇士钟南山在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是福建厦门人,汉族,男,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xx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x,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他的家族是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他的人生一如动人的乐章。

不忘x心重回战场2002年,中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面临了一场严重危机,当时的中国是重灾区,由飞沫和接触的传播,造成了重大伤亡。

当年的钟南山接到通知不论后果,勇往直前地冲向抗击非典的战场,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凭借他的努力和意志终于战胜非典疫情,取得了胜利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

如今,时隔18年,83岁高龄的他不畏险阻,重回不论生命的战场上,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当他接到通知时,不考虑后果,即刻来到受灾区,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探索研究,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成功。

他是医学的精英领袖,更是造福于祖国人民的史代传奇。

中国钟南山疫情的主要事迹2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

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非典英雄人物事迹
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全球,许多医务工作者、义工以及普通人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勇敢和无私精神令人钦佩。

那年,中国的李文亮医生因第一个报告非典疫情的行为而成为非
典英雄之一。

他在12月30日首次发现非典疫情,并立即向医疗界发
出警告,但却遭到了警方的训诫。

然而,李医生坚持作出正确的报告,为后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幸的是,李医生后来感
染了非典,于2020年1月去世,他的牺牲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悲痛和
哀悼,他成为了非典抗疫中的英雄人物。

除了李文亮医生,当时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也是非典抗疫的英雄。

他们在面对疫情爆发时,毫不犹豫地前往病房,救治病患。

即使自己
的生命也面临风险,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为了挽救
更多的生命。

他们给予患者关心和温暖,帮助他们战胜病魔。

此外,许多普通人也在非典疫情中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义举。


们无偿为疫区提供各种帮助,如采购医疗物资、为隔离患者提供生活
物资等。

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团体,发起捐款活动,用自己的
力量支持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

2003年的非典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锻炼了人们的抗疫能力。

在这场疫情中,无数英雄人物以他们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在严峻的形
势下崛起。

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付出与担当的重要性,
让我们铭记并铭刻在心中。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三篇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三篇

抗击非典的先进事迹(最新版)篇一XXX,女,51岁,中共党员,原手术麻醉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现在XX医院新成立的“留观隔离区”从事“抗非”一线护理工作。

XX这位xx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且已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护理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在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她,一个共产党员,更是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个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从决定成立“留观隔离区”的那时起,XX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

在已了解到广东、北京等地“非典”凶险情况、知道xx、xxx等同行以身殉职的消息前提下,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

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而是主动站在了“防非”一线,第一个报名要求参加一线的值班。

就在医院x月xx日召开紧急专题会后的第二天中午1时30分,XX就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刻在14时30分之前赶到医院办公室,参与“留观隔离区”的护理工作。

时间紧迫,虽已在手术台上站了一上午,正值中午午休时间,但她顾不上休息,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

听完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她来不及思考和休息,又冲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前线——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连续作战。

x月xx日上午11点,首例怀疑“非典”患者正式转入监控区,开始实施全程监控。

为确保万无一失,监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在病区连续4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能上卫生间、喝水等,工作相当艰苦,压力相当大。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这是在非典时期的爱情连线。

电话的这一头,是上海石化的解俊,电话的那一头,是身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当护士的未婚妻。

现在,对解俊来说,每天晚上的那一个电话,已经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未婚妻值班的时间并不固定,三四个班头要轮换。

因此这个电话也要随时改变。

“如果她是早上8点到下午1点,或者下午1点到晚上6点的班。

那么,我就晚上7点到8点给她打电话。

如果她上的班是晚上6点到凌晨1点的话,那我就等到凌晨1点给她打电话。

”解俊对记者说。

在这个京沪连线的背后,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今年“五一”,对于石化企业发展公司职工解俊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原来,小解与在河南某解放军医院当护士长的未婚妻在经过爱情长跑后,决定在5月1日举行婚礼。

喜帖早已发出,喜庆典礼正在操办,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小解的未婚妻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是去北京参加抗非战役,还是到上海举行婚礼?几经商量,小解和未婚妻毅然推迟了婚事。

小解对未婚妻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

放心吧,我等你回来。

4月底,小解的未婚妻登上了赴京的专机。

从这一刻起,他每天多了一份心思,也多了一项功课:通过电话关心未婚妻的情况,鼓励未婚妻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当得知小解居住的集体宿舍电话线路不够畅通后,小解所在单位领导立即联系电话局予以解决,并赠送电话卡,希望通过小解转达石化人对“石化媳妇”的敬意和祝福:用鲜花和美酒,用真情和敬意,办一个“迟到”的婚礼,“等你回来做新娘”。

5月17日晴在医院派往武警医院的医疗队中,刘晋浩医生结婚还不到一个月,新婚的妻子和甜蜜的蜜月都使他格外地留恋。

但当他听说医院即将组建抗非典医疗队时,他立即和妻子商量,要求报名参加。

妻子舍不得他离开,也担忧他的健康,可他耐心地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加入到了医疗队中,把妻子独自留在家中。

进入“红区”以后,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对工作轻描淡写,故意装作很轻松。

其实,他一工作起来,眼里只有病人,完全忘了自己的安危。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材料800字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1近期,“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正侵袭着地球上的人类,于是,人类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战争。

面对这场战争,我想到了许多......我首先想到的是医务人员舍己救人的精神。

医务人员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他们是与病魔进行面对面战争的,他们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抢救病人,护理病人。

当他们紧张地与病魔争夺着一个个生命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医务人员都不幸被感染了,叶欣、邓练贤等医务人员更是为此而付出了生命,在这场战争中体现了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有的救死扶伤的精神。

我还想到医务人员坚强的后盾——他们的家属所体现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正因为有了家属的全力支持,才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身心地医治病人,使病情一次又一次得到控制,使一位又一位病人康复出院,这里的功劳,也有家属们的一份。

此外,我又想到了记者们兢兢业业的精神。

他们为了拍下真实、感人的场面,毅然地扛起摄影机奔赴第一线,为医务人员拍摄,让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伟大的一面。

然而,当我们赞颂医务人员的时候,疲倦的记者们却默默无闻。

我从“非典”还想到了许多伟大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伟大的品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非典”病魔终有一天会向我们低头的。

非典事件的感人事迹2这是发生在“五一“长假前的事了。

那天,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晨会课上,金老师问:“小朋友们,最近你们家里有没有从广东、北京来上海的亲朋好友啊?”我一听,心想,妈妈不是刚从深圳回来吗?于是,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地回答:“有,老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和姐姐被送回了家,听老师说,这叫医学观察。

现在国家正处在危难时期,有一些人得了“非典”性肺炎,为了大家的健康,国家采取了必要的隔离措施,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抗击“非典”的小勇士。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

概括叶欣护士长的感人事迹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

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

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

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医院党员演讲稿大全:我为党旗添光彩》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奋进“十二五“,我与医院共成长,我为党旗添光彩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辛劳为民族,******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这首歌,在大地上传播,在阳光里穿梭;这首歌,在脉管里流淌,在心里头铭刻;这首歌,植根几代人的心灵,在代代人心上蓬勃;这首歌,照亮国民心灵,点燃中国信念!每当耳畔响起这首革命老歌,脑海中总会油然浮现那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年代:从嘉兴南湖的烟雨迷朦到“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到陕北窑洞的运筹帷幄,从天安门城楼的彩旗飘扬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中国******一路坚强走来,九十载的风云变幻掩盖不住他永远的青春容貌,九十载的艰辛历程沉淀不去他奋斗过的光辉业绩。

正是这支坚强的政党,顺应时代潮流,一步步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和辉煌。

经过90年的血解峥嵘,慈航苦海,中国******以彪炳千秋的不朽功绩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

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的中流砥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年过去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抗击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
2003年,“非典”这个现在听来仍让中国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渐渐让大家熟悉,消毒隔离,飞沫传播、果子狸,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耳朵,人们第一次知道了感冒也能死人,第一次害怕从北京首都来的人,第一次恐惧发热……也第一次对医务人员前所未有的崇敬。

据后来统计,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而即使幸存的人员由于治疗时应用了大量的激素,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仍然饱受疾病的困扰,痛苦不堪。

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上非典,听得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染上这种病也许你至亲至近的人也会远离你,可是医护人员就是因为这个职业,这份义务,这份坚守,毅然决然的选择一次次与死神博弈。

小陈是一名麻醉医生,非典发生时刚刚28岁,2003年初的一天他给一名肺炎的病人气管插管,过了几天才知道那是一名非典的患者,小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最担心不是自己,而是怕家人被传染上,孩子当时才1岁多……小陈说他没有后悔过,因为医生职责所在,相反还有些怀念那时的医患关系,透明,真诚,休戚与共。

不像现在脆弱的医患关系与跌入尘埃的医生形象。

即使这样小陈也没有怨言,因为他说和那些牺牲的同事比起来,自己和家人真的很幸运了。

医生大概是现在被诟病最多的职业,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国家与人民危难之时会毅然决然的冲上去,我们不希望把医生当神一样崇拜,只希望把他们当成普通人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坚守与奉献之余心里能有所安慰。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铭记因为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名字,愿逝者安息。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

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

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

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
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

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

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像他们这样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很多。

1. 天津马宝璋天津市肺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感染“非典”
2. 孙晓荣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物理诊断科主管技师感染“非典”
3. 孙家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感染“非典”
4. 裴鸿烈天津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感染“非典”
5. 赵世勇天津市肺科医院物理检查室党支部副书记、助理政工师、心电图室护师感染“非典”
6. 山西梁世奎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感染“非典”
7. 山东张普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区非典型肺炎防治办公室疾病控制组组长疲劳过度诱发心脏病
8. 陈怀田德州市人民医院感染“非典”
9. 王德生山东烟台港卫生防疫站感染“非典”
10. 河北石伍林河北省顺平县河口乡石门庄村个体医生劳累过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